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第三部门管理层的期望

善治:第三部门管理层的期望

一、善治:第三部门管理的众望所归(论文文献综述)

李莺[1](2020)在《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个人工作学习经历和实践,以甘肃省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管理中的协同治理理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深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保护传承现状和协同治理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管理层级多矛盾冲突大、参与主体少协同治理度较低、激励不到位导致传承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作者试图利用协同治理理论,在政府主导非遗保护地位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与路径,即从地方政府内部协同,地方政府横向协同,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跨界协同三个层面提出具体路径。地方政府内部协同方面要增加非遗保护考核权重、配套相关资金、出台保护办法、理顺管理机构间关系等;地方政府横向协同方面,积极筹建或参加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非遗保护联盟、利用好张掖市文化馆联盟等阵营,加强区域间学术研讨交流等;在跨界协同方面,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出台《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等地方性保护政策,加强部门间协同,完善治理体系;二是在参与主体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机制,要打通企业、专家、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的参与路径;三是在激励保障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进行互惠互利、吸引社会团体、民间资本进入非遗保护领域进行投资开发,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精神和物质激励,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四是在社会环境营造方面,要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提高非遗传承人、工作者积极性,提高公众对非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形成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高晓霞[2](2020)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共问责和监督控制系统之一。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而且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多方面的治理功能。审计监督既是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标志,同时,强化审计监督又是坚持依法治国和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路径和手段,说到底则是民主与法治的统一。研究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不能单纯从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而要将审计监督放置在国家治理的大视野中进行考察,围绕国家治理法治化、民主化、透明化以及责任性等基本属性准确把握其对于审计监督的内在规定性及现实需求,进而以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的政治逻辑与治理功能。基于此,考察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必须遵循“政治逻辑—治理功能—行动路向”的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为指导,批判性地借鉴西方权力监督多维理论视角中的合理因素,侧重运用人民主权理论、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分析工具深入探讨审计监督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所发挥的职能作用及其由于各种现实挑战而出现的期望差距,并且全面分析把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行动路向。依据这一研究逻辑,首先就要基于对审计监督的历史溯源和理论阐释,深刻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审计监督职能的现实需求。其次,从政治学理论视角来看,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作为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的一项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其独特的政治逻辑在于其政治权力基础、政治体制优势和民主政治动因。第三,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职能作用具有独到的治理功能,包括权力制约与法治功能、信息公开与透明功能以及民主参与和问责功能等。第四,从政府公共部门审计监督制度效能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中的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支柱之一承载着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对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啄木鸟”、“看门狗”和“达摩克利斯之剑”职能作用的普遍期望。然而,审计监督制度所发挥的实际效能却始终存在一定的期望差距,主要表现为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审计监督独立性期望差距、公开性期望差距和责任性期望差距。最后,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行动路向就是要基于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权威性、协同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依法独立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并且在与其他监督制度有机贯通与相互协调中形成监督合力,通过审计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知情权,强化审计结果信息披露和审计问责,突出技术支撑,进而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效能,缩小和弥合审计监督制度在独立性、公开性和责任性等方面的期望差距,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公信力。一个国家的审计体制必须与该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道路选择以及政治体制优势等相适应,才能在治理体系中更好地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作为国家审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合乎审计制度的本质即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而且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选择。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为党统一指挥审计监督工作提供了政治制度依据和政治体制保障,是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原则和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工作中的落实与体现,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质要求的审计领导制度和审计管理体制创新,也是审计监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回应社会普遍期待的根本遵循和制度保障。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内在地要求加强党对审计监督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独立审计。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审计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的审计信息知情权。此外,要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审计监督制度与其他监督制度的有机贯通和相互协调从而形成协同性和整体合力。最后,还要继续加大审计监督与公共问责力度,提升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总之,研究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中国特色审计监督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只有基于以制度保障制度的治理逻辑,紧紧依靠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根本保障,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在审计全覆盖的过程中实现制度协同,强化审计问责,切实提高审计监督制度执行力,才能在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优势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其治理效能,避免出现“制度空转”,从而缩小和弥合审计期望差距,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审计监督的治理效能。

张陶[3](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PPP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是民族的根,奠定着中国人的品位、教养和传承。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一种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公益性文化。它是一国基本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其中,尊重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是政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政府的作用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是决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公众文化权利、培育社会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的同时,人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稳步增加。但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公共文化供给体系逐渐呈现出供给能力不足,文化内容单一、文化结构固化等问题,使其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由此来看,要想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给能力,就必须提高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的丰度,加快文化的供给效率,创新文化供给的模式。PPP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合作模式,是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基于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满足而构成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两者在功能上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在合作上采用了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将PPP模式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文化供给模式的局限性,促进政府部门的文化供给模式改革;还能够借助社会资本的优势技术和先进理念,来全面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的丰度,增强公共文化的供给质量。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首先对公共文化服务和PPP模式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解读,进而在总结现有三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特点、设计目的几个维度来论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引入PPP模式的内在逻辑。接着通过对其参与主体的探究,找寻参与主体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性”的根本属性,探究出三元主体之间互动博弈过程要具有相互性、互动性和规范性。在确立参与主体的权、责、利后,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运作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尤其针对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构建出风险分担的框架,最终形成较为清晰明确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运作流程,也对三元主体各自的职责和彼此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划分。通过以上的理论阐释,进一步厘析我国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透视了日本、美国、英国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实践历程,撷取了其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有效镜鉴。最后,针对上述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分别从制度保障、财政保障、项目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最终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王聪[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湖南省DS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绅、乡贤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事迹自古有之,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乡村社会不断变迁,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乡村社会的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论述了国家治理体系与乡村治理体系的辩证关系,即乡村治理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的成败,因此在乡村治理中积极吸引新乡贤群体的参与便成为党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基层政府及党组织积极鼓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新乡贤群体再一次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映入人民眼中。那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界定新乡贤,如何评价新乡贤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发挥等,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也是笔者在本研究中的终极目所在。笔者的学位论文以自己的家乡湖南省怀化市后塘瑶族乡丹山村(即DS村)为主要研究个案,着重研究了该村的治理现状和它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参与该村治理的新乡贤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等。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是运用访谈的方法以及自身生活经历的所见所闻来收集研究所需的各项资料,并结合新乡贤群体参与该村治理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第一,对何为新乡贤进行了界定。通过查阅以往研究与结合本研究的个案村庄——DS村的实际情况,认为新乡贤是指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能够为乡村治理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支持的在乡或离乡且不忘回馈本乡本土的杰出人士。第二,对新乡贤的出场及角色定位进行了阐述。该研究把新乡贤群体作为村庄现有治理主体的主要辅助力量,他们主要是受现有治理主体的邀请、村民的共同推举而产生,在村庄治理中与现有治理主体协同共治,逐步使村庄治理向善治方向推动。第三,对新乡贤参与村庄治理中的现实个案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分析了新乡贤在该村庄中重大公共事务中的突出表现,给村庄的发展出资献物、建言献策,并在监督村务以及调解各项矛盾纠纷等方面尽心尽力。第四,对新乡贤参与村庄治理所面对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揭示并提出了一些化解路径。该研究认为新乡贤参与该村治理主要存在主、客观方面的不足,并对新乡贤群体在村庄治理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乔刚[5](2017)在《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充分激发社会组织的内在活力,有效发挥其自身优势。本文从社会组织的视角出发,对研究生教育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指出,社会组织是研究生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本文以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为基础,从理论层面构建了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三种基本行为模式:委托-代理模式、松散关联模式、分离自主模式,并分析了它们的特质特征,其中,委托-代理模式、松散关联模式是政府等主体自上而下的改革行为,分离自主模式是社会组织自下而上的改革行为。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三种不同行政体制下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研究发现,在分权制的美国,社会组织是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核心力量;英国的研究生教育治理则是形成了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局面;在集权制的法国,具有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在政府指导下独立自主开展研究生教育治理活动。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在开展学术研讨、参与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服务、独立实施评估等行为方式上具有共性。本文运用组织理论和案例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运行模式、组织职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我国社会组织以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主动发挥参政议政职能、开展第三方评价、创新研究生教育治理手段、完善自身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组织体系等为途径,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它们也面临着如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发挥智库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和提高国际影响力等挑战。本文在大量访谈、文献分析、国内外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分离自主模式是我国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中有所作为的理性选择。在分离自主模式下,社会组织要树立独立自主的行动理念,构建主动服务的行为意识,采取主动作为的行动方式,实施长效服务的行动机制。社会组织要以创新驱动为基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强化自身公信力建设,以管办评分离为目标、明晰与多元主体关系,以提高服务为根本、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和谐共治的关系。

张文韬[6](2017)在《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作权集体管理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通过集体化的许可、收费、分配减少交易成本,提升权利人、使用者等各方福利;二是作为权利人联合的产物,提升权利人在权利许可市场中的地位和收益。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这两方面价值使得它在网络、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不可替代。然而,在实践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着作权集体管理存在着失灵的现象。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权力结构与活动规则。合理的权力结构使得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会员有能力对组织实施良好的控制,有效的防止理事(管理者)滥用剩余决定权给组织和会员造成损失。根据组织理论的研究结论以及发达国家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实践经验,投票权的集中化——即使少数会员获得较多的投票权,可以更好地克服代理人问题进而提升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绩效。活动规则构建的意义则在于使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每一个活动环节中,确定良好的活动标准,以全面的监督、评价和改善组织的实际运行情况。善治理论较为契合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活动规则的构建需求,可以作为其背后的理论支撑。根据善治理论,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从有效性、透明性、负责性以及参与性四个维度完善自己的各项活动。我国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应优先于外部改革。内部治理机制应从权力结构和活动规则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投票权集中化的方式实现权力结构优化,以有效性、透明性、负责性以及参与性为标准制定活动规则。同时,在会员权利义务的设定上,应以合理区别对待作为基本原则,以会员分类作为基本制度,在保证每一个会员都享有受益权的同时,将参与管理权分配给相对重要的会员。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对既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简要的梳理,以厘清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相关定义与背景。对着作权集体管理以及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基本背景的梳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历史背景、现代背景以及发展中国家背景。其中,发展中国家着作权集体管理失灵的问题与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可以更好地解决集体管理失灵问题;第二章则对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理论框架展开了研究。会员与组织关系是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核心,会员权利义务的设定与执行将直接影响内部治理的效果。针对如何设定会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内部治理等问题,需要首先确立基本的指导原则。本章在Sinacore-Guinn和Ficsor的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内部治理的四项基本原则——私权原则、有限集体管理原则、公平、平等原则以及会员中心原则——以此指导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内部建设。在这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通过权力结构的改良和活动规则的构建优化其内部治理,完善会员权利义务的设定与执行;第三章通过借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解决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代理人问题”,优化组织权力结构,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效率。经济学中的公司(组织)理论是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分析公司(组织)的运营与绩效问题。该理论同样可适用于私有制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但必须认识资本在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中并不具有主导意义,会员的投票权才是决定组织控制权的关键。基于以上认识,本章最终提出了以投票权为基础分析、解决代理人问题的方案。各国代表性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投票权分配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章在分析各种投票权分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投票权集中化的具体目标以及相应方案,并对其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第四章通过善治理论的移植,构建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活动规则。活动规则的构建需要系统性的理论作为支撑,而善治理论可以较好地契合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需要,因此,笔者以较为保守、客观地方式将该理论运用于集体管理领域。文章借鉴善治理论,以有效性、透明性、负责性以及参与性为中心,提出了优化集体管理活动规则的诸多建议,同时也对既有的不恰当的意见进行了批判;第五章从中国问题出发,指出了“内主外辅”的改革进路我国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根据组织理论与善治理论得出的结论,文章为我国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提出了权力结构、活动规则以及会员权利义务设定的改良意见。

胡宝文[7](2017)在《社会治理创新视阈下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迁。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被提了出来,会上还进一步强调通过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这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建设的思考和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新时期,业主委员会不仅承担着帮助广大业主维护合法权益的功能,而且还在实现基层民主、创新社区管理中发展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建构性力量和建设和谐社区的主要载体。本文研究城市商品房社区业主委员会治理问题,核心议题是探讨业主委员会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阐明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基本问题、分析并重构业主委员会的内外部关系、构建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模型、建立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制度规范。研究首先澄清了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业主委员会治理的目标、内容及其运行机制。基于业主委员会的属性及功能,本研究将业主委员会治理的目标确定为提升社区公共生活质量,并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明确了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内容包括九个方面:“物业维护”、“社区建言”、“社区选举”、“文体活动”、“形象展示”、“邻里关系”、“社区治安”、“圈子建设”、“环境保护”。最后基于“需求-动员-制度”模型和武汉华腾园案例构建了业主委员会治理的运行机制模型。这一模型的核心观点是,业主委员会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的主要功效依次为识别需求、动员业主、建立信任、协调外部关系、推动业主合作,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业主委员会治理功能,研究依据结构功能主义、能力素质模型和制度主义观点提出: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基础在于重构内外部关系,核心在于治理能力建设,保障在于建立制度规范。文章依次探讨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业主委员会治理关系重构上应以自治便利为原则,突出业主委员会核心行动者的角色,构建业主委员会、业主、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四者间的新型协同网络,同时优化业主委员会内部治理结构;其次,在提升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上,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包含七方面能力素质:识别与创造需求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动员号召能力、责任心、计划组织能力和专业能力,并建议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应加大候选人招募选拔和培训开发的工作力度;最后,在制度规范建设上,本研究建议建立业主委员会选举制度,明确业主委员会决策效力,强化业主、居民委员会以及业主委员会内部三方面监督主体的责任,并重视业主委员会成员的聘任与激励。业主委员会对商品房社区公共事务的涉入,不仅给城市社区现有的权力架构造成冲击,也重塑了复杂的新型社会关系和治理空间。作为自治性群众组织,如何发挥业主委员会治理功能是创新社区治理的关键。本研究从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来探讨业主委员会治理问题取得了预期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业主委员会治理理论,有利于激发业主委员会活力,提升业主委员会社区治理水平。

刘海天[8](2016)在《《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编纂于唐朝贞观五年的《群书治要》。《群书治要》节选了唐前经、史、子三大部类中的六十五种文献,核心内容是与治国理政相关的理论经验。《群书治要》不仅是直接促成“贞观之治”的资政参考书,在流传至日本后,也同样带来了治世局面。可以说,《群书治要》是唐前治国理政智慧精华的总结,也是挖掘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经典文献。但所憾目前针对《群书治要》的研究并不丰富。本研究以作为中国政治特色的“民本思想”为切入,梳理《群书治要》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关“民本”的具体表述,挖掘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价值,以此作为今日民族及文化复兴之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方面,参考了本土学术话语体系的叙述方式,在论文框架设计上借鉴了佛家天台宗阐释经典所使用的“五重玄义”,从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几个方面展开。论文以“一体”(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始终,以此作为民本思想的哲学依据、理论源头,可作本文之“体性”。论文又以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之道”、“中庸之道”为依据展开,以确立民本思想的实践原则,是为本文之“宗脉”。“阴阳”与“中庸”的具体“应用”,则表现于“德治”,即政治上的“德位相成”,经济上的“德本财末”,文教上的“德主刑辅”。因为“民本”是一种施政理念,而不是具体的施政方法,唯有通过“德治”,才能实现“民本”。故“德治”可以作为“民本”的代名词。通过运用此分析框架,不仅使民本思想的哲学推衍脉络清晰可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学术“一以贯之”、中国文化“一体万用”的特点。以中国话语解读中国经典,才能贴近经典的本意。通过对《群书治要》的梳理,可知民本思想在政治上主要体现在“德位相成”,即为政者的爱民之“德”与为政者所居之“位”应相匹配。民本政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君民、官民是一体共荣的关系,天下无私属而为人民共有。施政宗旨是为民谋利、以民为本,施政方法是权力集中、以君为主。但君主非专制,而是以君为主的共治。王道中对内圣外王、文德武功的追求,皆是立足于爱民,革命的本质是顺天应人、为民谋福。国家因爱民而设官,选拔官员以爱民之德、利民之能为主要标准,因此官员阶层并非固化,而是开放流动的。为了实现德治,国家会通过治吏提高行政力,故古代虽云“忠君”,其实质却是“忠于民”。在经济方面,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德本财末”的理念上。即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团结民众、惠利民众,经济与政治的互动规律为“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由“德本财末”,而产生了轻徭薄赋的使民思想和问疾救苦的养民思想。在生产方面,中国古人通过发展农业富民足民,安定社会。在消费方面,则重视节欲戒奢,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配方面,古人以重义轻利为原则,认知到国财与民财一体共生,国家不可侵夺民财,要缩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文化教育方面,民本思想则体现在“德主刑辅”的教化方式上。确信人性本善是教化民众的起始点,也是尊重民众的根本体现。教化民众以伦理道德为先,唯有重德才能使社会和谐而人民安乐。教化应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以在位者的修身为根本。礼乐教化是古代教化的主要形式和载体,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化民成俗。刑罚是辅助教化、止绝恶行的必要手段,刑罚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威慑生耻,故用刑当以仁心公正而不可以暴虐偏私。刑罚之用应随顺天时,不可过节。法治是治民良方,但应注重简易而不繁苛。就德治与刑治的关系而言,德治为法治之本,这是由人性本善的特质决定的。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唐前关于“民本思想”的理论学说和实践经验都已经非常成熟。而对比古今政治可以发现,这些智慧已经在当代中国的各个领域得到具体应用,并成为了中国的特色和优势。古今政治智慧的历史传承,充分说明了中国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宏大历史背景。通过对《群书治要》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沟通古今的素材,获得继往开来的智慧,找到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文化依据。

李飞艳[9](2012)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村面积广阔,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高;加之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某些不安定因素增加,导致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情况不容乐观。基于上述情况,我国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农村社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词汇,尤其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不遗余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当下,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笔者选择以农村社区治理为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其次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极其功能、特征等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包括治理与善治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等等,它们为本文的研究做了必要的准备;再次,介绍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与现状,尤其是说明了我国选择当前阶段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及其实现的可行性,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文章概括了几种主要的建设模式,并以山东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为例总结了它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最后,本文结合诸城社区化服务模式,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其中包含了农村社区中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原则,多元合作治理中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发挥,并对农村社区中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杨璐[10](2011)在《论全球公民社会构建中的国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公共问题的兴起,基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或“福利国家危机”等原因,全球公民社会介入很多本属于政府治理的领域,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解决一些国内或国际具体问题方面,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分享着权力,国家原本独享的基本权力逐渐被削弱。虽然如此,在国家仍是国际社会主要行为体的今天,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仍受制于国家。全球公民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民族国家而言既是挑战,同时也为国家更好地参与国际社会提供了契机,若能以一种合作的心态容纳全球公民社会,实现共同治理,对于国家及整个人类社会而言都是有益的。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首先提出了全球公民社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即在完善全球治理理论的同时,为国家如何处理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家在全球公民社会构建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可以弥补全球公民社会自身的一些缺陷,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很好地去履行它的使命。其次对国内外全球公民社会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有针对性地对全球公民社会中的国家问题研究进行了评析。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将试图在系统介绍全球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对其在实践中的缺陷从国家层面进行完善。第二部分主要在概述全球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分析全球治理背景下国家的角色定位以及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关系。本部分首先从全球公民社会的渊源出发,将公民社会的古典意义、近代意义及现代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在总结国内外对全球公民社会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所讨论的“全球公民社会”的内涵与外延。其次对全球公民社会兴起的背景进行简要的总结,指出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治理理念的深入人心是紧密相关的。具体表现在: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公共问题需要全球公民社会的参与,与此同时,全球化带来全球公民社会基本力量的助长,全球化的新资源促使全球公民社会的成长,另外,全球治理理论对治理行为体多元化的关注也利于全球公民社会发挥作用。最后对全球公民社会发展瓶颈如全球化精英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球公民意识尚未成为人们的普遍意识、国家仍是当前全球治理的主要行为体及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侵蚀等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论述全球公民社会构建中的国家,重点从内政和外交两个层面来探讨国家如何参与构建全球公民社会,并对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关系的重构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认为全球公民社会语境下的内政新思维应该是国家行为逻辑从统治主导向治理主导的转型、政府职能模式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行政理念从管理政府走向服务政府和国家对内事务目标从“善政”向“善治”转变,而全球公民社会语境下的外交新思维,主要包括机制主义和治理外交的应用、公共外交的强调、多边制度外交的强化和虚拟外交的运用。此外提出在重构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关系时,要注意促使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组织合作局面的形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关键是要形成国家与社会、市场的良性互补局面。第四部分为结语。该部分在前文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总结,并提出一种保留政治权力的全球治理结构,使国家和全球公民社会及全球市场和平相处,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进行通力合作,从而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设想。该文的最后对中国国内公民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概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中国融入全球公民社会,促进世界和谐的美好愿望。

二、善治:第三部门管理的众望所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善治:第三部门管理的众望所归(论文提纲范文)

(1)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宏观背景
        1.1.1.2 微观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1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关系研究
        1.2.2.2 非遗保护的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
        1.2.2.3 非遗保护的手段研究
        1.2.2.4 非遗保护的主体研究
        1.2.2.5 非遗保护的对象研究
        1.2.2.6 非遗保护的社会力量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法
        1.3.2.2 问卷调查法
        1.3.2.3 访谈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2.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2.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措施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3.1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3.1.1 张掖文化资源概况
        3.1.2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情况
        3.1.3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情况
    3.2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现状
        3.2.1 政府层面
        3.2.1.1 张掖市政府保护机构设置情况
        3.2.1.2 非遗保护组织体系建设
        3.2.1.3 政府职能发挥
        3.2.2 市场层面
        3.2.2.1 文化产业培育
        3.2.2.2 文化旅游市场
        3.2.3 社会层面
        3.2.3.1 学术界专家学者
        3.2.3.2 各类教育机构
        3.2.3.3 社会组织
        3.2.4 个人层面
        3.2.4.1 传承人
        3.2.4.2 文化工作者
        3.2.4.3 普通公众
        3.2.5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的初步实践
    3.3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调查研究分析
        3.3.1 调查问卷情况统计与结果分析
        3.3.1.1 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3.3.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2 访谈情况统计与结果分析
        3.3.2.1 访谈情况统计
        3.3.2.2 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管理层级多,导致利益冲突大
        4.1.2 参与主体少,导致协同度较低
        4.1.3 激励不到位,导致传承发展难
    4.2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层面
        4.2.1.1 科层制管理体系,各自为政
        4.2.1.2 执政者认识不足,思路局限
        4.2.1.3 地方政府顶层设计缺失,无法形成合力
        4.2.2 市场层面
        4.2.2.1 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不成熟
        4.2.2.2 成本收益不成正比,投资风险大
        4.2.2.3 缺乏具体参与途径,有心但无力
        4.2.3 社会层面
        4.2.3.1 本土专家学者数量少,缺乏合作交流
        4.2.3.2 教育机构非遗进校园,质量有待提高
        4.2.3.3 新闻媒体关注度不高,缺乏深度挖掘
        4.2.3.4 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缺乏参与途径
第五章 国内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的成功经验
    5.1 国外成功经验
        5.1.1 韩国: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
        5.1.2 意大利:提出“反发展”的整体性保护新概念
    5.2 国内成功经验
        5.2.1 江苏省扬州市的非遗保护实践
        5.2.2 甘肃省“非遗+扶贫”模式
    5.3 经验借鉴启示
第六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路径
    6.1 地方政府内部协同
        6.1.1 文化部门与教育、财政等跨部门协同
        6.1.2 文化系统内部协同
    6.2 地方政府间“横向”协同(平级)
    6.3 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跨界”协同
        6.3.1 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协同
        6.3.2 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协同
        6.3.3 地方政府与个人的协同
        6.3.4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非遗保护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问卷
    B.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访谈提纲
    C.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D.张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批分类统计表
    E.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F.张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批分类统计表
    G.调研走访照片精选
致谢
作者简历

(2)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文选题的理由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审计监督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逻辑与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审计监督的历史由来、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
    第一节 国家治理中审计监督的由来与发展
        一、中国审计监督的历史由来与当代发展
        二、外国审计监督的发展历程与不同模式
    第二节 国家治理中审计监督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权力监督与制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
        三、本土化的权力监督理论探索
    第三节 国家治理对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
        一、国家治理法治化与审计监督
        二、国家治理透明化与审计监督
        三、国家治理责任性与审计监督
第二章 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政治逻辑
    第一节 审计监督的政治权力基础
        一、理解审计监督的政治学思维
        二、审计监督的政治权力分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审计监督权
    第二节 审计监督的政治体制保障
        一、政治体制赋予审计监督政治使命
        二、政治体制凸显审计监督的政治职能
        三、政治体制改革决定了审计监督发展方向
    第三节 审计监督的民主政治动因
        一、审计监督源于民主政治的深层推动力
        二、审计监督随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强化
        三、审计监督服务于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
第三章 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治理功能
    第一节 审计监督的依法治权功能
        一、审计监督的经济控制功能
        二、审计监督的权力制约功能
        三、审计监督的民主与法治功能
    第二节 审计监督的信息公开功能
        一、审计监督的信息输入功能
        二、审计监督的信息处理功能
        三、审计监督的信息输出功能
    第三节 审计监督的民主问责功能
        一、审计监督是责任政府中的责任追究机制
        二、审计监督是协同治理中以问责为导向的建设性制度安排
        三、审计监督是民主治理中的政治信任增进机制
第四章 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期望差距
    第一节 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期望差距
        一、审计独立性及其期望差距
        二、审计体制不畅导致审计监督独立性期望差距
        三、审计能力不足导致审计监督独立性期望差距
    第二节 审计监督的公开性期望差距
        一、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审计监督公开性期望差距
        二、政府公共信息垄断导致审计监督公开性期望差距
        三、审计信息公开不足导致审计监督公开性期望差距
    第三节 审计监督的责任性期望差距
        一、审计体制悖论导致审计监督责任性期望差距
        二、审计权责失衡造成审计监督责任性期望差距
        三、审计监督的问责困境导致审计监督责任性期望差距
第五章 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行动路向
    第一节 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依法独立审计
        一、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依法独立审计
        二、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三、正确理解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第二节 通过审计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知情权
        一、强化审计信息公开,维护公众的信息知情权
        二、在审计监督中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三、基于审计监督权推进审计监督信息公开
    第三节 在公共问责中提升审计监督公信力
        一、优化审计监督问责体系
        二、增强审计监督的问责效能
        三、提升审计监督公信力
结语: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审计监督的治理效能
    一、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法治化
    二、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民主化
    三、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公共文化服务与PPP模式的相关理论阐释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PPP模式的耦合逻辑建构
    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模式
    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提出
    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基本结构
    3.4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运作过程
4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历史变迁
    4.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4.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5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的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的发展经验
    5.2 PPP语境下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实启迪
6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PP模式的对策建议
    6.1 制度保障措施
    6.2 财政保障措施
    6.3 项目保障措施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湖南省DS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四、调查点的选择
        (一)DS村研究价值分析
        (二)地理位置及现状
        (三)DS村经济情况
        (四)生活状况与基础设施
        (五)公益组织及组织结构
第一章 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中的新乡贤出场
    一、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变迁
        (一)传统皇权统治下的乡村自治
        (二)1840 年代至新中国建立时期
        (三)建国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
    二、新乡贤的出场
        (一)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出场的原因分析
        (二)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经典案例回顾
        (三)新乡贤的特征分析
第二章 DS村新乡贤参与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经济乡贤引领村庄经济发展
        (一)案例一:要想富,先修路
        (二)案例二:致富的合作社
        (三)案例三:饮水思源
        (四)案例四:引进生猪带民致富的经济乡贤
    二、政治乡贤协助村庄事务处理
        (一)案例五:私自买卖宅基地的“悔恨”
        (二)案例六:前村主任“私吐”建房补偿款
        (三)案例七:兄妹仨虐待父母的纠纷
第三章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分析
    一、DS村新乡贤的机制
        (一)DS村体制内治理主体概况
        (二)DS村新乡贤的产生及构成
        (三)DS村新乡贤的角色定位
        (四)DS村新乡贤的社会认同
    二、DS村新乡贤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
        (一)调解矛盾纠纷
        (二)动员群众
        (三)监督村务
        (四)对村庄善治的支持
第四章 DS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化解路径
    一、新乡贤参与DS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二)对现有治理主体的回避
        (三)位置偏远与资源有限
        (四)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五)新乡贤自身的局限
    二、化解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困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一)打铁必须自身硬,提升个人能力
        (二)为新乡贤的发掘、培育营造环境
        (三)实事为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DS村村规民约(送审稿)
附录 C:调查提纲
致谢

(5)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2.1 逻辑起点
        1.2.2 研究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社会组织的界定
        1.3.2 研究生教育治理界定
        1.3.3 行为模式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外有关社会组织研究
        1.4.2 国内外有关教育治理研究
        1.4.3 社会组织的行为模式研究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治理理论
        2.1.1 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2.1.2 治理理论的特征解析
        2.1.3 治理理论的指导价值
    2.2 组织理论
        2.2.1 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
        2.2.2 组织的结构特征解析
        2.2.3 组织理论的指导价值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涵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特征解析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价值
    2.4 博弈理论
        2.4.1 博弈理论的基本内涵
        2.4.2 博弈理论的特征解析
        2.4.3 博弈理论的指导价值
第3章 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应然行为模式
    3.1 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模式内涵解析
        3.1.1 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内涵
        3.1.2 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角色
    3.2 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应然行为模式构建
        3.2.1 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应然行为模式
        3.2.2 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模式特质
第4章 国外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研究
    4.1 国外社会组织及其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
        4.1.1 美国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
        4.1.2 英国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
        4.1.3 法国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
    4.2 国外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行为共性
        4.2.1 组织召开各种学术类活动,为会员交流提供良好平台
        4.2.2 多途径参与教育政策制定,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行为
        4.2.3 主动提供教育信息类服务,助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4.2.4 开展研究生教育咨询服务,充当政府高校之间的桥梁
        4.2.5 独立实施教育质量的评估,保障本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4.2.6 吸纳国内外会员广泛加入,参与全球研究生教育治理
第5章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行为研究
    5.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发展历程
        5.1.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的背景
        5.1.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发展历程
    5.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运行模式
        5.2.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性质与宗旨
        5.2.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组织结构
        5.2.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主要职能
    5.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运行模式
        5.3.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性质与宗旨
        5.3.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组织结构
        5.3.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主要职能
    5.4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贡献与挑战
        5.4.1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贡献
        5.4.2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动因
        5.4.3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面临的挑战
第6章 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行为模式的理性选择
    6.1 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现实行为困境
        6.1.1 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行为困境
        6.1.2 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困境缘由
    6.2 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行为模式的理性选择
        6.2.1 分离自主模式是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理性选择
        6.2.2 分离自主模式下社会组织的行动机制
    6.3 分离自主模式下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的路径
        6.3.1 以创新驱动为基础,完善自身内部治理结构
        6.3.2 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强化自身的公信力建设
        6.3.3 以管办评分离为目标,明晰与多元主体关系
        6.3.4 以提升服务为根本,不断增强核心能力建设
    6.4 分离自主模式下多元主体和谐关系构建的维度
        6.4.1 多元主体以协调思路助推社会组织长久发展
        6.4.2 政府以服务为动力深化研究生教育治理改革
        6.4.3 培养单位以开放姿态增强社会组织参与机制
        6.4.4 社会以共享为目标培育研究生教育治理文化
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6)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相关定义与基本背景
    第一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相关定义
        一、着作权集体管理的定义
        二、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定义
        三、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定义
    第二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历史背景
        一、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兴起
        二、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演进
        三、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多样性与分类
    第三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的现代背景
        一、着作权集体管理的传统内容与功能
        二、网络、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三、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正当性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着作权集体管理背景——着作权集体管理失灵
        一、着作权集体管理有效性的缺失
        二、着作权集体管理透明性的缺失
        三、着作权集体管理准确性的缺失
        四、着作权集体管理参与性的缺失
    第五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失灵的根源与完善组织内部治理的意义
        一、着作权集体管理失灵的外部根源
        二、着作权集体管理失灵的内部根源
        三、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意义
第二章 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核心——会员与组织关系
        一、会员与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会员权利与义务的来源
        三、会员权利义务的设定、执行与内部治理的效果
    第二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基本原则
        一、Sinacore-Guinn的十五原则
        二、Ficsor的二十六原则
        三、内部治理原则的提炼
    第三节 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基本路径
        一、权力结构改良
        二、活动规则构建
    第四节 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的其他考虑因素
        一、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阶段性
        二、法律干预的强度
        三、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的利益分歧
第三章 基于组织理论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力结构重塑
    第一节 公司(组织)理论基本原理
        一、公司(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委托—代理框架
        二、代理人问题导致的后果
        三、代理人问题的克服
    第二节 组织理论在着作权集体管理领域的适用
        一、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治理的“委托——代理框架”
        二、“所有权( ownership)”的集中有利于解决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代理人问题
        三、以“投票权”集中替代“所有权”集中
    第三节 代表性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力结构及其启示
        一、音乐作品领域代表性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力结构与相关规制
        二、权力结构构建的启示
    第四节 投票权集中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一、合法性检验——区别对待是否违法?
        二、合理性检验——投票权集中化是否符合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内部治理原则
第四章 基于善治理论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活动规则构建
    第一节 善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善治的涵义
        二、善治理论之功能
        三、善治理论之于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契合性
        四、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善治标准
    第二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有效性的构建
        一、入会与代表协议中的效率优化
        二、许可与收费的效率优化
        三、审计与分配中的效率优化
        四、管理成本控制
    第三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透明性的构建
        一、信息披露的范围与内容
        二、信息披露的对象
        三、信息披露的方式
    第四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负责性的构建
        一、组织的负责性
        二、会员的负责性
    第五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参与性的构建
        一、参与性基础之一:投票权集中化作为一种激励
        二、参与性基础之二:投票权行使作为一种义务
        三、参与性基础之三:权利行使成本控制
第五章 中国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改革进路与内部治理机制构建
    第一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改革进路
        一、监管活动本身的局限性
        二、外部改革的局限性
        三、内部改革的优先性
    第二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力结构的构建
        一、避免投票权分配的平均主义理念
        二、投票权的合理、相对集中化
        三、理事会的组成
        四、混合分配制度作为投票权集中化的理想制度
        五、现有法律框架下的折中方案
    第三节 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活动规则构建
        一、目标与基本原则
        二、许可与分配活动
        三、会员大会的决议与表决
        四、内部监督强度
        五、信息披露
    第四节 会员权利与义务的设定
        一、会员分类制度
        二、会员权利
        三、会员义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社会治理创新视阈下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技术路线、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4 预期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2 基础理论
    2.3 文献综述
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业主委员会角色与功能的再认识
    3.2 业主委员会实践社会治理创新的要义
    3.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
4 业主委员会治理的目标、内容与运行机制
    4.1 业主委员会治理的目标
    4.2 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内容
    4.3 业主委员会治理的运行机制——基于华腾园的考察
    4.4 本章小结
5 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基础:关系重构
    5.1 我国城市商品房社区的利益主体
    5.2 现行关系格局下业主委员会的治理困境
    5.3 基于自治便利的社区主体关系重构
    5.4 本章小结
6 业主委员会治理的核心:治理能力
    6.1 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的内涵界定
    6.2 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的结构要素
    6.3 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6.4 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业主委员会治理的保障:制度规范
    7.1 业主委员会选举制度
    7.2 业主委员会决策制度
    7.3 业主委员会监督制度
    7.4 业主委员会人员管理制度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2 社区公共生活访谈提纲
附录3 首次深度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附录4 社区公共生活调查问卷
附录5 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访谈提纲
附录6 业主委员会治理能力问卷

(8)《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对《群书治要》与“民本”的概述
    第一节 《群书治要》简介
        一、《群书治要》的历史意义
        二、《群书治要》的文本特质
        三、《群书治要》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民本思想的理论源头
        一、“民”“本”的解读
        二、民本思想与“道”的观念
    第三节 民本思想的实践原则
        一、阴阳之道与中庸之道
        二、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
第二章 德位相成的政治观
    第一节 立君为民
        一、心体相依的君民关系
        二、君主民本的施政宗旨
        三、内圣外王的王道追求
        四、顺天应人的革命思想
    第二节 设官爱民
        一、以民为本的官制设置
        二、德才并重的选考之法
        三、仁义廉洁的官德要求
        四、忠君为民的君臣之际
第三章 德本财末的经济观
    第一节 聚民养民
        一、散财兴德的富民思想
        二、轻徭薄赋的使民思想
        三、问疾救苦的养民思想
    第二节 富民导民
        一、重农固本的生产理念
        二、崇俭戒奢的消费理念
        三、重义轻利的分配理念
第四章 德主刑辅的教化观
    第一节 以德化民
        一、明德至善的教育目标
        二、伦常道德的教育内容
        三、上行下化的教育方法
        四、崇礼重乐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以刑教民
        一、明刑弼教的立刑初衷
        二、哀敬公正的量刑原则
        三、遵道尚中的法制精神
        四、貌离神合的德刑之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创新点
第2章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概述
    2.1 新型农村社区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社区的概念探讨
        2.1.2 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2.1.3 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描述
        2.1.4 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描述
    2.2 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治理与善治理论
        2.2.2 社会资本理论
        2.2.3 公民社会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3.1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分析
        3.1.1 农村社区建设提出的背景
        3.1.2 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3.2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3.2.1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3.2.2 诸城市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的主要措施
        3.2.3 诸城市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的成效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诸城市农村社区治理的启示—多元主体合作
    4.1 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原则
        4.1.1 实行以法治为基础的多元合作
        4.1.2 实行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多元合作
        4.1.3 实行基于社区实际需求的多元合作
    4.2 多元合作治理中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
        4.2.1 政府—主导者
        4.2.2 社区居民和社区草根组织—主力军
        4.2.3 营利性组织和企业—参与者与受益者
        4.2.4 社区外的非营利组织—推动者
    4.3 农村社区中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有效性探讨
        4.3.1 满足了农村社区多元化的公共需求
        4.3.2 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民主程度
        4.3.3 提升了社会资本和社区自治能力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论全球公民社会构建中的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一) 全球公民社会的研究综述
        (二) 全球公民社会中的国家问题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球公民社会概述
    一 全球公民社会的概念
        (一) 渊源:西方“公民社会”三次概念的转变
        (二) “全球公民社会”概念的界定
    二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
        (一) 全球公共问题需要全球公民社会的参与
        (二) 全球化与全球公民社会基本力量的助长
        (三) 全球化的新资源促使全球公民社会的成长
        (四) 对治理行为体多元化的关注与全球公民社会
    三 全球公民社会发展的瓶颈分析
        (一) 全球化精英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 全球公民意识尚未成为人们的普遍意识
        (三) 国家仍是当前全球治理的主要行为体
        (四) 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侵蚀
第三章 全球公民社会构建中的国家
    一 全球语境下国家建设新思维
        (一) 全球公民社会语境下的内政新思维
        (二) 全球公民社会语境下的外交新思维
    二 民族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关系的重构
        (一) 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组织合作局面的形成
        (二) 国家与社会、市场互补局面的形成
        (三) 全球公民社会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创新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四、善治:第三部门管理的众望所归(论文参考文献)

  • [1]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莺. 兰州大学, 2020(01)
  • [2]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审计监督研究[D]. 高晓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PPP模式研究[D]. 张陶.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湖南省DS村为例[D]. 王聪.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社会组织在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行为模式研究[D]. 乔刚.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6]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 张文韬. 厦门大学, 2017(02)
  • [7]社会治理创新视阈下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治理研究[D]. 胡宝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8]《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D]. 刘海天.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9]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研究[D]. 李飞艳. 燕山大学, 2012(05)
  • [10]论全球公民社会构建中的国家[D]. 杨璐. 河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善治:第三部门管理层的期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