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抗性论文_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背飞虱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性,水稻,抗药性,基因,稻瘟病,稻种,烟碱。

白背飞虱抗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1](2019)在《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Ehsan,Ali[2](2019)在《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及其代谢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第二重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害虫对水稻的危害一直是制约全球水稻生产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降低其危害,杀虫剂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每年施用的杀虫剂要花费数百万美元。因此,需选用新型、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杀虫剂来减少由害虫暴发造成的产量损失。然而,在多种昆虫中,如白背飞虱,其抗性的发展对杀虫剂的有效性造成严重的威胁。白背飞虱(WBPH)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Hemiptera:Delphacidae)是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它通过吸吮韧皮部汁液和在水稻茎中产卵危害,给水稻的安全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白背飞虱获得高产水稻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白背飞虱已对12种不同的活性化合物(包括噻嗪酮)产生抗性。噻嗪酮是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之一,属于噻二嗪类,能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其中几丁质是昆虫表皮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噻嗪酮在稻田中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然而由于其大量使用,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因此,为探究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机制,延缓抗性的发展,本文监测了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水平和噻嗪酮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研究了室内筛选的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品系的交互抗性谱、适合度代价、抗性遗传方式和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抗性监测为明确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动态,2014-2018年采用稻苗浸渍法监测了中国5个省份16个地区43个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噻嗪酮对43个田间种群的LC_(50)值在0.61至7.36 mg/L之间,表明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RR=13.8-167.3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对噻嗪酮产生高抗的叁个田间种群的增效试验表明,增效剂PBO对WX-18,XG-2018和AH-18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9、1.7和1.9倍,增效剂DEM对3个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6、1.7和1.6倍,增效剂TPP对3个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5、1.3和1.5倍。表明解毒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此外,杀虫剂敏感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异丙威和醚菊酯外,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与其他供试的杀虫剂显着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对噻嗪酮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严格限制噻嗪酮的使用次数。2.噻嗪酮对白背飞虱亚致死效应研究采用两性生命表评估噻嗪酮对白背飞虱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噻嗪酮LC_(30)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白背飞虱F_0和F_1代的繁殖力、寿命和孵化率,而交配率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相比,两种剂量(LC_(10)=0.17 mg/L and LC_(30)=0.85 mg/L)处理的F_0代以及LC_(30)处理的F1中,雌性寿命显着缩短;除了对F1代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没有影响外,两种亚致死浓度处理均显着影响其它龄期若虫的发育速率;LC_(30)和LC_(10)处理的F_1代成虫前期、总产卵前期(TPOP)和产卵前期(APOP)显着延长。此外,亚致死浓度处理后显着降低F_1代的存活率、内禀增长率(ri)、有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_0)和总生殖率(GRR),而LC_(10)处理后世代周期(T)显着增加。3.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及适合度代价研究通过室内连续多代筛选获得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品系,通过两性生命表系统研究了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及适合度代价。结果表明,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0.53,其内在增长率(r)和净繁殖率(R_0)均呈下降趋势。与敏感品系相比,噻嗪酮抗性品系的1龄、3龄、4龄和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成体产卵前期(POP)和总产卵前期(TPOP)显着延长;雌虫繁殖力和成虫寿命显着缩短。表明抗噻嗪酮白背飞虱品系存在一定抗性适合度代价。通过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分析发现,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为常染色体上的不完全隐形遗传。该研究为延缓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发展和制定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4.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代谢抗性机制研究本研究通过连续47代筛选,获得对噻嗪酮22倍抗性的品系,LC_(50)从F_0代的1.68mg/L增加至36.71 mg/L。解毒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活力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99和5.7倍,酯酶活力与敏感品系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为进一步明确解毒酶与抗性的关系,选用PBO,DEM和TPP对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进行增效试验,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PBO和DEM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9和1.8倍。表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能是白背飞虱对噻嗪酮产生代谢抗性的重要机制。通过定量PCR对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中细胞色素P450(CYP)和GS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噻嗪酮抗性品系中有16个P450基因和1个GST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其中CYP4家族中有4个基因(CYP4DD1、CYP425B1、CYP4C65和CYP439A3),CYP3家族中有4个基因(CYP6BD5、CYP6FU1、CYP418A2和CYP6FJ3),CYP2家族中的5个基因(CYP304H1、CYP306A2、CYP303A1,CYP15G1和CYP305A13)和Mito家族中的3个基因(CYP302A1、CYP301B1和CYP314A1)以及一个GSTTt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其中,CYP302A1、CYP304H1、CYP306A2和CYP4DD1基因的表达量在抗性品系中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1.4、6.3、4.2和4.1倍。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与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相关。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在白背飞虱中对噻嗪酮抗性机制的认识,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PM)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杨超振,苏艳,陈晓艳,曹永生,杨忠义[3](2019)在《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Ⅸ: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云南省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采用GIS等技术分析2 149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背飞虱抗性的表达离不开气候环境因素,其多样性富聚区在全省不同生态环境中均有分布,以滇西南和滇中较为丰富,籼粳稻交错区和种植环境丰富的区域是多样性的富聚区;不同气候带中的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依次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北热带>中温带>北温带;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和温度降低而减小、随海拔降低和温度升高而增大。发掘了87份有研究利用价值的优异稻白背飞虱抗源。(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陈梦婷,周书行,张月白,杨丽娟,吕静[4](2018)在《沉默转录因子OsERF7提高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植物中特有的转录因子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ERF)在植物诱导抗虫反应中的作用,通过克隆1个水稻ERF转录因子基因OsERF7,并结合分子生物学、反向遗传学及生物测定,探究其在水稻防御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为害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机械损伤处理与褐飞虱产卵雌成虫为害均能在中后期诱导OsERF7的表达。沉默OsERF7能显着降低水稻上褐飞虱及白背飞虱卵的孵化率,并延长褐飞虱卵的发育历期;与野生型水稻相比,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沉默突变体品系R1和R30上的卵孵化率分别只有野生型水稻上的62.5%~68.3%和68.0%~76.0%,褐飞虱卵的发育历期则延长0.37~0.45 d。沉默OsERF7不影响褐飞虱产卵雌成虫为害诱导的水稻防御相关信号分子—茉莉酸(JA)、水杨酸(SA)、乙烯(ET)和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表明转录因子OsERF7作用于防御相关信号途径的下游,并且负调控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佳妮[5](2018)在《OsRCI-1调控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诱导抗性的分子和生化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脂氧合酶(linoleate:oxygen oxidoreductase,EC 1.13.11.12,LOX)是脂氧合素(十八碳酸)途径中的关键酶,其代谢产物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且在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起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水稻(Oryza sativa)是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关乎绝大部分人口的生计,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BPH)和白背飞虱(Sogatela furcifera Horvath,WBPH)是水稻生产中重要的害虫之一。本文探究了一个受飞虱胁迫诱导的水稻脂氧合酶基因OsRCI-1,通过反向遗传的方法,研究了其在水稻中对BPH和WBPH防御反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结果如下:(1)机械损伤、茉莉酸、水杨酸以及BPH成虫取食均能够诱导水稻脂氧合酶基因OsRCI-1的表达。(2)OsRCI-1正调控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直接和间接防御反应。水稻过量表达OsRCI-1提高了对两种飞虱的耐害性;显着影响了白背飞虱取食和产卵;白背飞虱若虫的发育历期显着延长,羽化率、羽化体重以及F1代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等显着下降。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wasps)在过量表达OsRCI-1突变体上的寄生率显着增加。(3)过量表达OsRCI-1突变体水稻中的茉莉酸(JA)、茉莉酸-异亮氨酸偶联物(JA-Ile)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OsHI-LOX、OsAOS2、OsJAR1和OsJAR2的表达量在受褐飞虱为害后较野生型水稻显着增加。水稻LOX活性水平及虫害诱导水稻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PIs)含量在突变体中明显高于对照水稻秀水11。(4)对过氧化氢和乙烯含量的影响:BPH和WBPH胁迫后的OsRCI-1突变体植株中,过氧化氢和乙烯含量显着高于同样处理的对照组;药物学方法证实,升高的过氧化氢至少部分由NADPH-oxidase途径产生。此外,突变体中部分挥发物的释放量在受到两种飞虱危害后显着增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OsRCI-1在两种飞虱介导的诱导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OsRCI-1通过对茉莉酸、乙烯、过氧化氢的综合调控,影响水稻的直接防御和间接防御。(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03-05)

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翟保平,谌爱东[6](2017)在《云南籼稻主栽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云南籼稻主栽品种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抗虫性及其影响产量的水稻关键生育期,为抗虫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利用苗期和分蘖盛期单株接虫鉴定、成株期(移栽期—乳熟期)田间自然种群发生鉴定等方法,测定了云南籼稻区31个水稻主栽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虫性及其产量。结果表明,苗期有7个品种表现高抗,23个品种表现中抗—中感,1个品种表现高感;分蘖期有20个品种表现高抗,有11个表现中抗—中感;成株期田间自然种群鉴定,31个品种成株期白背飞虱田间自然种群的累计虫量都超过了对照品种TN1,均表现为感虫。单株接虫鉴定多数品种表现抗虫,而大田期自然种群鉴定则全部表现为感虫,一定程度说明了云南籼稻区主栽品种对白背飞虱具有耐害性而无抗生性。移栽期、孕穗期、抽穗期百丛虫量与有效穗数呈显着的负相关性;移栽期、孕穗期和抽穗期的百丛虫量是造成有效穗数少和产量低的关键因子。移栽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是防治白背飞虱的关键时期。(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7年04期)

杨媛雪[7](2017)在《细胞色素P450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稻飞虱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化学防治。然而,化学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使其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及新烟碱类等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同时也加快了昆虫对新型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速度。害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靶标敏感性降低和解毒代谢作用增强两个方面。其中,靶标通过突变或者量变导致其与杀虫剂结合能力发生变化,使昆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另一方面,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等解毒代谢酶通过基因扩增、表达量增加及酶活性增强来提高昆虫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能力,产生代谢抗性。细胞色素P450是超基因家族,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昆虫P450不仅参与合成和代谢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等多种内源化合物,还能够代谢植物毒素、杀虫剂等外源化合物。P450作为一种多功能氧化酶,能够代谢几乎所有种类的杀虫剂,在害虫抗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在实验室筛选的褐飞虱品系中发现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突变或者量变能够导致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但该机制在田间抗性种群中并不普遍。在田间抗性种群中,P450.在褐飞虱对吡虫啉抗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稻飞虱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利用杀虫剂对敏感品系稻飞虱进行连续筛选获得抗性品系,并寻找抗性品系中过量表达的P450基因;另一方面通过药剂诱导敏感品系稻飞虱,寻找被诱导后表达量发生变化的P450基因。结合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通过RNAi和体外表达代谢实验共同分析P450在稻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杀虫剂交互抗性的关系。一、吡虫啉对褐飞虱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分析褐飞虱基因组中共发现54个P450基因,而目前报道与吡虫啉抗药性相关的P450基因只有两个(CYP6ER1和CYP6AY1),可能有更多的P450基因与吡虫啉抗性有关。田间检测发现,8个田间种群对吡虫啉都存在不同水平的抗性,尤其是湖州种群和无锡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分别达到了 71.83倍和82.26倍。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PBO对8个田间种群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说明P450在褐飞虱抗吡虫啉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湖州种群中PBO的增效作用最为显着。通过比较吡虫啉处理前后敏感品系褐飞虱P450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发现18个P450基因诱导后出现表达量上调,其中8个属于CYP3Clade,8个属于CYP4Clade,2个属于CYP2Clade,MitoClade中没有基因被诱导表达量上调。在这些被诱导上调的 P450 基因中有 8 个基因(CYP4CE1、CYP417A1、CYP425B1、CYP6AX1、CYP6AY1、CYP6CS1、CYP6CW1和CYP6ER1)上调比率超过2倍,并且都属于CYP3 和 CYP4Clade;CYP6CS1、CYP6CW1 和 CYP6ER1 这 3 个基因上调比率超过4倍,并且均属于CYP3Clade中的CYP3家族。在湖州种群中,除CYP6AX1外,以上检测8个P450基因(吡虫啉处理后敏感品系中表达量上调2倍以上)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敏感品系,其中差异最大的3个基因分别是CYP6CS6(9.8倍)、CYP6ER61(7.7倍)和C)和CYP6AY1(5.1倍)。吡虫啉处理湖州种群48h后,除了 CYP425B1外,其余7个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的比率都低于敏感品系。结果表明,在敏感和抗性水平较低的种群中,与抗药性相关的P450基因容易被诱导;而在抗性种群中,由于其P450本底表达量高,所以进一步的诱导表达比较困难。二、多个P450基因共同介导褐飞虱对吡虫啉的代谢抗性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靶标位点突变或者靶标亚基表达量变化导致的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已经在实验室抗性品系中被证实,然而在田间种群中P450介导的代谢抗性仍然是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的主要机制。根据生测结果将一个田间褐飞虱种群分为两个品系:一是通过吡虫啉连续筛选25代,获得的抗性品系(G25);另一个是未接触任何杀虫剂连续饲养25代,得到的相对敏感的品系(S25,抗性倍数为2倍)。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PBO、TPP和DEM对S25都不具有增效作用;PBO和TPP对G25都具有增效作用,并且PBO对其增效作用最显着,增效倍数达到5.88倍,因此推断P450在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比较G25和S25品系中所有P450基因表达量差异发现:与S25相比,G25中12个P450基因过量表达,其中6个属于CYP4Clade,5个属于CYP3Clade,1个属于 MitoClade,CYP2Clade 中没有基因过量表达。CYP6AY1、CYP6ER1、CYP6CS1、CYP6CW1、CYP4CE1和CYP425B1表达量超过5.0倍。通过RNA干扰分别降低G25 品系中的 CYP6AY1、CYP6ER1、CYP6CW1 和 CYP4CE1 mRNA 表达量后,G25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均显着上升。体外重组的CYP6AY1、CYP6ER1、CYP6CW1和CYP4CE1均能够代谢吡虫啉,但其代谢能力存在显着差异。为分析4个P450基因在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检测了经吡虫啉连续25代筛选的褐飞虱品系中的4个P450基因的表达动态。根据过量表达结果推测,CYP6ER1在抗性发展所有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他的几个P450基因仅仅在抗性发展的某个发展的某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探索P450在抗药性中的作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抗药性个体P450基因过量表达、抗性发展不同阶段P450表达的变化及其对吡虫啉的催化活性等因素。叁、两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P450基因诱导表达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水稻上重要的害虫,常混合发生,吡虫啉对其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从而导致了抗药性的产生。因而选择新的替代的药剂十分重要,环氧虫啶为新的顺式硝基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敏感和抗吡虫啉褐飞虱都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由于环氧虫啶极易被水解其中间体(NMI),本文比较了不同剂量吡虫啉和NMI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P450基因诱导作用的异同点。在白背飞虱中,相同剂量(LD85)的吡虫啉和NMI分别处理白背飞虱后,大部分P450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情况是一致的,包括9个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及3个P450基因表达量下调。相同剂量(LD85)的吡虫啉分别处理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后,12对P450同源基因中10对显示出相同的被诱导模式,其中7对同源基因被诱导表达量上调,1对同源基因被诱导表达量下调以及2对同源基因被诱导后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相比之下,LD15、LD50和LD85叁种剂量的吡虫啉处理同一种昆虫(褐飞虱)后,P450被诱导的情况显示出多样性,如4个P450基因能够被叁种剂量诱导上调,然而其他9个基因被诱导表达的情况因剂量不同而异。尽管CYP6AY1和CYP6ER1都与褐飞虱对吡虫啉抗药性相关,但是CYP6AY1基因被叁种不同剂量吡虫啉诱导表达量上调,而CYP6ER1只被LD5o剂量诱导表达量上调。总之,两种飞虱在应对杀虫剂的选择压力时,P450基因表现出相似的调控模式,尽管调控因剂量不同而异。四、吡虫啉和吡蚜酮在褐飞虱中的交互抗性研究近些年,吡蚜酮成为防控褐飞虱的主要杀虫剂品种之一,因此研究高抗吡虫啉的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的交互抗性对该药剂使用、褐飞虱高效化学防控都非常重要。对两个地区的褐飞虱种群连续5年的监测发现,吡虫啉抗性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而吡蚜酮抗性则逐年上升。在所有的田间种群中,增效剂PBO对两种杀虫剂都具有增效作用,证明P450在两种杀虫剂抗药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褐飞虱CYP6AY1和CYP6ER1在对吡虫啉抗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其重组蛋白在体外能够有效代谢吡虫啉,然而对吡蚜酮不具有活性。通过RNA干扰分别降低田间种群中CYP6AY1和CYP6ER1的mRNA表达量后,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敏感性没有变化,但是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却显着增加。以上研究表明,对吡虫啉具有高水平抗性的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不具有显着的交互抗性,这与烟粉虱中的发现不同。(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金剑雪[8](2017)在《贵州白背飞虱抗药性动态监测及其抗性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半翅目Hemi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迁飞性害虫。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和适宜气候条件对白背飞虱的迁入和发生均为有利,贵州白背飞虱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白背飞虱的防治长期以化学防治为主,以致白背飞虱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由于有关贵州省白背飞虱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的已有研究缺乏与相对敏感基线的比较,因此,其抗药性现状及水平仍不能明确,抗药性进一步发展的风险高。烯啶虫胺作为防治白背飞虱的药剂已在水稻上大面积推广,环氧虫啶以其对白背飞虱的卓越防效而即将成为主推药剂。随着两种杀虫剂的大面积使用与推广,势必面临抗药性问题。目前,尚未有关于白背飞虱对烯啶虫胺、环氧虫啶这两种杀虫剂抗药性分子机理的报道。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连续监测了白背飞虱种群抗药性的发展动态,运用转录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探讨了白背飞虱在烯啶虫胺、环氧虫啶两种杀虫剂诱导下的分子响应相关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抗药性机理奠定基础。1贵州省白背飞虱的抗药性水平现状分析于2015年6月-7月采集贵州省8地(玉屏县、黔西县、平塘县、播州区、平坝县、花溪区、务川县、兴仁县)的白背飞虱若虫或成虫,于室内饲养1代后,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3龄若虫对毒死蜱、异丙威、吡虫啉、噻嗪酮、吡蚜酮、噻虫嗪、烯啶虫胺等7种杀虫剂的敏感水平,并与相对敏感基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贵州省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倍数在11.4-167.6之间)、吡蚜酮(抗性倍数在20.8-84.7之间)均已产生中至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和吡虫啉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异丙威、噻虫嗪、烯啶虫胺则仍敏感。2贵州省白背飞虱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于2012年6-8月至2015年6-8月,分别在花溪、平坝、播州、黔西、平塘、玉屏6地采集白背飞虱,于室内饲养1代后,取3龄若虫,采用稻茎浸渍法对毒死蜱、敌敌畏、异丙威、甲萘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噻嗪酮、吡蚜酮、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环氧虫啶等12种杀虫剂进行生物测定,比较4年间白背飞虱抗药性或敏感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贵州白背飞虱种群对毒死蜱为中等抗性水平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的63.64%,对毒死蜱的抗性有进一步增加的风险。对异丙威为敏感降低及敏感水平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的100%,对异丙威仍敏感。对噻嗪酮为中等抗性水平及以上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90.91%,高等抗性水平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59.09%;对吡蚜酮中等抗性水平及以上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95.45%,高等抗性水平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54.55%。因此,贵州白背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和吡蚜酮的抗性水平较高。吡虫啉中等水平抗性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36.36%,其在贵州仍可用于防治白背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均低于10倍,低等水平抗性次数占总采样次数90.91%;对烯啶虫胺的抗性倍数均低于10倍,敏感水平次数占总采样次数85.71%。因此,贵州白背飞虱种群对噻虫嗪、烯啶虫胺依然敏感。平坝、播州、黔西和平塘种群对敌敌畏的敏感性有所增加,而花溪和玉屏种群的敏感性有下降趋势。花溪、播州、黔西和平塘种群对环氧虫啶的敏感性均有升高的趋势,而平坝种群的敏感性有下降趋势。对甲萘威的敏感性均为逐年下降。花溪、平坝和黔西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有升高的趋势,播州、平塘和玉屏种群的敏感性有下降的趋势。对溴氰菊酯的LC50值均逐年上升,敏感性有所降低。3延缓白背飞虱抗性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在田间采集白背飞虱,经饲养1代后取3龄若虫用稻茎浸渍法进行实验。采用共毒因子法、共毒系数法和等效线法设置配比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有增效活性的配方组合。选择复配的单剂包括:毒死蜱、敌敌畏、异丙威、吡蚜酮、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和环氧虫啶8种农药单剂。结果为:由8种农药两两组合成的8组复配组合共40组配比中,利用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出16组共毒因子大于20的配比。在这16组配比中,利用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出有增效作用的5组配比,分别为烯啶虫胺与毒死蜱按1∶30配比;吡虫啉与异丙威分别按7∶40、7∶200、7∶400和7∶1 000配比;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2.5、242.1、212.4、638.1、417.7,其中吡虫啉与异丙威按7∶400配比具有最显着增效作用。4白背飞虱受烯啶虫胺诱导后抗性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用烯啶虫胺LC10(=0.14mg·L-1)剂量处理白背飞虱5龄若虫48h后,选择初羽化雌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未处理的作为对照组(登录号分别为SRR5277484和SRR5277485),得到16,337,759个核苷酸,并获得了103,793个Unigenes,其中有44,248条序列(占所有Unigenes总数的42.63%)与至少一个数据库比对上。整个转录组数据中仍有57.37%的序列没有被比对。在烯啶虫胺处理白背飞虱转录组中,共得到编码蛋白框(CDS)核酸序列33,023条;利用ESTscan预测,共得到具有编码区氨基酸序列19,106条。共获得17,310条简单重复序(SSRs),在所有SSRs中有7,802条是单核苷酸重复,占总SSRs的45.07%。其中(T)n是单核苷酸重复中数量最多的重复单元。通过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得到54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00个上调基因,243个下调基因。通过GO注释,有315个Unigenes被成功注释。在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有31个基因与抗药性相关,其中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酸性磷酸酯酶、钙粘蛋白、叁磷酸腺苷合酶等。5白背飞虱受环氧虫啶诱导后抗性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用环氧虫啶LC10(=0.58mg·L-1)剂量处理白背飞虱5龄若虫48h,同样选择初羽化雌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未处理的作为对照组(登录号分别为SRR4294200和SRR4294203),得到157,906,456个核苷酸,并获得131,601条Unigenes。其中有38,534条序列(占所有Unigenes总数的29.28%)与至少一个数据库比对上。整个转录组数据中仍有70.72%的序列没有被比对上。在环氧虫啶处理白背飞虱转录组中,共得到编码蛋白框(CDS)核酸序列28,546条。利用ESTscan预测,共得到具有编码区氨基酸序列22,299条。共获得15,868条SSRs,叁核苷酸重复数量为7,157条,占总SSRs的45.1%,其中(AAG/CTT)n是叁核苷酸重复中数量最多的重复单元。通过处理组与对照组转录组比较,得到了359条Unigenes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31个上调,228个下调。其中有217条被成功注释。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有22个,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酸性磷酸酯酶、钙粘蛋白、糖基转移酶及脱羧酶/脱氢酶等。6白背飞虱受环氧虫啶诱导后抗性相关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使用环氧虫啶1×,2×,4×,8×LC10浓度处理白背飞虱,各处理分别于0h,24h,48h,72h取初羽化雌成虫作为试虫。在22个与抗药性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中选择差异较大的15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中5个基因表达量较低,没有扩增;另5个虽有扩增,Ct值也低于34,但是溶解曲线没有单一的峰值,不能特异性扩增。仅5个基因扩增成功,分别被注释为细胞色素P450的CYP4、CYP6;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酶源;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α-1,3-甘露糖基转移酶。本研究明确了贵州白背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抗性的发展趋势,获得了多组共毒系数显着大于100的常用杀虫剂增效配方,全面解析了烯啶虫胺、环氧虫啶胁迫下白背飞虱的转录组数据并明确了抗性相关基因。这些成果是白背飞虱防治及抗性治理研究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对指导白背飞虱综合治理具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01)

王白,杨荣教,王白昌,余选礼[9](2017)在《云南省主栽水稻品种在德宏州对稻瘟病与白背飞虱田间抗性测定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全面和准确地评价德宏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白背飞虱的抗性,为当地农药减量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对云南23个主栽优质水稻品种采用成株期间自然种群发生鉴定法在德宏州进行稻瘟病、白背飞虱的田间抗性测定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23个材料在德宏州品种间叶瘟、穗颈瘟的抗性水平差异不明显。叶瘟没有免疫(IM)品种,高抗(HR)品种有2个,其余品种为抗(R);穗瘟没有高抗(HR)品种,所有参试品种表现为抗(R);叶瘟病情指数小于穗颈瘟病情指数。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进行白背飞虱和天敌田间发生量的调查,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天敌与白背飞虱田间虫量达到了1∶1的平衡,各生育期白背飞虱百丛虫量<166头/百丛,天敌对控制白背飞虱发生的贡献很大,分蘖期蜘蛛与白背飞虱有显着的负相关性,说明分蘖期蜘蛛对白背飞虱起到重要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7年08期)

慕希超[10](2017)在《灰飞虱和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生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飞虱是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害我国水稻的飞虱主要有叁种: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en)、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目前,化学防治依然是防治稻飞虱的主要手段,因此,为了明确当前我国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从而指导田间科学合理用药及制定抗性治理策略,我们进行了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在过去的30年,噻嗪酮一直是防治褐飞虱的重要药剂,由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经普遍达到了高水平抗性,我国农业部农业技术与推广服务中心2014年52号文件中要求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但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机制尚未明确,该方面研究仍很有必要,对丰富杀虫剂毒理学和噻嗪酮的使用有重要意义。1.灰飞虱的抗药性监测为了明确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灰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指导田间灰飞虱防治的科学合理用药,于2015-2016年采用稻苗浸渍法进行了江苏、安徽及浙江3省6地11个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15-2016年监测的11个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12.4-67.3);2015年江苏高淳种群对吡蚜酮产生了 6.0倍的低水平抗性,其余种群对吡蚜酮仍处于敏感阶段(RR=2.4-4.4);对噻虫嗪均处于敏感水平(RR=0.7-3.4);对烯啶虫胺也都处于敏感水平(RR=0.5-1.5);对呋虫胺均保持在敏感水平(RR=1.6-4.6);2016年江苏高淳种群对氟啶虫胺腈产生了 6.0倍的低水平抗性,其余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均处于敏感水平(RR=1.5-5.0)。所监测田间灰飞虱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在抗药性较高地区应减少毒死蜱的使用次数。灰飞虱对烟碱类药剂如噻虫嗪、烯啶虫胺、呋虫胺和氟啶虫胺腈等比较敏感,室内毒力高,因此可以将其和吡蚜酮作为田间防治灰飞虱的推荐药剂。2.白背飞虱的抗药性监测为了明确当前我国白背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指导田间白背飞虱防治的科学合理用药,于2015-2016年采用稻茎浸渍法进行了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和四川5省7地10个田间白背飞虱种群的抗药性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15-2016年监测的10个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中等抗性水平(RR=18.1-49.6);对噻嗪酮已达到中等-高水平抗性(RR=46.6-191.5),其中四川叙永XY15、浙江金华JH15及四川叙永XY16种群对噻嗪酮已达到高水平抗性,占监测种群的30%,其余种群7个种群处在中等抗性水平,占监测种群的70%;除了江苏盐城YC2016种群处于6.2倍的低水平抗性,其余种群对吡虫啉处于敏感水平;对噻虫嗪、呋虫胺和氟啶虫胺腈均处于敏感水平;其中,四川叙永XY15和XY16种群对吡蚜酮处于敏感水平,占监测种群的20%,60%的监测种群对吡蚜酮处于中等水平抗性。鉴于部分地区白背飞虱对毒死蜱和噻嗪酮已经产生中到高水平抗性,因此建议减少或限制这两种药剂的使用,同时,新烟碱类药剂如噻虫嗪、呋虫胺以及氟啶虫胺腈对白背飞虱的毒力依然很高,因此可以考虑在田间稻飞虱种群以白背飞虱为主时可选用烟碱类药剂进行防治,与吡蚜酮等交替使用。3.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生化机制噻嗪酮是一种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干扰昆虫正常新陈代谢的选择性杀虫剂,可导致昆虫在蜕皮过程中死亡,并对稻飞虱若虫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20世纪80年代末,噻嗪酮被引进我国并大面积用于褐飞虱的防治,目前褐飞虱对噻嗪酮已经普遍达到了高水平抗性。通过生物测定及增效剂分析比较了叁种增效剂对抗噻嗪酮的褐飞虱品系和敏感品系的作用,发现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在噻嗪酮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都有增效作用,在抗性品系中增效作用更显着,说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可能与P450酶系对噻嗪酮的代谢有关;进一步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了细胞色素P450s家族基因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mRNA水平,发现抗噻嗪酮的褐飞虱品系中有7个P450基因过量表达,其中CYP6ER1基因的mRNA水平在噻嗪酮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之间的差异最显着;进而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抗噻嗪酮褐飞虱品系中的CYP6ER1,发现褐飞虱体内CYP6ER1的mRNA水平下降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敏感性显着增加;利用GAL4/UAS基因表达系统驱动CYP6ER1的表达降低了果蝇对噻嗪酮的敏感性,也表明CYP6ER1基因可能参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生化抗性机制,因此可推论:褐飞虱CYP6ER1的过量表达与其对噻嗪酮抗性相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白背飞虱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是第二重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害虫对水稻的危害一直是制约全球水稻生产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降低其危害,杀虫剂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每年施用的杀虫剂要花费数百万美元。因此,需选用新型、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杀虫剂来减少由害虫暴发造成的产量损失。然而,在多种昆虫中,如白背飞虱,其抗性的发展对杀虫剂的有效性造成严重的威胁。白背飞虱(WBPH)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Hemiptera:Delphacidae)是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它通过吸吮韧皮部汁液和在水稻茎中产卵危害,给水稻的安全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白背飞虱获得高产水稻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白背飞虱已对12种不同的活性化合物(包括噻嗪酮)产生抗性。噻嗪酮是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之一,属于噻二嗪类,能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其中几丁质是昆虫表皮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噻嗪酮在稻田中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然而由于其大量使用,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因此,为探究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机制,延缓抗性的发展,本文监测了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水平和噻嗪酮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研究了室内筛选的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品系的交互抗性谱、适合度代价、抗性遗传方式和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抗性监测为明确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动态,2014-2018年采用稻苗浸渍法监测了中国5个省份16个地区43个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噻嗪酮对43个田间种群的LC_(50)值在0.61至7.36 mg/L之间,表明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RR=13.8-167.3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对噻嗪酮产生高抗的叁个田间种群的增效试验表明,增效剂PBO对WX-18,XG-2018和AH-18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9、1.7和1.9倍,增效剂DEM对3个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6、1.7和1.6倍,增效剂TPP对3个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5、1.3和1.5倍。表明解毒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此外,杀虫剂敏感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异丙威和醚菊酯外,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与其他供试的杀虫剂显着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对噻嗪酮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严格限制噻嗪酮的使用次数。2.噻嗪酮对白背飞虱亚致死效应研究采用两性生命表评估噻嗪酮对白背飞虱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噻嗪酮LC_(30)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白背飞虱F_0和F_1代的繁殖力、寿命和孵化率,而交配率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相比,两种剂量(LC_(10)=0.17 mg/L and LC_(30)=0.85 mg/L)处理的F_0代以及LC_(30)处理的F1中,雌性寿命显着缩短;除了对F1代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没有影响外,两种亚致死浓度处理均显着影响其它龄期若虫的发育速率;LC_(30)和LC_(10)处理的F_1代成虫前期、总产卵前期(TPOP)和产卵前期(APOP)显着延长。此外,亚致死浓度处理后显着降低F_1代的存活率、内禀增长率(ri)、有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_0)和总生殖率(GRR),而LC_(10)处理后世代周期(T)显着增加。3.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及适合度代价研究通过室内连续多代筛选获得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品系,通过两性生命表系统研究了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及适合度代价。结果表明,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0.53,其内在增长率(r)和净繁殖率(R_0)均呈下降趋势。与敏感品系相比,噻嗪酮抗性品系的1龄、3龄、4龄和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成体产卵前期(POP)和总产卵前期(TPOP)显着延长;雌虫繁殖力和成虫寿命显着缩短。表明抗噻嗪酮白背飞虱品系存在一定抗性适合度代价。通过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分析发现,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为常染色体上的不完全隐形遗传。该研究为延缓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发展和制定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4.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代谢抗性机制研究本研究通过连续47代筛选,获得对噻嗪酮22倍抗性的品系,LC_(50)从F_0代的1.68mg/L增加至36.71 mg/L。解毒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活力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99和5.7倍,酯酶活力与敏感品系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为进一步明确解毒酶与抗性的关系,选用PBO,DEM和TPP对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进行增效试验,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PBO和DEM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9和1.8倍。表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能是白背飞虱对噻嗪酮产生代谢抗性的重要机制。通过定量PCR对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中细胞色素P450(CYP)和GS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噻嗪酮抗性品系中有16个P450基因和1个GST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其中CYP4家族中有4个基因(CYP4DD1、CYP425B1、CYP4C65和CYP439A3),CYP3家族中有4个基因(CYP6BD5、CYP6FU1、CYP418A2和CYP6FJ3),CYP2家族中的5个基因(CYP304H1、CYP306A2、CYP303A1,CYP15G1和CYP305A13)和Mito家族中的3个基因(CYP302A1、CYP301B1和CYP314A1)以及一个GSTTt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其中,CYP302A1、CYP304H1、CYP306A2和CYP4DD1基因的表达量在抗性品系中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1.4、6.3、4.2和4.1倍。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与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相关。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在白背飞虱中对噻嗪酮抗性机制的认识,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PM)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背飞虱抗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J].中国水稻科学.2019

[2].Ehsan,Ali.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及其代谢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3].杨超振,苏艳,陈晓艳,曹永生,杨忠义.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Ⅸ: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J].贵州农业科学.2019

[4].陈梦婷,周书行,张月白,杨丽娟,吕静.沉默转录因子OsERF7提高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8

[5].王佳妮.OsRCI-1调控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诱导抗性的分子和生化机理[D].浙江农林大学.2018

[6].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翟保平,谌爱东.云南籼稻主栽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筛选[J].植物保护.2017

[7].杨媛雪.细胞色素P450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中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7

[8].金剑雪.贵州白背飞虱抗药性动态监测及其抗性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D].贵州大学.2017

[9].王白,杨荣教,王白昌,余选礼.云南省主栽水稻品种在德宏州对稻瘟病与白背飞虱田间抗性测定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7

[10].慕希超.灰飞虱和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生化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4新创制的白背飞虱抗性材料的室内...1来源于供体亲本GL77的白背飞虱鬼衣谷F3群体的白背飞虱抗性白背飞虱抗性/敏感品系蛋白质组...2来源于供体亲本GL84的白背飞虱2云南省不同气候带稻白背飞虱抗性

标签:;  ;  ;  ;  ;  ;  ;  

白背飞虱抗性论文_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