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余热论文_纪历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余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余热,低温,省煤器,锅炉,转子,技术,偏心。

低温余热论文文献综述

纪历[1](2019)在《低温余热磁悬浮发电机转子轴系振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磁悬浮高速直驱发电设备能够显着地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效率。以磁悬浮高速永磁发电机为对象,研究磁悬浮转子受到的电磁不平衡拉力及其轴系的径向振动情况。文中综合考虑磁悬浮转子静、动态偏心,结合麦克斯韦应力法与等效磁路法推导了电机不平衡拉力的解析模型,并结合转子质量不平衡激励以及磁悬浮轴承的控制反力研究了转子的振动情况。文中通过计算、仿真及试验对影响不平衡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其与偏心量幅度、发电机转矩角以及转子磁动势与偏心角度的初始相差等多个因素的关系,所得研究结论为抑制磁悬浮发电机转子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瑛[2](2019)在《浅谈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厂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探讨了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厂中应用的主要设备,旨在促进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厂中的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29期)

[3](2019)在《在低温余热回收的基础上改进“水-水”热泵设计的过冷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热泵设计中,针对小温差二次温升(约5K)的加热应用优化已经很成熟。但在具有其他更高温升要求的应用中,就可能需要不同的设计标准。例如,跨临界循环可以提高热水供应效率并有助于水温提升。本文设计了一个"水-水"热泵(WtWHP-water to waterheatpump)原型,从不同低温水源的热回收过程中为水加热(10℃~60℃),通过膨胀阀按顺序控制所用水源的过冷,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我们为这一设计搭建了一个新的"水-水"热泵系统(本文来源于《家电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瞿明军[4](2019)在《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在两种制酸工艺中的实践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两种制酸工艺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装置共性、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办法。通过对几套不同制酸装置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总结,提高对其生产管理的认识,确保低温余热回收装置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行。(本文来源于《硫酸工业》期刊2019年09期)

罗城鑫,赵大周,刘心喜,谷菁[5](2019)在《基于分布式能源低温余热利用的膜式液体除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深入,分布式能源技术的综合能源利用率也在逐步升高。探讨了分布式能源梯级利用情况和常用的除湿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分布式能源低温余热的膜式液体除湿技术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8期)

赵铮[6](2019)在《烧结发电余热锅炉低温上水创新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于热回收的利用技术和相关设备已经在我国出现了广泛的应用,其大多数主要是通过以余热锅炉的方式对热量进行吸取,产生蒸汽,实现发电的目的。本文主要对烧结发热余热锅炉运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余热锅炉启动中的问题有效解决。(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3期)

肖勇,魏海军[7](2019)在《水泥余热锅炉窑尾省煤器低温腐蚀的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至70年代出现的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即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大大提高了水泥窑的热效率和单机生产能力,以其技术先进性、设备可靠性、生产适应性和工艺性能优良等特点,促进了水泥工业向大型化进一步发展。随着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及垃圾衍生物技术的成熟,部分水泥厂通过对预热器进行改造,用于协同处理垃圾及垃圾衍生物。由于垃圾及垃圾衍生物的加入,水泥窑不得不对烟气进行喷氨处理,因而烟气成分发生极大变化,烟气中SO2等有害气体比例明显增加,导致窑尾余热锅炉省煤器管束发生低温腐蚀。文章主要探讨窑尾锅炉省煤器低温腐蚀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中)》期刊2019年08期)

刘岗,黄玉妹,沈洪洪,任建兴[8](2019)在《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在63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锅炉过高的排烟温度不仅使锅炉效率大幅降低,而且使脱硫系统耗能、耗水加剧,导致除尘器效率下降,同时使得风机、除尘器寿命缩短。对一种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的投用模式方案进行了分析。该方案通过回收排烟热量、加热凝结水及二次风,提高了锅炉效率。经测算,在设计工况下,该方案将降低发电煤耗约2. 424 g/kWh。测算结果论证了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投用具有较高的热经济性和实施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上海电力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侯环宇,田京雷,郝良元,李立业[9](2019)在《钢铁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愈显重要。针对当前钢铁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率较低,开发低温余热回收技术,拓展低温余热的领域是当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概括钢铁工序中余热余能的分类及特点,介绍目前低温余热回收的相关技术,提出余热利用中应遵循的原则,以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4)

王称[10](2019)在《冶金行业低温余热利用方向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节能降耗是近几年的国际热点,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冶金行业必须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将冶金行业的低温余热利用发挥到最大效益,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将多余、废弃的能源重新利用起来,进而提高冶金行业的经济效益,在节约燃料的同时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冶金行业低温余热利用方向及建议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低温余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阐述了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探讨了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厂中应用的主要设备,旨在促进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厂中的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余热论文参考文献

[1].纪历.低温余热磁悬浮发电机转子轴系振动机理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2].王瑛.浅谈中低温纯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厂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9

[3]..在低温余热回收的基础上改进“水-水”热泵设计的过冷控制[J].家电科技.2019

[4].瞿明军.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在两种制酸工艺中的实践总结[J].硫酸工业.2019

[5].罗城鑫,赵大周,刘心喜,谷菁.基于分布式能源低温余热利用的膜式液体除湿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

[6].赵铮.烧结发电余热锅炉低温上水创新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19

[7].肖勇,魏海军.水泥余热锅炉窑尾省煤器低温腐蚀的解决方案[J].决策探索(中).2019

[8].刘岗,黄玉妹,沈洪洪,任建兴.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在63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9

[9].侯环宇,田京雷,郝良元,李立业.钢铁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究[C].第十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10].王称.冶金行业低温余热利用方向及建议[J].中国金属通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定流量和定温控制蓄能温度曲线不同W下集热器输出能量曲线不同W下热水温度曲线、6.18分别给出了不同W下蒸发器入口...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低温余热蒸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

标签:;  ;  ;  ;  ;  ;  ;  

低温余热论文_纪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