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

《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255100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直直一条河,刮风不起浪,遇热它就涨,遇冷它就落。让学生猜猜是什么,由此引出温度计。

2.教师介绍温度计的构造、种类及使用方法,引出今天要探究的课题——温度计的秘密(板书)。

3.学生分小组观察温度计,交流问题: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喜欢的猜谜语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温度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观察温度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究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一:观察温度计在热水、冷水中的变化

1.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观察温度计的液柱有什么变化?

2.再把温度计放到冷水中,观察温度计的液柱又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安全,不要被热水烫到。(2)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温度计。(3)仔细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4)及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单上。

3.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4.交流实验结果。

5.小结: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把温度计放在冷水中,液柱会下降。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观察温度计液柱在热水、冷水中的变化,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实验二:做个模拟温度计

1.在小玻璃瓶里装上带有颜色的水,给小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塑料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温度计。

2.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安全,不要被热水烫到。(2)仔细观察液柱的变化。(3)及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单上。

3.学生分组实验:将小玻璃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液柱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玻璃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液柱的位置。

4.学生分组做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5.交流实验结果。

6.小结:液柱发生变化不是因为小玻璃瓶里的水变多或变少了,而是由于温度改变时水本身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水在小玻璃瓶里占的空间(地方)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就是体积发生了变化。当水遇热的时候,水的体积膨胀了,所以水面上升了;遇冷的时候水的体积变小了,所以水面下降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热胀冷缩。(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模拟温度计,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实验三:探究其它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取课前准备的几种常见液体:酱油、果汁、牛奶,分别装入小玻璃瓶中,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塑料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2.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安全,不要被热水烫到。(2)仔细观察液柱的变化。(3)及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

3.学生分组做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4.学生交流新收获。

5.小结: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其它液体的探究,使学生明白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学科学,用科学

媛媛在家经常帮妈妈干活,有一天妈妈要出门买菜,让媛媛在家帮忙烧一壶热水,她装了满满的一壶水,放到炉子上,结果一会儿就发现:(多媒体出示)壶嘴、壶盖不断地往外冒水,媛媛觉得很奇怪:水还没开呢,怎么回事呀?你能帮媛媛解释一下原因吗?水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所以壶嘴和壶盖不断往外冒水。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会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四、谈收获,拓展知识

1.交流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2.拓展知识:在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或水缸撑破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水的反常膨胀: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这种现象叫做“反常膨胀”。水不但在4℃以上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4℃以下还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从而把水管或水缸撑破了。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知识,同时了解水的反常膨胀,了解水的这一特殊性质,对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五、板书设计

温度计的秘密

受热上升膨胀

液体

受冷下降收缩

标签:;  ;  ;  

《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