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节论文_戴庆厦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音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音节,变调,韵律,动词,形容词,单纯词,方言。

双音节论文文献综述

戴庆厦[1](2019)在《分析性语言的单音节性与双音节化——以景颇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分析性眼光,通过对景颇语单音节性和双音节化属性的分析,以及景颇语与亲属语言的比较,解释二者是如何形成的,存在什么关系,以及各自在构成分析性属性中的地位及其实现途径。文中认为:单音节性是分析性语言的核心特点,双音节化是分析性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单"和"双"之间互补又竞争,共同推动分析性语言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分析景颇语,要紧紧地从这两个特点切入,才有可能科学地、有成效地、深入地揭示、解释语言的客观规律。(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鄢柏龄,张道俊[2](2019)在《郧阳城关方言双音节词变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郧阳城关方言双音节词的变调现象可以分为叁种类型:第一类是连读变调,在阳平+阳平、阳平+上声、去声+阳平、去声+上声、去声+去声五类双音节词语组合中,要将前字变读为25调;第二类是轻读变调,主要是将后字轻读为21调,其次是将后字轻读为42调;第叁类是其他变调,情况较为复杂。郧阳城关方言里双音节词的变调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语流音变和非语流音变。(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9年09期)

张静[3](2019)在《河南商城方言中的双音节语气词“家什”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商城话在方言区划分上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总体上与官话大同小异,但是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交会的独特区域文化背景,使其带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双音节语气词"家什"的高频使用就是一大特色。在河南商城方言中,双音节语气词"家什"是一个地道的方言词,它使用频率极高,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文章对双音节语气词"家什"进行探究,先对其作为语气词的作用进行描述,然后归纳其特点及功能,以使人们对商城方言语气词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田贵春[4](2019)在《“临川四梦”形容词中的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又叫"玉茗堂四梦",是明末戏曲家汤显祖的力作,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1)。"四梦"语言雅俗兼容,文白夹杂,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作为语料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戏曲集》为语料,穷尽性地整理出"四梦"中的形容词,通过探索双音节单纯性形容词的构词情况,为语音构词法以及汉语词汇复音化研究添砖加瓦。(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娄春华,钟舟海[5](2019)在《双音节联绵词的单音节语素化现象浅探——从“尬×”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音节语素化现象是汉语内外部多重因素的结果,与外来音译词相比,双音节联绵词的单音节语素化尤为特殊,其音节选择问题值得探究。本文通过建立小型联绵词语料库以进行相关分析,探讨联绵词语素化的音节选择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语音、核心语素以及语素本身的构词搭配情况,是联绵词语素化过程中音节选择的叁个主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由于居于首位的音节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一些语源模糊、理据不清的联绵词干脆直接选用首音节,以方便人们识记。(本文来源于《品位经典》期刊2019年07期)

周韧[6](2019)在《汉语韵律语法研究中的双音节和四音节》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的汉语韵律语法研究,主要的关注点在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分布对立上。实际上,汉语中双音节和四音节之间也常常会引起句法分布上的差异。本文首先指出,汉语中存在着一级比双音节更高的韵律单位,这种韵律单位通常由四音节组成。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本文通过讨论词缀对词干音节数目的要求、特定格式对音节数目的要求、语序调整和音节数目的关联叁个方面,证实汉语韵律语法中存在着双音节成分和四音节成分的对立。本文进一步讨论四音节成分在汉语韵律层级体系中的地位,说明在汉语韵律语法现象当中,常常展现音节计数的特点,从而无法直接套用音系短语和音系词等当代西方韵律音系学理论中的概念。(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钱伟[7](2019)在《有趣的双音节组合字》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春晚的一个相声节目,让冷僻的“瓩”字迅速火了起来。“瓩”由“干”和“瓦”两个字组成,读作“千瓦”,属于汉字中的组合字(指几个独立的汉字作为要素组合在一起相构成的新字)。这类字常见的还有“众”“淼”“森”“孬”“甭”等。“瓩”(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周报》期刊2019-06-26)

马冰燕[8](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不可重迭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迭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形容词本身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探讨那些不能重迭、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出现了重迭式的双音节形容词,分析这些词的共同特点,描述这部分形容词重迭式使用的基本情况,阐述它们与能重迭的形容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探讨这些词对形容词重迭范围和规律的影响。从统计结果来看,这部分形容词本身的结构特点为其提供了重迭的潜在可能,而使这种可能大大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修辞需求。(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9年06期)

李富强[9](2019)在《汉语双音节离合动词能产性分析——以《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合性是指语言中某个整体成分可被分开的特性。汉语双音节动词在离合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语料来源,先对该词典中的双音节动词做穷尽性分析,然后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节动词与《现代汉语离合词学习词典》《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进行交叉对比,以选取叁本词典中有共性的、并集的动词性离合词的方式筛选出《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双音节离合词,观察双音节动词内部结构和离析后短语结构在能产性上的差异,试图对汉语双音节离合动词的离合类型及其能产性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双音节动词内部结构能产性主要表现为动宾结构高于动补结构;双音节动词离析后结构主要表现为"离析后动词带后缀"或"A+了(其他形式)+B"的能产性最高。(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马永正[10](2019)在《现代汉语反义词共现的认知语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反义关系的研究从以往的纵聚合方向,转向横组合方向。反义词共现研究逐渐成为反义关系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外学者主要从反义词共现的频率、反义词共现的句法结构和语篇功能,叁方面展开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围绕其意义特征、结构形式、语用、语篇等方面展开研究。总的来说,呈现以下趋势: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推理反义词共现结构的形成机制。但是,对其语义和句法功能的研究却相对不足。综合考虑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在不同语境中,共现反义词对表现出的一词多义和句法功能类转,是存在认知理据的。本研究以存在于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多少”为研究对象。另外,本研究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描写方面,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分析双音节复合词—“多少”的语义类型、句法功能、构型搭配。并且将各部分的数据结果做定量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从研究得到的结果来看,“多少”的语义类型主要分为叁类:名词性质的“数量”义、形容词性质的“多”义、副词性质的“稍微”义,其中“稍微”义的出现频数最高。而其语法功能可分为定语、宾语、状语叁种,其中主要的语法功能为状语。在解释方面,本研究采用认知语法主观化理论。首先,从语义入手,考察了“多少”的叁种意象图式。接下来,通过分析论证,得出:叁种意象图式分别体现了识解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特征。最后,用认知语法主观化理论去解释这种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成因以及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从研究得到的结果来看,认知主体对“多少”的识解,经历了一个从相对客观到完全主观的过程。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多少”的语义发生了变化。而“多少”的句法功能差异,同样是识解过程中,由于凸显侧面的不同造成的。因此,语义上的变化和句法功能间的转变就找到了认知理据。本研究探讨“多少”在不同语境下出现一词多义、句法功能类转的认知理据,期望为汉语反义词共现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加深对汉语反义关系本质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双音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郧阳城关方言双音节词的变调现象可以分为叁种类型:第一类是连读变调,在阳平+阳平、阳平+上声、去声+阳平、去声+上声、去声+去声五类双音节词语组合中,要将前字变读为25调;第二类是轻读变调,主要是将后字轻读为21调,其次是将后字轻读为42调;第叁类是其他变调,情况较为复杂。郧阳城关方言里双音节词的变调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语流音变和非语流音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音节论文参考文献

[1].戴庆厦.分析性语言的单音节性与双音节化——以景颇语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2].鄢柏龄,张道俊.郧阳城关方言双音节词变调研究[J].现代语文.2019

[3].张静.河南商城方言中的双音节语气词“家什”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9

[4].田贵春.“临川四梦”形容词中的双音节单纯词构词情况研究[J].北方文学.2019

[5].娄春华,钟舟海.双音节联绵词的单音节语素化现象浅探——从“尬×”说起[J].品位经典.2019

[6].周韧.汉语韵律语法研究中的双音节和四音节[J].世界汉语教学.2019

[7].钱伟.有趣的双音节组合字[N].语言文字周报.2019

[8].马冰燕.基于语料库的不可重迭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迭式研究[J].现代语文.2019

[9].李富强.汉语双音节离合动词能产性分析——以《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马永正.现代汉语反义词共现的认知语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因素A和因素B在词汇判断反应时上的交互...复合词语义中心模型(CompoundAcceptat...十位受试者双音节固有词音高曲...双音节词音高分布模式(M)双音节词音高分布模式(F)十位受试者双音节伪词音高曲线

标签:;  ;  ;  ;  ;  ;  ;  

双音节论文_戴庆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