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层缩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有限元,力场,论文,层缩区。
层缩区论文文献综述
姜爱峰,邢永明,李晔[1](2009)在《T300/5208复合材料层缩区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伴随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由迭层复合材料组成的结构中,有时由于设计的需要而要求厚度变化,这些厚度变化的实现要依赖于铺层的减少,这样就形在铺断点前方形成了层缩区。(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07-25)
姜爱峰[2](2006)在《压缩状态下迭层复合材料层缩区力学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显微云纹干涉法在细观尺度研究了压缩状态下迭层复合材料(T300/5208)层缩区的力学行为;观察了层缩区在承受压应力时的应力分布情况,观察区域为2.0×2.4mm2,得到了分辨率较高的云纹图。分辨率达到10μm,与纤维直径相当,从而实现了直接对复合材料层缩区受载时的细观测量。本文还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层缩区进行了数值模拟,较为准确地模拟了层缩区受载时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并将显微云纹干涉法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二者的相同点、差异性以及误差存在的原因,从而全面的分析了层缩区受载时的力学行为。复合材料试件受压时,层缩区内产生一高应力区。该区域应力集中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层缩区的叁个角点处,由正应力和剪应力共同控制。显微云纹干涉法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都证实了层缩区确实是复合材料的薄弱区域,是复合材料破坏的发源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06-06-01)
云海,邢永明[3](1999)在《迭层复合材料层缩区的应力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云纹干涉法为实验手段研究层缩区的弹性应力场.通过对层缩区拉、压时的云纹干涉图的分析,得到了层缩区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而分析了层缩区的破坏机理.认为层缩区在受拉、压时的破坏机理是不同的:在受拉时,层缩区倾向于剪应力破坏;而受压时,则为裂纹破坏机理.实验结果与叁角级数法得到的理论解的趋势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层缩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显微云纹干涉法在细观尺度研究了压缩状态下迭层复合材料(T300/5208)层缩区的力学行为;观察了层缩区在承受压应力时的应力分布情况,观察区域为2.0×2.4mm2,得到了分辨率较高的云纹图。分辨率达到10μm,与纤维直径相当,从而实现了直接对复合材料层缩区受载时的细观测量。本文还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层缩区进行了数值模拟,较为准确地模拟了层缩区受载时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并将显微云纹干涉法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二者的相同点、差异性以及误差存在的原因,从而全面的分析了层缩区受载时的力学行为。复合材料试件受压时,层缩区内产生一高应力区。该区域应力集中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层缩区的叁个角点处,由正应力和剪应力共同控制。显微云纹干涉法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都证实了层缩区确实是复合材料的薄弱区域,是复合材料破坏的发源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缩区论文参考文献
[1].姜爱峰,邢永明,李晔.T300/5208复合材料层缩区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9
[2].姜爱峰.压缩状态下迭层复合材料层缩区力学行为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
[3].云海,邢永明.迭层复合材料层缩区的应力场[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