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张睿[1]2003年在《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无锡积极推动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他们在教育理念、素质水平、教学工作状况、总体发展态势以及教师培训工作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已经成为当地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有必要用新的理念和思路来反思、改革现有的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为关注的热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为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视角。“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就是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研究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素质状况和队伍建设的问题。如何针对制约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拓展优质资源、改善专业工作环境、促进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富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考察、描述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描述、制约因素分析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两个方面。 研究坚持了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立足于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以及当地师资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作品分析、现场观察、访谈等方法,从市教育行政、学校和教师个体叁个层面展开,收集材料,并对两个个案进行了案例研究,努力让研究建立在坚实的材料基础上,客观反映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情况。 注重进行必要的理论探讨,借鉴有关成果,使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理论视野和基础。研究中力求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基本理念转向的讨论中,既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更注重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提出的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各小学组织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以及对小学青年教师更好地反思、规划自己专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无锡市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深刻地改变着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生活,关键是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从理念更新、制度建设、资源保障、形式创新等方面,抓住机遇、积极探索,走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扶瑶[2]2018年在《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关乎我国义务教育的未来前景,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不仅是国家义务教育改革的见证者,还是主要参与人,所以他们的专业发展更是重中之重。研究处于转变时期的P区的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还可以为该区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材料,使日后教师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以S省C市P区为调查对象,从知识、能力、情意叁方面调查了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发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有:学历较高、专业对口,师范生居多;青年教师对教师工作充满激情;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强烈。同时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专业能力不足;专业理想不高;缺乏专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进一步分析了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落实国家政策,提高教师待遇;学校应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制定不同的专业发展方案;“减负”,给予青年教师更多专业发展的时间;营造“合作型”教师文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青年教师需树立自我发展意识;青年教师应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践行终身学习。

秦贤[3]2012年在《小学英语校本教研状况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行小学英语校本教研的现状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英语教师群体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而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场所,有效的小学英语校本教研有利于推动小学英语教师个体和群体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另一方面,校本教研的特点是立足于学校,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管大部分学校都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但是各校的教研实践并不都是卓有成效的,因此,了解小学英语校本教研的现状,进行校本教研研究已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本研究选取了无锡市滨湖区15所小学的英语学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随着无锡市滨湖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区内学校、学生、教师所发生的变化,以及校本教研的实施情况和学校教学质量的变化。从现状研究中发现,影响校本教研质量的叁个重要因素为:校本教研核心问题的确立是否基于合理的校本发展需求、是否由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实际问题;校本教研的模式是否科学系统、是否能将个人教学反思和合作共享相结合,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校对小学英语校本教研的评价机制是否与校本教研过程相关,是否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热情,是否具有发展性。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解决对策:首先,学校管理层需要更新观念,增加支撑者意识和功能,尊重并支撑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由教师确立校本教研研究的核心问题,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其次,在充分放权的基础上,倡导建立基于教学反思的个人-集体-个人的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教学共同体的作用,将教师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相结合,教师个人教学反思和合作共享相结合;再次,在学校制度中采用发展性评价机制,实施与校本教研过程相结合的激励评价,激发教师共同愿景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热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

王转云[4]2016年在《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其专业发展水平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发展的前景。由于受教育资源、经济条件、社会文化背景等几座大山的“阻抑”,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处于低层次且行驶在“慢车道”。这一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我国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影响农村未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以相关理论基础为支撑,对滨州市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农村小学部分青年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研究,包括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小学生发展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设计能力、组织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态度、专业意志),从而发现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叁个方面进行问题归因,进而提出了规范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这些措施也是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叁个方面来阐述的,社会方面要更新教师理念,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提高青年教师工资待遇;学校方面要进行民主管理,为青年教师提供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年轻教师自身要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进而提升自我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认识、滨州市农村小学专业发展调查分析、滨州市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促进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思考。本文作者所调查研究的山东省滨州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故作为本文调查对象之滨州市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也可看作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样本。

陈旖[5]2015年在《无锡市小学教师分层培训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培训日益显现出对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培训开始关注教师个体,强调“因师施教”,推进各个类型的教师共同发展,重视培训效果,不断提升培训的有效性。理论研究已经证明完善和改进教师培训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无锡市重视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实施小学教师的分层培训,为完善和改进教师分层培训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田”。但在实际的教师分层培训活动中仍旧存在叁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师分层培训中个性化发展缺失。在培训中忽视了对教师个体的关照,本为满足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当前的分层培训缺乏明确的体系建设,培训的序列性缺失。忽视教师培训的理念更新,忽视培训资源的统筹。叁是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教师是健全的成人,以“成人思维”为主导,但这一特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表达。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呼唤着教师培训的改革和完善。基于以上的思考,结合个人的实践经历和专业方向,本人确立《无锡市小学教师分层培训现状调查研究》这一课题。从理论上梳理“分层培训”、“成人学习”的相关理论,并将研究建立在两种结论的结合点上。从实践上,参与无锡市小学教师分层培训的相关活动,选取培训活动的组织者以及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践调查,提出完善培训活动的相关建议,旨在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培训”、“教师分层培训”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阐释了“成人学习”、“教师培训”两大理论,说明了由成人学习理论为根基探究教师培训理论的意义,阐述了影响教师培训效果的多重因素;第叁章无锡市小学教师分层培训的现状调查,分别从参训教师角度和培训组织者角度出发,从影响培训效果的多个方面展开现状调查,切实了解教师分层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文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改进无锡市小学教师分层培训的几点建议,综合理论与实践,提出改进无锡市小学教师分层培训的相关策略;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总结了论文已有的研究并反思论文的不足之处,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探究,关于无锡市小学教师分层培训的结论与启示:首先,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丰富培训资源。以丰富的培训资源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其次,明确教师的成人化特点,统筹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唤醒教师沉睡的潜能。第叁,教师分层培训要重视体系化的建设,重视理念的更新,以序列化的培训推进教师有效发展。

余永乐[6]2017年在《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电测向运动是指参与者运用无线电测向机,通过徒步运动的方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寻找到若干个隐蔽电台的运动。其过程充满对未知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而该运动展现出的强身、健脑、修心的核心价值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2015年3月底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科协联合出台了《关于举办无锡市中小学无线电测向比赛的通知》,正式拉开了无锡市中小学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帷幕。无锡市是江苏省内首个由教育主管部门推动开展中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地级市,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进行研究,因此开展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研究十分必要,一是有利于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和了解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内容,研究成果对于无锡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基层各小学领导和老师进一步在学校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及家长和学生如何更好的参与无线电测向运动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二是探索研究“无锡模式”为其他地级市普及与发展无线电测向运动提供一定的有效经验。本文以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启动原因以及无锡市12所已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由市教育主管部门发起推动,依托地方高校--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线电测向运动训练基地)在无线电测向运动项目上的资源优势,为该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2)无锡市小学领导高度重视无线电测向工作,认为无线电测向运动在小学开展符合教育教学政策,在人、财、物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学校层面认为影响无线电测向运动在小学开展的主要因素集中在无线电测向师资力量短缺和上级政策支持力度不够。(3)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指导教师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且均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专业性不够。指导教师们对无线电测向工作态度积极热情,渴望提高自身无线电测向专业技术水平,希望得到上级政策扶持和学校领导重视以及家长的支持。(4)无线电测向运动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小学生对无线电测向课程或训练的态度认真,认为学习无线电测向运动不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且可以相互促进。80%的学生能满足校内开设的无线电测向相关课程和训练,也有近20%的学生已经觉得仅通过学校的途径练习无线电测向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5)大多数家长对无线电测向运动不甚了解,总体而言家长比较支持孩子参与无线电测向运动。大多数家长乐意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参加校外专业训练和无线电测向比赛,支持比赛的比例略高于训练,家长认为影响孩子参加无线电测向运动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对无线电测向运动的不了解和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张小丫[7]2014年在《无锡市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是热衷教育公益事业、怀有远大教育理想、渴望服务社会的大学生自发在学校相关部门注册成立的群众性组织。大学生们依据自身的爱好与专业特长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救助,在参与教育公共治理、协调政府、社会与市场叁方关系、提供某些信息服务和公共物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使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有序、长效、专业的发展,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以无锡市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其现状、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进组织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首先,介绍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意义,对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依据组织生态理论分析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得到组织发展的框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围绕影响组织发展的核心生态要素设计问卷对无锡市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展开调查,同时结合个案访谈了解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从文化氛围、制度环境、监督机制、管理策略、活动质量、资金储备六个维度依次剖析影响无锡市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的因素。然后,分别选取国内外各叁个成功个案,对六个个案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总结它们的相关经验,为无锡市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最后,结合国内外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相应地从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完善组织的制度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构建高效的管理策略、提高志愿者公益素质、拓展组织的经费渠道六个方面提出促进无锡市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的具体措施。

佚名[8]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研究说明[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窦杰[9]2017年在《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4年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概念,职业倦怠逐步成为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多次报道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承担和职业理念较以前有很大不同,无论是对课程的认知,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承诺,还是对自己职业价值的诉求,无不与教师的心理期待密切相关。改革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可能对教师的教学和生活造成精神困扰,而职业倦怠是目前受到较多关注的心理现象。职业倦怠表现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以及成就感降低,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身心健康以及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以无锡市(不含江阴市、宜兴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缓解策略和意见。研究表明:(1)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叁个维度中效能感降低维度最为严重,人格解体维度最不严重,很多老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倾向,应该及时预防和积极缓解。(2)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是否为班主任、婚姻、是否为教练员以及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没有差异。(3)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在年龄、月收入上存在差异。(4)职业倦怠在学历上存在差异,尤其是专科以下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是由多个因素造成,分别为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组织氛围、学生因素、社会因素、工作负荷、家庭因素、教育发展。(6)八个影响因素对无锡市小学体育老师职业倦怠叁个维度的影响力不同。情感耗竭维度上,8个因子的影响力顺序为:社会因素、学生因素、工作负荷、组织氛围、教育发展、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人格解体维度上,8个因子的影响力顺序为: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组织氛围、学生因素、社会因素、工作负荷、家庭因素、教育发展;成就感降低维度上,8个因子的影响力顺序为:组织氛围、社会因素、教育发展、学生因素、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工作负荷。

白贝迩[10]2016年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影响了国家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西部中小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公平配置。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国家为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特别是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质量而制定的政策。此项政策从2007年出台执行至今已经有9年时间,第一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在中小学教师岗位任教已有五年,国家规定的履约时间已经过半,现在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以使其得到及时调整与完善。本研究基于教育政策评估和教师教育等相关理论,试图借助政策运行的内在逻辑分析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教育问题变成政策问题,从教育政策决策成为法定的教育政策,再到政策执行的全过程。从政策文本分析走向政策的过程分析,明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背景与来龙去脉。运用政策分析法和调查法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诊断作为逻辑起点,以构建的政策评估的形式、事实和价值叁维标准为依据,将政策的全部利益相关者作为调查对象,从他们的政策体验出发对政策进行全面的实证研究,并在研究中进行政策价值的思考。通过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系统、全面的评估,理清政策在当前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国家推进教师教育的发展策略,提出优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思路与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现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解读。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和政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梳理,对现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情况及现状作了介绍。第二,相关理论依据的梳理。阐述了教育政策评估的内在逻辑理论,教育政策评估的模式理论及教育政策评估的价值理论,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选择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评估的模式并建构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评估的叁维标准。第叁,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从政策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式出发,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全部利益相关者进行调查。以六所高校毕业的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10597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从政策内容到政策执行的满意度调查,进一步明晰了他们目前在中小学的工作情况及从教信念。并分别对六所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西部基础教育学校、以及免费师范生家庭进行了调研。将这些数据资料作为政策评估的实证基础。第四,现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评估与问题透视。以事实调查的数据资料为依据,根据建立的教育政策评估标准,从形式、事实及价值叁个维度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进行评估。其中,形式评估包括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和政策文本的评估。政策制定及时且顺应了社会需求但政策制定过程的精英决策特征及文本部分用词的模糊性潜在的降低了政策实施效果;事实评估指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的评估。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优秀教师充实到中西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教师资源配置对西部教育质量改善的作用在慢慢显现,但另一方面从政策的效能看并未达到预期的设想;政策价值的体现是多维多层面的,此项政策的价值评估着眼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方面。其中,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社会价值侧重于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及在师范院校转型的大背景下重新强化师范教育;政策的个体价值则侧重于对政策实施的发展性评估,主要体现在对贫困学生发展的补偿上,但由于政策的刚性约束对师范生个体价值的自由实现有一定的限制。第五,国外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关照与镜鉴。将世界范围内几个师范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师范生教育政策进行了梳理,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和韩国。并在对六国师范教育政策和教师待遇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四条规律。第六,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思考与对策。经过实证分析与事实、形式和价值的叁维评估之后,我国现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现实问题都变得清晰。据此,从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实施措施、保障机制建设和增强实施效果四方面提出建议。具体策略包括打破跨省就业地区限制、改善招生环节,实现分类招生、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形成评估机制及时修补政策条款等以期对政策的完善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 张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 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D]. 扶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 小学英语校本教研状况的调查研究[D]. 秦贤.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4].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转云. 西华师范大学. 2016

[5]. 无锡市小学教师分层培训现状调查研究[D]. 陈旖. 江南大学. 2015

[6]. 无锡市小学无线电测向运动调查研究[D]. 余永乐. 苏州大学. 2017

[7]. 无锡市大学生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研究[D]. 张小丫. 江南大学. 2014

[8].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9]. 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窦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10].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 白贝迩.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无锡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