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论文_林青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地革命,革命战争,时期,土地,供给制,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林青旺[1](2019)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是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发端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启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一支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并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叁大成果",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余涛[2](2019)在《左右江苏区土地革命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左右江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西部建立的一块重要根据地。苏区政府成立后,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开展土地革命的政策措施,但实施中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土地革命进展缓慢。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经济建设的探索,其经验教训是党的经济政策日益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和宝贵财富。(本文来源于《广西地方志》期刊2019年05期)

岳锋,孙立建[3](2019)在《聆听文物中的红色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锦幛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珍藏着一面抗战时期“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锦幛,上有3000多人的签名。锦幛是用两块红色平板布缝制的,长4米,宽1.5米,幛面上缝着用黄平布剪成的标语“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锦幛上款为“纪念七一、七七(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9-09-27)

[4](2019)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中心任务。1933年春,陕甘边区的领导机关在巩固、扩大照金苏区的过程中,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大力实施了分配土地给农民的政策。作为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兼党团书记的习仲勋,成为照金苏区土地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早在1932年10月,习仲勋就参与领导了渭北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但当时由于外部条件尚不具备,土地分配工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效果不佳。(本文来源于《少年月刊》期刊2019年18期)

胡伟[5](2019)在《基于机械化生产的“土地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原来拟定的标题是"土地革命",感觉哲学范畴有点大,另外还有可能引起严重的歧义。既不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也不是要解决"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田地"的问题。思来想去,改成现在这个学术化的标题,不过与内容可能还有差异,涵盖不住其内涵,但又找不到恰如其分的用语,这个不伦不类的标题也就姑且用之了。(本文来源于《农机质量与监督》期刊2019年08期)

梁轩铭[6](2019)在《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治秩序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使广大受压迫民众分到了田地,通过建立民主选举制度使其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通过变革乡村权力结构秩序和阶级结构秩序,使苏维埃政府成为乡村权力主体,打破了国家-乡村"双轨制"的权利结构,民众参与到乡村权力运作,各阶级地位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重建了乡村政治秩序,为乡村治理、秩序变革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历史参照。(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9年08期)

丘元生[7](2019)在《利用上杭地方史教学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用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版高中历史关于土地革命战争的内容,出现在必修一专题叁第叁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叁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在必修叁第四专题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目《毛泽东思想的诞生》。编写重视历史发展主干脉络的教学,历史课堂如果没有历史细节的支撑,必然显得枯燥和乏味,因而极大影响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失去了学科应有的魅力。闽西上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着特殊历史地位,便于收集资料和发挥地方史的教育功能,可以就这一时期入手,充分挖掘引用上杭地方史资源,逐渐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与教学水平,以求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本校课改"导-激-研-促"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8期)

龙小平[8](2019)在《试论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及其历史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共琼崖特委和各级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琼崖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紧密结合琼崖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定了符合琼崖实际的较高水平的土地政策,领导革命根据人民开展土地革命,极大地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同时,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5期)

[9](2019)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干部工作的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1928年7月,党中央指出:"必须从农民、工人和游击武装起义队伍中创造出自己的军事指导人才,召集农民协会和职工会内革命分子,作为红军将来的干部,作为红军最可靠的柱石。"正是遵循这一方针,红军吸收并培养出了大批工农干部。他们使我军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得到了基本保证,其中许多人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1930年,鉴于红军急剧扩大,急需干部,军委要求从速调查所属人员中的"军事、军医、交通、修理枪(本文来源于《新长征》期刊2019年08期)

刘倩[10](2019)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供给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军初创时期,在没有国家政权提供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废除薪饷制,实行带有战时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通过自筹经费、给养,以平均分配为原则,保障了官兵的日常消费,实现了官兵物质待遇上的基本平等。(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期刊2019年04期)

土地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左右江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西部建立的一块重要根据地。苏区政府成立后,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开展土地革命的政策措施,但实施中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土地革命进展缓慢。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经济建设的探索,其经验教训是党的经济政策日益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和宝贵财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1].林青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9

[2].余涛.左右江苏区土地革命新探[J].广西地方志.2019

[3].岳锋,孙立建.聆听文物中的红色故事[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

[4]..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J].少年月刊.2019

[5].胡伟.基于机械化生产的“土地革命”[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9

[6].梁轩铭.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治秩序的重建[J].世纪桥.2019

[7].丘元生.利用上杭地方史教学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用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8].龙小平.试论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及其历史作用[J].山西青年.2019

[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干部工作的经验[J].新长征.2019

[10].刘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供给制初探[J].军事历史.2019

论文知识图

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陆军军服Fi...布迈丁土地革命和红军长征-长征到达陕北的...土地革命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房县博物馆-房县博物馆中共红七军前委旧址-中共红七军前委旧址—...

标签:;  ;  ;  ;  ;  ;  ;  

土地革命论文_林青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