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诗词论

石林诗词论

李慧[1]2004年在《石林诗词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叶梦得诗、词以及诗论的综合研究。在目前尚没有全面而整体的叶梦得研究,而主要关注点相对集中于或词、或诗论等单一方面的情况下,本文将代表其文学成就的诗、词、诗论这紧密相关的叁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以之为研究立足点,力图结合其事迹得到在文学领域中对叶氏着述的“全面”研究。研究中,不仅探寻其中独立的因素和特质,给予前人未研究过的叶氏诗篇以客观的评价,并且发掘其文学创作、文学心态及仕途轨迹之间的相互关联。 文章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探讨:石林事迹,石林诗词以及石林诗论。首先将石林仕迹进行阶段性的归类,找出阶段性特征,进而将一些具体问题考订论辨,如石林籍贯,石林与党争等。对于石林诗作,以经纬的形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将其定位。具体而言,先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作诗时间,然后以类型为轨迹分类说明诗的特征以及诗作背后隐藏的石林心态。石林词的风格较石林诗而言体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特质,更为丰满。是故,对于石林词,更注重风格的讨论,包括其词风本身的多元化,以及与他人比较得出的特色。石林诗词创作无法脱离石林本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所以在讨论完石林诗词风貌之后,进而寻找背后的因素和动力,例如石林山居和交游对其创作的影响。由于石林诗词所存的数量比较少,所呈现出的创作风貌从整体上说也比较单元化,所以在行文过程中并非只着眼于平行层面的文学风格因素,而更注重史实与创作的互证。石林诗论是现代学者研究较多的方面,本文关注石林诗论的具体细则,进而阐述对石林诗学思想的认识及其与创作间的联系。 通过对叶梦得文学方面的探讨,希望对目前叶梦得研究有所助益。

张轶芳[2]2007年在《叶梦得及其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这一文学体裁,诞生于隋唐,成熟于中唐时期,在两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很多词人词集。宋代词作家叶梦得历仕哲、徽、钦、高宗四朝,是一位在两宋之交的政治史和文化学术史等方面有较高地位和影响的人物。叶梦得的《石林词》在宋南渡时期极有声名,但历来对于叶梦得其人其词的研究相对其他词人是比较薄弱的。本文试图对叶梦得的生平及他的《石林词》进行研究。引言部分介绍了叶梦得及《石林词》的研究现状和预期突破。第一章主要论述叶梦得的生平简介,包括其家族、籍贯、着述及以行年简谱的形式介绍叶梦得的生平及为人。他在政坛上可以做到荣辱不惊,进退自如,在朝廷为官时尽忠职守,认真负责,多做实事,被排挤甚至赋闲时能潇洒而去、翩然归隐。第二章介绍《石林词》的创作背景、题材和思想内容。石林词中的闲适词和爱国词是词集中最具特色的。第叁章论述《石林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历史地位。雄健豪迈、旷远疏放、柔婉清丽这叁种风格共同构成了《石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结语部分基于上述对叶梦得其人及《石林词》的论述,得出叶梦得是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词作家,《石林词》以其独特的风格在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刘逢媛[3]2016年在《南宋笔记中的当代士人交游》文中认为南宋是经历了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士人南渡后建立起来的宋室王朝,与北宋合称为宋朝,又称之为“两宋”。整个南宋社会在宋孝宗及宋宁宗朝相对富足安稳,宋宁宗之后边事日急、国势日衰。这种与前代截然不同的偏安一隅的生存环境,影响着南宋士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气质,而这一切也都折射在了士人的交游活动之中。南宋在政治上基本继承北宋“祖宗家法”即重文抑武,注重以文治国。但在权相政治突出的南宋,出现了秦桧、韩惋胄、史弥远、贾似道等权相,权相专权、擅权,控制着朝政的运作,掌握了裁度大权。权相专政与激烈的党争,严重影响着当时士人的交游关系与交游心态,在士人交游史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南宋虽然政治腐败、国势日衰,但其经济却相当发达。宋室南渡之后,曾两次获得较长时间的休战期得以休养生息,偏安一隅的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基于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拥有了良好的基础,陆运水运发达,海外贸易便利,促使经济中心逐步南移,为南宋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员的流通,打破了保守、封闭的社会壁垒,社会氛围也逐渐变得开放、活跃,士人交游的范围和对象也得以拓宽,使得南宋社会延续了北宋“举世重交游”的风气。在用人制度上,南宋继承了北宋科举取士的制度,且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拓宽了取士范围。南宋时取士完全不受出身门第的限制,许多科举登第的士人皆为平民,且朝廷继续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即便是权相擅政也不失爱才之心,为南宋士人交游提供了包容、自由的气氛。士人之间常因地域、社会地位、情感认同或知识文化水平的接近,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交游关系。宋代笔记写作繁荣,在宋代笔记中记载了许多与南宋士人交游相关之事,这些交游对象广泛,交游的主题、形式也十分丰富。本文研究南宋士人交游,从南宋笔记中的相关记载入手,将南宋笔记作为研究南宋士人交游活动的一个窗口。交游活动总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的,所以南宋士人交游活动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学、学术紧密相关,交游活动中反映出的政治、文学、学术现象值得探讨与深思。同时,通过士人交游活动中一些礼仪风俗的变迁可以了解到当时士风与士情。本文共分为叁大部分,由南宋士人的交游对象,南宋士人交游与政治生态、文学创作与学术繁荣,南宋士人交游礼俗的变迁与士风的颓坏。第一章,主要探讨南宋笔记中记载的士人交游对象,笔记中记载的当世士人交游的对象主要涉及到同年、释、道与青楼女子四类。文中首先对笔记中记载的相关于这四类交游对象之事进行分类整理,从交游的形式、主题来分析形成此种交游的原因,并指出此类交游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出身,经过北宋社会的沉淀,南宋社会形成了更加广泛的同年关系,士人彼此的性情志趣、政治理想等都是影响同年关系的重要因素。南宋宽松的释、道环境使得释、道二教盛行,儒、释、道之间交游频繁,促进着儒释道的合流。其中,在笔记中记载集中的为士人与道教术士的交游事迹,南宋占卜之风猖獗,占卜方式也多种多样,士人往往通过占卜来获取科举、仕途、时事的吉凶,从而在衰世中获得短暂的心理慰藉。南宋士人还与青楼女子交流频繁,尽管南宋朝廷明令禁止狎妓,但仍不能阻止大多数士人的狎妓活动,这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士人好色之风、理学禁锢的反作用等不无关系,士人与青楼女子的交游刺激着宋词的创作、扩大了宋词的传播范围。第二章,主要探讨南宋士人交游与政治生态、文学创作与学术繁荣之间的关系。宋代的士人群体具有政治、文学、学术叁位一体的特点,大都是集官僚、文士、学者叁位于一身,故而他们的交游往往也离不开当时的政治、文学、学术环境。南宋时期政治上内朝怠政,外朝党争不断,权相在皇帝怠政期间掌握了政权,形成了典型的权相政治。宋代士人在儒学复兴的背景之下深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理想,这就注定了他们容易被卷入朝廷党争与权相专政之中。本章第一节主要探讨了南宋士人交游与政治的关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交游中士人与权相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南宋叁大权相,即秦桧、韩侂胄与贾似道;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交游中围绕“道学”而兴起的朋党之争,对笔记中记载较多的“庆元党禁”之事进行爬梳,并对受党禁影响的士人畏祸心态进行分析,畏祸心态形成后又限制着士人的交游关系。士人交游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在笔记中主要反映在对诗词创作的促进上,本节共有叁部分,分别对士人相交、贬谪、集会结社叁个交游契机中,士人的诗词创作情况进行分析。相交时的以诗词论人,贬谪时的以诗词互慰,集会结社时的以诗词互娱,都促进着南宋诗词的发展。南宋中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士人的交流重心转移到学术上,本节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笔记中记载的士人交游中的学术讨论、争辩、考据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讨论因士人交游而产生的着作保存,通过这两个方面来了解南宋士人交游对南宋学术繁荣做出的贡献。第叁章,宋代是一个高度文明的朝代,礼仪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杆,士人交游中无处不涉及到礼,礼在交游的表现就显得尤其重要。本章主要对笔记中记载较多的名刺、称谓、服饰、父执这四方面的交游礼俗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通过疏通这些礼俗在南宋士人交游中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交游礼俗在当世的变迁情况,以及挖掘礼俗变迁背后所蕴含着的士风、士情的变化。其次由礼及情,谈论了在礼俗逐渐没落、士风不断颓坏的南宋社会,一部分南宋士人在交游中身体力行地以礼、以情维护着士人阶层的品行与操守,体现出重学术、重情义、轻功利的高风亮节,不停规正着南宋社会日渐浇薄的礼俗与士风,引导与维护着南宋的政治、学术、文化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李良[4]2011年在《论诗绝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诗绝句作为中国传统诗学理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理论价值远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发掘。长期来对论诗绝句研究者虽则不乏,然而多为单篇短制之论文,鲜有系统完整研究之作,本文用意所在,即冀能补此一空缺。本文绪论部分,对论诗绝句各时期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藉由文献的综述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论文第一章就论诗诗发展概况,论诗绝句的分类,论诗绝句的理论特征,以诗话为例对论诗绝句与中国其他传统文论在内容上的相通性逐一作了论述。第二章就论诗诗在唐代前的发展作了介绍,《诗经》中的有关论诗诗句,是论诗诗发展的源头,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评之风及赠答之风对论诗诗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论文其余各章概述唐、宋、金、元、明、清及近代各时期论诗绝句发展的大致状况,并择取各代论诗绝句重要之诗家——如杜甫、戴复古、元好问、兰茂、谢启昆等人——为代表,简述其论诗绝句所体现出来的诗论主张。论文结语部分则就论诗绝句常见的几个诗学观点及其内容指涉略作归纳。就论诗绝句作系统完整的研究,阐明其中所蕴含的诗学理论,显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我们对古代诗家及其诗作的了解,将这些诗学理论和同一时代表现在诗话等其他诗学作品中的诗学主张相互发微印证,可以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其时的诗学观,从而对该时代的文学思潮得到更为完整透彻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石林诗词论[D]. 李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 张轶芳. 河北大学. 2007

[3]. 南宋笔记中的当代士人交游[D]. 刘逢媛.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4]. 论诗绝句研究[D]. 李良. 复旦大学. 2011

标签:;  ;  ;  ;  ;  

石林诗词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