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单纯性鼻漏12例

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单纯性鼻漏12例

一、苓桂术甘汤化裁治疗小儿单纯性流清涕12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1](2021)在《门九章教授桂枝配伍的方证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门九章教授运用桂枝配伍的方证经验,查阅门氏流派着作及桂枝运用的相关文献,根据门老师运用桂枝配伍成方的临床医案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探讨桂枝的配伍及常见疾病选方用药规律,体会门氏流派“兴阳温运法”的学术思想。传承名家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跟诊中运用桂枝的相关病例,系统的整理: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中医内容包括中医诊断、症状、舌象、脉象等;西医内容包括西医诊断、西医系统、检查报告;治疗方法包括中医单方治疗、中医联合方组等;利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定性变量用频数、频率表示其分布,定量变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其分布。结果1.一般情况:在收录的400例医案中,男性127人,女性273人,男女比例为1:2.15;平均年龄为53.2±16.85岁,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88岁,其中40~50岁分布最多,其次是50~60岁和60~70岁,这三个年龄段总比例达57.8%,40~70岁中老年人是使用桂枝的主要群体。2.舌脉情况:舌质黯舌>红舌>淡舌>淡红舌,黯舌出现最多,频率为37%。记录有单一脉象和复合脉象,其中以沉脉为主(60.5%),包括沉弦、沉数、沉细、沉弦细、沉细数、沉细弱;弦脉次之(19.7%),包括弦滑、弦数、弦细、弦细数、弦缓;细脉(8.5%)、弱脉(2%)为典型的虚证脉象。也可见数脉(5.8%)疾脉(0.3%)、结脉(0.3%)。3.疾病分布:桂枝方治疗疾病在西医系统分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胆系统、泌尿系统、风湿系统、五官科、皮肤科、妇科等11个系统,其中神经系统占21%,泌尿系统占17.5%,妇科占13.75%居桂枝方所治疾病前三位。其中神经系统疾病以头痛占14.29%、眩晕占32.14%、中风占17.86%、不寐占28.57%居多;泌尿系统疾病以水肿占54.29%、淋证占15.71%居多,泌尿系统癌症占12.85%,包括膀胱癌、前列腺癌;妇科系统以月经不调占38.18%、痛经占16.36%、绝经前后诸证占10.9%居多,妇科癌症占16.36%,包括乳腺癌、宫颈癌。4.方药规律:400例医案中含有桂枝方剂以经方为主,包括肾气汤、五苓散、胃苓汤、茵陈五苓散、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苓桂术甘汤、桂枝汤、乌梅汤、小青龙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柴胡桂枝汤、温经汤、炙甘草汤、补阳还五汤、养荣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汤、逍遥散+桂枝、桂芍知母汤等20个方剂。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温肾利水肾气汤146例、五苓散61例。400例医案中使用桂枝单方为224例,占56%,联合方组为176例,占44%;五苓散联合方组共51例,包括半夏白术天麻汤、小儿异功散、肾气汤、护胃散、黄芩汤、理中汤、四君子汤、香砂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柴胡理中汤、逍遥散、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附子汤、附子真武汤、肾气汤、真武汤、猪苓汤、养荣汤、保元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五苓散;肾气汤联合方组共50例,包括苓桂术甘汤、香砂六君子汤、小儿异功散、益肺膏、五苓散、养荣汤、补中益气汤、护胃散、养荣膏、逍遥散加桂枝、柴胡理中汤、小承气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结论1.40~70岁中老年人是使用桂枝的主要群体,由于中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阳气逐渐衰退、免疫功能减弱,患有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桂枝频率较高;症状出现黯舌、沉脉使用桂枝较多。2.桂枝配伍组方治疗疾病在西医系统分布广泛,以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病证居多。3.桂枝配伍组方多以桂枝-附子配伍组成肾气汤,桂枝-茯苓配伍组成五苓散、苓桂术甘汤,桂枝-芍药配伍组成桂枝汤、桂芍知母汤,桂枝-枳实、薤白配伍组成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怀牛膝、牡丹皮配伍组成门氏养荣汤等。4.桂枝配伍组成的方剂以肾气汤、五苓散、门氏养荣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苓桂术甘汤使用次数最多;肾气汤、五苓散联合方组使用较多。5.桂枝配伍组方多治疗水肿、不寐、消渴、胸痹、月经不调等病证。

龚李萍[2](2021)在《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小青龙汤的方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小青龙汤相关医案,应用频数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小青龙汤适应症、症状体征之间的关联规律、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律、药物与症状体征之间的关联规律等内容,总结小青龙汤的方证、药证规律以及加减药物之间配伍规律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读秀等中医相关期刊文献库进行检索,同时查阅优秀名家医案进行筛选,医案选取的时间是1949-2019。收集小青龙汤医案500例,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对病名、症状、体征、药物、剂量等数据进行提取、录入、规范化、预处理,采用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合黄金分割法对上述信息进行统计探析。结果:(1)疾病病种方面,共涉及疾病44种,中医方面主要治疗喘证、咳嗽、肺胀。西医方面,疾病谱多达73种,涉及呼吸、内分泌、消化、循环等内外各科疾病。(2)性别和季节方面,男性289例,女性211例,比例接近于1:1.3。发病时间上,记载的460例里,冬季发病为主,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夏季最少。(3)症状体征方面,小青龙汤医案中涉及症状体征288种,总频数5771次,以咳嗽为代表的高频主症有376个,以白苔为代表的高频舌象363次。(4)加减药物方面,涉及药物188味。除去原方药物之外,使用较多的是止咳平喘药、利水药、行气药、补益药、清热药、化痰药、温里药。(5)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规则方面,小青龙汤医案中症状体征符合设定阀值及条件的3项以下关联规则有20条,以{白苔,发热}=>{恶寒}为代表,3项以上的有26条,以{白苔,发热,咳嗽}=>{恶寒}为代表。(6)除去小青龙汤原方药物组合之外,加减药物与药物之间符合设定阀值及条件的关联规则有27项,以{苍耳子}=>{辛夷}、{苍耳子,细辛}=>{辛夷}、{莱菔子,苏子}=>{白芥子}等为代表。其中使用较多的药物是杏仁、茯苓、苏子、陈皮、附子、葶苈子、石膏、党参、地龙、黄芪、紫菀、厚朴、款冬花、赤芍、射干、白芥子、蝉蜕。(7)在小青龙汤症状与药物关联中,符合设定阀值及条件的关联规则有60条,提升度位列前3的依次是:{地龙,桂枝,咳嗽,腻苔,麻黄}=>{丹参}、{桂枝,倦怠乏力,麻黄,喷嚏}=>{鼻痒}、{半夏,干姜,倦怠乏力,喷嚏,细辛}=>{鼻痒}。结论:(1)小青龙汤涉及的病种广泛,除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外,在神经、消化、五官科、皮肤科等系统疾病中也得到运用,从而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辩证论治的特点。(2)发病因素方面,寒冷季节是影响小青龙汤证的发病因素之一。(3)小青龙汤的常见临床主症是咳嗽、痰质稀、喘、纳呆、胸满、恶寒、发热、痰鸣音、涕清、浮肿、头痛、畏寒,临证以舌质淡、白苔、腻苔、滑苔常见,脉象以弦脉、脉滑、脉细、脉沉、脉紧多见。(4)药物配伍上,临床其常配伍止咳平喘药、补益药、利水药等使用。杏仁的使用频率较多,当患者体质较弱,可代替麻黄行发表之力,杏仁还可宣肺止咳平喘;当水饮较为严重者,可加减配伍茯苓、白术、车前子、猪苓等健脾利水药;当咳嗽咳痰重,可配伍莱菔子、白芥子、厚朴、紫菀、款冬花等行气宽胸、化痰止咳之品;当日久不愈、内热渐生时,可加减使用石膏、赤芍、蝉蜕等清热药;当津亏液少血弱之人,可酌情配伍、黄芪、大枣等补益之品。(5)小青龙汤的病机可归纳为外感风寒、内有水饮,是一组内外合邪,外寒内饮证候。

魏鹏辉[3](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黎晓[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从六经辨证论治咳嗽的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搜集近代以来医家公开发表的以六经辨证论治咳嗽的医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病案中所蕴含的病-证-方-药关系,探讨六经辨证咳嗽患者的六经分布特点和辨治规律。进一步完善咳嗽的中医诊断和治疗,通过本研究,希望可以开拓医者临证思路,指导临床辨证。方法:运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共计纳入153例患者病案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诱因、咳嗽性质、病程、六经归属、中医病证、中医分类、西医病因、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病位、病机、病理因素、中药方剂等。其次经过统计软件SAS 9.4,针对上述字段实施频数分析,通过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针对六经与临床症状、六经与药物开展关联分析,以及药物聚类分析(Ward法)。本次挖掘工作客观具体,在给出六经与症状、六经与药物关联结果的同时,统计并给出了相应的频数、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在药物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药后,列举出了相关方证所在条文,确保所有数据来源有据可循。结果:1、在153例患者中女性110例,男性43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82岁,中、青年段患者较多,中年有42例,青年有87例;病程小于2个月的有56例,病程大于2个月的有93例,病程最长者长达5年,有3例,对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根据统计结果,有88例患者无明显诱因或加重因素,其余患者受寒冷、风、异味刺激、油烟刺激、晨起、说话时、劳累、夜间等因素影响。常见的病理因素有寒、气、痰、风、热、饮、湿、火、瘀、水、燥等,涉及的病位有15种,以脾胃、肺、营卫、胆、肝为主,涉及的病机有27种,少阳枢机不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有内有郁热、外感风寒、虚寒内生、肺失宣降、外感时邪、内有寒湿、外寒内饮、内有水饮等。3、153例六经咳嗽患者,单经病有68例、两经合病有62例、三经合病有22例、四经合病有1例。在单经病当中,最多见的就是少阳病,达到了25例,其次是少阴、太阴、太阳、厥阴、阳明;将多经合病拆分统计,涉及少阳经病最多,有66例,其次为太阴病、太阳、阳明、少阴、厥阴,通过非参数卡方检验所得结果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4、中医分类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内科肺系、内科脾胃系、内科肝胆系、内科心系、内科肾系、肢体经络病、五官科、妇科以及皮肤外科;涉及中医疾病中,以泄泻、不寐和遗尿较为常见。5、西医病因中,有68例无明显病因,上呼吸道感染致咳有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5例、过敏性咳嗽5例、慢性咽炎7例、肺炎后咳嗽4例、鼻后滴漏综合征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对六经症状、核心组方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具体挖掘结果概括如下:(1)太阳→口干、咽痒、流清涕→甘草、半夏、桂枝、麻黄→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2)少阳→口苦、咽干、胸闷、咽痒→柴胡、黄芩、甘草、半夏→六味小柴胡、半夏厚朴汤、大柴胡汤(3)阳明→大便干、痰质黏、口干→甘草、石膏、柴胡、黄芩、桂枝→小青龙加石膏汤、葛根加半夏汤、大柴胡汤(4)少阴→恶寒、干咳、痰色白→附子、甘草、桂枝、麻黄→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真武汤(5)厥阴→痰色白、大便溏、口苦、咽痒→甘草、桂枝、干姜、黄芩→柴胡桂枝干姜汤、黄连汤、麻黄升麻汤(6)太阴→大便溏、痰质黏、痰色白、口干→甘草、半夏、茯苓、干姜、桂枝→半夏厚朴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理中汤结论:(1)咳嗽可出现六经各个经病,以少阳、太阴、太阳、阳明、少阴较为多见,厥阴较少,可涉及多个脏腑多种疾病。(2)六经辨治咳嗽之病机在于太阳表不解,外邪传至少阳,枢机不利,少阳郁热上扰,肺脏不宁;或为太阴脾虚,痰湿水饮内生,外感六淫,内外合邪致使肺气不宣;或心肾阳衰,水气不化,寒湿内盛,水寒犯肺的特点,病理因素以寒、气、痰、风、热为主,寒邪、风邪是咳嗽两大诱发加重因素。(3)通过六经辨证咳嗽能够实现化繁成简,以三阴三阳作为切入点,抓住六经主症和方证病机,采用核心方开展辨证治疗,需根据兼夹病机以及患者病理情况作出适当加减。

杨阳[5](2021)在《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NF-κBp65,p-CREB和AQP5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通过观察Forskolin(c AMP激活剂)、PDTC(NF-k B抑制剂)、抑制剂H89(PKA抑制剂)和麻黄细辛附子汤对于变应性鼻炎大鼠p-CREB、AQP5、NF-κBp65表达的影响,深入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AR的作用中对p-CREB、AQP5、NF-κBp65表达的影响,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AR的作用机理,为阳气虚弱、水饮内停这一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机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揭示中医“以饮论治”AR的合理性,从而为AR的临床治疗提供合理方向。材料与方法:按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成6组,每组8只大鼠,即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orskolin干预组、H89干预组、PDTC干预组、麻黄细辛附子汤组。AR大鼠模型的制作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和局部攻击方法,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按照每1ml/100g给予生理盐水灌胃;Forskolin干预组按照5mg/kg/d腹腔注射Forskolin;H89干预组按照5mg/kg/d腹腔注射H89;PDTC干预组按照50mg/kg/d腹腔注射PDTC;麻黄细辛附子汤组灌胃给予2.1ml/1kg所试药物煎剂(相当于2.1g生药)。最后一次激发后,麻醉大鼠,处死后观察各组鼻粘膜AQP5、NF-κBp65和p-CREB表达,用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p-CREB、AQP5表达下调,Forskolin干预组、PDTC干预组、麻黄细辛附子汤组均能使p-CREB、AQP5表达上调,而H89能下调p-CREB、AQP5表达。模型组NF-κBp65表达上调,Forskolin干预组、PDTC干预组、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组均能使NF-κBp65表达下调,而H89能上调NF-κBp65表达。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AR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和c AMP-PKA信号通路使AQP5表达增加有关。

李节[6](2020)在《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AECOPD外寒内饮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麻甘止咳平喘汤对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肺病科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CAT评分、肺功能(FEV1%、FEV1/FVC)、实验室观测指标等变化,评价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AE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E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14天后,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资料、疗效相关性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结果:①基线可比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等一般情况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中医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差异幅度较大(Cohen’s d值均>0.80);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CAT评分:两组治疗前后CAT评分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差异幅度较大(Cohen’s d值均>0.80);治疗后两组CAT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肺功能:两组治疗前后FEV1%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差异幅度中等(0.20<Cohen’s d<0.80),治疗后两组FEV1/FVC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radit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实验室指标:两组用药前CRP、NEUT%、EO%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NEUT%、EO%组内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差异幅度中等(0.20<Cohen’s d≤0.80);治疗后两组CRP、NEUT%、EO%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⑦中药处方安全性评价: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BUN)、肌酐(Cr)等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①麻甘止咳平喘汤能够改善AE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疗效。②麻甘止咳平喘汤能够明显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③肺功能方面,麻甘止咳平喘汤能够提高慢阻肺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④麻甘止咳平喘汤能够显着降低AE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EO%),减轻炎症反应。⑤麻甘止咳平喘汤在凝血及肝肾功能方面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处方安全。

王艺静[7](2020)在《基于余伯亮通调任督理论以三九督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余伯亮教授通调任督理论为基础,采用三九督灸疗法对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以评价其在治疗肺虚感寒型AR方面的有效性及优势,并探讨其作用原理,为传承名医经验在治疗本病方面提供依据。方法:首先,从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纳入的对象分成三九督灸组、三九天灸组和常规西药组,每组30例。然后在三九天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采用督灸疗法、天灸疗法及常规西药疗法进行干预,并统计每例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两周后随访时的鼻部四分症状、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最后运用Excel 2010版软件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并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整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三九督灸组、三九天灸组和常规西药组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及鼻部四分症状、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2.经治疗后,三组均能取得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92.00%、85.71%,经统计学分析,三九督灸组疗效均分别优于三九天灸组和常规西药组(均P<0.05),三九天灸组疗效与常规西药组相当(P>0.05)。三组研究对象经治疗后的鼻部四分症状(TNSS)、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RQLQ)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三九督灸组对TNSS、RQLQ的改善作用均分别优于三九天灸组和常规西药组(均P<0.05),三九天灸组的改善作用与常规西药组相当(P>0.05)。3.治疗结束两周后随访时,在TNSS、RQLQ评分方面,三九督灸组在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九天灸组与三九西药组与治疗结束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表明三九督灸法对患者TNSS、RQLQ的改善作用较稳固,无明显反弹,而三九天灸疗法和常规西药疗法则欠稳定。结论:三种疗法在临床上治疗肺虚感寒型AR均有效果,均能明显改缓解患者鼻部四分症状,改善患者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且三九督灸组在各方面均分别明显优于三九天灸组和常规西药组,其疗效较后两者更显着、持久、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本研究为证实并传承名老中医通调任督理论,以三九督灸治疗肺虚感寒型A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临床证据。

袁旭[8](2020)在《苓桂术甘汤结合匹多莫德对脾虚湿盛型过敏性鼻炎大鼠TSLP、TNF-α、VCAM-1、IL-4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苓桂术甘汤以及苓桂术甘汤结合匹多莫德对脾虚湿盛型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中TSLP、TNF-α、VCAM-1、IL-4因子在血清中的蛋白表达及鼻粘膜组织中m RNA表达的影响,探究苓桂术甘汤以及苓桂术甘汤结合匹多莫德对脾虚湿盛型过敏性鼻炎的相关作用机制,并为其治疗变异性鼻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脾虚湿盛型过敏性鼻炎模型组,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苓桂术甘汤中剂量组、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结合匹多莫德组、苓桂术甘汤中剂量结合匹多莫德组、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结合匹多莫德组、地塞米松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均采取腹腔注射卵清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并用不规律饮食结合4℃番泻叶液灌胃以建立脾虚湿盛型鼻炎大鼠模型。治疗6周后取血清及鼻粘膜。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SLP、TNF-α、VCAM-1、IL-4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RT-q PCR法检测大鼠鼻粘膜中TSLP、TNF-α、VCAM-1、IL-4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组症状积分均大于5,空白组症状积分均小于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不规律饮食结合4℃番泻叶液灌胃两周后,大鼠除喷嚏,流清涕、搔鼻等症状外还出现大便稀溏、粘腻,肛周污染,且体重减轻,喜扎堆而卧,毛色发黄晦暗无光泽等脾虚湿盛之症,说明脾虚湿盛型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大鼠PCA实验结果中,模型组大鼠皮肤硬结和染料扩散直径均大于10 mm,PCA反应阳性,空白组PCA反应均为阴性。可进一步判断过敏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ELISA法及RT-q PCR法检测大鼠血清及鼻粘膜中相关因子可知,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SLP、TNF-α、VCAM-1、IL-4均不同程度的提升(P<0.05);用药治疗后,各治疗组TSLP、TNF-α、VCAM-1、IL-4的表达较模型组相比均不同程度的被抑制(P<0.05)。其中联合用药高、中剂量组、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降低幅度明显,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联合用药低剂量组降低幅度不明显,效果相对较差。ELISA法及RT-q PCR法中相关因子的表达趋势大致相同。结论造模后大鼠TSLP、TNF-α、VCAM-1、IL-4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大鼠鼻部症状明显。用药干预后相关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有所回落,大鼠鼻部症状减轻。说明苓桂术甘汤及苓桂术甘汤结合匹多莫德可通过抑制脾虚湿盛型过敏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及血清中TSLP、TNF-α、VCAM-1、IL-4的表达而减轻过敏性鼻炎症状,达到治疗的效果。

孙利利[9](2020)在《《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考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涵义,并梳理其应用流变;探讨“温药和之”具体证治规律;基于慢性心衰模型大鼠探讨“温药和之”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1)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辞书医籍,结合《伤寒杂病论》其他条文,并根据仲景时代语言背景,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逐字训义,明确其释义。(2)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充分搜集资料,梳理从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当以温药和之”的应用流变。(3)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充分结合理论知识,探讨“温药和之”代表方剂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的证治规律,学习“温药和之”具体应用。(4)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来代表“夫短气有微饮”,从肺功能,动脉血气,尿量,组织病理,血清中PRA、AngⅡ、ALD、BNP浓度等方面,观察比较在肾气丸及其部分药物的干预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探讨“温药和之”的作用效果及机制。结果(1)“当以温药和之”是仲景痰饮病总的治疗原则,结合仲景原文可以看出其包含两种治疗理念:一,当疾病处于轻证或缓解期,“温药和之”为治疗原则,常采用温阳化饮之法。二,当饮邪为患,病情严重或病位特殊时,需采用峻逐之剂急攻水饮。(2)纵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历代流变,可以发现:宋以前,是以沿袭仲景痰饮思想为主的守旧时期;宋金元时期,是痰饮理论的革新阶段,在对痰饮病的认识上形成不同学派;明清时期,在文献考据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在临床上,吸收明以前各家“痰饮”观点,是痰饮治疗思想的集大成时期。(3)苓桂术甘汤在《金匮》中用于治疗中焦阳虚所致痰饮疾病,主要作用是温阳利水。随着中医药知识的日益丰富,及方剂加减、合方等应用形式的出现,苓桂术甘汤的疗效在新领域得到发挥,广泛应用于(上中二焦)阳虚所致的疾病,常作为疾病的轻证或疾病发展后期阶段的治疗方剂,也作为疾病的长期调理方剂。(4)肾气丸在《金匮》用于治疗脚气、虚劳腰痛、痰饮、消渴、女子转胞,其总病机可以概括为肾阳虚衰,体液代谢失调。经后世医家不断发展,肾气丸逐渐应用于疾病误治或久病导致肾气虚所致的多种疾病,常作为疾病轻证期或缓解期的治疗方剂,也作为疾病长期的调理方剂。(5)《金匮要略》“温药和之”的实证研究,以“夫短气有微饮”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①肾气丸组和苓桂组均能够明显改善CHF模型大鼠的心功能,但肾气丸组优于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亦能改善CHF模型大鼠的心功能,但作用不明显,说明苓桂组与肾气丸去苓桂组均能够改善CHF心功能,但二者合用效果最佳,亦证明苓桂是肾气改善CHF心功能的重要成分。②肾气丸组和苓桂组均能够明显增多CHF模型大鼠的尿量,升高尿液中Na+、Cl-排浓度,降低K+浓度,且两者差异不明显,而肾气丸去苓桂组的作用不明显,说明苓桂组合有突出“利小便”作用,并提示苓桂“利小便”作用可能是改善CHF心功能的关键作用环节,揭示了仲景强调“当从小便去之”的内在原因。③肾气丸组、苓桂组均能够降低明显CHF大鼠血清中PRA、Ang Ⅱ、ALD浓度,抑制RAAS系统的兴奋性,而肾气丸去苓桂组作用不明显,提示苓桂组实现利小便的内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中PRA、AngⅡ、ALD浓度有关。结论(1)“当以温药和之”是仲景痰饮病的治疗总则,其中“温药和之”是痰饮病的常规治则,体现了扶正祛邪的治疗思路。(2)肾气丸作为仲景痰饮病“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对CHF模型大鼠有较好治疗效果。其中茯苓桂枝的“利小便”作用是实现疗效的关键环节,其内在机制可能与抑制RAAS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黄丹[10](2020)在《抗敏煎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风客营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导师确立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证型“风客营卫证”的临床思路和理论认识,通过临床试验观察评价经验方“抗敏煎”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风客营卫证)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辨证思路和用方选择。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门诊收集的62例患儿分别纳入试验组(抗敏煎治疗组)31例,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组)31例。两组疗程均为14天,分别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主症、次症及鼻腔体征评分,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比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病例情况: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2例(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脱落1例,实际符合研究方案病例61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1例)。2、总有效率: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当。治疗14天后,试验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两组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主症疗效:两组治疗主症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对鼻痒、喷嚏、流涕、鼻塞均有显着改善(P<0.01);治疗后主症总积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次症疗效:试验组次症疗效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对肤痒皮疹、眼痒、咽痒、咳嗽、恶风寒、自汗、大便不爽均有显着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对肤痒皮疹、眼痒、咽痒有显着改善(P<0.01),对恶风寒、自汗、咳嗽、大便不爽治疗作用不明显(P>0.05);治疗后次症总积分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5、鼻腔体征疗效:两组治疗鼻腔体征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对鼻腔体征均有显着改善(P<0.01),治疗后鼻腔体征积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安全性:两组治疗方案相对安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均为0.00%。结论:风客营卫证可以作为小儿过敏性鼻炎辨证分型的补充应用于临床,抗敏煎具有调和营卫,祛风燥湿,缓冲激惹,缓解过敏的功效,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风客营卫证)的有效方剂,临床值得推广。

二、苓桂术甘汤化裁治疗小儿单纯性流清涕1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苓桂术甘汤化裁治疗小儿单纯性流清涕12例(论文提纲范文)

(1)门九章教授桂枝配伍的方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桂枝的药用溯源
        1.1 桂枝的历史源流
        1.2 桂枝与肉桂的区别
        1.3 桂枝的药理作用
    2 古今医家桂枝配伍经验
    3 门氏桂枝配伍经验
        3.1 桂枝配伍经验研究
        3.2 桂枝配伍经验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理论研究
    2 临床研究
    3 病例整理规范
        3.1 症状规范
        3.2 舌象规范
        3.3 脉象规范
        3.4 方药规范
    4 资料分析与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患者基本情况
        1.1 性别
        1.2 年龄
    2.核心脉证
        2.1 舌象统计
        2.2 脉象统计
    3.疾病分布
        3.1 西医系统分布
        3.2 西医各系统中医病证分布
    4.用方分布
        4.1 桂枝方用方次数统计
        4.2 单方治疗疾病分布
        4.3 中医病证用方分布
    5 联合方组分布
        5.1 单方与联合方组分布
        5.2 单方与联合方组统计
第四部分 讨论
    1.运用桂枝方医案特点分析
        1.1 一般情况
        1.2 舌脉情况
        1.3 疾病分布
    2.桂枝配伍规律分析
        2.1 桂枝-附子配伍,肾气汤
        2.2 桂枝-怀牛膝、牡丹皮配伍,门氏养荣汤
        2.3 桂枝-葛根配伍,桂枝加葛根汤
        2.4 桂枝-枳实、薤白配伍,枳实薤白桂枝汤
        2.5 桂枝-芍药配伍,桂芍知母汤
    3.桂枝方的应用规律
    4.“兴阳温运”学术思想
    5.桂枝方验案举隅
        5.1 肾气汤联合五苓散治疗淋证
        5.2 胃苓汤联合柴胡理中汤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硬化
        5.3 养荣汤联合肾气汤治疗IgA肾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桂枝配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小青龙汤的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小青龙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1.1 方证相应的来源与发展
        1.2 方证相应现代研究
        1.2.1 方证相应理论研究
        1.2.2 方证相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1.2.3 方证相应的临床研究
    2.小青龙汤源流
    3.小青龙汤相关条文分析
    4.小青龙汤方药分析
        4.1 麻黄
        4.2 桂枝
        4.3 干姜
        4.4 细辛
        4.5 五味子
        4.6 芍药
        4.7 半夏
        4.8 甘草
    5.古代医家对小青龙汤的论述
    6.小青龙汤衍生方的比较与分析
        6.1 小青龙加石膏汤
        6.2 射干麻黄汤
        6.3 大青龙汤
        6.4 厚朴麻黄汤
    7.小青龙汤方证关系的研究
第二部分 小青龙汤的现代临床运用及药理作用
    1.小青龙汤的现代临床运用
        1.1 呼吸系统疾病
        1.1.1 咳嗽
        1.1.2 支气管炎
        1.1.3 肺炎
        1.1.4 哮喘
        1.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1.6 胸腔积液
        1.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2.循环系统疾病
        1.2.1 慢性心力衰竭
        1.2.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3 消化系统疾病
        1.3.1 乙型肝炎
        1.3.2 肠易激综合征
        1.4 神经系统疾病
        1.4.1 癫痫
        1.5 风湿性疾病
        1.5.1 系统性红斑狼疮
        1.6 五官科疾病
        1.6.1 中耳炎
        1.6.2 鼻炎
        1.6.3 鼻后滴漏综合征
        1.6.4 过敏性结膜炎
        1.7 皮肤科疾病
        1.7.1 荨麻疹
    2.小青龙汤的现代药理作用
        2.1 止咳、化痰作用
        2.2 平喘作用
        2.3 抗炎作用
        2.4 解热作用
        2.5 抑菌作用
        2.6 抗过敏作用
        2.7 调节免疫
        2.8 其他
第三部分 基于现代医案探讨小青龙汤的方证规律
    1.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技术路线
        1.3 医案采集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操作方法
        1.5 数据整理规范
        1.5.1 病名的规范
        1.5.2 症状体征规范
        1.5.3 药物规范和计量换算
        1.6 数据挖掘方法
        1.7 频次频率统计
        1.8 关联规则及Apriori算法
        1.9 黄金分割法
        1.10 挖掘工具
    2.研究结果
        2.1 中医病名
        2.2 西医病名
        2.3 患者性别统计
        2.4 发病时间
        2.5 症状体征数据分析
        2.6 药物分析
        2.7 关联规则数据分析结果
        2.8 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2.9 小青龙汤医案关联药对功效分析
        2.10 症状与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3.讨论
        3.1 关于中西医病名的讨论
        3.2 关于性别差异的讨论
        3.3 关于发病季节的讨论
        3.4 关于主要症状体征的讨论
        3.5 关于症状关联规则的讨论
        3.6 关于加减药物、药物与药物关联规则的讨论
        3.7 关于症状与药物关联规则的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5 结论
6 创新性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作者简介

(4)基于数据挖掘从六经辨证论治咳嗽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咳嗽的六经辨证理论研究
    综述一、祖国医学对咳嗽的认识
    综述二、《伤寒论》六经辨证对咳嗽的认识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1.2 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的预处理
        2.2 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2.3 病历数据挖掘的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六经辨证咳嗽病案基本情况
        3.2 六经辨证下咳嗽在不同六经病中统计结果
第三部分 六经辨证咳嗽规律探讨
    1 一般情况
        1.1 性别、年龄
        1.2 病程
        1.3 加重、诱发因素
        1.4 病机、病理因素、病位
    2 六经辨证下咳嗽涉及的中医类别、中医病证及西医病因
    3 辨证论治
        3.1 临床表现分析
        3.2 核心药方探讨
    4 结论
        4.1 太阳病咳嗽
        4.2 少阳病咳嗽
        4.3 阳明病咳嗽
        4.4 少阴病咳嗽
        4.5 厥阴病咳嗽
        4.6 太阴病咳嗽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NF-κBp65,p-CREB和AQP5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AECOPD外寒内饮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法思想及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3.1 一般情况资料
        2.3.2 疗效性观测指标
        2.3.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3.4 实验室观测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基线可比性
        1.1 性别
        1.2 年龄
        1.3 病程
        1.4 体重
        1.5 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
    2 疗效性观测指标
        2.1 中医症状评分
        2.1.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
        2.1.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组内比较
        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表评分(CAT评分)
        2.2.1 两组治疗前后CAT评分组间比较
        2.2.2 两组治疗前后CAT评分组内比较
        2.3 肺功能
        2.3.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组间比较
        2.3.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组内比较
    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 实验室观测指标
        4.1 两组治疗前后CRP、NEUT%、EO%组间比较
        4.2 两组治疗前后CRP、NEUT%、EO%组内比较
        4.3 治疗组安全性指标评价
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基线可比性分析
        1.2 症状疗效分析
        1.3 实验室指标分析
        1.4 中药处方安全性分析
    2 组方及现代药理研究
    3 温肺化饮法临床应用分析
    4 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基于余伯亮通调任督理论以三九督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或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分组及治疗方法
        2.1 三九督灸组
        2.2 三九天灸组
        2.3 常规西药组
    3.研究流程图
    4.观察内容
        4.1 过敏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
        4.2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强度等级
    5.观察时间
    6.统计学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1.病例完成情况
    2.一般资料分析
    3.研究结果
        3.1 治疗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与两周后随访TNSS评分比较
        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与治疗结束两周后随访RQLQ评分比较
    4.安全性记录
第三部分 讨论
    1.结果与分析
    2.中西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2.1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2.2 西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3.中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现状
        3.1 中医内治法
        3.2 中医外治法
        3.3 西医治疗
    4.基于通调任督理论,三九督灸对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探讨
        4.1 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
        4.2 通调任督理论探索
        4.3 督灸疗法理论探索
        4.4 天人感应—三九天理论探索
        4.5 鼻部解剖学角度探索
    5.基于通调任督理论,三九督灸治疗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的创新性与意义
    6.过敏性鼻炎的预防与调理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研究 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余师专访
附录 B:知情同意书
附录 C:评分表
附录 D:三九督灸的操作流程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学术工作及取得成绩
致谢

(8)苓桂术甘汤结合匹多莫德对脾虚湿盛型过敏性鼻炎大鼠TSLP、TNF-α、VCAM-1、IL-4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1 脾与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综述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2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特色诊疗方法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9)《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当以温药和之”现代实验研究
    1 实验研究
    2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理论研究
    前言
    第一节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原意考察及流变梳理
        1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原意考察
        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流变梳理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温药和之”代表方剂证治规律研究
        一、《金匮要略》中“苓桂术甘汤”证治规律研究
        二、《金匮要略》中“肾气丸”证治规律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前言
    肾气丸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BNP、RAAS系统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抗敏煎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风客营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观察内容
    4 疗效评价
    5 数据处理
    6 研究结果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认识与研究
    2 现代医学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认识与研究
    3 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与问题展望
    1 研究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1:小儿过敏性鼻炎病例收集表
附录 2: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登记表
附录 3: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附录 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苓桂术甘汤化裁治疗小儿单纯性流清涕1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门九章教授桂枝配伍的方证经验研究[D]. 王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小青龙汤的方证研究[D]. 龚李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挖掘从六经辨证论治咳嗽的规律研究[D]. 黎晓.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NF-κBp65,p-CREB和AQP5表达的影响[D]. 杨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AECOPD外寒内饮证临床疗效观察[D]. 李节.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
  • [7]基于余伯亮通调任督理论以三九督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D]. 王艺静. 暨南大学, 2020(04)
  • [8]苓桂术甘汤结合匹多莫德对脾虚湿盛型过敏性鼻炎大鼠TSLP、TNF-α、VCAM-1、IL-4表达的影响[D]. 袁旭.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9]《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及实验研究[D]. 孙利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10]抗敏煎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风客营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单纯性鼻漏1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