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曲线论文_王晓健,张增志,毛一剑

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水曲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剖面,吸水,曲线,同位素,塔里木盆地,产水量,拉普拉斯。

吸水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健,张增志,毛一剑[1](2015)在《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模拟渗灌材料吸水特性曲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定量研究渗灌复合材料吸水特性与其组分之间的关系,该文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渗灌复合材料的吸水微分方程,同时模拟吸水率曲线,应用传递函数系数建立渗灌复合材料的吸水性与其试验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设置10组比例不同的组分制备而成的渗灌复合材料进行一次和二次吸水试验,另外6组比例不同的组分制备而成复合材料进行一次吸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的渗灌材料吸水曲线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04%~7.17%,均方根误差<0.0717,说明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吸水曲线进行表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适用性及精确性;传递函数系数与材料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来表达,应用指数函数计算获得的传递函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0.5,经验证,最大相对误差为4.01%,表明传递函数系数与复合材料试验组分间指数函数关系的可靠性。该研究对于后续的渗灌材料的研制及其导水特性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李洲[2](2014)在《洛伦兹曲线在油藏产液、吸水剖面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运用洛伦兹曲线分析评价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的过程,利用"不均匀系数"评价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并结合油田实例进行分析,对于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05期)

胡伟,刘德华[3](2012)在《洛伦茨曲线在杏六区吸水剖面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杏六区油藏经过43a的注水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层吸水的不均匀程度较为严重。通过与常规吸水剖面对比,运用洛伦茨曲线详细分析了杏六区2口注水井之间吸水剖面的不均匀程度,认为是由储层非均质性及人为因素所引起,并对比了单井在措施调整前后吸水剖面的改善情况,以及整个区块油藏在不同时期吸水剖面的变化。同时,在分析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基础上,引入表征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的"不均匀系数",定量测定各层的吸水状况和吸水剖面的不均匀程度,认为该油藏吸水剖面极不均匀,并提出适合杏六区油藏的调整措施,为该区后续的注水开发和相应的措施调整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2年05期)

王庆,刘慧卿,殷方好[4](2010)在《洛伦兹曲线在油藏产液、吸水剖面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可以了解油藏的纵向动用程度,进而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依据。阐述了常规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的研究方法,详细论述运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的过程,提出定量刻画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的"不均匀系数"概念,并结合辽河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实例进行分析。该研究对于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0年01期)

王陶,朱卫红,杨胜来,白秋燕,李冀平[5](2009)在《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建立水平井采液、吸水指数经验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HD油田薄砂岩油藏为2层产油层,属于超深、超薄的中低渗层状边水油藏,采用双台阶水平井注水开发。利用相渗曲线,建立该特殊油藏水平井采液(油)指数、吸水指数随含水变化的经验公式,经现场生产及测试资料验证,符合程度较高,对预测该油藏水平井注采能力、合理调整注采关系、提高水驱采收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09年02期)

艾长虹,高维衣[6](2003)在《吸水剖面曲线与大孔道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 放射性载体法吸水剖面分析收集测井组合图 ,以组合图上的自然电位或自然伽玛曲线为准对所测得的曲线进行深度校正、分层和深度的标注 ,并把它们绘在同一张透明图上进行重迭自然伽玛曲线和放射性同位素曲线迭合后所包围的异常面积组成吸水剖面 ,根据分层相对吸水量或(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03年04期)

向素利,黄雪梅,刘星普,杨红兵,刘俊霞[7](2003)在《吸水剖面同位素曲线低幅度异常解释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吸水剖面同位素曲线低幅度异常显示的形成原因,探讨了针对同位素曲线低幅度异常的资料解释方法。应用实例表明,结合动静态、井温、流量资料综合分析修正原解释结论,可提高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的解释精度。(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陈志环,侯维虹,刘伟杰[8](2003)在《利用吸水指数曲线研究聚驱后油层性质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聚驱过程中的吸水指数变化规律时 ,发现聚驱后油层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其中岩石孔隙半径增大 ,亲水性增强 ,从而导致流体相对渗透率曲线也发生偏移。同时还研究了吸水指数的变化与油层性质变化的相关性 ,发现注聚井的吸水指数随着生产井含水率的下降而下降 ,随着生产井含水率的上升而上升 ,且吸水指数上升过程向上偏离于吸水指数的下降过程 ,最后 ,提出了利用吸水指数曲线确定增产措施的最佳时机(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03年01期)

刘祖林,康晓东,李宵男,闫铎,夏季[9](2002)在《用洛伦茨曲线分析油藏吸水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洛伦茨曲线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例讨论了应用该方法分析油藏吸水状况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用相对吸水量和相对注水时间制作的油藏吸水状况洛伦茨曲线 ,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油藏储层的吸水状况以及注水对油藏储层吸水能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地质》期刊2002年05期)

李素花,山永兰,景素霞,于东光[10](2002)在《吸水剖面测井解释中井温曲线和流量曲线的综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解释中综合应用井温曲线和流量曲线,能够有效的矫正单一的同位素测井解释中所出现的一些误差。如井内同位素污染,一些特殊井的同位素曲线异常现象,同位素遇阻层以下的吸水情况,井下分层配水工具的工作状况等。(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02年05期)

吸水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述了运用洛伦兹曲线分析评价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的过程,利用"不均匀系数"评价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不均匀程度,并结合油田实例进行分析,对于油藏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水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健,张增志,毛一剑.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模拟渗灌材料吸水特性曲线[J].农业工程学报.2015

[2].李洲.洛伦兹曲线在油藏产液、吸水剖面评价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3].胡伟,刘德华.洛伦茨曲线在杏六区吸水剖面研究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2

[4].王庆,刘慧卿,殷方好.洛伦兹曲线在油藏产液、吸水剖面研究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0

[5].王陶,朱卫红,杨胜来,白秋燕,李冀平.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建立水平井采液、吸水指数经验公式[J].新疆石油地质.2009

[6].艾长虹,高维衣.吸水剖面曲线与大孔道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

[7].向素利,黄雪梅,刘星普,杨红兵,刘俊霞.吸水剖面同位素曲线低幅度异常解释与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

[8].陈志环,侯维虹,刘伟杰.利用吸水指数曲线研究聚驱后油层性质的变化[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

[9].刘祖林,康晓东,李宵男,闫铎,夏季.用洛伦茨曲线分析油藏吸水状况[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2

[10].李素花,山永兰,景素霞,于东光.吸水剖面测井解释中井温曲线和流量曲线的综合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

论文知识图

不同树脂:固化剂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存放条件和加入量对二次微波硬化水玻...极限受限膨胀结果复合材料的吸水曲线曝晒60 d腐蚀产物吸水曲线样品在不同含量NaCl溶液中的吸水曲

标签:;  ;  ;  ;  ;  ;  ;  

吸水曲线论文_王晓健,张增志,毛一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