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的社会学批评

《旧约》的社会学批评

李蕾[1]2004年在《《旧约》的社会学批评》文中认为西方圣经研究中的社会学批评是随着19世纪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其中以社会学和人类学对圣经研究的影响最大。它开拓了圣经文本研究的新视野,是《旧约》研究极有前途的一种方法。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任何《旧约》学者都需要了解古代以色列的文化背景和创作主体的社会处境,这使社会学批评对于圣经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然而,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试图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旧约》研究中社会学批评的理论、方法以及实践成果,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先知文学的先知群像分析中,希望能对国内的圣经研究尤其圣经文学研究有所贡献。 本文分为前言、正文、结语叁部分。 前言部分首先说明社会学批评在圣经各种研究方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圣经作为文学经典可以从多个角度研究,而社会学批评在各种研究方法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接着指出,由于社会学批评方法内在的多学科性和跨文化性,它理应属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能为《旧约》研究开辟极为广阔的前景。该部分还根据西方《旧约》社会学批评研究所分的叁大类,对照国内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意旨所在。 正文部分包括叁章。 第一章,“社会学批评与圣经研究综述”。本节是对社会学批评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方法介绍及其对圣经研究影响的综述,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什么是圣经的社会学批评和文学社会学,然后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文学研究的关系。第二部分说明社会学批评出现的历史基础和哲学基础,第叁部分说明社会学史上几位重要人物斯宾塞、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人的理论对《旧约》阐释的影响,第四部分介绍人类学中民族学、社会人类学、考古学等亚学科对《旧约》研究的探索。第五部分综合论述社会科学理论提供的叁种社会文化模式(冲突传统与结构功能传统、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文化唯心主义与文化唯物主义)在《旧约》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章,“《旧约》社会学批评的历史与成就”。本节分为四部分,前两部分介绍近一二百年间西方学者运用社会学批评方法研究《旧约》的历史及其取得的成果。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该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史密斯、韦伯、卡斯等人,下半期有门德豪尔、高特沃德、威尔逊和欧弗尔豪特等。第叁部分概括总结《旧约》社会学批评所主要关注的5个问题。最后一部分立足于文本阐释,分别从语言学层面、文化层面、神学层面指出社会学批评对阐释((l日约》的意义,还指出社会学批评对文学形式和历史研究的帮助。 第叁章,“《旧约》社会学批评的实践与范例”。本节在介绍西方圣经研究社会学批评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其已有成果研究先知文学中的先知群像,分析了先知的社会身份和宗教使命、社会地位和政治主张、社会作用和人格精神,进而说明先知是世界意义和秩序的建构者和维系者。 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了社会学批评对圣经文学研究的意义。社会学批评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圣经文本,而且为圣经文本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为圣经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

成祖明[2]2015年在《正典的进路:西方科学主义圣经研究的范式转换——兼论正典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化的重建》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当唯理主义在世俗世界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在基督教的学术领域一场科学主义的革命也悄然兴起。这一运动是围绕着基督宗教最核心的领域圣经研究的现代科学转向而展开的,并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西方现代以来的科学人文精神在最为保守的宗教学术领域得到贯彻,从而根本上巩固和推动

成祖明[3]2012年在《亚威信仰与古代以色列社会——歌德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圣经批评》文中研究指明圣经社会学批评是当代影响最大的圣经批评学流派之一,源自现代圣经批评学,但将社会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圣经批评中形成圣经社会学批评,则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歌德瓦是圣经社会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引入到圣经批评学之中,重构了以亚威崇拜为中心的古代以色列社会。他从"反抗模式"出发,论述了亚威信仰和崇拜源于受压迫的乡村农牧民,他们平等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亚威信仰的诞生;亚威崇拜对早期以色列社会的作用不仅产生一套"伦理规范",更是深入社会结构深层的权力象征,在以色列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是维系以色列共同体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抵御外来侵略不可或缺的力量。

成祖明[4]2014年在《从确定的正典出发:比较经学视野下的现代儒学重建》文中认为自从19世纪科学主义圣经批评兴起和确立,西方宗教人文最核心领域圣经研究就一直被现代科学主义所统治,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得西方现代以来的科学人文精神在最为保守的宗教学术领域得以贯彻,从而根本上巩固和推动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成果和进程。但它带来的后果却是宗教的研究与宗教的信仰间的分裂,学术的"描述性任务"与"建设性任务"的分离,在科学的名义下学术研究在无目的性中迷失。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圣经学者蔡尔兹提出了"正典的进路"这一具有哥白尼式的圣经批评理论,在西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尔兹之后,在正典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与结合,将西方圣经宗教学引向了对社会更为深层的关切和宗教间的相互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没有马克思的领域发生了一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革命。"正典的进路"也为现代中国文化的重建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提供了思路,或将是"五四"以来被现代性冲塌的中国现代儒学与文化新生的最适切的进路选择。

苗青[5]2015年在《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的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1914-1986)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当代最重要、最受尊敬的作家之一,与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艾萨克·辛格(Isaac Singer,1904-1991)、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一起被称为20世纪美国伟大的犹太裔作家,被认为是众多犹太裔作家中“犹太性”(Jewishness)很有特色的一位。马拉默德在创作主题和写作风格方面深受希伯来《圣经》思想的影响,犹太民族的宗教历史观是他创作的精神源泉。在突出“犹太性”的同时,,马拉默德的创作也深受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仅关注他小说中的“犹太性”是远远不够的。宗教是马拉默德创作的灵魂,他笔下的人物都有很浓的宗教情结,他们的宗教良知和自我反省,以及对世界进行的伦理思考是马拉默德的道德动力。深入探讨他小说中的犹太教主题和基督教主题,以及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宗教历史中,犹太教是一种独特而有影响力的宗教,它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唯一的神“耶和华”,犹太教融入犹太社会体制和文化中,与犹太人的生活范围、节日民俗、伦理道德等息息相关。可以说,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与犹太文化相互交融,他们将宗教与日常生活结合,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德行。马拉默德是一位坚持犹太精神和犹太信仰的作家,犹太教中对上帝的描绘,对上帝与人的关系的描写渗透在他的思想中,深刻影响着他的写作和他对人生的思考。基督教本为犹太教的一个新宗派,与犹太教之间既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又有因教义内容、社会基础、政治目标等因素导致的对立与冲突。马拉默德对待基督教的情感是复杂的,他肯定与继承了基督教的部分传统,对善良的基督教徒表现出理解和同情的同时否定与批判了基督教反犹主义者的残忍劣行,他在《杜宾的生活》、《上帝的恩赐》、《房客》中将基督教与犹太教间既同源又斗争的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马拉默德笔下犹太人与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之间的关系是宗教关系的延伸与影射,仿佛一条暗线贯穿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创作,与宗教关系并行,深化了他作品的宗教主题。论文选择马拉默德的七部长篇小说:《天生的运动员》、《店员》、《新牛活》、《修配工》、《杜宾的生活》、《上帝的恩赐》、《房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以及宗教学、宗教社会学理论,通过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马拉默德在创作前期、中期、后期对犹太教与基督教,以及两教关系态度的变化,进而挖掘变化表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马拉默德的创作与宗教观、论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以《店员》和《新生活》为研究对象,从犹太教的“行善”与“救赎”展开,讨论马拉默德前期小说中的犹太教主题。第二章以《天生的运动员》和《店员》为例,探讨马拉默德前期小说中的基督教主题,以揭示他在前期创作中对基督教的态度——肯定与继承基督教部分传统,并未将关注重点放在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差异、矛盾方面。第叁章以中期长篇小说《修配工》为研究对象,分析《修配工》中雅柯夫·鲍克犹太身份的重构,表现基督徒比比柯夫对真理的勇敢捍卫,以揭示马拉默德对善良的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同情,然而,创作中期是马拉默德对待基督教态度的转折点,他在表达同情的同时开始关注两教关系,明确表示了对基督教反犹主义的愤恨和痛斥。第四章在前叁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马拉默德对两教关系的态度变化:他在创作后期一改对犹太教的肯定与维护态度,以及对部分基督教文化传统的肯定与继承,从更高一层面客观、公正地展现两教之间的摩擦、碰撞与冲突。《杜宾的生活》展现主人公犹太传统身份与基督教主流文化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上帝的恩赐》最大程度上揭示了两教之间不可调和的差异与矛盾,《房客》描写犹太人与黑人之间既相互感受、相互观察又相互怀疑、相互攻击,既同病相怜又互不信任的复杂关系,是犹太教与基督教复杂关系的再现。马拉默德借种族关系升华其宗教情怀,发出一个人道主义者渴望爱、美、和平和自由的呼声。马拉默德是一个创作时间跨度较大的作家,仅解读他的个别作品远远不够,将他的创作纳入特定的民族文化范畴往往限制读者的考察视野与思考深度,我们需要在梳理作家创作概貌的基础上挖掘一个连贯的主题,从而发现他作品的价值指向。论文通过分析马拉默德七部长篇小说的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得出结论:马拉默德长篇小说中所反映的宗教主题贯穿他创作的始终,伴随着作者创作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他对犹太教与基督教,以及两者关系的态度是变化的。随着他年龄的增长,看问题视角的开阔,分析问题的深刻,观点的日趋客观、成熟,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犹太性”,而是从更高一层面客观、中立地看待两种宗教,对两者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反省,通过文学作品发出对和平、理解、宽容的呼唤。宗教关系也好,种族关系也罢,他关注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与人应求同存异,互相理解宽容,只有这样才能共同筑造美好的未来。马拉默德作品中的主人公始终坚持善良的本质、坚强的意志、吃苦的精神,不仅犹太人,不同种族、民族、宗教的人们所遭遇的苦难是一样的,“人人都是犹太人”代表了人类共有的向善本性和宗教情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创作冲破了宗教、民族、文化的限制,具有普遍的意义。论文在对国内外马拉默德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的同时旨在扩展和深化马拉默德的研究领域,力求全面展现马拉默德所构建的宗教世界架构,为研究马拉默德小说提供一个崭新的视域。

周瑾[6]2003年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生命之学,中国哲学既是“心的学问”,又是体之于“身”的实修之学,“变化气质”、“得其受用”云云,无论如何不能与“身”无关。因此,对中国哲学作“身心”整全的观照,可能更为真切。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以早期中国身心观为中心,兼及印度文化、希腊—希伯来文化身体观的考察,不仅能从“身体”角度突显各文化的特性。更能藉着异质文化的参照。增进对中国文化特质的理解,还可以更为切身地理解人的处境、意义。 现象学区分了躯体与身体,身体并不等同于物质性的肉体。对中国思想来说,更是身不离心、言身必及心,因此所谓的身体实为身心整体——身心互渗的共同体。中国思想中身、心为一体两面的关系,气居中起着绾合、沟通的作用,这一理解已渐成共识。在这活的身心结构中,身与心的互通、气的居间联络是如何可能、怎样进行的,本文的研究表明,身、心、气在最深的层次上是相通的,其异在象、其同在性,在根本上身可说是气之凝实、固结,而气之神妙、虚灵就通于心。将这一身心整体落实到天地大生命流的终极境域中,更展现出一气所涵的身心全息叁态:始源层面的相通;经验层面的有别;境界层面的合一。涉及到身心各个具体方面,儒道思想尽有歧异,但对气化身心整体的体认却无不同,而落实到身心转化的实修工夫上,又因着两家的旨趣、门径的相异,而表现出如下区别:在交互主体性中“充养”、“推扩”;舍弃关系性而孤离地“减损”、“逆觉”。圣俗不二是中国思想与印度宗教的共识,在小我与大我的相通上有着深刻的一致。肯认一己的身心修证能够超凡入圣,则是中、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最大不同。在神造万物的两离景观下,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统为灵肉、身心的分裂所纠缠,但步入现代以来西方哲学与基督宗教身体观的自我更新,值得中国文化借鉴。在对话中反思,在比较中自省,才能为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契机和动力。 论文分为十章,加上绪论、余论共计十二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研究综述、思想背景与理论构架。绪论在人类精神追求的视野中牵引出作为问题的身体,并交待定位、框架、取材与方法;第一章是对中国身体观研究成果的综述和评价,这是本文得以有所推进的平台;第二章展现出早期中国身心思想的基本景观,将论题落实到具体的思想脉络中,并采纳了“形—气—心”身心结构的理想类型,以为现象的检视、理路的勘寻提供有效的基型。 第二部分的六章是本文主干。通过形、心、气叁方面的探讨,从早期中国思想中勾勒出整全身心的基本面貌,进而对身心转化的实证工夫作动态的考察。第叁章从身体的形塑、形躯之身的内与外、感官功能等诸方面,讨论早期中国思想对形躯之身的认知和态度;第四、五、六叁章围绕心而展开,通过“家族类似”这一理论范型,将知、情、志、性、魂魄诸方面有机地整合到“心”的论域下,并联系着身体性的内容而展开论述;在中国思想中,活络的身心整体绝非精神、物质的简单搭配,其间实有气的流动,在此基础上的身心沟通是第七章着力探讨的内容;第八章重点考察儒道两家的身心修行观,把身心与修行结合起来,从静态的描述上升到动态的展现,落实到体之于身的实修工夫,这一思路是合乎中国思想特质的。 第叁部分探讨作为中国文化“他者”的印度宗教、犹太—基督宗教和西方哲学的身体观,并在跨文化研究的格局中进行初步比较。有关印度宗教的内容放在第九章讨论,侧重点在宗教修行方面;第十章是两希文化中的身体观,主要讨论灵肉关系、身心关系;余论则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抽取一些主要的方面展开对话和比较,试图通过这一工作带出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掘发中国身心思想在现时代的意义。

徐龙飞, 马新颖[7]2013年在《中国语境下的圣经研究——《圣经历史哲学》研讨会》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底,赵敦华教授《圣经历史哲学》一书出版。该书所采用的宏大叙事法,在国内外圣经学研究领域并不多见。新颗独到的观点,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13年6月1日,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举行专题讨论会,围绕赵教华的着作,就圣经学与宗教学关系、圣经解释学与哲学和历史等问题展开讨论。参加此次会议的学者来自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美学等领域,跨学科的讨论无疑具有多视角的特点,也使讨论更加深入、丰富、多彩。特向关注本主题的读者推荐此文。相信读者会有所斩获。

厉盼盼[8]2017年在《哥特瓦尔德“部落制重现”宗教社会学假说》文中提出在诸多圣经研究方法中,社会学批评以其对多变的社会发展过程的把握而深受推崇。其中,哥特瓦尔德的"部落制重现"宗教社会学假说引起了极大反响。论文首先分析"部落制重现"宗教社会学假说的含义与特征,然后从亚卫宗教与"部落制重现"社会之间的关系、"部落制重现"社会与"公有制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哥特瓦尔德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重构古以色列以亚卫宗教为中心的社会历史,从而实现现代圣经研究方法范式的转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学说进行综合评价。

朱小明[9]2014年在《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人类已经迈入了“第二个轴心时代”,全球意识、跨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对话意识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和宗教对话运动的兴起,儒学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文化对话的核心主体,二者之间的对话也终于能够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进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历程。儒耶对话中,独断论、排他论的对话模式渐趋被包容论、多元论、融合论所取代,儒耶之间从彼此之间的碰撞、冲突、对抗、甚至仇视逐渐走向了理解、对话、沟通、甚至融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契机下,对于儒耶对话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现代化或者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儒学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有何意义可言?儒学与基督教之间有何异同会通之处?儒耶之间如何实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对话和融合?以人文、道德为主要特色的儒学对于基督教有何意义可言?它又可以从基督教的真理中学习到什么?以神学、启示为主要基调的基督教对于儒学有何价值可言?它又能够从儒学的智慧中借鉴什么?如何在儒耶对话中实现彼此理论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儒耶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可以对现代社会的信仰危机、精神危机、道德危机以及生态危机起到何种启迪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是本选题产生的缘由,同时又是本论文的主要论旨所在。本论文在充分吸纳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宗教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种领域的相关知识,积极借鉴了经典文化诠释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宗教比较学等研究方法,并充分采用了古今对照与中外比较彼此对照的论证方式,尝试对于以上论旨进行条贯而系统的论释。追本溯源,本文主要以孟子和保罗作为儒耶对话的核心代表人物,以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时期和西方历史上的罗马和平年代作为历史脉络,以原始儒学和早期基督教的哲学突破为主要文本依据,以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作为基本理论框架,既紧扣经典着作,遵守原始含义,又充分吸纳多种参考文献,挖掘时代新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阐幽表微地论述了儒耶哲学各自的思想优越性和历史局限性,多视角、多维度地阐述了彼此之间的异同和融会之处,并积极探讨了儒耶对话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启示。就论文架构而言,本文是由引言、正文和结语叁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是本论文的提纲性介绍和概括性说明,以及相关学术背景的介绍,具体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理由及其意义和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简要论述了孟子和保罗各自的时代背景、生平简历、思想来源和思想架构。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人与神圣者之关系”,本章主要涉及宗教学,是整篇论文的本体论,也是论文其他部分的神圣来源和根本根据。详细分析了孟子言下之天和保罗笔下之上帝,解读出二者神圣者的共性以及各自的不同特质;细致论证了天和上帝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孟子的人禽之辨和保罗的神人之辩所体现的人性观的不同视角;结合儒耶对话的热点话题,深入探讨了天和上帝的超越性与内在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儒耶哲学对于神圣者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不同侧重;结合宗教学的相关理论,仔细辨析出儒学与基督教各自不同的宗教特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参照之处。第二章“人与自我之关系”,这一章重在探讨人自身的身心、灵肉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内圣部分。详细解读了孟子的大体、小体之别以及保罗的灵肉之争,总结出二者对于生命本真的共同诉求;深入阐释了孟子的性命之辨和保罗的德福关系,解读出二者对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哲学思考;详细比较了孟子的仁与礼和保罗的信心与行为,总结出二者思想中外在规范与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孟子的成圣观和保罗的成圣观,论析出二者对于自我实现的共同关注以及实现自我超越的不同路径。第叁章“人与社群之关系”,这一章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问题,即内圣之后的外王部分。具体解读了孟子思想中“仁”的观念与保罗思想中的“爱”的观念及其各自的宗教性来源,解读出这两个概念所共同蕴含的关系内涵;从政治关系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孟子的王霸之辨和保罗的“罗马和平”与“基督和平”所蕴含了政治理念,总结出孟子的道德政治与保罗的神学政治各自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以及二者的政治理念对于现实政治的借鉴意义;从家庭关系的视角具体解读了孟子之孝与保罗之孝,分析出孟子之孝的亲情性、血缘性和道德性含义以及保罗之孝的启示性、契约性和神学性特征,并积极探讨了二者孝道观之间的相互对照与借鉴之处;从经济关系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孟子的义利之辨和保罗的上帝与玛门之别,总结出孟子经济思想中表现出的重义轻利特征以及保罗经济思想中所隐含的出世性、禁欲主义倾向,并且指出各自的经济思想和价值倾向对于各种传统的不同影响。第四章“人与自然之关系”,这一章主要探析人与自然之问的相互关系,即外王之中的生态伦理部分。本章深入解读了孟子的生态思想以及保罗的生态神学,解读出孟子生态思想对于道德、政治的附属性以及保罗生态思想对于神学的依赖性,并指出各自生态思想对于各自传统的生态观、消费观、科技观的不同影响,进-步通过梳理和判析当今学术界对于儒家和基督教生态伦理观的不同程度的误读和偏见,指出儒家和基督教的生态伦理观之间的异同与融合之处。第五章“理想国度”,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孟子和保罗思想中关于理想国度的一种终极图景。详细解读了孟子理想中的“大同之世”与保罗盼望中的“新天新地”,分析出孟子大同之世中所体现出的尚古传统以及一治一乱的历史观与保罗末世论天国的末世论传统以及直线型的历史观,并藉此指出孟子理想国度的道德性、政治性特色以及保罗理想国度的神学性、启示性特征,总结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参照和互补之处。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于仝篇论文的归纳性总结以及对于儒耶对话的未来远景的展望。结语总结道,儒耶之间的异同是客观存在的,二者之间的会通是可能的。因为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是精神内容的差异,而是描述精神的语言的差异。儒学是一种伦理的言说,而基督教则是一种神学的言说。二者都是真理之言的聆听者,彼此之间应该透过象征性语言的差异去领略精神深处的会通,二者应该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积极建立起一种“你——我”的相互关系,在与对方的相互见证、启迪、激发中实现自我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在彼此的相遇、开放和会通中共同追求终极真理的奥秘。

程小娟[10]2004年在《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略》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圣经文学批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完善的学科,并积累下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其中许多成果对我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学界至今知之不多。本文意在简要勾勒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的轮廓,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线索。 全文分绪言、正文、结语叁部分。 绪言部分首先介绍了西方对圣经文学批评的重视,接下来回顾了国内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而确定了本文论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着力点。最后,对圣经文学批评等概念进行了说明。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勾勒和评介圣经文学批评史的不同发展阶段。 第一部分,“西方圣经文学批评的开端——18世纪中期以前”。这一时期是圣经文学批评的萌芽期,文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语汇、语法、风格、作者、写作年代等的考察上,批评成果散见于神学等其他研究着作中。在这一时期末,诗歌研究方面出现了卓越的批评家洛斯,提出影响深远的平行体理论。 第二部分,“历史批评的繁荣——18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历史批评是圣经文学批评中发展得最为充分、成就最大的方法。这一部分以来源批评、形式批评、编修批评这叁种最具代表性、时间上前后承接的方法为线索,分为叁节进行梳理。每一节都介绍了相应的批评方法的主要特点、基本研究方法、重要的批评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对圣经文本形成历史的考察,研究的终极指向往往是宗教历史和神学。此外,这一部分还介绍了以摩尔顿为代表的一支文学批评的细流。 第叁部分,“杂语的时代——20世纪中期以后”。介绍20世纪中期以后,各种新兴文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圣经批评的情况。这一时期的总体特点是,没有主流,多种方法并存,实践中倾向于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由于多数方法都尚未充分展开,因而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理论与方法的简单介绍和研究状况的总括性描述,很少有代表性研究者及其着作的专门介绍。文章分六个小节,分别是:结构主义批评、叙事学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及其它一些方法。 第四部分,“圣经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西方这类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更好地理解受圣经影响的文学。,本文对这类批评的梳理分两条线索进行:一是综合研究的成果;二是研究圣经影响具体作家作品的成果,其中主要介绍圣经与莎士比亚关系的研究成果。 结语部分总结了笔者对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的总体印象,指出了不断变化的圣经文学批评对开掘圣经的生命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再次强调了研究西方文学批评对国内学术界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旧约》的社会学批评[D]. 李蕾. 河南大学. 2004

[2]. 正典的进路:西方科学主义圣经研究的范式转换——兼论正典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化的重建[J]. 成祖明.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2015

[3]. 亚威信仰与古代以色列社会——歌德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圣经批评[J]. 成祖明. 世界宗教研究. 2012

[4]. 从确定的正典出发:比较经学视野下的现代儒学重建[J]. 成祖明. 比较经学. 2014

[5]. 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的犹太教主题与基督教主题研究[D]. 苗青.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6].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 周瑾. 浙江大学. 2003

[7]. 中国语境下的圣经研究——《圣经历史哲学》研讨会[C]. 徐龙飞, 马新颖. 外国哲学(第26辑). 2013

[8]. 哥特瓦尔德“部落制重现”宗教社会学假说[J]. 厉盼盼. 学术交流. 2017

[9]. 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D]. 朱小明. 武汉大学. 2014

[10]. 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略[D]. 程小娟. 河南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旧约》的社会学批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