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蒙锦鸡儿论文_赵培霞,王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甘蒙锦鸡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锦鸡,容器,青海,乙酰胆碱,种子,方差,基质。

甘蒙锦鸡儿论文文献综述

赵培霞,王雷[1](2019)在《野生甘蒙锦鸡儿的组织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采用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 Kom.)成熟种子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成熟胚的诱导,当胚成苗后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建立了一套野生甘蒙锦鸡儿的组培体系,为保护甘蒙锦鸡儿野生资源及其引种到城市园林建设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结果表明:试验前将种子用蒸馏水浸泡一晚效果较好;当灭菌时间为15min时污染率最小,为37.61%;MS+6-BA 0.5mg·L~(-1)+NAA 0.05mg·L~(-1)培养基为最适宜成熟胚离体诱导的培养基;MS+6-BA 0.5mg·L~(-1)+NAA 0.05mg·L~(-1)培养基为最适宜增殖的培养基;再生苗移植到1/2MS+IAA 0.1mg·L~(-1)培养基上,植株健壮,生根率为63.16%;将生根培养的甘蒙锦鸡儿幼苗移栽到草炭土∶珍珠岩∶蛭石=6∶3∶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为90%。(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中铎,梁冀北[2](2015)在《甘蒙锦鸡儿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分离及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传统中药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树皮中提取分离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然后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得到的化合物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初步筛选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再用改良的Ellman法进一步测定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二(苯并恶唑-2-基)萘(1)、9,12,13-叁羟基-10反式十八烯酸(2)、对羟基苯乙酮(3)、香草酸(4)、对羟基反式肉桂酸(5)、反式肉桂酸(6)、间羟基苯甲酸(7).其中化合物3能在薄层板上形成明显白斑,进一步测定其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IC50为1.4mmol/L,结果表明化合物3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瞿元清[3](2014)在《民和县干旱浅山地区甘蒙锦鸡儿造林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民和县属干旱浅山地区,荒山造林的树种主要有柠条、沙棘、柽柳、青杨等抗旱树种。通过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 Kom)在民和县干旱浅山地区进行荒山造林试验,发现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干旱浅山地区利用甘蒙锦鸡儿进行荒山造林优于其他树种,可在全县生态建设造林工程中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4年08期)

李建海,王尚雄,单兴虎,毛寿山[4](2014)在《祁连山高寒林区甘蒙锦鸡儿播种育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添适生性较强的乡土灌木树种,文章从种子采集、圃地的土壤处理、整地作床、种子的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环节详细阐述了其播种育苗技术,介绍了甘蒙锦鸡儿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祁连山干旱山区半阳坡、半阴坡造林的乡土灌木树种。(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4年08期)

徐尚辉,王得祥[5](2009)在《青海东部干旱区甘蒙锦鸡儿效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 Kom.)是青海省浅山地区干旱阳坡广泛分布的一种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本研究表明,其在青海恶劣环境中所起的生态作用远大于其自身的经济价值,该树种林地的改土、蓄水、保土效益显着,是极优良的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在用作薪材、饲料、肥料及其它民用材料方面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05期)

徐尚辉[6](2009)在《青海东部地区水土保持型灌木调查及甘蒙锦鸡儿灌丛效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省东部地区是“叁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有较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坡地,但由于水分、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在浅山地区的大面积荒山荒坡上面栽植乔木树种,不太理想,成活率很差,而灌木树种的成活率较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林业的认识的提高,造林布局逐步趋于合理,造林进度逐年加快,质量有所提高,灌木树种受到了重视。本研究通过一般线路调查法、样线技术调查方法、经济效益调查方法、生态效益调查方法、栽培技术研究方法等,对青海省东部地区水土保持型灌木树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选择水土保持型灌木树种之一(甘蒙锦鸡儿)进行系列调查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甘蒙锦鸡儿枝叶重迭,林冠相接,能承接30-45%的天然降水,保护地面,减少径流。2)甘蒙锦鸡儿林地的枯枝落叶层,接纳通过树冠、树干或草类茎、叶而来的雨滴,减缓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拦蓄了径流。枯枝落叶层本身吸水量就很高,5mm厚的枯枝落叶层每公顷可吸水达149.5t。不仅如此,枯落物的分解还可给土壤表层增加腐殖质,有利于形成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透水性和持水量。3)由于林地内枯枝落叶层的吸水作用和根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使林地内的土壤的吸水性能大大增加。6年生甘蒙锦鸡儿林地比荒坡渗吸速度要高10-20倍;稳渗速度要高5-10倍。4)甘蒙锦鸡儿根系在土壤中盘根错节的分布,提高了土壤的固持力,增加了土壤的抗剪强度。从而减少了滑坡、塌方等土壤侵蚀。甘蒙锦鸡儿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值与其根系在土壤中的根截面积率呈二次函数关系。甘蒙锦鸡儿根径与抗拉力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另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量(根截面积率)越来越少,根系对土壤的抗剪强度增强值与固持力也随着减小。甘蒙锦鸡儿林地的改土、蓄水、保土效益是极显着的。甘蒙锦鸡儿是极优良的水土保持灌木树种。5)甘蒙锦鸡儿林地生物量随其年龄、盖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其各器官和年龄、盖度等影响因子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经研究得出了甘蒙锦鸡儿林地的二元生物量表。6)甘蒙锦鸡儿当年生秋枝的热值较高。其枝条热值与年龄之间存在着抛物线型的二次函数关系。1-5年生枝条热值基本上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6年生枝条的热值最高;7年以后生枝条又呈下降趋势。甘蒙锦鸡儿枝条热值在4600-5000千卡/kg之间,其热值是比较高的,作为薪炭林很有发展前途。7)甘蒙锦鸡儿叶子的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均高,是优良的饲料;嫩枝、叶氮、磷、钾含量较高,是很好的绿肥;多年生枝条粗纤维含量高,比较柔韧,在民间用途广泛。可见,甘蒙锦鸡儿树种在用作水土保持,薪材、饲料、肥料及其它民用材料方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10-01)

冷肖荀,杨振国[7](2007)在《甘蒙锦鸡儿芽苗切根移栽容器育苗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4种激素IAA、IBA、NAA、ABT,3种浓度10、20、30(单位mg/L)进行甘蒙锦鸡儿芽苗移栽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芽苗切根移栽可以显着提高成苗率和单位面积产苗量,使用IBA10mg/L和ABT10mg/L,可以极显着地促进侧根数的增加。提高了苗木质量和整齐度,适用于种子具休眠特性或种子发芽率不高、空杯率高的树种。(本文来源于《河北林业科技》期刊2007年03期)

冷肖荀[8](2007)在《甘蒙锦鸡儿容器苗培育基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6种育苗基质进行锦鸡儿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间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和总鲜重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70%耕作土+20%森林土+10%河沙为最佳培育基质,并指出培育灌木容器苗应以侧根数作为质量指标。(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07年02期)

马静萍[9](2007)在《甘蒙锦鸡儿育苗与造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尽介绍了在青海东部旱区甘蒙锦鸡儿人工育苗的技术方法、适宜造林立地类型和造林技术等技术内容。(本文来源于《青海农林科技》期刊2007年02期)

赵庭花[10](2006)在《甘蒙锦鸡儿容器育苗和苗期高生长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甘蒙锦鸡儿的容器育苗技术,观测了其出苗和生长节律为培育壮苗和苗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青海农林科技》期刊2006年04期)

甘蒙锦鸡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传统中药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树皮中提取分离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然后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得到的化合物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初步筛选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再用改良的Ellman法进一步测定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二(苯并恶唑-2-基)萘(1)、9,12,13-叁羟基-10反式十八烯酸(2)、对羟基苯乙酮(3)、香草酸(4)、对羟基反式肉桂酸(5)、反式肉桂酸(6)、间羟基苯甲酸(7).其中化合物3能在薄层板上形成明显白斑,进一步测定其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IC50为1.4mmol/L,结果表明化合物3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蒙锦鸡儿论文参考文献

[1].赵培霞,王雷.野生甘蒙锦鸡儿的组织培养研究[J].草地学报.2019

[2].杨中铎,梁冀北.甘蒙锦鸡儿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分离及结构鉴定[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5

[3].瞿元清.民和县干旱浅山地区甘蒙锦鸡儿造林试验[J].绿色科技.2014

[4].李建海,王尚雄,单兴虎,毛寿山.祁连山高寒林区甘蒙锦鸡儿播种育苗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4

[5].徐尚辉,王得祥.青海东部干旱区甘蒙锦鸡儿效益评价[J].陕西林业科技.2009

[6].徐尚辉.青海东部地区水土保持型灌木调查及甘蒙锦鸡儿灌丛效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7].冷肖荀,杨振国.甘蒙锦鸡儿芽苗切根移栽容器育苗试验[J].河北林业科技.2007

[8].冷肖荀.甘蒙锦鸡儿容器苗培育基质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

[9].马静萍.甘蒙锦鸡儿育苗与造林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07

[10].赵庭花.甘蒙锦鸡儿容器育苗和苗期高生长观测[J].青海农林科技.2006

论文知识图

甘蒙锦鸡儿的气孔导度日进程甘蒙锦鸡儿净光合速率与空气湿度...甘蒙锦鸡儿净光合速率与气温的关...甘蒙锦鸡儿年龄结构图图6.10~#...甘蒙锦鸡儿净光合速率与有效辐射...甘蒙锦鸡儿叶水分亏缺日变化

标签:;  ;  ;  ;  ;  ;  ;  

甘蒙锦鸡儿论文_赵培霞,王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