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本构论文_穆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本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阻尼,应力,特性,动力,弹性模量,关系。

动本构论文文献综述

穆锐[1](2019)在《贵阳地区红黏土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黏土作为特殊土中较为典型的一类,表现出高含水率、高塑性、高孔隙比、低密度、压实性较差等特殊性,主要分布于我国贵州、广西、云南以及湖南等省份,工程应用十分广泛,其力学性质对工程的设计、施工有较大的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贵阳地区原状红黏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区域性和特殊性,采用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贵阳地区原状红黏土的基本物理指标、静力特性和动力特性、疲劳特性、原状结构红黏土临界动应力的确定和动本构关系式等问题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室内常规的土工试验,对原状红黏土试样进行基本物理指标试验、固结试验以及CU叁轴试验,得到了原状红黏土试样的含水比、天然密度、比重、液塑限、孔隙比、压缩模量以及压缩系数等基本物理指标。根据CU叁轴试验结果,分析了原状结构红黏土试样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孔隙水压力-轴向应变关系曲线以及不同含水比和不同围压下红黏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2)通过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动叁轴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贵阳原状红黏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变化规律,得到了原状红黏土的?_d~?_d关系曲线、G/G_(max)~?_d以及?~?_d关系曲线的变化规律。采用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贵阳原状红黏土的G/G_(max)~?_d和?~?_d经验关系曲线,对动剪切模量、阻尼比试验参数以及最大动模量G_(max)和最大阻尼比?_(max)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3)通过疲劳动叁轴试验,得到了贵阳原状红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_p与疲劳荷载振动次数N的关系曲线,其变化规律表现为非线性。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随动应力加载级数的增加,?_p~lgN关系曲线类型依次表现为“稳定型”、“临界型”、“破坏型”叁种;同时得到了在围压为35 kPa、45 kPa、55 kPa试验条件下贵阳原状红黏土临界动应力?_(dc)的变化范围及平均取值;通过分析?_p~lg N关系曲线及临界动应力的变化规律,可为红黏土动力稳定性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4)结合疲劳试验结果,基于?_p~logN关系曲线的变化规律,从弹性、黏性等基本力学元件出发,引入分数阶微积分函数对Maxwell模型和Abel黏壶进行改进,理论推导了两种能描述原状红黏土疲劳动本构关系的理论表达式。在考虑表达式参数的影响下,根据试验数据对改进的Abel黏壶动本构关系式进行合理性验证,且给出了模型的相关参数并讨论其适用性。研究工作可为贵州地区原状红黏土动力特性及动本构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下一步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试验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许天增,赫中营,文浩[2](2019)在《黄泛区粉土动力特性及动本构模型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泛区土质以粉土为主,对比黄泛区不同区域粉土动力特性差异,研究其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探寻适合黄泛区粉土的动本构模型,可以为建筑基础、机器基础和土石坝的动力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开封、新乡和中牟叁个区域粉土的动叁轴实验,测得不同荷载下动剪应力、动剪应变以及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并计算出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分析了叁个区域粉土动力特性的差异,得出了固结围压、制样含水率对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以及骨干曲线的影响规律,并通过Hardin-Drnevich等效线性模型拟合黄泛区粉土实测动本构数据,验证了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和该模型对黄泛区粉土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园园[3](2019)在《珠叁角软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实验及其动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土的动力特性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是地震工程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门领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两个参数也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参数,由于几乎所有的覆盖软土的场地都没有实际的强震动观测数据,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抗震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存在潜在的问题。针对软土动力特性以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存在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了理论、试验加数值模拟的方法,围绕循环荷载下不同因素下的动力特性、动本构模型的选取以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等问题。目标是试图弄清楚不同因素对于动力特性影响的规律,粘弹性模型对于软土的适用性以及合理的估算地震动效应问题,为我国该地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珠江软土,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在测定了土的相关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展开动叁轴试验,分析围压、固结应力比、动荷载频率、干密度等不同因素对珠叁角软土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2.选取粘弹性模型,对动叁轴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剪切模量比-动应变曲线、阻尼比-动应变曲线,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并给出八组经典的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值。3.编制时域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并探讨该方法与等效线性分析方法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扬波,张家生,朱志辉,王晅,陈文胜[4](2018)在《基于Hardin骨架曲线的粗粒土非线性动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基粗粒土填料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使用大型动叁轴实验仪对粗粒土填料开展了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以Hardin-Drnevich骨架曲线为基础,采用Masing准则构造了粗粒土加载、卸载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滞回曲线;推导了粗粒土的Hardin-Drnevich骨架曲线和加载、卸载滞回曲线上增量剪切模量表达式。利用ABAQUS软件的UMAT子程序编制了基于Hardin-Drnevich骨架曲线和广义Masing准则的粗粒土非线性动本构模型子程序。通过与叁轴试验结果比较,验证所建立粗粒土非线性动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将该本构模型应用到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分析中,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相对于摩尔库伦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齐晋阳[5](2016)在《西安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及其稳定性分析对抗震具有重要意义,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抗震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参数,动本构关系是土体动力分析的基本条件,目前关于非饱和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通过动叁轴试验分析不同含水率、干密度、动荷载频率、固结应力比和围压对西安非饱和黄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等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呈双曲线型;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含水率越小,试样产生相同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越大,干密度、动荷载频率、固结应力比和围压越小,试样产生相同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越小;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动剪切模量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含水率越小,黄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越大,干密度、动荷载频率、固结应力比和围压越小,黄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越小;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黄土的阻尼比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且一般在0.1~0.32范围内;当剪应变在0~0.3%时,随着频率的增大,阻尼比的增长速率显着提高。本文在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反叁角函数建立了黄土的动本构模型,并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分析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模型对西安非饱和黄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应变在0~1%范围时,本文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王志佳,张建经,闫孔明,吴金标,邓小宁[6](2015)在《考虑动本构关系相似的模型土设计及相似判定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型土的设计是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振动台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振动台试验模型土的设计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当前设计方法的不足。基于土体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骨干曲线方程推导出控制原型土与模型土动力特性相似关系的指标,提出利用土体的剪切模量比maxG/G随剪应变?的变化关系曲线和参考应变r?的相似比作为模型土设计的控制因素。开展模型土的动叁轴试验,得到了模型土maxG/G-?关系曲线和r?值,对模型土与原型土maxG/G-?关系和r?值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并建议将曲线相关系数、曲线不均匀系数和曲线的曲率系数作为原型土和模型土maxG/G-?曲线相似度高低的评价指标。研究结论对于振动台试验中模型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5年05期)

黄辉[7](2015)在《川西山区崩坡积混合土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动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铁路和地铁在运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土体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机制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动本构模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现有的研究对象都是在砂土及软粘土上,而崩坡积混合土研究很少。崩坡积混合土在川西山区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矿物成分、多种级配、颗粒形态复杂及环境影响因素多变等特点。试验研究表明:非饱和性和细颗粒含量差异是川西崩坡积混合土的两大特征。因此,综合考虑非饱和性与细颗粒含量差异两大基本特征,构建可用于该类土动力反应分析中的HHT模型,为该类混合土结构物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与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分析方法,对于川西山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各类混合土天然边坡、高路堤、高速公路铁路路基等结构物的建设与安全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用价值。通过室内试验一系列的研究,两种土的粘粒含量和粘土矿物有差别,根据微观土力学理论,天然孔隙比e会产生差异;在非饱和静叁轴试验中,二号土的抗剪强度大于一号土,其影响本文用参数ks来反映。非饱和土体中水、力间的耦合关系可以采用Van Genuchten土水特征曲线来建立,用参数βSr、n、m反映。非饱和静叁轴试验表明,两种土样的应力应变特性受含水率(即基质吸力)的影响较大,用参数ks,s来反映其应力应变特性。非饱和固结试验表明,基质吸力是影响混合土固结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用参数λ(s)、κ、r、β来反映其固结特性。所以与混合土的非饱和性和细颗粒含量差异有关参数有10个,分别为e、αSr、n、m、ks、s、λ(s)、κ、r、β,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室内试验结果或拟合获得。在边界面弹塑性理论的框架内,综合考虑崩坡积混合土的两大主要特征的影响参数,结合能够比较真实描述非饱和土体湿陷性能的LC屈服曲线,同时基于可移动映射中心的映射准则,采用经典的MCCM作为塑性势方程,从而构建HHT模型。对比发现,HHT模型不但可以较好地反映非饱和混合土在静载和循环荷载下的力学特性,而且能够真实地预测土体在加、卸载过程中的滞回特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5-01)

唐健强[8](2014)在《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国内外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的归纳总结,分析了现有岩土动本构模型的特点,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指出土动本构关系模型的研究对正确分析土的工程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35期)

王建祥[9](2014)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具有施工方便快捷以及严寒条件下亦可施工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但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活动分布范围较广,地震震源较浅,破坏力较大。那么,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建设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其抗震性状究竟如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材料层面研究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动本构特性;其次,从结构层面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进行了静动力计算分析和抗震安全评价,探讨了不同厚度的覆盖层对心墙坝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静动力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动本构特性试验研究。选用新疆某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动本构特性试验。研究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动应力-应变、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在沥青用量为9.0%和11.0%的条件下,分别探讨不同围压、主应力比和频率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动应力-应变、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变化基本符合双曲线规律;围压和主应力比对材料的动强度、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较大,而频率影响较小;沥青用量由9.0%增加到11.0%时,动弹性模量降低幅度达到20%左右。(2)Hardin-Drnevich模型的改进及动力计算程序的编制。根据试验成果,对最大动模量计算公式用于沥青混凝土时进行了改进,运用改进的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对Hardin-Drnevich模型进行了改进。以有限元软件ADINA为基础,基于改进的Hardin-Drnevich模型,编制了土石坝地震动力计算程序。在此程序的基础上,采用沈珠江残余变形增量模型,编制了土石坝永久变形计算程序,并用算例验证程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适用性。(3)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动力计算及抗震安全评价。利用ADINA软件和编写的动力计算程序,针对坝高66m的新疆某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分别进行静动力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静动力工作性状及变化规律,并对该心墙坝进行抗震安全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厚度的覆盖层对心墙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坝体和心墙绝对加速度及位移的最大值分布规律均表现为从坝基到坝顶逐步增大,在坝顶的附近达到极大值;当心墙沥青用量由9%增大到11%时,心墙的绝对加速度有明显减小。2)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顶中部及附近永久变形最为明显;心墙竖向永久变形发生在心墙顶的中部附近,最大变形为16.8cm,约占坝高的0.25%;当沥青用量增大到11%时,心墙最大竖向永久变形增大到18.7cm;沥青心墙在地震中的竖向沉陷大于顺河向和横河向的变形,地震变形主要表现为震陷。心墙在两岸坝肩顶部存在低压应力区,该部位是地震灾害工程中容易发生开裂的部位;过渡料层有潜在发生液化的可能性,但主要区域集中在上游过渡料层的顶部,因此基本不会对心墙坝带来危害。3)覆盖层厚度对心墙的绝对加速度和动位移影响较大,对心墙的动应力影响较小。(4)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本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以新疆某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静动力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多因素分析方法中,分别采用了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对考察指标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本构模型参数对心墙静动力仿真计算结果的敏感性。根据静动力本构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可知,针对不同的试验指标,参数对试验指标的敏感性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重要的试验指标,以关键试验指标的参数敏感性为基础,同时兼顾参数对其他试验指标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蔡新,宋小波,明宇,杨杰,傅华[10](2013)在《胶凝堆石料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动叁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不同胶凝含量下胶凝堆石料的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胶凝堆石料动本构关系仍可用Kondner R L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围压、胶凝含量对动本构关系均有影响,但围压对其影响较大;胶凝堆石料动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且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同等条件下动模量随围压和胶凝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动模量衰减曲线,提出了动模量衰减模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胶凝堆石料动模量衰减模型参数表达式,为胶凝堆石坝的动力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动本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泛区土质以粉土为主,对比黄泛区不同区域粉土动力特性差异,研究其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探寻适合黄泛区粉土的动本构模型,可以为建筑基础、机器基础和土石坝的动力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开封、新乡和中牟叁个区域粉土的动叁轴实验,测得不同荷载下动剪应力、动剪应变以及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并计算出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分析了叁个区域粉土动力特性的差异,得出了固结围压、制样含水率对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以及骨干曲线的影响规律,并通过Hardin-Drnevich等效线性模型拟合黄泛区粉土实测动本构数据,验证了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和该模型对黄泛区粉土的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本构论文参考文献

[1].穆锐.贵阳地区红黏土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研究[D].贵州大学.2019

[2].许天增,赫中营,文浩.黄泛区粉土动力特性及动本构模型适用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刘园园.珠叁角软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实验及其动本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9

[4].李扬波,张家生,朱志辉,王晅,陈文胜.基于Hardin骨架曲线的粗粒土非线性动本构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18

[5].齐晋阳.西安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动本构关系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6].王志佳,张建经,闫孔明,吴金标,邓小宁.考虑动本构关系相似的模型土设计及相似判定体系研究[J].岩土力学.2015

[7].黄辉.川西山区崩坡积混合土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动本构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8].唐健强.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综述[J].山西建筑.2014

[9].王建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10].蔡新,宋小波,明宇,杨杰,傅华.胶凝堆石料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2013

论文知识图

(a)对于可发生自回复的氧化硅/石墨片...有限元模型管氧化皮的外观超固结比对软土动本构关系的影...3 固结比、含水比对动本构关系的...振动频率对软土动本构关系的影...

标签:;  ;  ;  ;  ;  ;  ;  

动本构论文_穆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