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1.湖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410013;2.湖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410013;

3.湖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41001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晚期结肠癌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将治疗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4.00%与对照组的24.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00%,与对照组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临床效果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日益恶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结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30~40%患者确诊时已为结肠癌晚期,丧失最佳手术切除时机,且手术切除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化疗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常见手段,其目的在于延长生存时间,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是常见的化疗药物,有学者提出将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化疗效果优于奥沙利铂单独应用效果。本文收集了100例晚期结肠癌临床资料,分析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资源

从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0.82±3.42)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36例,中分化腺癌31例,高分化腺癌13例,黏液腺癌16例,印戎细胞癌4例;并发远处淋巴结转移54例,骨转移21例,肝转移15例,肺转移10例。入组标准[1]:经细胞学或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晚期结肠癌;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化疗禁忌证,心肝肾功能正常,依从性良好,获得患者同意和医院批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转移情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130mg/m2注射用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37)+250ml、5%葡萄糖溶液持续静滴3h,每2周重复1次,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片(商品名:希罗达,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10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奥沙利铂给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卡培他滨片于饭后半小时,按1250mg/m2用水吞服,每日2次,治疗2周后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持续给药8个疗程。在化疗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禁食冷饮、冷浴,注意保暖,呕吐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

1.3评价指标

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消退,切除标本检查无肿瘤;部分缓解(PR):切除标本肿瘤体积缩小1/2以上,肿瘤浸润深度浅;稳定(SD):病灶体积缩小1/4以下,病情稳定,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改变;进展(PD):病灶增大,肿瘤浸润深度加深,病情进展。治疗有效率(RR)=CR+PR[2]。详细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皮肤黏膜损害、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等。

1.4统计与分析

详细记录100例患者研究数据,利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和分析数据,研究出现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运用(?x±s)和(n%)形式描述,组间数据比较由t和x2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α=0.05,但P<0.05时,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和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如表1。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5例,恶心呕吐3例,手足综合征1例,神经毒性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出现13例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5例,恶心呕吐5例,皮肤黏膜损害1例,手足综合征1例,神经毒性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64,P=0.313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纤维素摄入不足及高脂肪饮食等不良因素,增大了结肠癌发生风险,同时在遗传、环境等致癌因素下,导致结肠癌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化疗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常见方法,以往多采用氟尿嘧啶,但其最大的不足是对肿瘤细胞无特异性选择作用,毒副反应大,作用时间短,效果相对较差。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氟尿嘧啶口服剂[5],口服后经肠粘膜吸收,直接在肿瘤组织及周围组织发挥药效,在胞苷脱氨酶下转化为52DFDR,进入肿瘤组织后,形成52Fu,充分发挥出杀灭肿瘤的作用。同时卡培他滨经三步酶促反应,提高肿瘤细胞内活性,具有靶向性、低毒性等特点。奥沙利铂为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6],与细胞DNA作用,形成铂-DNA化合物,对DNA合成、修复过程进行阻滞,诱导形成DNA链间交联和蛋白交联,促使细胞凋亡。将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于晚期结肠癌中,可产生协同作用,优势互补,提高治疗效果。

杜敏娟[3]研究显示,3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为58.3%,毒副作用多为Ⅰ~Ⅱ度,提示两者联合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徐建民等[4]对8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报道分析,试验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72.50%,高于对照组的4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说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低。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4.00%,与对照组的24.00%比较明显提高(P<0.05),说明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定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可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两者的药效,增强药物治疗效果,从而缓解临床症状,缩小病灶,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少,多为轻度,患者可耐受,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与不适,提高化疗依从性,安全可靠性高,进一步体现了联合用药的优势。综上所述,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有利于提高有效率,控制疾病进展,治疗效果优于单一奥沙利铂用药,且联合用药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蒲东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673-1674.

[2]毛跃伟,杨松鹏,高磊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4):1286-1288,1292.

[3]杜敏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1(20):102-103.

[4]徐建民,朱金元.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40例[J].中国药业,2015,12(9):90-90,91.

[5]刘倩雯,李海聪.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08(9):174-175.

[6]陈建军,刘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的临床评价[J].中外医疗,2012,31(30):96-96,98.

标签:;  ;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