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第二小学722200

【指导思想】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新课标中提倡要用探究的方式或以探究为主的方式来学习,本节课正是体现了课标的这一点。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们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认识溶解现象、不溶解现象及如何过滤,学会在生活中判断溶解不溶解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我们认为,科学课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及科学思维。

【教材分析】《盐和糖哪儿去了》是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水》的第三课,本单元是一个整合性的主题,前面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了水的特征及力量,本课涉及的溶解现象,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但学生并不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溶解在水里了。本课从观察食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中去,逐步发展对溶解、不溶解特征的认识,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会用感官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2)进而知道什么是溶解;(3)能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初步掌握分析现象认识事物的方法;(2)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难点: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实验实施方法】

1.说教学方法:本次实验所采取的教学法有创设情境法、实验探索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在简单了解溶解概念后,给学生做了演示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溶解的掌握。

3.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大胆开口,及时进行交流。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盐、红糖、沙子各1份,水3杯,搅拌棒3根,学习单1份;分组材料二:面粉2份,水2杯,搅拌棒2根;分组材料三:加了面粉的水1杯,盐水1杯,搅拌棒2根,过滤装置3个。(一次性杯子上固定一块深色的棉布或滤纸)演示材料:盐、红糖、沙子各1份,尝味棒2根,红糖水1杯,搅拌棒1根,水3杯(还有一杯静置好的面粉水),过滤装置,搅拌棒1根,课件,板书,面粉在水中不会溶解的视频。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视频,我们一起看看吧。

2.播放《毛驴过河》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故事里,毛驴背的盐和糖袋子变轻了,那么盐和糖到哪儿去了?(全班讨论)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动画,集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题。

二、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做糖溶解的演示实验,为下一步分组实验的进行做了步骤上的铺垫,并通过观察,尤其是颜色,加深对溶解的理解。

分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将盐、红糖、沙子分别倒入水中,搅拌,静置,观察在水中的情况。师:沙子在水中和盐、糖一样吗?我们能看见吗?生:能看见。师:像沙子这样,放入水里我们还能看见沙子,我们就说它不能溶解于水。通过对比,给学生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概念。

三、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油能否溶解水中。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油能否溶解于水中。

2.教师演示:将油加入水中或将水倒入油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片刻。

3.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并判断油不能溶解于水中。

4.请大家把书打到20页,看看书中的四种物质,哪些能在水中溶解,哪些不能在水中溶解?讨论后订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有的不能溶解,学生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生活中更多的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

1.回家后把书中这几种物质再进行实验,自己再判断判断。(切记:不要用沸油进行实验,以免烫伤)

2.思考:怎样让一块方糖溶解得更快?

【教学反思】本堂课《盐和糖哪儿去了》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揭示溶解现象这一概念。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标签:;  ;  ;  

《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