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醚树脂论文_闫建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氯醚树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树脂,原位,氯乙烯,纳米,滤液,精馏,醇酸。

氯醚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闫建涛[1](2019)在《氯醚树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是当今世界性难题,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氯醚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在防腐和油墨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氯醚树脂生产工艺复杂,涉及的工业设备众多且要求达到的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较高,因此保证氯醚树脂生产过程安全、稳定、高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某氯醚树脂项目为背景,以精馏塔为研究对象,依据氯醚树脂的工艺过程及当今工业自动化发展水平,结合现有的控制系统方案特点,设计了适用于氯醚树脂生产过程控制的集散控制系统(DCS)。通过对精馏塔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得出精馏塔精馏段温度控制是一个多输入、干扰多、大滞后的复杂过程控制系统,针对这一复杂系统,实际工业生产普遍采用串级控制,由于系统存在扰动和滞后环节,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系统抵抗扰动的能力和减少滞后环节的影响,保证精馏得到高质量的产品,本文在串级控制的基础之上引入模糊控制算法,同时在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上反向并联Smith预估控制器,构成Smith预估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复合控制算法,从而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最后,在Matlab软件中使用Simulink工具箱对精馏塔模糊串级控制系统和Smith模糊串级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控制算法下的系统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Smith模糊串级控制系统能够很好的适应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抵抗干扰的能力,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串级控制,同时本文所用到的智能控制算法和策略对类似的工业生产控制系统设计及优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6-30)

孙凯,王继虎,储卫平,李金忠,温绍国[2](2019)在《氯醚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氯醚树脂的结构和性能、合成工艺、改性方法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以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制备氯醚树脂的一些方法,其中乳液聚合法既可以采用水溶性热引发剂体系也可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目前,对溶剂型/水性氯醚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以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及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等为主,改性后的氯醚树脂的性能显着提高,这拓宽了氯醚树脂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为防腐涂料、防污涂料、防火涂料乃至导电涂料等领域。(本文来源于《涂料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周永青,江煜[3](2019)在《氯醚树脂生产中氯乙烯单体的回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 kt/a氯醚树脂项目,采用洗涤、压缩、冷凝、吸附等工艺回收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介绍了回收工艺流程、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针对运行中关键设备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实际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去除单体中夹带的水、助剂及自由基等杂质,回收氯乙烯的质量分数达99.5%,每年累计增加回收氯乙烯30 t,节省成本27万元,1年就可收回投资成本,并满足安全、环保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工生产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申震[4](2017)在《氯醚树脂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2017防腐蚀涂料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5-15)

张军良,徐林海,周董员,刘明生[5](2015)在《金属烧结管过滤工艺回收氯醚树脂离心滤液中的树脂》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氯醚树脂离心滤液含有质量分数2%左右的树脂,而原沉降分离效果差、且劳动强度大的情况,采用金属烧结管过滤工艺进行改造,设置DCS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固含量调整操作参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滤液中的树脂回收率达到99%以上,COD由2.8g/L降低至0.3 g/L左右。使用方便且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本文来源于《化工生产与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李龙,杨建军,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6](2014)在《氯化橡胶与氯醚树脂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氯化橡胶的应用及其合成方法,以及作为取代氯化橡胶应用于防腐材料中的氯醚树脂的主要合成方法。通过使用2种材料制成的漆的性能比较发现,氯醚树脂这种环保性更好的材料完全可以取代氯化橡胶,并且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4年05期)

杨建军,吕国斌,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7](2014)在《原位微悬浮法纳米二氧化硅/氯醚树脂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干燥后预先分散于乙烯基异丁基醚中,再通过原位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纳米SiO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考察了KH-570添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对纳米SiO2表面接枝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SiO2和纳米SiO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KH-570与纳米SiO2质量比为1.2︰1,pH值为8.0~9.0,反应时间为8 h;制备出的纳米SiO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以纳米SiO2为核,其平均粒径为150~250 nm,其中核的直径为100~150 nm。(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4年02期)

杨建军,吕国斌,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8](2013)在《纳米SiO_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的原位微悬浮法制备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处理,再通过原位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纳米SiO_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讨论了pH值、反应时间和KH-570添加量对纳米SiO_2表面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SiO_2和纳米SiO_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_2表面改性最佳条件为:KH-570和纳米SiO_2质量比为1.2:1,pH值为8~9,反应时间为8h,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O_2经干燥,预先分散在乙烯基异丁基醚(VIBE)中,再通过原位微悬浮聚合法制备出以纳米SiO_2为核的纳米SiO_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其平均粒径约为150nm~250nm,其中"核"的直径约为100nm~150nm。(本文来源于《'2013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亚洲粘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9-16)

张宏洲,白卓鑫,邵海龙,张新平[9](2013)在《氯醚树脂改性醇酸涂料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了一款与MP25树脂相容性良好的半干油醇酸树脂,用MP25树脂和半干油醇酸树脂复拼制备涂料,在保持醇酸涂料原有的高丰满度和易施工性的基础上,提高醇酸涂料的耐候性、耐酸性以及干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3年06期)

张宏洲,白卓鑫,邵海龙[10](2013)在《氯醚树脂改性醇酸涂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了一种与氯醚树脂(MP25)混溶性良好的半干性油醇酸树脂,与MP25复配制备氯醚树脂改性醇酸涂料,在保持醇酸涂料原有的高丰满度和易施工性的基础上,提高了醇酸涂料的耐候性、耐酸性以及干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涂料》期刊2013年05期)

氯醚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述了氯醚树脂的结构和性能、合成工艺、改性方法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以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制备氯醚树脂的一些方法,其中乳液聚合法既可以采用水溶性热引发剂体系也可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目前,对溶剂型/水性氯醚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以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及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等为主,改性后的氯醚树脂的性能显着提高,这拓宽了氯醚树脂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为防腐涂料、防污涂料、防火涂料乃至导电涂料等领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氯醚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1].闫建涛.氯醚树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新疆大学.2019

[2].孙凯,王继虎,储卫平,李金忠,温绍国.氯醚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涂料工业.2019

[3].周永青,江煜.氯醚树脂生产中氯乙烯单体的回收[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9

[4].申震.氯醚树脂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C].2017防腐蚀涂料年会论文集.2017

[5].张军良,徐林海,周董员,刘明生.金属烧结管过滤工艺回收氯醚树脂离心滤液中的树脂[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5

[6].李龙,杨建军,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氯化橡胶与氯醚树脂的合成与应用[J].粘接.2014

[7].杨建军,吕国斌,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原位微悬浮法纳米二氧化硅/氯醚树脂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J].合成橡胶工业.2014

[8].杨建军,吕国斌,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纳米SiO_2/氯醚树脂复合粒子的原位微悬浮法制备和表征[C].'2013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亚洲粘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9].张宏洲,白卓鑫,邵海龙,张新平.氯醚树脂改性醇酸涂料的制备研究[J].山东化工.2013

[10].张宏洲,白卓鑫,邵海龙.氯醚树脂改性醇酸涂料的制备[J].上海涂料.2013

论文知识图

氯醚树脂样品的红外谱图VIE含量与氯醚树脂黏度的关系VCM初始加入量与氯醚树脂黏度的...聚合温度与氯醚树脂黏度的关系聚合终止压力与氯醚树脂黏度的...·丙烯酸改性氛醚树脂乳液的透射电镜...

标签:;  ;  ;  ;  ;  ;  ;  

氯醚树脂论文_闫建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