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的宁静与拜伦的激动

华兹华斯的宁静与拜伦的激动

一、The Tranquility of Wordsworth vs. the Agitation of Byron(论文文献综述)

倪正芳[1](2022)在《拜伦创作与“浪漫主义的根源”》文中认为作为拜伦创作主体特征的浪漫主义风格,其形成和光大固然得益于英国本土文化传统特别是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直接熏染,而当时欧陆激烈的社会变革及进步的文学传统对诗人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而积极的。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广义的"东方"异域文学也给了拜伦创作诸多教益和启发,尤其是对形成其个性化的浪漫主义风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莱斯利·马尔尚,董伊[2](2020)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导读》文中研究说明一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和财力去旅行的人而言,《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以下简称《游记》)可谓是一座画廊。但其魅力并非在此。《游记》不仅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一部伟大的自传体长诗,也是一种厌世情绪的真实写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拜伦以及同代英国文人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征战彻底幻灭了。正因如此,《游记》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其影响力贯穿了整个19世纪的大西洋两岸。1809年10月,拜伦游历至约阿尼

史丽娜[3](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指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朱福芳[4](2020)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文中研究指明关于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般印象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海上惊险小说《金银岛》的作者,而不会想到他同时也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斯蒂文森的创作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探索文学创作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直为其所钟爱。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斯蒂文森共创作了12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4部诗集、5部旅行文集、6部杂集和2部非小说集,其内容涉及冒险、航海、海盗、阴谋、道德、人格、儿童、旅行等多种主题。斯蒂文森作为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劳绩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之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挖掘斯蒂文森的文学价值以及正确认识他对英国文学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乃纳入英国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语境下斯蒂文森文学思想与创作文本的专题研究。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对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品读与诠释。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在继承发展早期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主张及其特征。斯蒂文森的文学创作可谓忠实地实践其文学理论,他认为浪漫的文学要讲好故事,文学创作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并提出小说之于成人就是“游戏”等观点。通过对斯蒂文森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其新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新”和“奇”两个方面。本乎此,以他的创作尤其小说作品为基础,着重从“游戏”和“冒险”两个审美维度来分析其创作的新与奇,挖掘存乎其中的文学张力与阅读魅力,达到对该文学个案的解读,是论文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梳理、分析斯蒂文森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以及之于“新浪漫主义”的建构意义。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论述了新浪漫主义概念、内涵的界定与释义;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该部分首先重点辨析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异同,并着重探讨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此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斯蒂文森与浪漫主义的研究情况,从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再次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诞生和创作特征。此部分内容首先探讨新浪漫主义的兴起。研究作家作品,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即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也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阐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现实主义同生共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探究新浪漫主义既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更有所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早期浪漫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其次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主要分析新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之异同。新浪漫主义大胆、有意地把“幻想”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些幻想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历险,其创作追求“新”与“奇”。具体来说大抵体现在三个层面:在精神追求上,自由、民主、正义的社会理想淡化,很少或不再抒发对政治的狂热,而更加渴求于未知世界的冒险。在生存意识上,不再热衷于塑造精神高大上的孤身奋战的自我主义英雄,而是刻画具有积极进取意识的强者。从审美特征上看,主观的、激情的、理想的、哀婉的意识逐渐消褪,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被冷峻但特异的写实风格所代替。此外,作家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不再是单纯地描绘或着意突出诗情的田园风光,更多则是对异域风情的痴迷或刻意表达。第二章梳理斯蒂文森的生平与创作,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首先概述作家生平事略与写作生涯,究索他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继而观照他的文艺思想与小说观。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带有所谓“世纪末”色彩。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以离奇的故事、悬念的情节、多彩的异域风情吸引大批读者。斯蒂文森的文艺观,既是兹观念系统的艺术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创作产品的某种注脚,体现着其文学追求与审美标准。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水乳交融,灌注了作家对文学、人生、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浸润着生命感悟、价值理想以及独具个性的真知灼见。他执念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因此作家必须会讲故事;小说创作就像布局游艺并深入游戏之中,让人愉悦;作家应充分释放智力,极端重视想象的作用。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石,作家试图建立起一种适合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新观念。斯氏文艺观,具有实实在在的、独成体系的理论价值:既包括对小说本质的思考,也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观,体现在一系列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之中;而集中表现于不遗余力地突出“新”与“奇”的特点。第三、四章为作品论。在斯蒂文森文艺观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代表作品,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小说(兼顾散文与诗歌)作为证例,重点究析“游戏”与“冒险”两个审美特征,具体选择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和一部诗集进行解读与论析。第三章探讨斯蒂文森创作中的“游戏”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核心观念。斯蒂文森认为人与世界和解的最佳方式在于应该像孩子一样游戏,在游戏中建立亲和关系。他设计了一个个游戏,置小说人物于荒岛、高地、旷野等可以刺激人丰富想象力的地理空间,与能够和当前拉开一定距离的历史时间的立体之维里尽情嬉戏。此章选择《诱拐》和《黑箭》两部长篇小说作例释,透析斯蒂文森在苏格兰、英格兰之历史时空故事语境中的“游戏”运作。作家把读者拉进游戏世界,在虚构与真实、严肃与娱乐、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新浪漫主义释放出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讨“冒险”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斯蒂文森似乎是驾轻就熟地把冒险故事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并把遥远的异域、奇异的人物、荒凉的孤岛、浩渺的海洋融进故事机理,展示出新浪漫主义的脱凡之美。人物不断地冒险、探奇、寻觅,把冒险作为一门艺术,一个理想目标。参与者或者获得一笔财富,或者窥见一个理想王国,或者进行一次道德救赎之旅。像所有的艺术追求一样,冒险即便没有达到终极目标,其乐趣也往往以充分展示的方式获得最大化,换言之,冒险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章以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和散文、诗歌作例释,揭示斯蒂文森创作的这一新浪漫主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析斯蒂文森的价值意义和启示影响。斯蒂文森用新浪漫主义小说征服了英国民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是一位深具内涵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家,所以其作品长期流传不衰,并且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蒂文森拓展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赋予浪漫主义以新的内容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所有叙事作品不仅富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壮丽景色和奇风异俗,包括原野森林、荒山峭壁、洋滩海浪、盗群习约、切口黑话之类,也很多迷信传说、贪欲恶习、双重人格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但无不洋溢着清新、奇特,自然、突兀,亲切、惊悚的浪漫格调,具有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与启发借鉴意义。他开辟的新浪漫主义传统,被稍后的知名作家赖德·哈格德所继承。斯蒂文森还直接启发了19世纪后期名噪一时的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烫烙着《化身博士》的深刻印痕;还有赫伯特·威尔斯的幻想小说《隐身人》、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分享者》等作品,灵感显然也都来自《化身博士》。此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斯蒂文森文学传统的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也包括康拉德)于多个层面上步斯氏后尘,尤其是冒险小说的创作,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殖民扩张色彩亦与之不无关系。及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勃兴,其实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包含一些现代主义元素,这些因子就不同程度地为现代派作家所吸收,尤其涉及关于人格、精神、异化、道德、存在与生存等问题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一个源泉,这方面《化身博士》比较典型,同时还包含着对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超越国界而广及世界文学范畴的。最后第六部分是结语,乃是对全文的收束与总结。着重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与斯蒂文森在当下高科技信息霸权时代,图文斑斓、碎片阅读、娱乐至上语境下的命运或前途。斯蒂文森倒似乎更像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遗留下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范典,经过变异仿佛演化而为一个不乏自觉意识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丰富和拓展了文学表现的能量和空间,它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特有景观,更是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文学的一条风景线。试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的几十年,充满冒险传奇的小说、卡通、影视、游戏等等,除去其中用以吸引眼球的魔幻因素,受众似乎能够隐约发现斯蒂文森的思维逻辑与格局。也许,作家与新浪漫主义文学遗产的活力依旧,像所有文学史上那些曾经焕发异彩的文学遗产一样,仍在不断地给予作家以灵感。

邱凌雁[5](2019)在《《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921-19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民国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文学(Romantic Literature)被译介至中国,其张扬个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对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彼时的中国,浪漫主义既是一个舶来自西方的专有名词,又是一个不断被构建的“中国化”的概念。本文以《小说月报》(1921-1931)为基础文献,使用文献学的方法归纳整理其对于浪漫主义作家和作品的译介与挪用,并在此基础上追溯此类作家和作品的西洋源流,探究《小说月报》同人的译介原则与文学理想,思考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实践的深层影响,进而揭示彼时中国文学追寻“浪漫主义”的生动历程。根据上述思路,论文第一章以厘清浪漫主义的概念为主要任务,一方面寻绎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一方面探讨中国对西方浪漫主义的译介,通过对西方浪漫主义表现形式的梳理与中文语境中浪漫主义概念的溯源,进一步厘清浪漫主义的内涵,为梳理《小说月报》的浪漫主义文本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第二章是对《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的概观,一方面对译介文本进行纵向梳理,一方面对译介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归纳整理可以发现,1921-1925年《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作家作品数量较多,1926-1927年数量减半,1928-1931年数量继续减少,这与《小说月报》主编的更替、浪漫主义理论的积淀以及中国学界对于浪漫主义态度的转向都有很大关系。在译介内容方面,本文认为《小说月报》偏好推介拜伦、雪莱等具有明显反抗精神的作家,在译介作品时倾向于译介被损害国家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与英法的积极浪漫主义,倾向于选择主题利于精神解放的文本。论文第三章是对《小说月报》中所译介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家作品溯源,通过对作家真实信息的探寻来打破文本陌生感,在了解作家生活经历和文学特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问《小说月报》译介该作家的原因。论文第四章以沈雁冰为例,简要分析了《小说月报》浪漫主义的译介对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通过分析倡导“为人生的文学”的现实主义作家沈雁冰的代表作《蚀》三部曲、《子夜》,本文认为浪漫主义的译介与传播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深刻影响,使作家在创作时自觉选取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常用的题材,借用浪漫主义的特色主题并采用浪漫主义的写作技巧,使作品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论文结语部分试图通过分析、总结时人对浪漫主义的认识、态度、界定等探求二十年代中国浪漫主义的内涵,还原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建构过程。总体而言,浪漫主义在二十年代具有极重要的工具性价值,其启蒙、解放思想的现实性意义高于文学意义,中国的浪漫主义经选择性译介后以自由与革命的精神内核与中国社会变革的现实要求相契合,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精神解放的一大助力。

但汉松[6](2018)在《“与狗遭遇”:论库切《耻》中的南非动物叙事》文中指出在库切的经典小说《耻》中,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动物意外成为主人公卢里的凝视对象。与卢里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中继承的诗化动物观不同,这些南非动物身上被刻写了复杂的历史与政治话语,是和人类一样同构的、不洁的生命物。这种人与动物他者的遭遇在小说中具有重大的伦理-政治意蕴,不仅帮助主人公重新审视自己深陷于新南非的城市与农村的生命之耻,也透过自然土地上狗的死亡与屠戮让"同伴物种"关系作为一种新的伦理愿景得以显形。库切的动物生命书写未必暗示光明前景必然到来,但经由借对南非后殖民政治和生命政治的反思,我们或许能够以文学为舟接近那个跨越疆界和种属的伦理-政治地平线。

徐薇[7](2018)在《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佩特是将英国唯美主义理论系统化的代表,他对王尔德以及后世的其他文艺批评家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因其作品中华丽雕琢的语言和艰深晦涩的思想,加之保守谨慎、平淡无奇的个性,佩特长期以来被研究者们忽视了。本文以佩特诗学思想为主线,我国现代文坛对佩特唯美主义文论的接受作参照,结合作品分析佩特如何看待唯美与道德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力图重新发现佩特诗学思想的价值以及独特之处,以对当下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论文由以下五章构成,另设绪论和结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佩特的生平、作品和思想来源。作为一个拘谨的审美家,佩特在文学艺术中构建了一个想象的唯美的乌托邦,部分地实现了对基督教和维多利亚时代社会文化观念的反叛。佩特的诗学思想离不开维多利亚语境中的唯美主义,他在整个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了英国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精神、德国古典美学和法国唯美主义思潮为佩特提供了思想的源泉。佩特诗学也蕴含了颓废的因素,与深刻复杂的人文情怀和生命情结有关,表现为一种快乐与颓废交织的悖论式的存在。第二章阐述了佩特独特的艺术论——印象式的审美崇拜。他宣扬美的无上价值和艺术至上的观点,强调印象主义的批评,提倡通过沉思和想象获得对艺术的理解。对于人生短暂、万物皆流的客观事实,佩特认为要把握流经的刹那中的最高质量即每一瞬间的美,让宝石般的火焰永远炽烈燃烧,主张在人生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瞬间的感官享受。他还追求一种和谐的完整性;无论是对“一切艺术都以趋近音乐为旨归”的阐释,还是对文艺复兴艺术中混合了古希腊的甜美与中世纪奇异力量的发现,都表达了他对于调和形式与内容,希腊和希伯来精神,异教和基督教,感性和理性,唯美和道德这些对立因素的愿望和努力。第三章对佩特唯美化的道德观进行了论述。虽然佩特强调审美不涉利害,但他并不否认文艺作品本身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它们有可能带来的道德教化的结果。他推崇一种旨在通过感觉抵达内心、使人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激情的更高道德”。他实际上坚持一种特殊的道德美学,希望将道德伦理同化到审美体系中,所以他的道德观首先是一种美学观,本质上他仍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为生活而艺术是他的信念,他把以艺术的精神对待生活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并依靠沉思而非行动的方式来实践生活艺术化的主张。佩特笔下的马利乌斯是自我节制的伊壁鸠鲁主义者,秉持对世界的责任感和人性的关怀,更多地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静。佩特认为享乐与节制的融合才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乃至生命的完满。第四章从佩特的具体文本切入,分析他介于唯美与道德之间的两难选择,展现了唯美与道德既冲突又融合的张力。一方面,佩特选择以散文来记录他思想的旅程。除了表现文体的形式美之外,佩特认为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伟大艺术与好艺术的区别直接地取决于内容。他主张进一步挖掘艺术的道德内涵与意义,在唯美的形式中寄托有助于人性发展的道德精神,创造具有更高尚趣味的伟大的艺术。另一方面,“想象的肖像”作为佩特独创的小说虚构的策略,旨在发现哲学思想或艺术作品背后隐藏的个性。在《想象的肖像》短篇小说集的四个故事中,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主人公们怀抱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梦想,对现实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诗意化的改造,却最终走向了死亡,于是在唯美与道德之间保持了悬置的状态。第五章结合了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佩特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随着20世纪初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涌入,佩特诗学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也曾引起过文人学者的关注。对佩特不多的译介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然而他的着作却被具有唯美主义或纯艺术论倾向的作家与批评家广泛阅读。在佩特的艺术观与道德观等方面,他们贡献了有价值的研究,在那个时代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们认识到,佩特是一个拘谨的唯美-颓废主义者、爱好沉思默想玩味生活的悲观论者,追求艺术至上和印象式批评,主张在每一刹那间把握美、感受美;同时推崇一种高尚的精神情趣而非感官享乐,提倡过一种艺术的生活。从佩特“理性的激动”中,周作人见出他试图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努力,其他一些学者从“一切艺术以趋近音乐为旨归”中看到了佩特“使形式和内容相融合”的本意,这些是研究佩特诗学中唯美与道德关系的初步尝试。总的说来,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北方唯美-颓废主义流派深受佩特思想启发,与佩特在精神旨趣上颇为相似,并在文学创作和生活中实践了佩特的唯美主义思想。不同于其他唯美主义者,佩特在他的诗学中想要实现一种唯美与道德的和谐,或者达到对立面之间的平衡。他认为,融合了唯美与道德的艺术的精神应被用来指导生活,以增加生命的丰富性,使人们获得完满的幸福和心灵的自由。他的思想实际上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公正的良性的发展,也为当下文艺理论和批评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毛迅[8](2017)在《英国诗学文化与徐志摩的诗艺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人徐志摩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艺术的层面上都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探索者,他在诗艺方面所作的各种眼花缭乱的实验为世人瞩目。但他的多样化实验都是原创的行为,还是某种外来文化推动的结果,这一问题并未取得细致入微、落到实处的学理解释。我们注意到了徐志摩对英国文学的特殊偏好。据徐志摩讲,他是到了英国剑桥之后,

吴伟萍[9](2017)在《英美浪漫主义文学自然书写的生态意识》文中指出英美浪漫主义作家从自然的审美与精神意义、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命共同体三个方面书写了各自的生态意识。他们揭示了自然中美的真谛,阐释与自然相融的和谐之美,提倡回归自然,复归人类的美好天性,为人们追寻精神家园开辟出一条通往真、善、美的自然之路。此外,他们也表达了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呼吁人们敬畏生命,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强调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只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生命共同组成一个平等的生命共同体的宇宙血缘家庭。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价值在于揭示人类与自然的深层关系和相互影响,促使人们参悟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赵婧[10](2016)在《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文中认为乔治·艾略特将小说创作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小说,她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英格兰民众日常生活历史进行编撰,将19世纪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发展成果运用于小说创作,形成独特的历史—现实主义风格。小说的广泛传播和接受使其蕴含的社会历史思想影响了维多利亚全盛时期大批读者,作用于社会转型中的英格兰共同体建构。本论文研究乔治·艾略特小说史学意识如何影响英格兰共同体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建构,把握乔治·艾略特思想和作品创作的源动力,为进一步厘清她在维多利亚文学界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提供参考。研究一方面从史学视角考察小说的主体人物选择、情节结构、叙述视角、人物情感书写等特征,以19世纪英国文学传统为基础,描述性分析乔治·艾略特作品中民族身份具象化的表现和对社会普遍人性的挖掘。另一方面,对乔治·艾略特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包括影响乔治·艾略特的19世纪欧洲史学意识流变、文学想象对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作用。文学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社会文化语境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文学文本形态的呈现方式。本文尝试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术探索:第一,从跨学科的视角研究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英格兰共同体构建思想。乔治·艾略特小说阐释了历史主体意识、历史渐进发展和日常生活书写的新史学思想,符合19世纪时代特征,并具有时代前瞻性,为民族共同体建构提供纵深的历史视野。在小说呈现的民族共同体内部,个人与群体关系多元性的思考又反过来丰富了 19世纪英国民众日常生活史的内涵,并以通俗易读的方式再现其复杂性和矛盾性。第二,乔治·艾略特全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集作为整体纳入考察范围,将小说创作与书信、杂文、译着和时代背景融会贯通,归纳乔治·艾略特小说独特的史学意识和民族共同体建构思想,阐发其内在关联、思想渊源和现代性意识。第三,围绕乔治·哎略特小说所发生的相关史料、学术史和思想史为本文提供了多维研究空间,使论证不停留于理论加文本的单一阐释环境,为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开创有益尝试。

二、The Tranquility of Wordsworth vs. the Agitation of Byr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Tranquility of Wordsworth vs. the Agitation of Byron(论文提纲范文)

(1)拜伦创作与“浪漫主义的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2)《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导读(论文提纲范文)

(3)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名谓辨析:“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二、“新浪漫主义”概念及内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创作特征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诞生
        一、“新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语境
        二、“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
        一、精神追求:未知世界的冒险
        二、生存意识:进取的强者
        三、审美特征:写实的文风
第二章 “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斯蒂文森
    第一节 斯蒂文森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
    第三节 “新”与“奇”:斯蒂文森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
    第四节 语言妩媚——美文作家
第三章 游戏:“艺术即使不娱乐大众,也要自娱自乐”
    第一节 《诱拐》:在苏格兰高地上游戏
        一、现实之力:真实的游戏
        二、想象之美:虚构的游戏
        三、作者与文本的游戏
    第二节 《黑箭》:在历史中游戏
        一、历史的记忆与创伤
        二、历史的调剂与慰藉
        三、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 冒险:“人世荒野中的旅行”
    第一节 《金银岛》:寻宝冒险
        一、独特的冒险叙事
        二、对人性善恶的挖掘
        三、神秘而浪漫的世界
    第二节 《化身博士》:道德冒险
        一、变身:取善还是择恶?
        二、伪装:本质存在还是悲剧宿命?
        三、自杀:忏悔还是逃避?
    第三节 荒野与花园:精神冒险
        一、心灵的栖居:自然
        二、冒险的诱惑:荒野
        三、行走的力量:乐观
第五章 斯蒂文森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斯蒂文森之于英国文学
    第二节 斯蒂文森之于世界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92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浪漫主义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浪漫”传统
    第二节 中国对西方“浪漫主义”概念的译介
第二章 《小说月报》浪漫主义译介概观
    第一节 历时性综述与分析总结
        一、历时性综述
        二、分析总结
    第二节 译介内容分类整理
        一、浪漫主义作家译介概说
        (一) 拜伦译介
        (二) 其他浪漫主义作家译介
        (三) 浪漫主义作家译介的整体状况
        二、浪漫主义作品译介分析
        (一) 浪漫主义作品译介的国别
        (二) 浪漫主义作品译介的主题
第三章 《小说月报》译介之浪漫主义作家溯源
    第一节 作家溯源情况概说
    第二节 作家溯源情况总结
第四章 译与作:以沈雁冰为例
结语 寻找中国1920年代的“浪漫主义”
附录1 “浪漫”的译介
附录2 《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作品介绍
附录3 《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作家、理论、评论介绍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7)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国外佩特研究述评
    国内佩特研究述评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学院派的唯美主义者
    第一节 拘谨的审美家
        一 佩特的早年生活
        二 职业生涯和作品
        三 谜一般的个性
    第二节 佩特与英国唯美主义
        一 维多利亚语境中的唯美主义
        二 佩特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用
    第三节 佩特唯美主义的源泉
        一 古希腊文化精神
        二 德国古典美学
        三 法国颓风美雨
第二章 印象式的审美崇拜
    第一节 别具一格的印象主义
        一 艺术与艺术至上
        二 印象、感觉、批评
        三 充满激情的想象
    第二节 审美瞬间的永恒
        一 世俗化的时间观与生命意识
        二 宝石般的火焰与片刻的最高质量
    第三节 和谐的完整性
        一 一切艺术都以趋近音乐为旨归
        二 甜蜜的力量
第三章 唯美化的道德理想
    第一节 审美家还是道德家?
        一 怜悯的道德和激情的更高道德
        二 特殊的道德美学
    第二节 生活艺术化
        一 佩特的生活哲学
        二 以艺术的精神对待生活
    第三节 理性之下的伊壁鸠鲁式愉悦
        一 伊壁鸠鲁主义抑或享乐主义
        二 自我节制的伊壁鸠鲁主义
第四章 唯美与道德的张力
    第一节 论文体与唯美主义修辞
        一 文体与唯美的形式
        二 内容与伟大的艺术
    第二节 想象的肖像:唯美与信仰的矛盾体
        一 “想象的肖像”式文体
        二 无法克服的忧郁——《宫廷画之子》
        三 复归的酒神与人间天堂的破灭——《欧塞尔的丹尼斯》
        四 格格不入的抽象的哲学灵魂——《塞巴斯蒂安·范·斯托克》
        五 阿波罗式诗意理想的追寻——《罗森莫尔德的卡尔公爵》
第五章 佩特在现代中国
    第一节 现代中国与西方唯美主义的相遇
        一 历史背景
        二 思想基础
        三 时代潮流
    第二节 佩特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一 萌芽期
        二 深化期
        三 潜隐期
    第三节 佩特唯美主义诗学在现代中国的接受
        一 印象主义批评
        二 颓废的人生观与审美的刹那
        三 生活之艺术与人生的艺术化
        四 快乐主义
        五一 切艺术都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
结语
参考文献
佩特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英美浪漫主义文学自然书写的生态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的审美与精神意义
二、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
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

(10)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节 史学意识和共同体概念界定
        一、本文使用的“共同体”概念和内涵
        二、19世纪英国的历史编撰意识
        三、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历史叙述意识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选题意义
        一、论文研究方法
        二、论文研究观点和思路
        三、论文选题意义
第一章 19世纪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时代必然性
    第一节 19世纪英格兰共同体建构的社会文化语境
        一、英格兰宗教共同体在时代多元发展中衰落
        二、英格兰王朝共同体在与议会较量中日渐式微
        三、时间概念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公共知识分子的民族共同体建构意识
        一、英格兰共同体建构的文化界呼声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英格兰共同体建构意图
    第三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创作脉络——以英格兰共同体构建为导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对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主体建构
    第一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历史主体意识及其史学渊源
        一、近代新历史主体意识萌芽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新历史主体意识
    第二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历史主体:从背景到中心
        一、“乡野村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建构
        二、“外省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建构
    第三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平民史观建构
        一、对卡莱尔的英雄概念反拨
        二、共同体的英雄:平民抑或贵族?
        三、艾略特小说平民史观的渐进性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对民族共同体的日常生活史建构
    第一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人文主义信仰”建构
        一、艾略特对孔德人性宗教的扬弃
        二、艾略特对费尔巴哈人本哲学的传播与推进
        三、艾略特小说中宗教文化的世俗转向
    第二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工作福音”建构
        一、“工作福音”的宗教伦理渊源
        二、“工作福音”的审美功能
        三、“工作福音”的救赎功能
        四、“工作福音”对“机械理性”的反拨
    第三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情感建构
        一、“相容与共”——情感的包容性
        二、情感联结——情感是人群的纽带
        三、情感认知——“情感是一种知识”
        四、情感书写——“情感就是力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民族共同体的异己分子史传
    第一节 历史主体的内在矛盾性:个体与共同体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中个体与共同体确定性的矛盾
    第二节 共同体“异己分子”的塑造
        一、共同体中的特立独行——玛吉的情感焦虑
        二、共同体的排斥——马南的自我流放
        三、共同体记忆的缺失——蒂托的投机与毁灭
    第三节 共同体“异己分子”的挣扎与出路
        一、理性社会中异己分子的覆灭——情感挣扎与无助
        二、自我流放的异己分子复归:婴孩与希望
        三、跨越种族疆界——丹尼尔·德隆达的越界者形象塑造
    第四节 “第二性”:英格兰共同体的“边缘化主体”与现实妥协
        一、时代的女性声音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女性书写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中女性僭越者的缺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的镜像: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异族共同体
    第一节 15世纪佛罗伦萨的共同体建构之镜——革命的硝烟与人性的卑微
        一、佛罗伦萨宗教共同体的瓦解
        二、共同体的脱离和坚守
        三、佛罗伦萨的世俗共同体建构
    第二节 19世纪犹太共同体建构之镜——异族共同体的融合抑或共存
        一、犹太主题选择的小说家主观意图
        二、跨越异族共同体的努力
        三、异族共存与大英帝国殖民扩张的矛盾性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1 国内外乔治·艾略特研究综述
附录2 乔治·艾略特笔下的犹太复国主义——重读《丹尼尔·德隆达》
附录3 国内乔治·艾略特作品译介编年
附录4 国内乔治·艾略特主要研究论文编年
附录5 西方乔治·艾略特研究主要着作编年
附录6 西方乔治·艾略特研究主要博士论文编年
附录7 乔治·艾略特生平编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The Tranquility of Wordsworth vs. the Agitation of Byron(论文参考文献)

  • [1]拜伦创作与“浪漫主义的根源”[J]. 倪正芳.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01)
  • [2]《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导读[J]. 莱斯利·马尔尚,董伊. 上海文化, 2020(09)
  • [3]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4]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D]. 朱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921-1931)[D]. 邱凌雁. 山东大学, 2019(09)
  • [6]“与狗遭遇”:论库切《耻》中的南非动物叙事[J]. 但汉松. 外国文学评论, 2018(03)
  • [7]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D]. 徐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英国诗学文化与徐志摩的诗艺建构[J]. 毛迅.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7(04)
  • [9]英美浪漫主义文学自然书写的生态意识[J]. 吴伟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D]. 赵婧.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华兹华斯的宁静与拜伦的激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