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观测误差论文_刘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雨量观测误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雨量器,误差,雨量,降水量,翻斗,雨量计,降雨量。

雨量观测误差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强[1](2018)在《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衡量自然界水循环动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数据就是降水量,降水量来自于大自然,直接反映了水资源的变化。而在测量降水量的时候运用最为普遍的工具就是普通雨量器,普通雨量器通过记录单位空间与单位时间内固体以及液体降水的总和来反映一般降水情况,为调查研究与农业生产等提供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普通雨量器囿于种种条件限制,往往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如何消除这些误差使测量结果更为科学准确,也是相关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8年25期)

暴春伟,魏兴,王雷[2](2016)在《水文工作中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雨量器使用寿命长,且是降水量观测器械中设置较广泛的,把自然降水量用设定好的承水口收集后导入蓄水瓶,再将收集到的降水量用专用器皿测取,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是降水量观测基本仪器。本文就水文工作中的普通雨量器在降水量观测时,由于外界环境和仪器设备对观测产生的误差进行了系列的分析,并提供相应解决措施,以便提高降水量的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对水文工作中基层监测站降水量观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20期)

努尔夏西·曼斯尔,玛哈沙提·哈孜哈力[3](2014)在《20cm口径人工观测雨量桶和JDZ固态翻斗式雨量器雨量观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重要的水文观测项目,降水量影响着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有效的雨量观测可带给人们诸多方便。分析降水变化,研究其时空规律,可为水文科学与水文气象预报提供科学参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传统的人工雨量器观测受到距离限制,无法实现自动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固态翻斗式雨量储存器广泛运用于水文测验中。根据阿勒泰地区群库勒水文站的雨量数据,分析JDZ02-1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和普通人工观测间的误差,阐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4年08期)

别肯·哈布齐克[4](2012)在《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雨量器是人工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对使用普通雨量器观测降水量过程中引起降水量误差来源进行了剖析。运用实际观测经验,逐步查找原因,总结了在使用普通雨量器观测降水量产生误差的消除方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2年08期)

闫寿松,赵元保,卜小倩,宋文明[5](2011)在《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使用普通雨量器观测降水量过程中引起降水量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依据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在使用普通雨量器观测降水量产生误差的消除方法,对基层测站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1年04期)

许晓红,张敬东,张德同[6](2009)在《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过程中引起降水量误差的原因,并依据《降水量观测规范》的有关规定,提出了控制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的具体方法。(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09年10期)

陶红艳[7](2006)在《JDZ-1型雨量传感器观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JDZ—1型雨量传感器与虹吸式自记雨量计对比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两者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针对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试改进的方法,以提高观测质量。(本文来源于《江淮水利科技》期刊2006年05期)

赵新生,孙发亮,李建成,卜全喜[8](2005)在《遥测系统雨量观测误差分析与仪器选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翻斗式雨量计雨量观测误差进行的分析表明,翻斗式雨量计除了存在计量误差和雨日观测误差外,还有通信传输设备时钟不准导致的记录时间误差以及信号接收误差。设计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降水采集仪器时,应对组网的功能、建设目标和查勘资料进行综合考虑,对比论证;要注意降水观测环境条件的连续性和降水记录的可比性,同时紧密结合生产,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仪器设备的选型。国家重点报汛站和由于特殊需要而设立的实验观测站,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在遥测系统的运行使用中,应从信息采集和信息传输两个环节入手,有效控制和消除误差,以提高测报精度(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05年05期)

李茂功[9](1999)在《常规雨量器降水观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明确定义: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为了严格按照降水量定义的规定,国外部分国家把标准雨量器口缘的高度定为0cm(坑式雨量器口缘与观测场地面同高)。50年代以来(本文来源于《山东气象》期刊1999年03期)

程志斌,傅尧贤[10](1989)在《不同器口高度雨量器观测误差的风洞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将论述雨量器及其周围障碍物(房屋)的模型,放入专门风洞中作吹风实验,研究仪器周围流场中的流线受阻后的变化和导致雨滴或雪片降落位置的改变,致使雨量器承受的降水量减少,从而形成降水量观测中的空气动力误差。同时观测障碍物对周围流线的影响范围,验证仪器离开障碍物必须的最小距离。(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1989年02期)

雨量观测误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普通雨量器使用寿命长,且是降水量观测器械中设置较广泛的,把自然降水量用设定好的承水口收集后导入蓄水瓶,再将收集到的降水量用专用器皿测取,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是降水量观测基本仪器。本文就水文工作中的普通雨量器在降水量观测时,由于外界环境和仪器设备对观测产生的误差进行了系列的分析,并提供相应解决措施,以便提高降水量的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对水文工作中基层监测站降水量观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雨量观测误差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强.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

[2].暴春伟,魏兴,王雷.水文工作中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3].努尔夏西·曼斯尔,玛哈沙提·哈孜哈力.20cm口径人工观测雨量桶和JDZ固态翻斗式雨量器雨量观测误差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

[4].别肯·哈布齐克.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

[5].闫寿松,赵元保,卜小倩,宋文明.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

[6].许晓红,张敬东,张德同.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的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9

[7].陶红艳.JDZ-1型雨量传感器观测误差分析[J].江淮水利科技.2006

[8].赵新生,孙发亮,李建成,卜全喜.遥测系统雨量观测误差分析与仪器选型设计[J].人民黄河.2005

[9].李茂功.常规雨量器降水观测误差分析[J].山东气象.1999

[10].程志斌,傅尧贤.不同器口高度雨量器观测误差的风洞实验研究[J].水文.1989

论文知识图

1合肥2007年7月1—4日降水量:(...叁种雨量计与定时雨量计观测降水量差...工作原理示意4.9TRMM3B42旬降水数据(a)...林内外日雨量相关图3-10我国气侯划分图如上所述,根...

标签:;  ;  ;  ;  ;  ;  ;  

雨量观测误差论文_刘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