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摩擦力论文_张多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摩擦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摩擦力,凹版,摩擦,简谐运动,轧机,声学,转子。

振动摩擦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多生[1](2019)在《用动能定理研究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弹簧振子振动的终态位置和振动路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动能定理研究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探讨对弹簧振子的最终静止位置,确定振动的次数,以及振子通过的总路程.(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曾家谦[2](2019)在《变摩擦力下板带轧机垂扭耦合振动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对板带轧机垂扭耦合振动的控制过程未考虑变摩擦力的影响,无法对振动特性进行准确分析,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提出一种变摩擦力下基于振动摩擦模型的板带轧机垂扭耦合振动控制技术;将垂扭耦合振动参数作为输入向量,理想状态下变摩擦力作为输出向量,确定垂扭耦合振动参数;采用遗传算法对已确定的最优垂扭耦合振动参数进行辨识,构建振动摩擦模型,完成对垂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准确分析,解决控制过程中的变摩擦力影响问题;利用振动摩擦模型对系统位移响应和频域响应振动特性进行控制,实现板带轧机垂扭耦合振动的控制;与传统控制技术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所提控制技术控制精度可达98%,能够减小控制过程的变摩擦影响,可对振动特性进行准确分析,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陈伟,和保民,郭高翔,杨改彦[3](2019)在《异型坯结晶器振动参数对铸坯摩擦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防止漏钢事故的发生,降低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摩擦力,改善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润滑状况,本文研究了异型坯结晶器振动参数对铸坯摩擦力的影响。利用VB软件建立了异型坯连铸结晶器振动参数模型和固液两态摩擦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的振动参数条件下,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摩擦力的变化规律,以期找到摩擦力最小的异型坯结晶器振动参数,为改善铸坯表面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魏鹏鹏,张勤河,谭磊,徐英强,张洪才[4](2018)在《超声振动对软组织穿刺过程中摩擦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摩擦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现象,软组织穿刺过程中的摩擦力是针管与组织间相互作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穿刺活检取样效率和精度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有关超声振动对穿刺过程中摩擦力的研究较少。目的:明确超声振动辅助穿刺软组织过程中振动振幅对摩擦力的影响规律,并验证摩擦模型的正确性,为超声振动辅助取样装置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穿刺活检取样效率和精度。方法:基于LuGre模型,引入超声振动因素,建立活检针表面与软组织之间的摩擦模型。通过新摩擦模型分析附加超声振动后摩擦力减小的原因,并通过实验验证摩擦力随振幅增大的变化规律并证明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果与结论:附加超声振动后,软组织穿刺过程中的摩擦力显着减小。摩擦力随振幅的增大基本成指数为-1的幂函数关系减小。结果显示基于LuGre模型的新摩擦模型能够正确反映超声振动辅助穿刺软组织穿刺过程中振幅对摩擦力的影响规律。超声振动辅助穿刺软组织过程中振幅对摩擦力的影响规律得到明确。(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24期)

覃文源,覃会,郑洪波,张振果,张志谊[5](2017)在《轴承摩擦力作用下弹性支承轴系自激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力式水洞中的弹性支承轴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水润滑橡胶轴承摩擦力作用下的自激振动特性及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于某一确定转速产生自激振动,并随转速下降维持不变直到一个较低转速由于驱动力不足而消失,各个转速下的自激振动均表现为转速调制下的单阶模态失稳。为了研究自激振动机理,建立了弹性支承轴系动力学模型。在建模时,将轴系分为弹性支承和转轴两个子结构,分别获取固有振动频率和模态振型,建立在轴承界面摩擦力作用下的支承-转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模态迭加法对模型进行降阶处理。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分析主要物理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失稳模态为支承的小阻尼扭转振动模态,支承振动与轴承摩擦耦合作用是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7年17期)

凌明祥,朱长春[6](2017)在《液压振动台非线性摩擦力测量与参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液伺服振动试验系统低速和换向时的非线性摩擦力测量和补偿是提高运输环境试验和地震模拟试验等控制精度的重要途径。为了定量获取液压振动台的非线性摩擦力,基于Stribeck效应建立了改进的电液伺服振动试验系统非线性摩擦力理论模型,并结合液压振动台的力平衡方程建立了非线性摩擦力待辨识参数的目标函数。提出一种基于位移闭环控制的简便方法对不同速度下的液压振动台油缸压力差进行测量,得到振动台液压缸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随速度变化的数值规律。采用基于拟随机序列的混合遗传算法对非线性摩擦力理论模型的4个参数进行了辨识。试验结果证明了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为液压振动试验系统加速度波形失真补偿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7年04期)

陈楠轩[7](2015)在《磨损过程中摩擦力与摩擦振动信号的混沌特性及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摩擦学系统在磨损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及内在联系,进一步揭示和评价摩擦磨损机理,便于更好地开展摩擦学复杂问题的定量研究,本论文以混沌理论为基础,以磨损过程中的摩擦力及摩擦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磨损过程中摩擦系统的混沌特性演化规律,以及摩擦力与摩擦振动信号的相关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试验在销盘式摩擦学试验机上进行,上试样分别采用铝、铜、GCr15、20钢,下试样统一采用淬火45钢在相同的工况及润滑条件下进行摩擦磨损试验,采集四组磨损过程中的摩擦力信号和摩擦振动信号。接着以洛伦兹混沌信号为例,定量分析了噪声对混沌信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噪声对混沌信号的功率谱、嵌入维数、时间延迟、最大Lyapunov指数、关联维数等多种混沌特性都有较大的影响,论证了滤波的必要性。然后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洛伦兹混沌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与小波滤波和中值滤波得到的信号进行比较分析,证明EMD滤波方法对于含有噪声的混沌信号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于是将该方法应用于真实的摩擦磨损试验信号中,使用EMD方法对试验采集的摩擦力和摩擦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结果表明,EMD方法对于试验所采集的摩擦信号也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最终得到了相对纯净的摩擦信号。其次,采用延迟坐标状态相空间重构技术对试验所采集的摩擦力信号和摩擦振动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分别构建相空间中摩擦力和振动信号的吸引子和递归图,以定性研究磨损过程混沌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中所选用的摩擦副在磨损过程中摩擦力和摩擦振动信号的相空间轨迹都存在“从远离平衡态的发散突变模式到平衡态的收敛和维持的稳态模式再到远离平衡态的发散突变模式”的演化规律。然后,对摩擦力和摩擦振动信号分别采用关联维数,递归度,确定度,分歧度,熵和分层度等多种混沌特性参数进行表征,以定量研究磨损过程摩擦系统的混沌特性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材料摩擦副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相空间轨道结构的精细程度、相空间轨迹的收敛程度、摩擦系统所蕴含的信息量以及摩擦系统的稳定程度无一例外具有“倒浴盆曲线”的变化规律。摩擦力和摩擦振动信号的相空间轨迹都存在轨道之间距离由远及近再远的规律;摩擦系统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在磨损过程中存在由少到多再变少的规律,与磨合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叁个磨损阶段相对应最后,采用交叉递归图和交叉递归度,交叉确定度和交叉平均线长叁种基于交叉递归图的相关性定量参数分别对每组试验在磨损过程中摩擦力和摩擦振动信号在相空间中的相关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力和摩擦振动信号在相空间中具强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鲁建东,赵贝贝[8](2014)在《机械振动对凹版滚筒与刮墨刀间摩擦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凹版印刷机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摩擦力中,凹版滚筒和刮墨刀之间的摩擦力对印刷效果和凹版耐印力影响很大。本研究从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分别对凹印机的振动对凹版滚筒和刮墨刀之间摩擦力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当振动发生时,凹版滚筒和刮墨刀之间摩擦力会减小,而摩擦力的减小会减少凹版的磨损,但是如果凹版滚筒和刮墨刀之间摩擦力过小,就会影响刮墨刀的刮墨效果,因此摩擦力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花纯利,塔娜,饶柱石[9](2014)在《阻尼对摩擦力作用下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Lagrange方程推导出不平衡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在摩擦力作用下转子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特性。最终通过对分叉图、叁维谱图、时域曲线图、相图和Poincaré截面的分析,得到了摩擦力作用下转子系统中蕴含的各种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分析转子系统阻尼比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所揭示的振动特性为转子系统的状态识别、诊断和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4年13期)

王小平[10](2014)在《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时的振动分析——对一道高考题的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题.(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9题)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0.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W-(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4年04期)

振动摩擦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对板带轧机垂扭耦合振动的控制过程未考虑变摩擦力的影响,无法对振动特性进行准确分析,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提出一种变摩擦力下基于振动摩擦模型的板带轧机垂扭耦合振动控制技术;将垂扭耦合振动参数作为输入向量,理想状态下变摩擦力作为输出向量,确定垂扭耦合振动参数;采用遗传算法对已确定的最优垂扭耦合振动参数进行辨识,构建振动摩擦模型,完成对垂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准确分析,解决控制过程中的变摩擦力影响问题;利用振动摩擦模型对系统位移响应和频域响应振动特性进行控制,实现板带轧机垂扭耦合振动的控制;与传统控制技术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所提控制技术控制精度可达98%,能够减小控制过程的变摩擦影响,可对振动特性进行准确分析,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摩擦力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多生.用动能定理研究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弹簧振子振动的终态位置和振动路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

[2].曾家谦.变摩擦力下板带轧机垂扭耦合振动控制技术[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3].陈伟,和保民,郭高翔,杨改彦.异型坯结晶器振动参数对铸坯摩擦力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9

[4].魏鹏鹏,张勤河,谭磊,徐英强,张洪才.超声振动对软组织穿刺过程中摩擦力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5].覃文源,覃会,郑洪波,张振果,张志谊.轴承摩擦力作用下弹性支承轴系自激振动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

[6].凌明祥,朱长春.液压振动台非线性摩擦力测量与参数辨识[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7

[7].陈楠轩.磨损过程中摩擦力与摩擦振动信号的混沌特性及相关性[D].中国矿业大学.2015

[8].鲁建东,赵贝贝.机械振动对凹版滚筒与刮墨刀间摩擦力的影响[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

[9].花纯利,塔娜,饶柱石.阻尼对摩擦力作用下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2014

[10].王小平.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时的振动分析——对一道高考题的拓展[J].物理教师.2014

论文知识图

滚动轴承纯滚动振动模型工作模态(B(1,0))的振型和推动方...非正弦振动摩擦力补偿原理框图相同参数下正弦与非正弦振动结晶器摩...-8结晶器正弦振动的摩擦力曲线

标签:;  ;  ;  ;  ;  ;  ;  

振动摩擦力论文_张多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