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29例探讨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29例探讨

关艳华(河南省长葛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461500)

【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急症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保守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在常规对征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具有止血迅速、效果确切、子宫切除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妇产科急症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75-01

急症出血在妇产科中是一种急重症,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甚至死亡。妇产科急症出血需要尽早的止血,如果止血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子宫的切除,对年轻未孕的患者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身心伤害。随着介入技术不断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治疗,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保留子宫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妇产科急症出血患者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患者2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8例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急症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年龄22~59岁,平均35.63±9.45岁;其中7例患者为剖宫产后出血,4例患者为阴道分娩后出血,3例患者为人工流产后出血,3例患者为子宫肌瘤术后出血,4例患者为功能性出血,3例患者为恶性葡萄胎术后出血,3例患者为卵巢癌术后出血,2例患者为宫颈癌术后出血;出血量:1000-4000ml,平均1856.67±357.58ml。对照组:年龄22~60岁,平均36.85±10.34岁;其中8例患者为剖宫产后出血,4例患者为阴道分娩后出血,3例患者为人工流产后出血,3例患者为子宫肌瘤术后出血,3例患者为功能性出血,3例患者为恶性葡萄胎术后出血,3例患者为卵巢癌术后出血,2例患者为宫颈癌术后出血;出血量:1100-4000ml,平均1924.55±413.87ml。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病、出血量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保守治疗:包括止血药和宫缩素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治疗无效,则给予盆腔内动脉选择结扎术或者子宫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所有患者在常规对征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基础治疗包括:补血补液、抗休克、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呼氧等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选择Seldinger’s插管技术,由患者的右股动脉穿刺,使用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对患者的子宫动脉以及出血血管进行造影,明显患者的出血情况。然后使用同轴导丝引导,将导管引导致至患者的子宫动脉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动脉栓塞。造影显示栓塞止血成功后,检查是否存在其他活动出血点,如果无其他出血点,则将动脉插管取出,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要求患者平卧24h以上。术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以及支持治疗,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当患者的血压平稳达到24h,并且明确无活动出血后,给予患者妇产科的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治疗的有效率、止血时间及子宫切除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29例患者中,26例患者止血成功,3例患者止血失败而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止血时间平均1.34±0.76h;对照组29例患者中,11例患者止血成功,18例患者止血失败面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止血时间平均7.56±1.21h。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疗效的比较(x-±s,n/%))

组别例数有效率止血时间(h)子宫切除率

观察组2926(89.66)1.34±0.763(10.34)

对照组2911(28.26)7.56±1.2118(62.06)

P<0.05<0.05<0.05

3讨论

妇产科急症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子宫创伤、血管畸形、妇科肿瘤等。并且可以发生于多种手术治疗之后。常规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当患者治疗无效时,再进行盆腔内动脉结扎术或者子宫切除术治疗,盆腔内动脉结扎术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并且有效率并不十分理想;子宫切除术,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还会导致许多育龄妇女丧失做母亲的机会。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用于妇产科急症出血的治疗后,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止血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子宫切除率,红导管动脉栓塞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止血快、定位准等特点,已经成为妇产科急症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1]。

在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时,如果常规治疗无效时,需要立即给予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并且在进行栓塞治疗时,要注意出血周围凝血块造成的类似血管的管状阴影,防止误栓。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少,并且均很轻微,常见的包括下腹部疼痛和发热,患者均能耐受,并且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由于子宫动脉的卵巢支为卵巢提供血液供应,虽然卵巢还有卵巢动脉为其提供血液,但栓塞子宫动脉以后会减少卵巢的血液的供应,导致卵巢功能的下降,已经有许多学者从多方面证实了这一观点[3]。因此,在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必须对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观察,防止损伤卵巢。

综上所述,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具有止血迅速、效果确切、子宫切除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陶红.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7(7):769-770.

[2]宁廷英.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大出血的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5,3(8):10-12.

[3]吴伟.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5(1):39-41.

标签:;  ;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急症出血29例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