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

曹艳芳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成家庄中心校033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主要从“魂”——生命化价值,“根”——生本化评价,“境”——多元化评价,“美”——艺术化评价等方面突出了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堂评价综合素质持续发展

《数学课堂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而当前的数学课堂评价比较偏重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忽视了主体多源、多向潜能的发掘;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怎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呢?

一、“魂”——生命化价值

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充满生命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支持学生开拓创新,宽容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苦恼,善待学生的特点。对调皮生课堂评价改革,我从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创新做起;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奇思妙想,甚至不着边际的想法,都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由于老师对生命的真心关爱,由于老师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的快乐。

二、“根”——生本化评价

课堂教学过程若要成为促进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就必须始终贯彻“人是知识产生于发展的源泉”的教育理念。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也只有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上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潜能发挥的程度上也不一样。把一把尺子抛在孩子中,他可能永远排在后边,这容易创伤学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它对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弊大于利。如果多抛几把尺子,多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这个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上排在前面,就会努力朝前走,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

三、“境”——多元化评价

1.评价内容——广角多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综合素质(多元智力潜能)给予积极的评价。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2.评价主体——双向互动。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力,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不同的观点可以使评价更趋向于合理公正,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还会使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的群英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

3.评价过程——动态发展。学生的学习包括了过程和结果两部分。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最后的收获两部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因此,我将形成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统合,使评价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从多个角度,以公正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在对数学教学过程的评价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并适当地辅助于终结性评价。

四、“美”——艺术化评价

教学是科学,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化的一种艺术。”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急需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的首选,通过恰当的艺术性评价激励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更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段,通过巧妙的评价处理课堂上的意外,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如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和有独特见解时,我在学生的课堂记录本上印上智慧星,并作为期末考核依据。如果学生的智慧星积累到一定数量,可到教师处换取一些小礼物。这种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往往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总之,关爱学生生命的成长,为学生营造生命化、生本化、多元化、艺术化的评价环境。充分发挥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目标。我们都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要通过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学会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坚谈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6,2。

[2]刘靖宇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教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4。

标签:;  ;  ;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