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侧睾丸论文_李广云,武志宏,何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侧睾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睾丸,隐睾,精子,因子,间皮瘤,输精管,体视。

对侧睾丸论文文献综述

李广云,武志宏,何婷婷[1](2019)在《超声诊断一侧睾丸破裂合并对侧睾丸脱位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38岁,因车祸致阴囊疼痛伴全身多发伤4 h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阴囊肿大,皮肤紫红,触痛明显,左侧腹股沟区触及一肿块,大小约6.0 cm×3.0 cm,可活动,质韧,自诉无隐睾史。超声检查:整个阴囊壁增厚,较厚处约1.5 cm,右侧阴囊内睾丸大小约3.9 cm×2.8 cm×2.6 cm,形态欠规则,实质回声不(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方继超,郭航,范海涛,冯树强,张明[2](2018)在《既往单侧隐睾对侧睾丸肿瘤病例1例并回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睾丸肿瘤占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5%-9%,占男性全身肿瘤的1%-2%。~([1])隐睾是小儿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多表现为单侧,并以右侧未降为主,约15%为双侧。早产儿发病率约为30%,健康新生儿约为3%,3月时约为1%~([2])。临床上对既往隐睾行睾丸下降固定术,该侧睾丸发生恶变的病例报道较多,而对侧睾丸发生恶变的病例报道较少,其发病率也相对较低。现将1例既往左侧隐睾,右侧睾丸发生肿瘤的病例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虎[3](2015)在《单侧隐睾与对侧睾丸癌相关性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单侧隐睾与对侧睾丸癌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 Data、CNKI、Cochrane和CBM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80年至今,收集所有单侧隐睾与对侧睾丸癌相关性的队列研究及病历对照研究的文献。要求符合隐睾及睾丸癌相关性研究,并能提供具体数据的文献。由3名质量控制员按照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测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5.2版软件进行数据的Meta分析处理;本系统评价疗效资料均为分类变量,故以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RR或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来表示变量。结果:共检索出文献1630篇,符合要求12篇,排除7篇,其中符合要求的5篇纳入此meta分析。结果共涉及5个病例对照研究,男性隐睾症138例,86(62%)在同侧和52(38%)在对侧。合并的相对危险度在同侧和对侧睾丸癌中分别为:[OR=3.04,95% CI(1.88,4.91),P=0.15]和[OR=1.98,95% CI (1.12,3.50), P=0.09]。结论:单侧隐睾导致睾丸癌的风险在双侧睾丸均会增加,但同侧风险会高于对侧。因为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队列研究加以验证。(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王凡青,蒋勇军,余海熠[4](2014)在《先天性单侧输精管缺如合并对侧睾丸发育不全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精管缺如是发生率较高的输精管先天性异常,研究发现1%~2%的不育男子患有双侧输精管缺如;本病可以发生在单侧或双侧,以单侧多见。一组综合90例统计资料[1],报告单侧者74例,双侧仅16例。一般认为可能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肾管发育停止、闭锁或变性,导致输精管缺如。最新研究发现95%有肺囊泡纤维症的男子会出现输精管缺如,因此认为本病与纤维囊性病有关,往往合并附睾发育不全或缺如,甚至精囊、射精管、输尿管及膀胱叁角区缺(本文来源于《中国男科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林孝坤,吴大洲,姚贤明,武鹏,沈德雷[5](2014)在《红花对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红花对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组织在青春期前后的组织学改变以及精子生成情况。方法:42只健康雄性青春期前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14)、睾丸扭转复位组(B组,n=14)和睾丸扭转复位+红花组(C组,n=14)。按Turner法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叁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周及8周时处死7只,即刻采集各组大鼠右侧睾丸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8周时同时取附睾尾部行精子计数及活动率测定。结果与B组相比,术后1周时C组平均曲细精管直径(MSTD)增大,睾丸结构评分降低;术后8周时C组生精上皮层数增多,平均曲细精管直径增大,睾丸组织结构评分降低,同时附睾精子密度与活动率明显升高,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能够减轻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组织损伤,使附睾精子生成显着增多。(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4年11期)

王强,张鸥,郭桂迎,许芝林,安群[6](2014)在《不同处理方式对单侧睾丸扭转大鼠对侧睾丸Nrf2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未成熟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后健侧睾丸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探讨不同处理方式下Nrf2表达与健侧睾丸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SD雄性未成熟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即对照组、扭转复位组和扭转切除组(n=12)。采用Turner法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 h、12 h、24 h以快速脱颈法处死,采集未扭转侧睾丸标本进行病理染色、丙二醛(MDA)检测和Nrf2表达测定。结果扭转切除组与复位组相比睾丸MDA含量显着减少(P<0.05),Nrf2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结论 Nrf2可能是睾丸扭转复位后影响健侧睾丸损伤修复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李虎,许鹏,王玉杰,陈涤平[7](2014)在《单侧隐睾与对侧睾丸癌相关性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单侧隐睾与对侧已降睾丸癌变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 Data、CNKI和CBM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80年至今,收集所有单侧隐睾与对侧睾丸癌相关性的队列研究及病历对照研究的文献,由3名质量控制员按照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测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5.2版软件进行数据的Meta分析处理。结果:共检索出文献1 630篇,符合要求12篇,排除7篇,其中符合要求的5篇纳入此Meta分析。结果共涉及5个病例对照研究,男性隐睾症111例,86例(77%)为同侧和25例(23%)为对侧。合并的相对危险度在同侧和对侧睾丸癌中分别为[SMD=3.04,95%CI(1.88,4.91),P<0.01]和[SMD=0.80,95%CI(0.49,1.30),P=0.36]。结论:单侧隐睾导致睾丸癌的风险在双侧睾丸中均会增加,但同侧风险高于对侧。因为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有待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队列研究加以验证。(本文来源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10期)

李培强,黄岩[8](2014)在《对侧睾丸增生在预测不能触摸到的隐睾是否单睾丸症中的准确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对侧睾丸增生预测不能触摸到的隐睾是否单睾丸症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单侧不可触摸到的隐睾33例,统计分析手术探查情况和超声测量对侧睾丸长径结果。结果:21例单睾丸症组中,对侧睾丸长径(16.8±1.8)mm;12例发现腹腔内睾丸组中,对侧睾丸长径(14.0±1.5)mm(t=4.628,P<0.001)。ROC曲线下面积(0.889±0.060),与0.5相比P<0.001,提示对侧睾丸增生与单睾丸症有明确的相关性。如果取对侧睾丸长径大于等于15.5 mm时,预测单睾丸症的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83.3%。结论:单侧不能触摸到的婴幼儿隐睾病例中,单侧睾丸缺如时对侧睾丸增生,通过测量对侧睾丸长径来预测是否单睾丸症,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岳峰,叶林,杨明州,温爽,姚旭东[9](2013)在《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伴对侧非典型间皮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伴对侧非典型间皮增生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例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伴对侧非典型间皮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接受了左睾丸鞘膜切除术,术中见鞘膜腔内淡黄清亮积液约30ml,睾丸鞘膜腔囊壁见多个实性乳头状突起,单个肿瘤最大直径9mm。术后病理:组织学上,结节表现为明显的外生性,伴有复杂的乳头状改变;细胞学上,尽管没有表现出恶性间皮瘤的基质侵袭性,但可见由扁平上皮细胞连接的单个小管样结构延伸入睾丸鞘膜浅层下组织。免疫组化Calretinin(+)、细胞角蛋白(CK)(+)、Vimentin(++)、上皮膜抗原(EMA)(-)。患者拒绝进一步行睾丸和阴囊皮肤切除术。术后1个月行右侧睾丸鞘膜切除术,病理回报非典型间皮增生。结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患侧阴囊皮肤切除是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的推荐治疗方法,对双侧睾丸鞘膜发病的患者,建议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本例患者未接受睾丸根治术和术后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密切随访36个月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说明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是否需要根治性切除治疗仍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文焰林,邓显忠,杨正伟,王安果,张宗平[10](2013)在《大鼠单侧精索扭转后保留同侧坏死睾丸对对侧睾丸和附睾的组织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大鼠单侧精索持续扭转96 h,研究保留扭转侧坏死睾丸对对侧睾丸和附睾的影响,以说明延迟性的睾丸切除是否对对侧睾丸功能有保护作用。方法:将33只青春前期(21~42日龄)正常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11)、扭转保留组(n=12)和扭转切除组(n=10)。假手术对照组只对左侧睾丸行睾丸肉膜囊固定术,后两组扭转实验组用睾丸肉膜囊固定术固定维持扭转720°的睾丸、附睾,在扭转96 h后将扭转保留组扭转侧睾丸、附睾行复位及固定,而同时扭转切除组则将扭转侧睾丸、附睾切除。术后3个月抽取血液标本,ELISA测定大鼠血清睾酮、抗精子抗体浓度。同时取睾丸、附睾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后作组织学观察,并利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睾丸、附睾结构的体积以及生精小管直径。结果:3组大鼠血清睾酮值无统计学差异;仅扭转保留组造模后1例大鼠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光镜下定性观察发现精索扭转组睾丸间质细胞核较假手术对照组间质细胞核增大,假手术对照组、扭转保留组和扭转切除组睾丸结构有明显形态改变的数量分别为1、3、0只。扭转保留组对侧睾丸相对假手术对照组睾丸体积增加19%,相应附睾体积增加11%,扭转切除组对侧睾丸体积增加21%,附睾体积增加7%,且睾丸代偿性肥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对照组、扭转保留组和扭转切除组对侧睾丸生精小管体积分别为(1.15±0.07)、(1.30±0.04)、(1.35±0.05)cm3,3组间无显着性差异。3组大鼠对侧睾丸内间质体积分别为(0.25±0.02)、(0.36±0.02)、(0.34±0.03)cm3,精索扭转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3组大鼠对侧睾丸内生精小管直径分别为(226.00±7.00)、(223.00±6.00)、(221.00±3.00)μm,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精索长期扭转后对侧睾丸、附睾主要改变是单侧去势后的对侧代偿性肥大表现,是否切除对对侧睾丸和附睾组织学上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男科学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对侧睾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睾丸肿瘤占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5%-9%,占男性全身肿瘤的1%-2%。~([1])隐睾是小儿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多表现为单侧,并以右侧未降为主,约15%为双侧。早产儿发病率约为30%,健康新生儿约为3%,3月时约为1%~([2])。临床上对既往隐睾行睾丸下降固定术,该侧睾丸发生恶变的病例报道较多,而对侧睾丸发生恶变的病例报道较少,其发病率也相对较低。现将1例既往左侧隐睾,右侧睾丸发生肿瘤的病例报道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侧睾丸论文参考文献

[1].李广云,武志宏,何婷婷.超声诊断一侧睾丸破裂合并对侧睾丸脱位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2].方继超,郭航,范海涛,冯树强,张明.既往单侧隐睾对侧睾丸肿瘤病例1例并回顾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

[3].李虎.单侧隐睾与对侧睾丸癌相关性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5

[4].王凡青,蒋勇军,余海熠.先天性单侧输精管缺如合并对侧睾丸发育不全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4

[5].林孝坤,吴大洲,姚贤明,武鹏,沈德雷.红花对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

[6].王强,张鸥,郭桂迎,许芝林,安群.不同处理方式对单侧睾丸扭转大鼠对侧睾丸Nrf2表达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

[7].李虎,许鹏,王玉杰,陈涤平.单侧隐睾与对侧睾丸癌相关性的系统评价[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

[8].李培强,黄岩.对侧睾丸增生在预测不能触摸到的隐睾是否单睾丸症中的准确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

[9].岳峰,叶林,杨明州,温爽,姚旭东.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伴对侧非典型间皮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3

[10].文焰林,邓显忠,杨正伟,王安果,张宗平.大鼠单侧精索扭转后保留同侧坏死睾丸对对侧睾丸和附睾的组织学影响[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

论文知识图

假手术对照组和扭转保留组大鼠对侧睾睾丸扭转时睾丸声像图睾丸扭转睾丸蒂区声像图组大鼠造模后3个月取材固定后的睾丸、...不同组别睾丸组织精细小管结构(× 40...睾丸体积和生精小管体积的相关性Figure...

标签:;  ;  ;  ;  ;  ;  ;  

对侧睾丸论文_李广云,武志宏,何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