微量推注泵论文_杨春香,尹力平,徐丽,宋开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量推注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量,药液,婴幼儿,液体,外渗,新生儿,头皮。

微量推注泵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香,尹力平,徐丽,宋开花[1](2015)在《微量推注泵致婴幼儿输液外渗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微量推注泵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致液体外渗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导致液体外渗的原因主要包括患儿及家长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其他因素,认为在正确使用微量推注泵的基础上,通过正确做好宣教,合理选择静脉,不断提高穿刺技术,妥善固定留置针,加强巡视等方法,可有效减少微量推注泵使用过程中药液外渗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5年05期)

杨春香,尹力平,宋开花,徐丽[2](2014)在《微量推注泵致婴儿输液外渗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量推注泵致婴儿输液外渗的原因。方法通过收集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期间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并使用微量推注泵的患儿的一般资料、推注泵使用时间、部位、方式、药物种类、药液外渗表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可能的导致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结果微量推注泵发生药液外渗的年龄均值为6个月,四肢静脉较头皮静脉发生药液外渗可能性大(χ2=54.22,P<0.01);重症病例比普通病例发生药液外渗大(χ2=220.82,P<0.01);静脉推注泵留置时间越长,发生药液外渗率越大(χ2=24.14,P<0.01)、不同药物性质其药液外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1);药液外渗结局以局部肿胀为主,部分累及其他部位和出现水泡。结论可能导致药液外渗的原因包括年龄、输液部位、病情严重程度、输液时间和药物种类。因此在婴儿输液时应加强对年龄较小,病情较重,推注泵留置时间较长和输入高危药物的患儿巡视,及时发现药液外渗并进行处理。(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4年10期)

钟美兴,蒙兰兰,谢红英,幸莉萍,王凤珍[3](2014)在《使用微量推注泵围泵期的安全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量推注泵具有剂量精确、微量、速度均匀持续的特点,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重要设备。由于泵入的大多数是特殊药物,包括各种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高浓度电解质等,这些药物使用得及时、准确可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错将严重影响救治效果,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微量推注泵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在享受微量推注泵所带来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如何加强管理,是微量推注泵使用过程中值得重视(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4年16期)

陈初梅[4](2003)在《微量推注泵在人工气道湿化应用中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的功能。干燥的气体会损害呼吸道上皮 ,影响纤毛 -粘液毯的清除力 ,使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丢失增加 ,分泌物不易排出 ,而使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 ,还可使肺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而导致肺顺应(本文来源于《福建医药杂志》期刊2003年06期)

邱艳容,卢苇[5](2001)在《微量推注泵临床使用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量推注泵常用于危重症及心血管疾病等病人作升压、扩冠、增强心功能等一类需在速度及剂量上精确输入的药物连续推注。本文介绍使用中的体会。1 微量推注泵的结构与功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微量推注泵是一种定容型的输液泵 ,它在规定时间内输出的药量不受输液通道阻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医药杂志》期刊2001年05期)

游晓东,卫秀芳[6](2000)在《微量推注泵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科 1 998年 6月~ 1 2月期间对 80例新生儿采用W2 - 50B型微量推注泵静脉输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均为住院新生儿。男 47例 ,女 33例 ,年龄为生后 2h~ 2 8d ,其中吸入性肺炎 38例(本文来源于《长治医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微量推注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微量推注泵致婴儿输液外渗的原因。方法通过收集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期间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并使用微量推注泵的患儿的一般资料、推注泵使用时间、部位、方式、药物种类、药液外渗表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可能的导致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结果微量推注泵发生药液外渗的年龄均值为6个月,四肢静脉较头皮静脉发生药液外渗可能性大(χ2=54.22,P<0.01);重症病例比普通病例发生药液外渗大(χ2=220.82,P<0.01);静脉推注泵留置时间越长,发生药液外渗率越大(χ2=24.14,P<0.01)、不同药物性质其药液外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1);药液外渗结局以局部肿胀为主,部分累及其他部位和出现水泡。结论可能导致药液外渗的原因包括年龄、输液部位、病情严重程度、输液时间和药物种类。因此在婴儿输液时应加强对年龄较小,病情较重,推注泵留置时间较长和输入高危药物的患儿巡视,及时发现药液外渗并进行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量推注泵论文参考文献

[1].杨春香,尹力平,徐丽,宋开花.微量推注泵致婴幼儿输液外渗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

[2].杨春香,尹力平,宋开花,徐丽.微量推注泵致婴儿输液外渗原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

[3].钟美兴,蒙兰兰,谢红英,幸莉萍,王凤珍.使用微量推注泵围泵期的安全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

[4].陈初梅.微量推注泵在人工气道湿化应用中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3

[5].邱艳容,卢苇.微量推注泵临床使用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1

[6].游晓东,卫秀芳.微量推注泵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0

论文知识图

-2:豚鼠供心经无名动脉→冠状动脉用~...肌肉活检悬挂的营养瓶,大鼠正在进行肠内营养支...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模型制作过程-3:豚鼠供心浸泡于4℃含3.0×1011VP携...

标签:;  ;  ;  ;  ;  ;  ;  

微量推注泵论文_杨春香,尹力平,徐丽,宋开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