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港产业特色的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研究

基于临港产业特色的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研究

钟继雷[1]2004年在《基于临港产业特色的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长叁角”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与临港产业相关的港口物流的发展正在被提上议事日程。舟山恰好地处长叁角之嘴,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杭州湾大桥、及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项目的建成实施,舟山发展港口物流业的区位优势日益突显。 鉴此,在对舟山临港产业与航运企业现状作了一番全面的调查研究之后,并结合当前该市物流基地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本文首先在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舟山发展港口物流业的重要性、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建设目标。本论文围绕着如何为港口物流业搭建一个信息平台、以及如何基于临港产业特色建设一个与舟山市的发展相适应的的物流信息平台等核心问题提出了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构架、物流信息平台数据流程图,并对有关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表述,其中包括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的安全策略等。本文还就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信息平台的容错与容灾策略、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对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实施步骤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几大要素的研究,对舟山当前正在打造临港型的物流基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设方案。

郭可[2]2012年在《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的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临港产业区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东部绵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临港产业区,并成为我国渔业捕捞、港口航运、制造业等经济产业的重要基地。在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体制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临港产业区如何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助推后改革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分工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临港产业区成为中国实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而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任务则决定了临港产业区需要承担起“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任务。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对主导产业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主导产业的特征、选择基准,产业结构演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国内外关于主导产业选择问题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其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的分析总结和提炼出临港产业区产业发展规律和演进方向,并对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的形成的一系列要素进行阐述;再次,本文根据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目的、对象与主体,确定了应用到的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基准与指标,并阐述了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本程序;接下来,本文以近期国家重点支持的临港海洋新区——舟山新区为例,在其主导产业发展的历史成就、阶段水平以及资源环境等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舟山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其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并分别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方面阐述了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地方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相结合,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将抽象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应用于舟山新区这一实际案例分析。

潘艺[3]2016年在《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陆岛联动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海洋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海岛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陆岛联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向。由于海岛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海岛生态保护、特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长期以来海岛重开发轻保护,缺乏动态监测,规划和管理明显滞后。因此开展海岛城市化演变及其驱动力和效应分析十分必要,将为海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浙江省主要海岛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统计学等方法,对1980-2013年间海岛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展开研究;并以陆岛联动为切入点,比对陆岛城市化水平差异,探索不同联动模式下陆岛城市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借助空间回归模型,深入挖掘城市化对海岛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机制;并以浙江省洞头县为典型案例,从生态保护和城市扩张角度出发,利用最小累积模型构建海岛生态适应性分区;最后提出海岛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1980-2013),对不同区位、不同功能类型的海岛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突出量化海岛围垦用地功能演变规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浙江省海岛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矛盾日益加剧,1980至2013年通过大量围垦新增土地241.26 km~2,围垦强度和围垦速度持续增加,2000-2013期间围垦面积是前二十年(1980-2000)的11倍,年均增长率远高于整个研究期水平(0.91 km~2/年v.s.0.43 km~2/年)。围垦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剧烈变化,建设占比不断升高。33年间,49.52%的新增土地转为建设用地,25.33%变成水体。围垦为海岛发展提供大量土地空间,也导致海岛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发生转变。研究初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在本岛陆域范围。随着建设用地需求急剧增加,海岛耕地、水体和林地被陆续开发,至2013年建设用地面积赶超耕地,成为海岛地区第二重要的土地类型,林地优势度持续降低,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域不断向沿海移动,围垦区域建设占比高于整个海岛水平(25.34%v.s.20.38%)。不同功能类型的海岛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综合型海岛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变化总量为355.25 km~2),其中建设占用耕地是其首要变化方向。港口物流型和临港工业型海岛凭借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岸线资源优势,近年来迅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型海岛,向海要地是建设用地扩张和水体增加的主要来源。以嵊泗县的洋山岛为例,为了打造洋山岛深水港区,整个研究期间围垦范围超过本岛面积叁倍,超过70%的围垦新增土地转换成建设用地。随着人类加大海岛开发力度,区位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弱化,政府决策和产业布局对海岛土地利用方式及发展方向起到主导作用。(2)从经济结构、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角度剖析1980-2013年间浙江省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量化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80-2013期间浙江省海岛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由传统农渔业为主转向综合开发利用。33年间建设用地增加394.85 km~2,2000-2013年扩张面积约为前20年的叁倍(206.46km~2 v.s.73.31km~2)。新增建设用地大量集聚于海拔高度低于50米、坡度小于5度的近岸海岛。随着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海岛建设用地向高海拔、高坡度地区蔓延,远岸海岛也加入到开发建设中。不同于沿海快速城市化区域,海岛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限制了人口增长和集聚,人口因子对浙江省海岛建设用地扩张并无显着影响。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二产业和第叁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其首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导致建设用地需求急剧增加,新增建设用地由城市中心向海岛四周沿岸快速蔓延,主要用于港口、物流基地、临海产业集聚区和滨海旅游设施等建设。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空隙度分维数方法,提取基于斑块信息和空间信息的海岛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海岛建设用地连片扩张显着,但斑块形状更加复杂,城市空间的优势地位逐渐提高。从土地集约利用角度出发,利用城市扩张模型分析海岛建设用地扩张模式及其对政府发展战略的响应。玉环县城市扩张强度最高且扩张模式最为紧凑,建设用地填充式扩张比例逐年上升,政府通过调整空间布局,引导城市朝着更加有序、集约的方向发展。近十年,定海区和普陀区在政府的引导下城市发展也逐步集聚。洞头县、岱山县和嵊泗县的建设用地飞地式扩张占比较高,土地利用相对粗放。总体而言,政府在城市发展和土地征用方面起到一定监管作用,但发展战略对建设用地的布局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一些大型开发项目和互联互通工程的实施导致建设用地不断向外蔓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空间布局仍是未来海岛发展的关键。针对不同海岛的发展阶段和功能布局,要因岛制宜,合理分配建设用地指标。(3)首次以陆岛联动为切入点,以浙江省宁波-舟山陆岛一体化为典型案例,探索陆岛城市发展的联动格局和内在差异。从经济水平、建设强度以及城市空间重心转移的角度揭示陆岛两地城市化水平。宁波市区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建设强度远高于舟山市区。2000年后,舟山市区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向其靠拢。两个城市建设用地均表现出早期向市中心集中后向四周扩张的趋势。利用梯度分析结合景观指数探究了陆岛一体化的联动格局演变规律。随着沿海发展战略调整,宁波、舟山两地由独立发展逐渐升级为互联互动发展模式,形成"沿海城市-岛均"联动、"岛屿-岛屿"联动和"港口-岛屿"联动叁种主要模式。跨海大桥、连岛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完工,彻底打破了行政界线和自然阻隔,带动宁波市区东部沿岸及大榭岛的迅速扩张,土地利用更为集聚,也使得舟山西部海岛及北部港口焕发生机。"沿海城市-岛屿"联动模式初显成效;与此同时,舟山连岛工程极大增强了舟山本岛的辐射效应,周围海岛主动向其靠拢,"岛屿-岛屿"联动模式进一步提升舟山市整体城市化水平。不同战略导向使得陆岛联动模式呈现多元化。宁波南部的梅山保税港和舟山市的六横岛临港产业区互动发展已逐步显现,"以港兴市"、"港口-岛屿"联动的实施,促使跨区域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宁波舟山一体化发展要继续强化宁波市区的核心集聚效应,加强舟山地区的推动作用。本文揭示了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互联互通工程为支撑、多种联动方式互补共存的陆岛一体化格局,为进一步深化陆岛联动研究和国家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借鉴。(4)海岛快速城市化对其景观格局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本文从岸线景观和整体景观两个方面分析浙江省海岛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人为活动对海岛岸线形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0-2013年,大量围垦导致岸线长度缩减2577.85 km,分形维数下降,形态趋于平直,蜿蜒曲折的自然岸线被人工表面所替代,其景观价值锐减。应用景观指数,从破碎度、优势度、聚集度和多样性等方面对海岛县域范围和网格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展开探究。县域尺度上,强烈的人为干扰导致海岛不同景观类型之间迅速转换,生态景观优势度和连通度持续下降。海岛整体景观趋向于破碎化、散布化和无序化。网格尺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海岛景观格局变化的热点区域,城市中心斑块趋于紧凑,随着建设用地蔓延和围垦活动,近年来沿海地带和围垦新区景观格局更加复杂。以玉环县为例,利用空间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城市化因子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玉环县景观指数变化呈现显着空间自相关,且Moran's Ⅰ数值持续增加,说明其景观指数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增强。城市化强度是造成玉环县景观格局破碎的主要原因,道路因子、城市中心并未对海岛景观格局变化产生显着影响。随着城市中心开发接近饱和,中心辐射效应逐步削弱,交通体系不完善成为限制玉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空间误差模型在驱动机制研究中显示出更好效果,表明影响海岛景观格局变化的因子更加复杂。海岛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化的响应机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所以在研究中要强调时空尺度的选择。认清二者交互影响的规律,为引导海岛城市合理扩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从生态保护和城市扩张出发,本文以洞头县为例,利用最小累积模型划分海岛生态适应性分区,结果显示海岛地区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占比较低(小于20%),重点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个别海岛,优化开发区分布较为分散,不同海岛之间发展条件相差较大。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应将新增建设用地优先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内,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定也有利于城市开发边界的确定,控制城市扩张强度。本节研究方法可为其他海岛地区的城市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对海岛开发与保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5)在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浙江省海岛城市化进程将会持续。当前海岛开发利用面临着重开发轻保护,规划管理滞后的严峻局面,建设占用耕地突出、景观格局破碎化显着、围垦强度剧烈、空间布局粗放。在未来海岛发展中,首先要科学评估海岛价值,做到合理规划、特色开发和分类保护。综合型、港口物流型和临港工业型海岛因其发展需求,建设扩张和岸线开发必然继续增加,因此在发展过程必须升级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建设用地指标、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遵循"宜港则港、宜养则养、宜农则农、宜围则围,围促结合"的围垦原则。旅游型海岛应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禁止过度开发和无序围垦,深入探索"一岛一特色"生态友好型开发模式。其次,近岸大型海岛或组团海岛要加强陆岛联动发展,深化产业联动内容,实施差异化发展,尤其提升海岛对陆域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积极探索联动模式多元化,实现国内国际联动合作机制。最后,要加强科学监管和立法执法制度,实施"数字海洋"平台,对海岛开发利用做到动态监测,优化管理机制,打破行政界线和部门界线,协调促进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助力海洋强国梦。

周维琼[4]2008年在《共存·突变·聚合》文中认为城市是现代人类文明的空间表现,是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空间载体。城市面貌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生存品质。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城市内部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发展,作为衡量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在沿海特别是群岛型城市发展研究甚少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舟山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演化过程、特征、机制与模式研究,不仅期望能充分认识舟山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揭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规律,丰富舟山特色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提高城市协调发展的能力。更着力于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对后来者在城市空间研究中提供一点参考性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思考,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城市空间理论,保持城市特色略尽绵薄之力。本文运用城市空间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建筑、景观、经济、生态、人文地理等多种学科,以舟山群岛市辖范围内本岛及周边主要住人岛屿为研究对象,以唐开元至今1200余年的历史为时间范畴,针对舟山群岛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进行纵、横,多层面的比较研究,揭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叁个历史阶段:封建时期——自然共存、近现代——突变混杂、当代——有机聚合。并对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深层结构(政治政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舟山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模式:古代舟山——海防重镇、近现代舟山——海港渔都、当代舟山——海天新城。基于群岛型城市空间要素组成的特殊性,分别从群岛核心结构、群岛平面与立面的轮廓线两个方面,剖析舟山群岛城市空间要素的演变。同时,以舟山群岛为例探讨群岛型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演化规律;寻找其中具有较强的持久性、适应性、合理性的形态结构;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群岛型城市建设中合理的形态布局与科学的规划原则。最后,结合目前舟山产业空间结构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明显,本土半岛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提出对未来舟山城市化发展与地域特色保护的一点建议和思考。

孟蕾[5]2007年在《舟山港发展大宗散货运输研究》文中认为舟山港是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长江流域和长江叁角洲地区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促进了海岛经济的发展。较大规模的散货码头包括25万吨级石油中转码头、矿砂码头等。发展大宗散货运输是舟山港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本文的研究是对舟山港发展大宗散货运输从货种分析、运力平衡、港口布局到政府行为的全面阐述。着重为舟山港四大散货的运输战略的全局部署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第一章从港口状况、货类构成、两个方面分析了舟山港发展大宗散货运输的现状。本文第二章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资源状况和工业状况,并逐一对煤炭、矿砂、石油、粮食四大散货在长江流域的腹地经济、运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舟山港在长江流域毗邻的,港口功能上存在竞争和合作的几个港口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第叁章以2001-2005年四大货种的吞吐量作为原始数据运用线形回归法对舟山港四大散货的吞吐量现状做出了分析及预测。第四章运用了美国路易斯·伯杰集团公司在洋山港项目的经济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对舟山大宗散货码头投资项目进行了区域影响分析。这也是本文在研究同类问题中的方法创新之处。最后一章是全文的的总结部分,阐述了舟山港发展大宗散货运输在码头规划,航运业运力调整、经济腹地及货源上的总体的战略规划。本文主要运用了统计上的回归、建模方法,以及SWOT分析,在数据的使用上本着最新最全的指导思想,对每一次数字的来源都有明确的说明。总之,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舟山港发展大宗散货运输是可行的,在大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从舟山港自身的港建运力货源来看都是舟山港提高自身效益的首选。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舟山市发展大宗散货运输起着决定作用,在此过程中发展的港口产业集聚及码头投资建设,又会极大地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研究的结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孟珂[6]2012年在《舟山保税港区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功能最强、配套政策最完善、通关手续最便利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加快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舟山新区正积极申报建设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舟山新区扩大开发开放,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也是实现舟山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必须及早谋划、加强研究、明确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舟山保税港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功能优势,实现保税港区内外产业有机联动、集聚发展,发挥核心平台作用。文章从保税港区政策、功能分析出发,在参考临港产业范围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合保税港区产业范围的“叁区”(核心区、配套区、关联区)划分方式,以及保税港区产业发展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该论文在分析舟山保税港区的区位及政策优势、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对舟山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提出较强的可操作性建议,对引导舟山保税港区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加快舟山群岛新区乃至长叁角地区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及产业提档升级有重大意义。鉴于舟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条件,笔者认为舟山应积极谋划保税港区产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保税港区产业布局。

毛博华[7]2015年在《舟山水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末,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经说过:“一种最新的发明创造——我们称之为信息技术,它以一种未曾预料的方式开始改变我们的贸易方式,并创造价值,这种方式在五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经济的时代,互联网的技术日新月异,被广泛的应用到经济市场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电子商务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1万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6个百分点;2012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大关,较2011年增长了21.1%;201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总额高达1.316万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浙江省依靠其独天得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我国重点渔业省份,渔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舟山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和海洋开发基地,其深水良港的优势和渔场,在全国乃至国际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舟山大宗商品交易、综保区等重点交易平台的快速发展,舟山水产品运营中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保存水产品在市场上的鲜活性,如何增加水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水产品市场上的流通,及时的获取市场信息并保持信息的通畅,是当前乃至今后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讨论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到舟山水产行业的发展中,通过对舟山水产品的运营现状的调研,找出舟山水产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改善舟山水产品的运营,利用网络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整合水产行业的产品流通,降低流通过程的成本,增加生产者、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经济效益。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舟山水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竞争力,提出舟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研究针对舟山在新区建设的大环境,对舟山水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一些研究与思考,希望抛出砖能来引玉。本文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讨论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舟山水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和价值;第二部分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叁部分讨论舟山水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基于“钻石模型”分析研究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水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第五部分综前四部分的研究,提出舟山水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第六部分为结论以及展望。

胡卫政[8]2016年在《舟山航运交易平台功能设计、系统构建与政策环境》文中提出舟山港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交易的便捷性信息化支持。目前,舟山港还没有发挥这一作用的相应平台。在舟山港物流业发展迅猛,且有政策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根据舟山港物流行业对交易的需求,设计航运交易平台的功能,并构建交易平台系统;该系统将有利于促进舟山港物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政府科学化管理,进一步促进舟山港物流业的发展。论文在建设舟山航运交易平台必要可行,且有能力和财力建设的假设条件下,基于物流信息理论以及相关物流信息平台的研究,利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根据舟山航运的实际情况以及舟山航运的需求者(如运输需求者、航运运输者、港口服务商、船舶买卖双方)的实际需要,研究舟山航运交易平台的功能和系统构建思路及技术支持,展望所构建的系统应用前景,探讨平台运营的政策需求和平台内部制度建设。研究的意义一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文献资料,目前全国没有对舟山乃至浙江省航运交易平台功能设计及系统构建的研究,为此论文的研究能够部分弥补这方面研究不足;二是,所设计的航运交易平台能够作为浙江省其他港口物流交易平台设计的参照。经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将平台功能体系内容归纳为8个,包括:用户服务、船舶交易、航运贸易信息、航运运输、金融保险法律、航运人才、政策法规。(2)在以实现平台功能、系统智能化、最大化用户体验感为原则,以航运交易平台的功能设计为基础,考虑航运交易服务者可能的使用需求,而将平台系统分为叁个子系统:航运交易系统、航运评价系统、航运交易综合服务系统。(3)平台运营对政府配套政策的需求包括:财政资金和金融融资需求、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需求、政府政务职能的需求。(4)平台内部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职能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运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

万倩倩[9]2011年在《基于政府公共管理视角的舟山港口物流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物流是联系全世界的重要纽带,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发展以港口为基础的现代物流,对加强经济合作和改善经济结构、特别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舟山港口物流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等巨大压力。本文在对港口物流发展及政府公共管理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后对舟山港口物流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舟山港口物流进行SWOT初步研究,揭示了舟山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权衡来看,舟山港口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并不强。通过调查研究,从舟山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中归纳出舟山港口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叁个“不匹配”、叁个“低级”和叁个“不足”,并运用寡头垄断市场、区域竞争、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对舟山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论阐释。同时,运用一定的模型,对舟山港口物流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充分展现了舟山港口物流发展的前景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促进舟山港口物流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明确舟山港口定位、加强港航物流园区建设、提升港航物流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港航物流增值链、加快集疏运网络建设等。

刘曙华[10]2012年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形态开始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由此导致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之中,全球经济形态也逐步由商品生产向服务生产转变,人类逐渐步入“服务社会”时代。在“服务社会”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着,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集聚已成为区域经济空间重构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系统理解及其与新经济空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并需要更多的补充与完善,对其作用的方式、机制和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这个领域,还缺乏一种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据此,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不但在学术上可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及其述评。首先基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全文的创新之处及其存在不足进行了说明;然后在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古典区位理论、产业区理论、竞争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等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等视角,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别加以述评。第二部分(第叁、四章)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首先通过在全球、区域、城市叁个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七个驱动因素和五个集聚模式;然后具体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四大作用途径,并从叁个方面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第叁部分(第五章)从行业角度出发,着重就叁个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探讨其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的关系。首先分别分析了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及其动力因素;其次分析了这叁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最后对叁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主要以长叁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及其演化模式;其次探讨了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最后分析和提出了推进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结构形态、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别是在城市的集聚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传导路径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重构作用,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跃升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遵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2)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存在异同,但总体上遵循服务行业集聚——服务行业集聚区——空间结构重构的作用路径。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集聚的差异,促使行业集聚区的表现形态和空间分布有所区别,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质的产业空间结构。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可从不同地域层面进行考察。具体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是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区域层面是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城市层面则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各类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了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等因素,也包括了地区人力资本、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等驱动因子。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可形成核心区、集聚区、功能区和发展轴带等多种布局形态;而在微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政府驱动式等五大模式,不同集聚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采取的集聚方式有所不同。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途径。具体为: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和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等。其作用的机理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集聚区的空间演进和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等,由此导致两个地域层面表现形态的差异。也即,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区域层面服务城市的区域化与城市等级新体系的形成。7)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动力因素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整个产业的分析,基于整体的个案(行业)分析也十分重要。8)长叁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演化上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功能分化和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等模式。而且,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遵循了企业之间、集聚区之间和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效应、区域效应和全球效应等叁大效应。9)长叁角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城市群的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区域一体化的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在空间形态发展上体现为产业业态和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层级性、企业之间和集聚区之间以及集聚城市之间的网络性以及产业空间发展的一体化。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是市场和政府共同驱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空间优化以及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集聚发展,只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扶持手段才能充分实现,并以此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应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也即,既要结合自身产业特性,又要区分行业各自特性。据此,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具体战略选择必须加以统筹考虑,有调控引导战略、分工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发展战略、功能提升发展战略、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和重点扶持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过程中,应根据长叁角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空间研究视角的确立。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发展的传统研究主要把着眼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空间分析重视明显不够。本论文把着眼点重点放在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上,以此确立了空间研究的新视角。2)研究尺度的动态变化和范式转换。为了能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动态变化,本论文采用了不同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分别对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类型、竞争方式、市场范围及其空间效应的差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驱动机制及其空间功能等作了详细探讨,以此区别于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静态方法。而在空间维度上,从微观到宏观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全球、区域和城市叁个层面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叁个层次,进行了分层论证和综合分析,做到统分结合,由此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3)在文献调查、案例剖析、理论归纳和提炼的基础上,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本规律的详细分析,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通过对长叁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演化模式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论证和提出了推进长叁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 基于临港产业特色的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研究[D]. 钟继雷. 上海海事大学. 2004

[2].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的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 郭可. 西北大学. 2012

[3]. 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陆岛联动的响应研究[D]. 潘艺. 浙江大学. 2016

[4]. 共存·突变·聚合[D]. 周维琼. 西南大学. 2008

[5]. 舟山港发展大宗散货运输研究[D]. 孟蕾. 上海海事大学. 2007

[6]. 舟山保税港区产业发展研究[D]. 王孟珂. 浙江海洋学院. 2012

[7]. 舟山水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D]. 毛博华. 浙江海洋学院. 2015

[8]. 舟山航运交易平台功能设计、系统构建与政策环境[D]. 胡卫政. 浙江海洋大学. 2016

[9]. 基于政府公共管理视角的舟山港口物流业研究[D]. 万倩倩. 浙江海洋学院. 2011

[10].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D].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基于临港产业特色的舟山市物流信息平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