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酶活性论文_杨胜男,刘娜,宋东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还原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木麻黄,根瘤,固氮,氧化酶,通量,抑制剂。

还原酶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胜男,刘娜,宋东辉[1](2019)在《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条件优化及Cr(Ⅵ)还原酶活性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高效去除废水中的Cr(Ⅵ),从天津某印染场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两株高效除Cr(Ⅵ)细菌,探究了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效果及优化条件,并测定了Cr(Ⅵ)还原酶活性。基于16S rRNA序列比对进行菌种鉴定。通过PlacketBurman、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此外,对两株细菌Cr(Ⅵ)还原酶进行了活性测定。两株细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最终确定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最优条件为:温度29.74℃,Cu2+27.65 mg/L,葡萄糖含量2.41%(W/V),丙酮酸钠2%(W/V),接菌量7%,pH7.0,NaCl浓度为0,优化后菌藻混合体系24 h对Cr(Ⅵ)去除率达到97.89%。细菌S-3和D-7的Cr(Ⅵ)还原酶的最适温度为30℃,菌株S-3的Cr(Ⅵ)还原酶的最适pH值为6.0,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86.94μmol/L,Vmax=2.71μmol/(L·min)。菌株D-7中Cr(Ⅵ)还原酶最适pH值为7.0,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103.18μmol/L,Vmax=3.38μmol/(L·min)。菌藻混合体系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后不但能提高Cr(Ⅵ)的去除率,也能缩短处理时间,在含铬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浩玮,白小明,陈辉,樊敬辉,李雄亮[2](2019)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N积累、分配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氮、磷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单株种植,以采自甘肃榆中和天祝2个扩展能力不同的野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材料,设3个氮素施肥水平(N1,5 g·m~(-2);N2,10 g·m~(-2);N3,15 g·m~(-2))、3个磷素(P_2O_5)施肥水平(P1,5 g·m~(-2);P2,15 g·m~(-2);P3,25 g·m~(-2)),共10个处理组合,研究了氮、磷肥对草地早熟禾氮积累、分配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草地早熟禾草坪施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草地早熟禾地上、地下和整株氮积累量逐渐增加;随施磷量增加,天祝草地早熟禾地上、地下和整株氮积累量先增大后减小,榆中草地早熟禾地上、整株氮积累量逐渐增加,地下氮积累量先增大后减小。随氮、磷肥施量增加,草地早熟禾地上氮分配比例逐渐增加,地下氮分配比例逐渐降低;氮利用效率逐渐降低。草地早熟禾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氮肥施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磷肥施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榆中草地早熟禾氮积累量、氮利用效率高于天祝草地早熟禾。与磷肥相比,氮肥对草地早熟禾氮积累、分配和利用的影响更为明显。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氮肥施量极显着(天祝)或显着(榆中)正相关,氮积累量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5期)

王苗苗,韩飞,严欢,田合,毛琼玲[3](2019)在《4种药用植物5α-还原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种药用植物墨旱莲、侧柏叶、矢车菊、蜡菊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对5α-还原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反应前后睾酮浓度的变化,计算抑制率,进行体外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研究;使用分光光度法对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植物提取物对肝脏及附睾中5α-还原酶抑制活性各不相同,其中蜡菊与矢车菊的抑制活性最强,墨旱莲的抑制活性次之,侧柏叶的抑制活性最弱;4种植物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存在相关性,蜡菊、侧柏叶的抗氧化活性成分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比较高,墨旱莲的抗氧化成分黄酮、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次之,矢车菊的抗氧化成分黄酮、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均较低。综上,蜡菊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5α-还原酶抑制活性,极可能含有天然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和抗氧化剂。这为从天然药用植物中寻找到安全、高效的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及抗氧化剂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9年07期)

杨加伟,彭辽天,程小玲[4](2019)在《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高通量活性筛选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高通量的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A)活性筛选体系,为后续的定向进化改造等研究提供快速的活性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挑取含pmMsrA重组表达质粒的基因工程菌单克隆,在96孔培养板中培养并表达重组蛋白。利用溶菌酶破碎含MsrA重组蛋白的基因工程菌,利用DTNB-DTT显色法,测定样品反应液在412 nm处的光吸收减少值,来衡量MsrA酶蛋白的相对活性。结果 MsrA蛋白在96孔培养板中成功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表达,通过DTNB-DTT显色法活性测定,每个培养孔中表达的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均几乎一致,差异系数仅为9.1%。结论成功建立了MsrA高通量活性检测体系,可用于MsrA活性的大量筛选。(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秦佳[5](2019)在《GSH、硝基还原酶介导的两个康普瑞汀前体化合物的合成、释放机制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癌药物的研究一直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而抗癌前体化合物的研究深受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康普瑞汀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由于其存在毒副作用、水溶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通过设计合成“前药”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抗癌药物不具靶向性等问题。本文以2,4-二硝基苯磺酰基为谷胱甘肽响应基团,以对硝基苄基为硝基还原酶响应基团设计合成得到两个新型的康普瑞汀前体化合物4a和4b。通过分子水平释放、体外抗肿瘤活性、荧光成像等实验对化合物4a的GSH响应性和化合物4b的硝基还原酶响应性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Pechmann反应、水解、亲核等四步反应,实现抗癌药物康普瑞汀、荧光分子香豆素、响应基团2,4-二硝基苯磺酰基或对硝基苄基叁部分的结合,合成得到两个目标设计产物,所有化合物已通过MS、NMR手段进行结构表征;(2)运用荧光光谱法和高效液相法对两个化合物进行分子水平释放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4a通过响应GSH和化合物4b响应硝基还原酶释放出药物分子康普瑞汀和荧光分子香豆素。并通过荧光成像实验,检测两个化合物在T-24细胞内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化合物4a和化合物4b能在T-24细胞内检出荧光,且化合物4b随着氧浓度的降低,荧光逐渐增强,表明化合物能够在T-24细胞内释放出荧光分子香豆素并可能伴随着释放出康普瑞汀。(3)使用MTT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测试化合物对Hep-G2、MGC-803、A549、T-24、Hela、HL-7702六株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4a、化合物4b及康普瑞汀对不同肿瘤细胞株表现不同抑制活性,都达到纳摩级,对A549细胞株活性较低外,对其他细胞株几乎与康普瑞汀抗肿瘤活性相当;而对HL-7702人正常肝细胞的毒性,化合物4a、4b比康普瑞汀低,具有一定选择性。化合物4b在无氧条件下比正常氧条件下抗肿瘤活性更好,进一步证实其对硝基还原酶的敏感性。(4)通过细胞流式术进一步研究两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 3/8/9激活水平的影响;并且运用Western Blot实验方法,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化合物均将Hela细胞增殖周期阻滞在G2/M期,进一步研究证明,是通过诱导DNA损伤,启动DNA损伤应答信号通路,上调Cyclin B1蛋白表达,下调p21、CDK2的蛋白表达而将Hela细胞阻滞在G2/M期。两个化合物均有明显的凋亡现象,其中化合物4b在不同氧浓度下,促进细胞凋亡的方式由早期凋亡转变成晚期凋亡,细胞周期由G2/M期转变为S期。研究发现,化合物4a、4b可激活Caspase 3/8活性,抑制微管蛋白和血管内皮因子蛋白的表达,由多通路引起细胞凋亡。综上所述,设计合成的两个康普瑞汀前体化合物能够通过与响应物质作用实现药物分子和荧光基团的释放,达到抗肿瘤的效果,有望为诊断治疗型前药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30)

沈小美[6](2019)在《贵金属基纳米材料的类氧化还原酶活性机制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酶是新一代人工酶,具有稳定性好,催化效率高,制备简单,经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和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验验证,研究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类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四种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催化机理和构效关系,得到以下成果:研究Au,Ag,Pd和Pt四种金属的(111)面的类氧化酶活性,计算得到O_2在四种金属表面的吸附能、解离能垒和反应能。发现其吸附能与分解能垒之间存在线性关系,O_2的吸附能可用于快速预测类氧化酶活性的大小。此外,调节合金组分,可实现对金属的类氧化酶活性的合理调控。计算预测的四种不同金属及其合金的类氧化酶活性的大小次序与实验测得的结果一致。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了~3O_2在金属表面活化的普适机制。此外我们还揭示了金属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本质是·OOH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以及重组。该计算结果为贵金属基纳米材料的氧化还原酶活性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视角,也为理性设计优化调节金属纳米材料的模拟酶活性提供了基础。通过使用不同性质的-SCH_3和-NO_2等基团对Pt(111)面进行修饰,研究纳米材料电子结构改变对材料类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发现-SCH_3等给电子基团可以有效降低金属的功函数,降低O_2在金属表面的分解能垒,增强金属的类氧化酶活性。这一研究结果为有效改进金属纳米材料的模拟酶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了Pd(111)和Pd(100)这两种晶面的四种氧化还原酶活性。发现八面体形态的Pd(111)面的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立方体形态的Pd(100)面。和理论计算预测一致,体外实验证实前者比后者能更有效地发挥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淬灭O_2~(·-),因此能够更好地保护生物分子和细胞有机体。相反,Pd(100)的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Pd(111),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性能。该研究结果为临床条件下治疗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以及设计具有高效靶向细菌活性的贵金属纳米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还发现将Pd分散在石墨炔(GDY)上,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类过氧化氢酶活性。且其催化活性与Pd团簇的价态有关,低价态Pd~0的催化活性高于高价态Pd~(2+)。此研究结果为设计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纳米酶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吴骞[7](2019)在《页岩气开发对四川某页岩气开发区平台周围土壤水溶性盐含量、养分含量及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气是指赋存于有生烃能力的泥岩及页岩中,以吸附及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自生自储、吸附成藏、隐蔽聚集等地质特点。我国是世界上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国家,虽然国内的页岩气开发起步较晚,但现在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其最根本原因是作为页岩气开发最主要技术的水力压裂技术和水平钻井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页岩气产量的快速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页岩气开发区往往处在生态较为脆弱的世界最大喀斯特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人口资源矛盾,喀斯特地区土壤资源的页岩气开发,可能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主要是由于页岩气钻前勘探、钻井、压裂试气、采气集输等整个开发过程,都会对区域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土壤pH、电导率能够反映土壤盐碱化、缓冲化学改良能力。土壤水溶性盐可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但过量的积累会抑制植物的生长。评价页岩气开发对土壤水溶性盐含量影响,对页岩气开发对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阐明页岩气开发对平台周围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和需要进行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四川某页岩气开发区内的11个页岩气开发平台,采集页岩气开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平台周围的次生林地、弃耕草地和农田的0-20cm土壤,分析页岩气开发对平台周围土壤pH、电导率(EC)、氧化还原电位(Eh)、水溶性盐含量、养分含量和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页岩气开发产生的固体废物的pH、EC、Ca~(2+)、K~+、Mg~(2+)、Na~+、Ba~(2+)、SO_4~(2-)、SiO_3~(2-)、HCO_3~-、Cl~-、TC、CNRatio、CPRatio、DOC和AP含量较高,而Eh、TN、TP、NPRatio、NO_3~--N和NH_4~+-N含量较低。(2)固体废弃物的pH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1.1~1.6;固体废弃物的EC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2.1~2.8倍;Eh比其他四种低约3%~22%。(3)从水溶性盐含量来看,水溶性盐总量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34%~1.8倍,其中Ca~(2+)含量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39%~2倍,比农田低28%;K~+含量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约2~3倍,比农田低约59%;Mg~(2+)含量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57.4%~4倍,比次生林地(0-10cm)低25%;Na~+含量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约1~10倍;Ba~(2+)含量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64%~2倍,比农田低约68%;SO_4~(2-)含量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约29.6%~3倍;SiO_3~(2-)含量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约40%~71%,比次生林地(10-20cm)低6%;HCO_3~-和Cl~-含量分别比平台周围表层土壤高出约2~3倍和7~13倍。(4)从养分含量来看,固体废弃物的TC含量比次生林地(0-10cm)、次生林地(10-20cm)、弃耕草地和农田高约4%~1倍;TN含量比其他四种低约50%~67%;TP含量比其他四种低约5%~36%;CNRatio的值比其他四种高出约3~4倍;NPRatio的值比其他四种低约21%~65%;固体废弃物的CPRatio的值比除次生林地(0-10cm)外的其他叁种高出约8%~3倍,比次生林地(0-10cm)低约1%;NO_3~--N含量比其他四种低44%~75%;NH_4~+-N含量比其他四种低约34%~69%;DOC含量比其他四种高出约5%~61%;AP含量比除农田外的其他叁种高出约13%~1倍,比农田低约30%。(5)从氧化还原酶活性来看,固体废弃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比次生林地(0-10cm),次生林地(10-20cm),弃耕草地和农田等其他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高出约37%~4倍,但无显着性差异,而次生林地(0-10cm),次生林地(10-20cm),弃耕草地和农田等其他四种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次生林地(0-10cm),次生林地(10-20cm),弃耕草地和农田等其他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高出约31%~1倍,但无显着性差异,而次生林地(0-10cm),次生林地(10-20cm),弃耕草地和农田等其他四种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总之,页岩气平台开发对周围的次生林地、弃耕草地和农田表层土壤pH、EC、Eh、九种水溶性盐离子含量、养分含量和氧化还原酶活性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晓雷[8](2019)在《苯基氮杂环类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的形成是由于体内血尿酸(sUA)水平过高而产生单钠尿酸盐晶体(MSU)沉积于组织或关节,而sUA水平过高一般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在人体的嘌呤代谢过程中,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ine oxidoreductase,XOR)作为嘌呤代谢的关键酶催化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产生尿酸,因此,抑制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可用的XOR抑制剂主要有两类:嘌呤类和非嘌呤类的XOR抑制剂。嘌呤类XOR抑制剂有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奥西嘌醇,但是这类抑制剂在患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良反应,诸如肠胃不适、过敏反应、肾衰竭及超敏反应等。非嘌呤类XOR抑制剂以非布索坦及托匹司他为代表,这类抑制剂降尿酸活性优于别嘌醇,且无别嘌醇类的严重不良反应,但仍存在降尿酸效果不够理想,部分患者用药响应性差的问题,因此,XOR抑制剂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善。本论文基于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继续以非布索坦为先导化合物,开展me-too优化研究:1)设计并合成获得A、B、C和D四类共24个新的化合物(scifinder检索),并对所得化合物分别进行了~1H NMR、~(13)C NMR及其HRMS的结构确认;2)完成了24个化合物的体外XOR抑制活性测试,发现大多数化合物都处于纳摩尔级别。特别是化合物C_5和D_1都表现出了与非布索坦(IC_(50)=7.0 nM)相当的活性(P>0.05),其IC_(50)值分别为8.0 nM和7.2 nM。结合Docking及QSAR进行了构效关系分析与讨论,发现化合物C_5和D_1与XOR的作用模式和已报道的非布索坦与XOR的作用模式并不完全相同;3)完成了化合物C_5和D_1在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以及长期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体内降尿酸活性评价,确定了化合物C_5和D_1的降尿酸能力。此外,在长期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中,相比于非布索坦,化合物C_5和D_1还表现出了一定的降尿素氮的优势(P<0.05),提示这两个化合物可能在改善肾损伤方面具备一定的额外收益,还需未来进一步系统研究与验证。(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0)

马莹玲,朱思佳,曾思如,马红亮,尹云锋[9](2019)在《木麻黄和桤木离体根瘤和立地土壤的固氮酶与N_2O还原酶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非豆科固氮树种的固氮酶和N_2O还原酶(Nos)活性,采用乙炔还原法和乙炔抑制技术对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ana)和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离体根瘤及立地土壤的两种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根瘤只在厌氧条件下有固氮酶活性,在好氧条件下有Nos活性。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的固氮酶活性在好氧条件大于厌氧条件,Nos活性只表现在厌氧条件下。在好氧条件下,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的固氮酶活性无显着差异;根瘤区根际土的Nos活性显着大于非根瘤区根际土。除离体根瘤在好氧条件下不表现固氮酶活性外,细枝木麻黄和桤木的离体根瘤、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的固氮酶活性均都大于Nos活性。好氧条件下根瘤区根际土的固氮酶活性与非根瘤区根际土的呈极显着正相关,而厌氧条件下根瘤的固氮酶活性与好氧条件下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固氮酶活性、好氧条件下根瘤的Nos活性与厌氧条件下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Nos活性均呈极显着负相关。这为研究弗兰克氏菌结瘤植物共生固氮体系对N2O汇强度的影响和调控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宋雨环,修志明,王淑红,石富强[10](2019)在《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1-乙酰基-5-(4-氟苯基)-1H-吡咯-3-基乙酸酯的合成及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氟肉桂酸为原料,依次经过硫酸氢钾氧化、开环加成和乙酸酐催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1-乙酰基-5-苯基-(4-氟)-1H-吡咯-3-基乙酸酯(4-F-APPA),总收率51%,纯度大于9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 IR和MS(ESI)表征。并研究了4-F-APPA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4-F-APPA的IC_(50)为7.2×10~(-2 )μM,优于阳性对照药依帕司他。(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还原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盆栽单株种植,以采自甘肃榆中和天祝2个扩展能力不同的野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材料,设3个氮素施肥水平(N1,5 g·m~(-2);N2,10 g·m~(-2);N3,15 g·m~(-2))、3个磷素(P_2O_5)施肥水平(P1,5 g·m~(-2);P2,15 g·m~(-2);P3,25 g·m~(-2)),共10个处理组合,研究了氮、磷肥对草地早熟禾氮积累、分配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草地早熟禾草坪施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草地早熟禾地上、地下和整株氮积累量逐渐增加;随施磷量增加,天祝草地早熟禾地上、地下和整株氮积累量先增大后减小,榆中草地早熟禾地上、整株氮积累量逐渐增加,地下氮积累量先增大后减小。随氮、磷肥施量增加,草地早熟禾地上氮分配比例逐渐增加,地下氮分配比例逐渐降低;氮利用效率逐渐降低。草地早熟禾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氮肥施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磷肥施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榆中草地早熟禾氮积累量、氮利用效率高于天祝草地早熟禾。与磷肥相比,氮肥对草地早熟禾氮积累、分配和利用的影响更为明显。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氮肥施量极显着(天祝)或显着(榆中)正相关,氮积累量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极显着正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还原酶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胜男,刘娜,宋东辉.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条件优化及Cr(Ⅵ)还原酶活性的测定[J].生物技术通报.2019

[2].张浩玮,白小明,陈辉,樊敬辉,李雄亮.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N积累、分配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氮、磷肥的响应[J].中国沙漠.2019

[3].王苗苗,韩飞,严欢,田合,毛琼玲.4种药用植物5α-还原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

[4].杨加伟,彭辽天,程小玲.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高通量活性筛选体系的建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

[5].秦佳.GSH、硝基还原酶介导的两个康普瑞汀前体化合物的合成、释放机制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6].沈小美.贵金属基纳米材料的类氧化还原酶活性机制的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7].吴骞.页岩气开发对四川某页岩气开发区平台周围土壤水溶性盐含量、养分含量及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8].李晓雷.苯基氮杂环类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马莹玲,朱思佳,曾思如,马红亮,尹云锋.木麻黄和桤木离体根瘤和立地土壤的固氮酶与N_2O还原酶活性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10].宋雨环,修志明,王淑红,石富强.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1-乙酰基-5-(4-氟苯基)-1H-吡咯-3-基乙酸酯的合成及抑制活性[J].合成化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细胞存活率检测硝酸盐的同化过程叁维图像分析不同处理黄瓜品种根际土壤硝酸还原酶不同品种豌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不同笋用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季...

标签:;  ;  ;  ;  ;  ;  ;  

还原酶活性论文_杨胜男,刘娜,宋东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