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探针论文_高树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导探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导,探针,阵列,两相,油水,局部,混合液。

电导探针论文文献综述

高树山[1](2019)在《电导阵列探针测井仪评价机采井堵水效果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井含水过高容易造成注采井的无效循环、影响开发效果,急需对部分特高含水层位进行封堵。传统的阻抗式产出剖面测井仪含水率计受井筒流态等因素影响较大,测试结果可信度低。针对上述问题,讲述了电导阵列探针产出剖面测井仪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论述了其在机采井堵水方案设计和效果评价上的应用。应用表明:电导阵列探针产出剖面测井仪含水率测试精度较高,对机采井进行堵水前应采用电导阵列探针产出剖面测井解释结果确定堵水目的层位。进行机械堵水的机采井宜用井口量油法确定堵水后产液量和含水率;进行化学堵水的机采井应再次进行产出剖面测试以评价堵水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管材与仪器》期刊2019年02期)

王凡,匡波,曹乘雀,王欣[2](2019)在《四头电导探针在气液两相流动局部参数测量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四头电导探针测量原理和前提条件进行分析,结合新的界面浓度测量原理,解决了多维两相界面浓度测量中因气泡逃逸和后退界面造成的误差,并利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四头电导探针对竖直上升管内泡状流局部界面浓度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速摄影系统得到了的典型泡状流和气泡穿越多头探针时的清晰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得到了界面浓度,并与多头电导探针实测的界面浓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自制的四头电导探针界面浓度实际测量结果与高速摄影系统得到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房乾,张先华,张宇,朱庆军,于向江[3](2018)在《一种单芯遥测电导阵列探针产出剖面测井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电导阵列探针产出剖面测井仪含水传感器一致性差,仪器耐温、耐压指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套新型的单芯遥测电导阵列探针产出剖面测井仪。通过标准化机械和电路设计,确保仪器各部件和功能短接互联、互通和互换。介绍了该测井仪的总体结构和测量原理,阐述了新增机械和电路设计功能。完成了仪器在模拟井的含水动态响应实验。新型仪器对油泡反映敏感,电路工作稳定、测井时效高、组装和维修方便。(本文来源于《石油管材与仪器》期刊2018年02期)

唐亮亮,刘福仁,盛祥卓,田茂诚,冷学礼[4](2017)在《应用扫描电导探针测量气泡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相流广泛存在于化工、石油和核能等工业工程领域。两相流体中气泡参数的测量对于学者研究气相流动状态以及相变速率等都有重要意义。气泡参数的测量目前有很多手段,但在应用方面仍有诸多限制,因此电导探针法仍具有实用价值,面对变化的工况,其可以及时给出便于观测的电信号,同时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其也能保持工作的稳定性。本文利用电动平移台和双电导探针的组合实现电导探针对流场中气泡参数的测量,在给定时间内测量不同区域气泡速度和接触时间,并利用神经网络法对测得的时间间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气泡截面的半径和实际速度等。(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期刊2017-08-08)

陈超[5](2017)在《用于水平环状流液膜测量的电导探针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液两相环状流广泛存在于化工、石油和核能等工业领域,液膜特征与演化对很多工业过程的安全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液膜参数的准确测量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电导测量原理,针对不同测量需求,设计了两种传感器,实现了水平管内气液两相环状流液膜厚度及波动速度的测量。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插入深度可调的探针传感器,提出了占空比加权平均算法,实现了液膜厚度的在线直接测量。对该方法的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插入深度增量与占空比统计时间的选择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当插入深度增量为10μm,占空比统计时间为5s时,本文实验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小于等于2%。在天津大学湿气装置上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局部液膜平均厚度的在线实流直接测量。相比于间接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无需标定、测量结果不随电导率变化等优点。2、设计了双平行电导探针阵列,针对探针间的信号耦合问题,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周向探针分时与轴向探针同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结合相关测速方法,实现了周向液膜厚度分布以及周向波动速度分布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液膜厚度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周向波动速度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基本不变。3、利用电导探针阵列测得的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底部液膜厚度数据作进一步分析,观察到了界面波从波纹到扰动波的演化过程。结合相关测速方法,对环状流底部的不同高度区间的波动速度分别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气液两相环状流中上区间的波动速度较快,下区间的波动速度较慢。(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谭鑫,何利民,李时光[6](2016)在《电导探针法用于油水混合液的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油水混合液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了一种带有双平行电导探针的便携式油水分离器。利用油水混合液分层后的界面通过电导探针时电压信号的特征性变化,测出油水混合液的分层曲线,利用该曲线可以得到分层时间并计算得到分散相液滴的粒径分布,从而可以进行油水混合液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电导探针法对有、无清晰分层界面的油水混合液都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为油水混合液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谈卿瑕[7](2016)在《油水两相流阵列电导探针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井下油水两相流的相含率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难题,油井内多相流体流动参数无法实时在线准确测量,随着采油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导式多极阵列测量技术应运而生,此技术解决了两相流相含率和流体流动速度的同时测量,并可经过处理提取有关被测两相流体的特征参数。本文首先介绍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和多极阵列电导式传感器的两相流测量方法,由于测量过程中要求提高流体测量分辨率,实时性,精度。其次设计以FPGA为控制核心的测量系统模型,硬件系统性能直接影响测量参数,充分利用FPGA I/O口多及配置灵活实现多路选择,整个测量系统集成曼彻斯特编解码、数据采集、串口通信传输于一体,通过多级阵列电导式方法测量油水两相流参数,FPGA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存储与运算。最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出来。本文采用FPGA为控制核心结合电导式多级阵列优化方案实现油水两相流参数测量系统硬件搭建,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油水两相流进行了初步试验,验证多极阵列电导式探针结构及相关硬件电路可以准确识别油水分布,证明此测量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6-04-01)

周文雄,潘良明,刘航[8](2015)在《电导探针气液两相流测量信号处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要对气液两相流电导探针测量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气泡运动和分布的相关参数,需要先对数据进行滤波、起始结束时间点识别和无效气泡判别等相关处理。本文结合探针系统数据的特点和后期分析的要求,对相关滤波、识别、判别方法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相关的方法。最后使用Matlab实现了相关的处理方法,并从处理后的数据中得到了气泡运动和分布的相关参数。(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23)

边鹏,翟路生,金宁德[9](2015)在《小管径气液两相泡状流双电导阵列探针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气液两相流局部流动参数测量问题,采用沿管道径向等间距放置的五路双电导阵列探针测量法。首先,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不同尺寸运动气泡对电导探针输出响应影响,发现气泡对探针有效检测域的作用强度明显受气泡大小及其运动轨迹影响;然后,根据双电导探针电场分布特性对其几何尺寸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双电导探针的灵敏场分布特性;最后,通过垂直上升气液两相流泡状流动态实验,获得了双电导探针对气液两相流分散相局部体积含率、局部流速及泡径尺寸测量结果。(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柴金刚,胡金海,杜佳楠,刘晓磊[10](2015)在《基于互补式电导探针阵列传感器设计与静态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补式电导探针阵列传感器设计是在以前所研究仪器基础上进行创新,采用轴向及周向互补的方式将电导探针传感器均匀分布,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测量水平井油水两相含水率的电导成像方法,通过测量等效阻抗的变化来判断探针所处的位置,从而实现在水平状态下对油水界面位置的判别,同时给出持水率,并接通过探针所测量阻抗变化的规律判断油水界面附近的流型和流态。通过验证内外环之间互相补充,使得测量的精确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管材与仪器》期刊2015年03期)

电导探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四头电导探针测量原理和前提条件进行分析,结合新的界面浓度测量原理,解决了多维两相界面浓度测量中因气泡逃逸和后退界面造成的误差,并利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四头电导探针对竖直上升管内泡状流局部界面浓度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速摄影系统得到了的典型泡状流和气泡穿越多头探针时的清晰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得到了界面浓度,并与多头电导探针实测的界面浓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自制的四头电导探针界面浓度实际测量结果与高速摄影系统得到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导探针论文参考文献

[1].高树山.电导阵列探针测井仪评价机采井堵水效果的应用[J].石油管材与仪器.2019

[2].王凡,匡波,曹乘雀,王欣.四头电导探针在气液两相流动局部参数测量中的实验研究[J].应用科技.2019

[3].房乾,张先华,张宇,朱庆军,于向江.一种单芯遥测电导阵列探针产出剖面测井仪的研制[J].石油管材与仪器.2018

[4].唐亮亮,刘福仁,盛祥卓,田茂诚,冷学礼.应用扫描电导探针测量气泡参数[C].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2017

[5].陈超.用于水平环状流液膜测量的电导探针传感器研究[D].天津大学.2017

[6].谭鑫,何利民,李时光.电导探针法用于油水混合液的稳定性评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6

[7].谈卿瑕.油水两相流阵列电导探针测量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

[8].周文雄,潘良明,刘航.电导探针气液两相流测量信号处理方法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9].边鹏,翟路生,金宁德.小管径气液两相泡状流双电导阵列探针测量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

[10].柴金刚,胡金海,杜佳楠,刘晓磊.基于互补式电导探针阵列传感器设计与静态实验[J].石油管材与仪器.2015

论文知识图

电导探构意图:MICARE+水膜分配装置效果图电导探针检测集成仪器实图电导探针系统电导探针(左)电导式空隙率采...电导探针信号测量电路原理图

标签:;  ;  ;  ;  ;  ;  ;  

电导探针论文_高树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