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论文_赵华杰,孙学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助力,转向系统,模型,观测器,管柱,故障诊断,故障。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杰,孙学聪[1](2019)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商用车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优越性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对比乘用车对商用车的结构和工况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关键零部件选型、助力特性设计等方面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商用车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作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末尾对线控转向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20期)

张森,李龙,许春铁[2](2019)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阻尼测试及其对方向盘摆振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阻尼特性的测试方法和其对转向盘摆振的抑制作用。将车辆放置在四轮定位平台上,保留前轮圆盘绕Z向的转动自由度,利用CANOE输入虚拟控制信号激活EPS作业,采用激振器激振车轮,同时测量不同工况下车轮至转向盘的振动传递函数,以考察阻尼对转向盘摆振的影响,并基于该测试结果对摆振性能整车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了标定,获得了分析模型中的阻尼参数,建立了准确的摆振性能整车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对后续转向盘摆振性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3)》期刊2019-10-22)

李洪强,孟建兵,曲宝军,董小娟,娄广军[3](2019)在《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建模及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车低速行驶时转向回正不足而高速行驶时回正超调震荡的问题,在分析了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及回正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回正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在低、高速情况下,分别对无回正控制、常规PID回正控制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回正控制下的转向盘转角响应和汽车横摆角速度响应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低速还是高速情况下,所设计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回正控制策略都能使方向盘准确、快速回到中间位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设计的回正控制策略行之有效。(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19期)

蒋春雷,孙晓玉[4](2019)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市场前景及发展意义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助力转向系统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分别为: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电子液压助力转向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PS的优势在于:(1)只在转向时提供动力,显着降低油耗。(2)转向助力大小可通过软件调整,能够兼顾低速时的转向轻便性以及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师》期刊2019年08期)

陈奇,汪金成,Qadeer,Ahmed,姚志刚,陈无畏[5](2019)在《基于模型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状态监测和关键故障诊断,本文中引入基于模型的结构分析法(SA)故障诊断理论,结合EPS数学模型和系统关键故障,建立系统故障数学模型;利用SA方法中的系统结构表征、DM分解和故障隔离矩阵分析其故障的可检测和可隔离性,获得EPS故障诊断系统最优传感器配置,并得到5组结构最小型超定方程集(MSO sets);设计5组MSO残差,并搭建MATLAB/Simulink故障诊断系统模型,检验5组残差的信号特征和故障状态,验证EPS故障诊断设计系统的有效性,为后续的试验验证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李谷楠,鄢小平,李蓉[6](2019)在《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概述了转向系统的分类以及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详细介绍了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各子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经验,对转向系统匹配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9年07期)

汪超[7](2019)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整车参数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的参数并分析电动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助力特性曲线图,验证了助力特性的准确性,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实际助力特性与理想助力特性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刘鹏婷,马海港,王致陈[8](2019)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满足汽车转向响应快速性和准确性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利用Simulink进行建模仿真,并与PID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能够使EPS的助力特性与设定的理想助力特性更好地匹配,改善了转向助力输出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梁诚[9](2019)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分析及台架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技术的发展、道路交通的改善,人们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转向性能是汽车行驶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性能之一,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动力转向系统,与传统的助力转向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主动安全性高、节能环保、安装及维修方便等优点。论文首先论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发展状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工作原理,同时对助力电机部分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其次,采用STM32F103ZET6单片机对助力电机进行驱动,采用BTS7960芯片提高单片机的驱动能力,编写程序进行转角信号的采集。在单片机驱动电机、提高驱动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实时根据汽车的状态提供助力。设计了EPS系统的助力特性曲线,借用模糊控制策略,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反模糊化确定转向时车速、转矩和助力目标电流叁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转向系统的微分方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EPS系统模型,仿真分析在车速和转角不同情况下的方向盘转角、操纵力矩、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根据分析结果图可以看出EPS系统的操纵稳定性得到了提高。通过分析助力转矩之间的关系,表明本文确定的助力特性曲线和控制系统有良好的助力效果,满足了EPS系统低速时转向轻便,高速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建立七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Dugoff非线性轮胎模型,验证得知魔术公式的可行性。同时在七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原有转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加入模型控制器及其他控制参数,绘制出方向盘转角、操纵力矩、侧向加速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对比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解决了EPS系统原有转向沉重的问题,以及转矩波动的问题。最后,借助NI公司的PXI系统进行EPS系统硬件在环平台的搭建,结合CarSim和LabVIEW RT联合仿真试验。根据硬件在环台架试验的结果,表明该EPS系统具有一定的路径跟踪能力,同时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实车试验,更加表明了实验室环境下转向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图[86]表[5]参[54](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3)

汤晓东[10](2019)在《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向系统作为汽车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行车安全和驾驶舒适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由于具有着节能,环保以及操作稳定性较好的优点,目前已经在汽车上普及,随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普及,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以及驾驶员驾驶的舒适感,对于其展开故障诊断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EPS系统的故障诊断展开了相关研究。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环境恶劣,并且影响其工作状态的因素有许多,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无法准确的诊断出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因此本文将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滑模观测器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于EPS系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存在扰动的情况下,有效的对于故障进行检测和隔离,并且能够完成对于相关故障的重构和估计。本文针对EPS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基于汽车动力学,对于EPS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EPS系统的主要部件模型,并且与汽车二自由度模型相结合,建立起总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当中常见的执行器故障和传感器故障。之后,针对于存在扰动的系统,使用滑模观测器对于故障进行了检测,并且重构了故障,本文中使用的方法通过使扰动到重构的故障信号的增益最小,来抑制干扰对于故障检测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于等效注入误差信号的控制,减少了系统的抖振以及仿真的计算量,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然后,根据EPS控制器工作的要求,设计了以STM32F407为核心的信号发生电路,使其满足EPS系统控制器工作的需求,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Visual Studio的故障诊断相关软件。最后,针对于实验台工作的要求,完成了相关器件的选型,搭建了所需要的实验平台,针对于系统当中的执行器助力电机和传感器分别做了相关的故障实验,实验表明,本文所使用的故障诊断方法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6-0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阻尼特性的测试方法和其对转向盘摆振的抑制作用。将车辆放置在四轮定位平台上,保留前轮圆盘绕Z向的转动自由度,利用CANOE输入虚拟控制信号激活EPS作业,采用激振器激振车轮,同时测量不同工况下车轮至转向盘的振动传递函数,以考察阻尼对转向盘摆振的影响,并基于该测试结果对摆振性能整车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了标定,获得了分析模型中的阻尼参数,建立了准确的摆振性能整车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对后续转向盘摆振性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华杰,孙学聪.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商用车上的应用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

[2].张森,李龙,许春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阻尼测试及其对方向盘摆振抑制研究[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3).2019

[3].李洪强,孟建兵,曲宝军,董小娟,娄广军.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建模及仿真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9

[4].蒋春雷,孙晓玉.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J].汽车工艺师.2019

[5].陈奇,汪金成,Qadeer,Ahmed,姚志刚,陈无畏.基于模型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诊断[J].汽车工程.2019

[6].李谷楠,鄢小平,李蓉.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发研究[J].上海汽车.2019

[7].汪超.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9

[8].刘鹏婷,马海港,王致陈.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9

[9].梁诚.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分析及台架试验[D].安徽理工大学.2019

[10].汤晓东.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江苏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分类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配简图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示意图示波器中的PWM波形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标签:;  ;  ;  ;  ;  ;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论文_赵华杰,孙学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