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关系研究

多西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关系研究

一、多烯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莉[1](2020)在《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文中指出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位于第五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结肠癌的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早期基本无症状。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中晚期患者通过手术很难根治,手术后容易转移或者复发。而针对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硫代葡萄糖苷降解产物,被报道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生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任何毒副作用。目前研究认为诱导细胞凋亡是PEITC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而理解PEITC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对于了解其作为临床上有用的化学预防或治疗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前期发现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且对正常肠的上皮细胞无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将深入研究PEITC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其分子机制,并通过裸鼠成瘤模型验证PEITC对结肠癌肿瘤的抑制效果和作用机制,最后对PEITC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我们选用了 2种不同的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及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用不同浓度的PEITC进行处理,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发现20 μM PEITC的PEITC可以显着性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而对正常肠上皮细胞无影响。我们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PEITC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通过JC-1和DCFH-DA方法发现PEITC抑制线粒体内膜膜电势并促进ROS产生,提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我们分离细胞质组分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yto-c和SMAC的表达,发现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SMAC的表达,流式细胞仪结果进一步表明PEITC通过SMA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通过anti-SMAC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发现PEITC作用后可促进SMAC与Survivin的相互作用,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PEITC通过ERK和JNK蛋白的磷酸化促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增加细胞凋亡比例,表明PEITC通过ERK/JNK通路介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利用结肠癌裸鼠成瘤模型评价PEITC的抑癌效果及安全性,通过皮下接种法建立裸鼠成瘤模型,发现PEITC抑制结肠癌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并促进裸鼠结肠癌皮下肿瘤中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SMAC蛋白表达,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对裸鼠血常规三系细胞和肝肾功能均无影响。我们研究表明PEITC通过SMAC/Survivin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途径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体内实验证明PEITC抑制裸鼠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并通过SMAC/Survivin信号介导线粒体途径的凋亡,而不影响裸鼠肝肾功能、血常规三系细胞。本论文将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方向。

崔英杰[2](2020)在《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微管是由α/β微管蛋白组成的异二聚体,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管不断地聚合与解聚的动力学特性使其在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干扰微管蛋白聚合和解聚的动态动力学平衡,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微管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有效靶点之一。作用于紫杉醇位点和长春碱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抗有丝分裂剂,但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毒性。另外,耐药性的产生,尤其是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也降低了这些药物的有效性。此外,紫杉醇等微管蛋白抑制剂的溶解性较差,需使用化学助溶剂溶解,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问题。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剂一般不是多药耐药外排泵的底物,可以克服由P-gp介导的耐药性的产生,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依然有效。靶向秋水仙碱位点的抑制剂除了抗有丝分裂外,还具有血管阻断(扰乱)作用,作为血管破坏或阻断剂,发挥抗肿瘤作用。在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以秋水仙碱结合位点为靶点,基于茚并吡唑这一优势结构,通过在茚并吡唑的7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发现了强效微管蛋白抑制剂LL01。LL01不是P-gp底物,对多药耐药细胞、紫杉醇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有效,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本论文针对目前临床应用的微管靶向抑制剂存在的不足,以LL01的结构为基础,致力于发现高效低毒、高水溶性、抗耐药的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为进一步明确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水溶性,本研究对茚并吡唑6位和7位酚羟基上的取代基、3位的芳胺,进行了系统的结构修饰。茚并吡唑衍生物的合成以5,6-二羟基-1-茚酮为起始原料,将两个酚羟基选择性地进行保护或取代,经与LiHMDS或NaH反应,再与各种取代异硫氰酸苯酯亲核加成,经水合肼环合后,将茚并吡唑NH甲基化。脱去酚羟基保护基,引入各种取代基或再经过衍生,构建N-甲基茚并吡唑衍生物系列化合物。基于保护基(TBS、MOM或其组合)的不同、取代基引入的次序不同等,共设计了5条合成路线,合成了茚并吡唑类衍生物33个,发现了一系列高活性茚并吡唑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茚并吡唑6位酚轻基上的取代基以乙基为活性所必需,其它取代基,如甲基、丙基和体积大的基团均影响其与微管蛋白的结合,活性大大降低或丧失;茚并吡唑7位酚羟基的取代基必须长度适中,且含一个氢键供体,如末端酰胺、羟基、氨基等,能与Ⅰ区与β-微管蛋白交界处的α微管蛋白亚基,如Ser178α等形成氢键结合。茚并吡唑3位的芳胺占据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Ⅲ区,当该区结合基团为苯环时,间位取代为活性必需,而对位取代导致活性丧失。间位的取代基必须含氢键受体杂原子,如乙氧基、丙酰基、甲酯、乙酯等,以维持与Ⅲ区Tyr202β和Asn167β的氢键结合;在酯类衍生物中,乙酯为优选,其次为甲酯,而异丙酯的活性降低;Ⅲ区结合基团也可以是杂环,如6-乙氧基吡啶。7-(3-氨基丙氧基)-3-(3-乙氧基苯基氨基)茚并吡唑衍生物的盐酸盐ID08和7-(3-氨基丙氧基)-3-(6-乙氧基吡啶-2-氨基)茚并吡唑衍生物的盐酸盐ID25具有良好的水溶性(>1 mg/mL)。ID08和ID25能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IC50分别为3.65和3.13μM。对包括紫杉醇耐药的多株肿瘤细胞具有极高的抗增殖活性,GI50在3-15 nM。在细胞水平,ID08和ID25能够抑制或干扰微管和微丝的形成。通过EBI竞争实验,证明了它们作用于秋水仙碱结合位点。ID08和ID25能使HepG2细胞有丝分裂停滞于G2/M期,诱导HepG2细胞细胞凋亡。ID08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的作用。此外,ID08可以抑制cMet和AKT激酶的磷酸化。在HCT116和HepG2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口服给药ID08或ID25(25mg/kg)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超过50%。在HepG2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尾静脉注射给药5mg/kg或10mg/kg,每两天一次,ID08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4%和68%,且对动物体重没有影响。化合物ID08和ID25有望作为临床候选药物或候选化合物,进行系统性临床前抗肿瘤活性评价。二、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在前期对茚并吡唑6位、7位和3位结构修饰的基础上,本部分拟对茚并吡唑母核进行修饰,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茚并吡唑母核4位的亚甲基替换为氧原子,设计、合成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与氯乙腈经Hoesch反应引入乙酰基,再在在弱碱条件下分子内环合,将6位羟基甲基化,得到6-甲氧基苯并呋喃-3-酮。将6-甲氧基苯并呋喃-3-酮与LiHMDS反应后,与间位取代的异硫氰酸苯酯亲核加成,再经水合肼环合。研究发现,除了生成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外,还伴有开环而生成的吡唑衍生物,二者分离困难。因此,对合成的5个苯并呋喃并吡唑类衍生物和5个吡唑衍生物进行了初步抗肿瘤增殖活性研究。所有的苯并呋喃并吡唑类衍生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均没有活性。除了苯并呋喃并吡唑3位为间乙氧基苯胺取代的化合物BF01外,其它苯并呋喃并吡唑类衍生物活性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弱。BF01对K562和A549细胞的GI50分别为0.26和0.19μM。相反,5个吡唑衍生物对这三株肿瘤细胞均有活性,吡唑3位苯胺的间位取代基为甲酸甲酯时活性最高,其次依次为乙氧基、氰基、N-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甲酸甲酯衍生物PY02对K562、MCF-7和A549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GI50分为0.021、1.7和0.19 μM。PY02能够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IC50为7.30μM。由于合成及分离的原因,没有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但PY02的发现为后续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三、吲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吡唑衍生物PY02的活性,本部分采用构象限制的化合物设计策略,将PY02分子中的苯环和吡唑环骈合,引入天然抗微管蛋白抑制剂秋水仙碱、CA-4、鬼臼毒素等分子中常见的3,4,5-三甲氧基苯基药效团,设计了新型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以不同取代的2-氟苯甲酸为原料,与含不同取代基的苯胺反应,合成各种取代的2-氟苯甲酰胺中间体。经劳森试剂将羰基转换为硫羰基,再经水合肼环合,合成了 23个吲唑类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吲唑环上6位取代优于其它位置的取代,6位甲基或甲氧基为优选;吲唑环上3位的3,4,5-三甲氧基苯基为活性必需基团,当3,4,5-三甲氧基苯基被其它烷氧基苯基取代后,抗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其中,6-甲基吲唑衍生物IZ03和6-甲氧基吲唑衍生物IZ06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HCT116、HT29、SW620细胞,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包括紫杉醇耐药的A549细胞,具有强抗增殖活性,GI50在8-96 nM。IZ03和IZ06靶向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破坏肿瘤细胞内微管网络,使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停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此外,IZ03和IZ06还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通过对肿瘤相关的15种激酶进行抑制实验,证明IZ06对这些激酶没有脱靶效应。在HCT116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以25 mg/kg的剂量口服给药,IZ06较IZ03和阳性对照5-Fu表现出更好体内抗肿瘤作用,肿瘤生长抑制率达58.9%,对小鼠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或候选化合物作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结构修饰,明确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发现了水溶性好的强效微管蛋白抑制剂ID08和ID25,解决了微管蛋白抑制剂常见的溶解度差和耐药性问题。通过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的研究,进而设计、合成和发现了新型吲唑类靶向秋水仙碱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IZ06。这些强效微管蛋白抑制剂,特别是ID08和ID25,具有优良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将继续开展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临床前系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甘淋玲[3](2020)在《新型抗肿瘤TNBG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德氮吡格(Tetrazanbigen,TNBG)是一种原创性新构型的脂毒性抗肿瘤化合物,含有四氢异喹啉和喹喔啉结构,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与其他常用抗肿瘤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经体内外实验显示TNBG能激活肿瘤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SRRBPs加强脂质合成,抑制脂质转运,引起肿瘤细胞内脂质聚集,导致肿瘤细胞“脂毒性”。但是,TNBG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成药性。目的本文以TNBG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优化,以期筛选出水溶性良好,抗肿瘤活性强,成药性好的抗肿瘤候选TNBG衍生物。方法1.本文设计并合成四个系列全新结构的TNBG衍生物:即系列I衍生物为在TNBG的A环、E环上引入不同体积、不同电负性基团,考察其对活性的影响;系列II衍生物为在TNBG的C环上引入具有碱性的侧链,有助于改善水溶性,增强活性;系列III衍生物为在TNBG的E环上引入羧基、酰胺以及碱性基团等;系列IV衍生物为在A环和C环,或C环和E环引入具有碱性的双侧链衍生物,考察碱性烷基链数量及其位置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2.TNBG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选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QGY7701为模型,采用CCK8方法,检测TNBG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IC50值),并初步探讨TNBG衍生物的构效关系。3.TNBG衍生物的体内药效学研究采用裸鼠肺癌A549移植瘤模型,观察衍生物16g对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的情况,计算抑瘤率。4.TNBG衍生物初步作用机制研究采用油红O染色观测衍生物16g脂质聚集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衍生物16g对肿瘤细胞的周期阻滞、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采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反应原件PPRE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衍生物16g对Cos-7细胞PPARγ的激活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初步探究衍生物16g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5.TNBG衍生物的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采用Discovery Studio(2016)软件中Pharmacophore模块,构建基于分子共同特征的药效团模型,进一步将其与TNBG系列衍生物进行匹配,验证药效团模型的合理性。从蛋白质数据库中选用PPARγ复合物作为对接模型,与衍生物16g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其与靶蛋白的作用模式。结果1.以取代苯乙胺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合成关键中间体,经环合得到系列I衍生物;TNBG与氯代烷基侧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系列II衍生物;TNBG的酯基衍生物经水解、酰化、还原得到系列III化合物;TNBG的双羟基衍生物在氢化钠作用下,与氯代烷基侧链反应得到系列IV衍生物。所有TNBG衍生物经核磁、高分辨质谱确认其结构,并且测定了部分衍生物的熔点、水溶性等物理常数。部分衍生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认了结构。2.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TNBG衍生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较敏感。对相同肿瘤细胞株而言,TNBG衍生物活性排序为系列IV>系列II>系列I或系列III,这就提示在C环引入碱性侧链以及在A环或E环上增加侧链的数量有助于提高活性。尤其是衍生物16d和16g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的IC50值分别为0.42和0.54μM,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IC50值分别为0.33和0.47μM,相比TNBG和TNBG-5602,活性提高了10–30倍以上;衍生物16g的水溶性为31.4 mg/m L,是TNBG(4μg/m L)的7850倍。3.建立了人肺癌细胞株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经实验显示,衍生物16g在10 mg/kg剂量下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为62%。4.采用油红O染色实验显示衍生物16g能使人肺癌细胞株A549呈阳性,这提示肿瘤细胞内脂质聚集。5.经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显示,衍生物16g能诱导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PPARγ,上调PPARγ和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抑制AKT磷酸化有关。6.采用药效基团模型和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解释了衍生物16g发挥较强活性的原因。结果显示在TNBG骨架上引入两个叔胺类型的支链,对提高化合物的细胞活性有明显的帮助,这与前面实验结果一致。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衍生物16g与PPARγ能够形成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其功能。结论本文以TNBG为先导化合物,经修饰优化,得到44个新衍生物,经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水溶性好,活性好的衍生物16g。在体内药效学实验中显示,衍生物16g按10 mg/kg剂量给药后,抑瘤率为62%。衍生物16g能使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油红O染色呈阳性,这提示肿瘤细胞内脂质聚集,具有肿瘤细胞的“脂毒性”作用。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衍生物16g诱导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PPARγ,引起PTEN上调,抑制PI3K/AKT的信号通路有关。这些结果表明衍生物16g是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潘效红[4](2019)在《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发病重灾区,病例占全球肝癌病例的50%以上,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亚洲乃至全球之首位,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肝癌属于实体恶性肿瘤,低/缺氧是实体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缺氧可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化疗后肝癌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手术、消融、肝移植、动脉介入治疗、化疗及联合治疗。由于肝癌前期症状较隐蔽,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对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肿瘤的低/缺氧微环境会使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还原性抗肿瘤药物在低/缺氧条件下的抗肿瘤机制,可为探索能够提高低/缺氧性肿瘤化疗效果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肿瘤低氧微环境的药物提供借鉴,这是目前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硒具有还原性且具有抗癌作用,但硒的抗癌机理尚未研究清楚,尤其是在肿瘤低氧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尚无研究报道。硒化氢(H2Se)是膳食硒类化合物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高还原性硒化物,具有很高的挥发性和反应性,很难直接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检测到,以往由于缺乏检测方法,其作用尚未被阐明。本研究借助能够特异性检测H2Se的荧光探针揭示硒的一种新的抗肝癌机制。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低氧)的条件下,药理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内H2Se水平明显升高,而且H2Se水平的升高发生在细胞死亡之前。H2Se水平升高的同时也伴随着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NAD(P)H和GSH的升高。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H2O2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低氧条件下,H2Se在细胞内的积累引起了还原性胁迫而非氧化胁迫。然而,在常氧条件下,药理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内H2Se水平并没有升高,而是出现了H2O2含量升高的现象,产生了氧化胁迫。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氧条件下,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代谢产生的H2Se能够打断HMGB1蛋白内的二硫键使HMGB1蛋白处于还原状态,还原型的HMGB1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信号分子作用,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清除H2Se后自噬明显减弱。在此,自噬发挥了双重作用:轻度的自噬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而过度的自噬最终导致细胞发生自噬相关性死亡。不同的是,常氧条件下,亚硒酸钠代谢产生的H2Se迅速被氧化生成活性氧,进而引起氧化胁迫;氧化型HMGB1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这些结果表明,H2Se在亚硒酸钠诱导的肝癌细胞死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H2Se发挥不同的作用,可将H2Se作为硒治疗癌症的研究靶点,探索提高硒治疗低/缺氧性肿瘤效果的新方法。天然抗氧化剂(如白藜芦醇、姜黄素、雷公藤红素等)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抵抗环境理、化因子和自身代谢产生的活性氧而生成的自我保护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雷公藤红素除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抗肿瘤机制并不明确,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借助能够特异性检测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NAD(P)H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发现,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低氧)的条件下,药理剂量的白藜芦醇、姜黄素或雷公藤红素诱导肝癌细胞死亡之前均出现了NAD(P)H升高的现象,而活性氧含量无明显变化。NAD(P)H的增多导致了还原性胁迫而非氧化胁迫;然而,在常氧条件下,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雷公藤红素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NAD(P)H含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推测,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下,天然抗氧化剂可能通过还原性胁迫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为了进一步研究还原胁迫的作用,我们选取白藜芦醇为例借助转录组学研究手段分析了低氧条件下天然抗氧化剂的抗肝癌机制。氧化还原相关基因分析显示,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氧化还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的比例占94.2%。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调控和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功能。对氧化还原酶活性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氧化还原酶可催化NAD(P)+生成NAD(P)H,而常氧条件下氧化还原酶则催化NAD(P)H生成NAD(P)+。这与用NAD(P)H荧光探针检测的结果(低氧下白藜芦醇作用后NAD(P)H水平升高,而常氧下无明显变化)是一致的。抗氧化酶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具有显着差异的抗氧化基因表达全部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低氧下白藜芦醇作用于肝癌细胞后没有引起氧化胁迫而是产生了还原性胁迫。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主要激活了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分析还发现,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出现了一些低氧条件下表达上调而常氧条件下表达下调的基因或低氧条件下表达下调而常氧条件下表达上调的基因。这些在不同氧气条件下表达相反的基因可作为还原胁迫研究的靶点。总之,本论文研究结果揭示了硒和天然抗氧化剂治疗低/缺氧性肿瘤的新机制,明确了还原胁迫在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为硒和天然抗氧化剂类药物治疗低/缺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提出还原剂类/抗氧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应该在相应的肿瘤低氧条件下进行,因为不同的氧气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也是导致许多理论研究结果与临床测试不符的原因之一。

王彦婷[5](2017)在《新型微管蛋白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癌症已经成为引起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已有多种抗肿瘤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但普遍存在难以区分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容易引发肿瘤产生抗药性以及毒副作用较大等问题,因此急需研发一些具有低毒、寡副作用、靶点独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分子,用于癌症的治疗。其中,微管蛋白抑制剂是近年来用于癌症治疗的新型药物之一,该类药物因具有高效的分子靶向专一性、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破坏作用,备受关注。微管蛋白上有四个经典的抑制剂结合位点,其中,秋水仙碱位点因具有结合腔体积小利于研究、配体分子结构要求简单易于研发等特点,越来越多作用于秋水仙碱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被广泛研究。根据近些年报道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及本课题组多年的研究积累,借助于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基于吲哚、苯并咪唑、噻唑、吡唑、酰胺、磺酰胺、酮肟等活性基团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小分子数据库,并从中筛选虚拟活性比较好的化合物;然后基于组合化学的原理,设计、合成出5个系列共109个新型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利用元素分析、1H-NMR、13C-NMR、MS分析等手段对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其中9个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确定了其三维空间结构。此外,系统评价了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主要结果简述如下。(1)含苯甲酰胺的吲哚接枝苯并咪唑衍生物共合成了 24个新的含苯甲酰胺的吲哚接枝苯并咪唑衍生物(A1-A24)。活性结果显示,6个(占25%)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显着高于秋水仙碱;3个(占12.5%)化合物的抗癌活性优于CA-4。其中化合物A14表现出最好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活性(IC50=1.5 μM),其效果优于阳性对照CA-4(IC50=1.8 μM)和秋水仙碱(IC50=2.62μM);同时化合物A14对三株细胞A549、HepG2和MCF-7表现出很好的抗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2.4、3.8和5.1μM,效果同样优于阳性对照CA-4(IC50分别是:2.8μM、7.4μM、9.4μM)和秋水仙碱(IC50分别是:4.4μM、10.5μM、13.5 μM)。另外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化合物A14能够有效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细胞毒实验也证明此类化合物对人体是几乎没有毒性作用的,因此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的潜在药物。对24个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A环上OCH3取代、B环上间位供电子取代,会增强化合物的抗癌活性。(2)含苯磺酰胺的吲哚接枝苯并咪唑衍生物共合成了 22个新的含苯磺酰胺的吲哚接枝苯并咪唑衍生物(B1-B22)。活性结果显示,5个(占22.7%)化合物表现出比秋水仙碱更好的抗癌活性;3个(占13.6%)化合物表现出比CA-4更强的抗癌活性。其中化合物B19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活性最好,IC50=1.41μM,明显优于阳性对照CA-4(IC50=1.9μM)和秋水仙碱(IC50=2.54μM);四种细胞中,化合物B19对A549的抗细胞增殖活性最好IC50=1.6μM,同样优于阳性对照CA-4(IC50=2.2μM)和秋水仙碱(IC50=4.1μM)。另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B19能够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且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化合物B19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作用。对22个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A环上的OCH3取代、B环上的CH3取代、C环上的多个供电子取代,能够显着增强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3)查尔酮肟衍生物共合成了 18个新的查尔酮肟衍生物(C1-C18)。活性结果显示,2个(占11.1%)化合物表现出比阳性对照CA-4更好的抗癌抗性。其中化合物C7表现出最好的抗微管蛋白效果和抗癌细胞效果(Tubulin:IC50=1.6μM,A549:IC50=2.1μM,Hela:IC50=3.5μM,MCF-7:IC50=3.6 μM),效果优于阳性对照 CA-4(Tubulin:IC50=1.8μM,A549:IC50=3μM,Hela:IC50=9.3μM,MCF-7:IC50=8.4μM);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C7能够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诱导发生细胞凋亡。对18个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A环上的2,4,6-三甲氧基、B环上的间位供电子取代,会增强该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4)吲哚接枝噻唑腙类衍生物共合成了 22个新的吲哚接枝噻唑腙类衍生物(D1-D22)。活性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抗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D18、D16、D22、D10。其中化合物D18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活性最好,IC50=1.28 μM,优于阳性对照CA-4(IC50=2.1μM)和秋水仙碱(IC50=3.2μM);在癌细胞抗性实验结果中,D18对A549细胞的抗细胞增殖活性也是最好的IC50=0.4μM,同样优于阳性对照CA-4(IC50=7.4μM)和秋水仙碱(IC50=10.5μM)。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D18能够有效地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且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化合物D18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作用。对22个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R1是H、R2是OCH3取代、R3是间位Br取代,会增强该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5)含吡唑环结构的苯并咪唑接枝磺酰胺类衍生物共合成了 23个新的含吡唑环结构的苯并咪唑接枝磺酰胺类衍生物(E1-E23)。活性结果显示,3个(占13%)化合物显示出比秋水仙碱更好的抗癌活性,1个(占4.3%)化合物显示出比CA-4更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E18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活性和抗细胞增殖活性都是最好的,对Tubulin、A549、Hela、HepG2 和 MCF-7 的 IC50分别为 1.52、0.15、0.21、0.33 和 0.17μM,明显优于阳性对照 CA-4(对 Tubulin、A549、Hela、HepG2 和 MCF-7 的 IC50分别为1.61、0.16、0.24、0.33 和 0.18μM)和秋水仙碱(对 Tubulin、A549、Hela、HepG2和MCF-7的IC50分别为2.26、0.22、0.36、0.42和0.44μM)的抑制活性。另外,化合物E18能够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化合物E18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作用;小鼠体内实验也表明了化合物E18对肿瘤是有抑制效果的,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对23个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A环的对位CF3取代、B环的多个供电子取代,均能增强该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孙萌[6](2017)在《三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结构及活性分子抗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在过去的50年间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往往通过放/化疗手段致使肿瘤细胞的DNA受损,促使肿瘤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然而,治疗抗性的出现往往成为癌症治疗的一大障碍,因而寻找新途径以增强癌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可以达到增强癌症治疗效果的目的。本论文着眼于DNA损伤,以细胞周期分裂蛋白Cdc25A/B以及DNA损伤修复应答(DDR)过程作为抗癌出发点,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抗癌药物分子。为此,我们选择三种植物并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研究;对分离得到的活性分子分别从放射增敏和化疗应用的角度进行了抗肿瘤效应及机制的研究。1)从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子楝树(Decaspermum gracilentum)和紫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e)这三种植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得到44个化合物,包括14个强心苷、8个二萜、5个木脂素、4个间苯三酚、1个三萜以及其他类型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有5个新化合物,通过一系列波谱手段对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对其中的一些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MTT实验)。实验发现:强心苷类化合物和丹参酮类化合物表现出很好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γH2AX foci实验以及Cdc25A/B酶实验显示:强心苷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放射增敏剂而丹参酮类化合物可以作为Cdc25A/B抑制剂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从牛角瓜中分离得到的强心苷苷元CGN(coroglaucigenin)对正常肺细胞(BEAS-2B)毒性弱,而对肺癌细胞(A549)的毒性强。当CGN(1μM)与X射线联用可增强肺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而不增强对正常细胞的敏感性。与单独照射组相比,联合处理组A54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Nrf2和抗氧化因子NQO-1的表达下降。然而,1μM CGN不仅对正常细胞BEAS-2B没有毒性,且与A549细胞相比,BEAS-2B细胞在联合处理后抗氧化因子的表达水平上调。3)Cdc25磷酸酶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调控器,在癌症细胞中通常高表达,与肿瘤的高度扩散转移能力、恶化程度和很低的预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Cdc25抑制剂可以作为抗癌试剂的候选药物。酶活性实验显示,从紫花丹参中提取到的3个化合物活性较好,其中的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抑制Cdc25A/B的IC50值达到亚微摩尔级。利用分子对接实验对两个化合物的酶抑制方式进行了模拟,显示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可以与Cdc2A/B催化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以氢键方式进行结合,展示其抑制活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CGN不但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且还可以通过抑制抗氧化分子的表达来增强辐射敏感性,暗示CGN是非常有潜力的癌症放疗增敏剂;丹参酮有作为Cdc25抑制剂的潜力从而可以发挥抗肿瘤作用。

闫文静[7](2016)在《基于促氧化策略设计天然产物导向的抗癌试剂及其化学和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需要更高水平的活性氧(ROS)和氧化还原活跃的铜来维持其恶性表型,呈现出“改变”的氧化还原状态。这一差异衍生出一种与传统抗氧化治疗完全相反的促氧化抗癌策略,即通过促进胞内ROS的生成、崩溃癌细胞不正常的氧化还原平衡,实现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然而这个策略也提出了“如何设计天然产物导向的促氧化抗癌试剂以及是否具有可行性”的科学问题。因此,本论文从促氧化的角度选择和设计类黄酮、荜茇酰胺、姜黄素、[6]-姜烯酚、内屈考诺酮、考布他汀等天然产物导向的抗癌试剂,研究其相关的化学和生物学机制,为“如何设计促氧化的抗癌试剂”提供了相关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Cu(Ⅱ)载体在癌细胞内富集Cu(Ⅱ),进而崩溃其不正常的氧化还原平衡并诱导其死亡,是一种重要的促氧化抗癌策略。我们选择天然产物类黄酮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作为Cu(Ⅱ)载体的可行性、结构基础、化学驱动力和相关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类黄酮凭借其3(5)-羟基-4-酮基的结构单元成为有效的Cu(Ⅱ)载体。3-羟基黄酮(3-HF)是比5-羟基黄酮(5-HF)更为有效的Cu(Ⅱ)载体,与Cu(Ⅱ)更加显着地协同诱导癌细胞死亡。我们也揭示了3-HF作为Cu(Ⅱ)载体在癌细胞内外穿梭并源源不断地向胞内“运输”Cu(Ⅱ)的化学驱动力(包括其络合Cu(Ⅱ)的驱动力,在胞内释放Cu(Ⅱ)的驱动力及重新扩散至胞外的驱动力)。其络合Cu(Ⅱ)的驱动力在于:经历质子优先损失的机理络合Cu(Ⅱ),将Cu(Ⅱ)以电中性的形式运输至胞内。络合物在胞内释放Cu(Ⅱ)的驱动力在于:胞内主要的抗氧化剂—GSH与3-HF相比是更为优异的Cu(Ⅱ)配体,它与Cu(Ⅱ)络合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GSSG和Cu(I),导致了氧化还原响应的铜释放。重新扩散至胞外的驱动力在于:3-HF的酸度常数p Ka(它在Cu(Ⅱ)存在下为5.7,在无Cu(Ⅱ)的条件下为10.4)导致络合物解离后得到3-HF的氧负离子非常容易在中性条件下被质子化,并以电中性的形式扩散至胞外,在胞外Cu(Ⅱ)的辅助下再次经历质子优先损失的机理络合新的Cu(Ⅱ),将其运输至胞内。上述过程的循环发生导致胞内铜不断富集,耗尽GSH和缓冲应激的能力并伴随着ROS的生成,最终导致细胞经历经典的线粒体途径凋亡。类黄酮与Cu(Ⅱ)形成的络合物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特洛伊木马”扰乱了细胞的氧化还原编程。该工作首次揭示了类黄酮作为Cu(Ⅱ)载体的结构基础和化学驱动力,为3(5)-羟基黄酮的癌预防活性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也为“设计铜介导的促氧化抗癌试剂”提供了相关信息。(2)含Michael加成受体单元的亲电试剂能与维持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蛋白的亲核中心发生共价作用,改变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可视为另一类重要的促氧化剂。据此我们选择荜茇酰胺为先导分子,在其内酰胺环上的Michael受体单元的a-位引入吸电子的氯原子(PL-CL),适度提高其亲电性。发现该分子比母体分子具有更为优异的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化学生物学机制研究表明:它比母体分子更为有效地靶向控制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 R),转变该抗氧化酶为ROS生成剂,导致人肺癌细胞A549内ROS(包括O2.-和H2O2)的大量爆发及胞内氧化还原缓冲体系的瓦解,并以ROS依赖的方式激活p53-p21-cyclin A/CDK2通路介导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和激活ASK1-JNK/p38通路介导线粒体途径依赖的凋亡;重要的是,该分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在正常细胞(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WI-38)中并不影响上述信号途径。随后,我们以姜黄素为先导分子,基于亲电性的促氧化策略和通过Knoevenagel缩合消除其不稳定的活性亚甲基单元设计其类似物2a。发现该分子具有比母体分子更高的亲脂性、稳定性、亲电性和诱导人肝癌细胞Hep G2死亡活性。机制研究表明:该分子能凭借其Michael受体单元更加有效地靶向Trx R,导致ROS(H2O2)的爆发及细胞内氧化还原缓冲系统的崩溃,从而激活ASK1-MAPK信号通路诱导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此外,该分子也能诱导细胞自噬性死亡并部分贡献着其细胞毒活性。其次,我们同样以姜黄素为先导分子,基于亲电性的促氧化策略设计邻位双三氟甲基取代的双查尔酮BC2。发现该分子具有比姜黄素更为显着的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活性。机制研究表明:该分子能凭借其Michael受体单元导致ROS(H2O2)的爆发及细胞内氧化还原缓冲系统的崩溃,从而激活MAPK信号通路诱导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最后,我们以[6]-姜烯酚为先导分子,在其C1-C2位上进一步引入双键,从提高亲电性的角度设计其类似物[6]-脱氢姜烯酚。发现该分子具有比母体分子和[6]-姜酮酚更强的诱导Hep G2死亡活性,其活性和机制与Michael加成受体单元数目和亲电性正相关。上述三部分工作分别以荜茇酰胺、姜黄素和[6]-姜烯酚为例诠释了基于亲电性的促氧化策略设计天然产物导向的抗癌试剂的可行性和重要性。(3)最为活泼、对细胞损伤最大的ROS是羟基自由基。广为接受的羟基自由基产生机理是过渡金属催化的Fenton反应。Zhu等先前发现了一种独立于金属离子通过H2O2和卤代醌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机制:即H2O2亲核进攻卤代醌,形成氢过氧化物的中间体;随后均裂产生羟基自由基(Proc.Natl.Acad.Sci.USA2007,104,17575)。考虑到癌细胞含有高水平的H2O2,我们试图设计一类特殊的亲电体促氧化剂—卤代醌,实现胞内H2O2响应的羟基自由基产生并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我们在保留天然产物内屈考诺酮(Conocurvone)母核的基础上设计了双氯代联萘醌BQ-DC。以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正常肝细胞L-02为模型,发现它能利用癌细胞中高水平的H2O2,原位产生强毒性羟基自由基,实现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羟基自由基在胞内的产生的证据包括:(I)抗氧化剂a-生育酚因羟基自由基的强反应性,并不能有效抑制双卤代联醌的细胞毒性;(Ⅱ)双卤代联醌与H2O2协同抑制细胞增殖;(ⅡI)通过文献报道的羟基自由基专一的荧光探针香豆素-花青素杂合体和罗丹明氮氧自由基检测到胞内羟基自由基的形成;(IV)EPR实验检测到胞内羟基自由基的形成。此外,BQ-DC作为亲电体消耗GSH、靶向Trx R和醌氧化还原酶NQO1,进而产生ROS也贡献着其细胞毒性。(4)考布他汀(CA-4)作为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是天然提取的抗癌药物。我们以考布他汀和白藜芦醇的二苯乙烯单元作为基本骨架,在其双键桥上引入醛基、羰基、酯基和羧基构建含Michael受体单元的类似物。以人肺癌细胞NCI-H460和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正常细胞)为模型研究了上述分子的细胞毒活性及机制。发现:(I)部分类似物(如SA-5,SA-16,SA-18,SA-21,SA-22和SA-23)的IC50值达到亚微摩尔级别。部分类似物(SA-15,SA-16,SA-19,SA-21,SA-25和SA-26)能够选择性杀死癌细胞;(Ⅱ)SA-18并不能促进胞内ROS产生,其强毒活性在于抑制微管蛋白二聚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有趣的是,其结构轻微的改变(仅A环4-OCH3的缺失)导致类似物SA-5呈现完全不同的干预微管蛋白聚合效果—抑制微管蛋白解聚。(5)氨肽酶N(APN,CD-13)是一种与膜结合的、锌离子依赖的金属蛋白酶,在肿瘤转移和血管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天然产物姜黄素是一种已知的氨肽酶抑制剂,能与其结合并不可逆地抑制其活性。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和酶活性实验,测量了一系列姜黄素类似物抑制APN的活性并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发现:(I)姜黄素的活性亚甲基以及苯环上OCH3基团不利于APN的酶抑制活性,而Michael加成受体和能与锌离子螯合的OH基团有利于APN的酶抑制活性;(Ⅱ)据此发现了活性更强的APN酶抑制剂2a、2d和Cur-OH。

段勇涛[8](2016)在《一系列靶向微管蛋白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在致死疾病中排名第二,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伴随着近些年来环境污染的加剧及生活压力的加大,使得恶性肿瘤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针对肿瘤的研究工作显得更加紧迫。癌细胞有丝分裂频繁且不受控制,这是其能实现快速增殖的主要原因,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向两极迁移极其依赖于微管蛋白/微管之间聚合与解聚的平衡。微管,作为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于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参与组装多种细胞结构,如中心粒、神经管等。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侵袭和转移、细胞生长和发育、胞内物质的输送及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微管在肿瘤细胞增殖中的重要性,使其成为热门的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靶点之一,一些靶向微管蛋白的抑制剂也已成为临床上证实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现有研究表明,微管蛋白中存在四个主要的药物结合位点:laulimalide结合位点、紫杉醇结合位点、长春碱结合位点以及秋水仙碱结合位点,laulimalide同紫杉醇类似,都能促进微管聚合,但是他们作用位点不同。在这四个位点中,秋水仙碱位点自身结合腔的体积较小,便于研究;同时,鉴于紫杉醇、长春新碱在临床上的成功,越来越多有关微管蛋白-秋水仙碱位点抑制剂的研究被报道。本研究以吲哚环为基本骨架,基于已有的文献报道的活性结构,加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设计出了三类生物活性小分子。引入哌嗪环、CA-4骨架,设计并合成了五个系列吲哚类新型衍生物,其中新化合物109个,同时利用元素分析、1H NMR、MS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且进行了系统的活性筛选和构效关系研究,其中有些化合物具有强效的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和体内外抗肿瘤增殖能力,简述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共计20个吲哚-哌嗪类微管蛋白抑制剂,并研究了它们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及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其中,化合物A27表现出高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ICso=0.24±0.08μM,CA-4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IC50=0.13±0.02μM)和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能力(IC50=10.2±■0.98μM)。A27诱导细胞凋亡实验表明其能够抑制细胞内微管蛋白活性从而诱发细胞凋亡。前期的计算机分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化合物A27同微管蛋白-秋水仙碱位点紧密结合,这也为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CA-4作为一种强效的秋水仙碱类微管蛋白抑制剂,其基本结构相对简单,为一个双键桥连接着两个芳香环。基于CA-4的生物活性和结构特点,我们共计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83个全新的CA-4类衍生物,并且测试了它们对A549、MCF-7、Hela抗增殖活性作用,及部分化合物针对HepG2、HT-29、SSC-4的抗增殖活性能力。其中化合物D33,具有最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IC50=0.08+0.01gM),作为对比,阳性对照CA-4的IC50为0.13+0.02gM。化合物D33能够通过诱导活性氧(ROS)产生、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进而诱导A549细胞发生凋亡,伴随着相关凋亡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计算机分子模拟对接、生物学竞争性结合实验均证明化合物D33能特异地结合在微管蛋白的秋水仙碱位点。体外微管动力学实验表明化合物D33与秋水仙碱位点结合的结果是抑制微管蛋白组装,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化合物D33抑制细胞内微管蛋白的装配,破坏细胞内细胞骨架网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在细胞微管装配受到抑制后化合物D33可以选择性阻断肿瘤细胞于有丝分裂期(G2/M期)。化合物D33作用于A549后,可以持续下调Cyclin B1、Cdc2、p21水平,在生化水平证实了化合物D33对细胞周期的阻断作用。在动物治疗实验中,化合物D33能显着抑制人肺癌植瘤在裸鼠体内生长,并且不会引起裸鼠体重明显的下降。(3)在CA-4和化合物B9-D33结构基础之上,我们对连接桥进一步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共计6种吲哚咪唑类衍生物。其中,同阳性对照秋水仙碱相比(IC50=37~275nM),化合物E4展现出了强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IC50=15~2200nM),并且表现出了对293T,Macrophage,L02三种正常细胞低毒的特性。周期抑制实验表明,化合物E4能显着阻滞Hela细胞于G2/M期。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表明,化合物E4能通过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及活性氧的增加途径来诱导Hela细胞凋亡,该过程中伴随着Cyclin B1、Cdc25c、Cdc2、P21、Bax、PARP、 Bcl-2、 Caspase3表达量的变化。计算机分子模拟分析、竞争结合实验、体外动力学实验、细胞质内微管蛋白测定实验、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化合物E4同秋水仙碱在微管蛋白作用位点相同。在动物治疗实验中,裸鼠隔天腹腔注射15mg/kg化合物E4经两周治疗,宫颈癌植瘤在其体内生长抑制率达到61.9%,显示出良好的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常瑞姣[9](2016)在《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促凋亡作用及PCNA表达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促凋亡作用及机制目的探讨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诱导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MHCC97-H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过程细胞凋亡的机制,为肝癌临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人高转移肝癌细胞MHCC97-H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载多西紫杉醇微泡组(DM)、超声辐照组(US)、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组(DM+US)。分别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MAPK通路蛋白及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24 h后,MTT法显示DM组、US组、DM+US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0±3.0)%、(73.0±5.0)%和(52.0±6.0)%,DM+US组降低最明显;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ON组肿瘤细胞形态大小正常,生长旺盛,而DM组、US组、DM+US组细胞数量均有减少,细胞间隙增加,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脱落悬浮在培养液中,DM+US组改变更明显;流式细胞仪显示DM+US组细胞凋亡率为(26.81±2.82)%,与CON组(2.90±0.99)%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试剂盒检测可见DM+US组多种凋亡蛋白表达变化:Caspase-3、c IAP-1、SMAC和HSP70等;细胞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均显示DM+US组PCNA蛋白表达降低;蛋白免疫印迹法显示DM+US组细胞p-ERK 1/2蛋白表达水平增多,p-p38蛋白表达下降,PCNA蛋白表达降低。结论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通过影响ERK 1/2和p 38信号转导通路,调节PCNA等相关蛋白的表达而诱导人肝癌细胞MHCC 97-H的凋亡。第二部分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肝癌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以及PCNA的表达目的本实验通过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裸鼠皮下荷瘤成瘤情况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为超声载药治疗肝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MHCC97-H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并治疗,观察裸鼠生长情况,30天后处死裸鼠,分析裸鼠体重增长,取出肿瘤组织,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图像分析测定光密度值。结果成功建立了人高转移肝癌细胞MHCC97-H裸鼠荷瘤模型,成瘤率100%。经HE染色病理观察证实为肝癌,实验组裸鼠生长状态良好,未见明显异常活动;裸鼠体重变化DM+US组与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表明DM+US组肿瘤组织内细胞密度减少,细胞明显凋亡;免疫组化检测了裸鼠肿瘤组织内PCNA蛋白的表达,DM+US组光密度值为(69.42±16.72),CON组为(109.76±1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MHCC97-H荷瘤裸鼠体内成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了PCNA蛋白的表达。

贾艳菊,季晖[10](2015)在《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前列腺癌是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见肿瘤,成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能够通过维持细胞生存、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周期运行及血管生成等促进前列腺癌病程发展。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阐述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和通路相关的药物治疗进展。

二、多烯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烯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结直肠癌
    1.2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1.3 细胞凋亡通路及其调控机制
    1.4 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5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PEITC对结肠癌发展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细胞株
        2.2.3 主要实验试剂
    2.3 主要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及传代
        2.3.2 MTT检测细胞增殖
        2.3.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3.4 克隆形成实验
        2.3.5 细胞划痕实验
        2.3.6 Transwell侵袭实验
        2.3.7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2.4.2 PEIT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2.4.3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集落形成
        2.4.4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
        2.4.5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PEITC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q-PCR
        3.3.3 Western blot
        3.3.4 OPA1多聚物和可溶性OPA1检测
        3.3.5 用JC-1染色检测线粒体内膜膜电位
        3.3.6 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3.3.7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
        3.4.2 PEITC抑制结肠癌细胞的OPA1多聚物的形成,增加可溶性OPA1表达
        3.4.3 PEITC下调结肠癌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膜电势
        3.4.4 PEITC上调结肠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
        3.4.5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的BAX/BCL-2比值
        3.4.6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H2A.X磷酸化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PEITC通过SMAC/Survivin信号通路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实验仪器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SiRNA处理细胞
        4.3.3 细胞质组分分离
        4.3.4 Western blot
        4.3.5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4.3.6 免疫共沉淀
        4.3.7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SMAC和Cyto-c的表达
        4.4.2 PEITC通过SMAC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4.4.3 PEITC诱导结肠癌细胞SMAC与Survivin结合
        4.4.4 PEITC促进结肠癌细胞ERK和JNK蛋白的磷酸化
        4.4.5 PEITC通过ERK和JNK通路促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4.4.6 PEITC通过ERK和JNK通路促进细胞凋亡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利用结肠癌裸鼠成瘤模型评价PEITC的抑癌效果及安全性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1 主要实验仪器
        5.2.2 主要实验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
        5.3.2 SPF级动物饲养
        5.3.3 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的建立
        5.3.4 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
        5.3.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5.3.6 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PEITC抑制结肠癌肿瘤的生长
        5.4.2 PEITC促进结裸鼠结肠癌肿瘤中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SMAC,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
        5.4.3 PEITC对裸鼠血常规三系细胞数量无影响
        5.4.4 PEITC对裸鼠肝肾功能无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硫氰酸苯乙酯抗肿瘤凋亡机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致谢

(2)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微管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及相关功能
        1 微管的结构
        2 微管动力学特性
        3 微管的生物学功能
    第二节 微管与肿瘤的关系
    第三节 微管蛋白抑制剂的作用位点
    第四节 微管蛋白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1 紫杉醇结合位点的抑制剂
        2 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剂
        3 长春碱结合位点抑制剂
        4 Maytansin结合位点抑制剂
        5 抗体偶联药物
第二章 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第一节 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
    第二节 茚并吡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合成
    第三节 茚并吡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1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实验和抗细胞增殖实验
        2 免疫荧光实验
        3 EBI竞争实验
        4 细胞周期分析
        5 细胞凋亡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
        6 细胞迁移实验
        7 对cMet/AKT及其磷酸化的作用
        8 化合物ID08和ID25的溶解度和logP测定
        9 化合物ID08和ID25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苯并呋喃并吡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第一节 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的设计
    第二节 苯并呋喃并吡唑衍生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合成
    第三节 苯并呋喃并吡唑和吡唑衍生物的活性评价
        1 体外抗增殖实验
        2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实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第一节 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
    第二节 吲唑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合成
    第三节 吲唑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1 体外抗增殖实验
        2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
        3 EBI竞争实验
        4 分子对接
        5 细胞周期分析
        6 细胞凋亡
        7 激酶选择性实验
        8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小管生成实验
        9 化合物IZ03和IZ06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HPLC、MS图
发表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型抗肿瘤TNBG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先导化合物TNBG的结构优化与目标分子设计
    1.1 系列I衍生物的设计
    1.2 系列II衍生物的设计
    1.3 系列III衍生物的设计
    1.4 系列IV衍生物的设计
第二部分 TNBG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结构确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试剂
    2 合成路线的设计
        2.1 系列I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2 系列II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3 系列III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4 系列IV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3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路线分析
        3.2 结构分析
    4 合成实验
    5 小结
第三部分 TNBG衍生物的体外抗增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1 抗增殖活性测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抗增殖活性结果及构效关系分析
    2 水溶性实验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四部分 TNBG衍生物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配制
        1.3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2.2 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部分 TNBG衍生物的初步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细胞
        1.4 实验药品
        1.5 油红O染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油红O染色
        2.2 细胞周期检测
        2.3 细胞凋亡检测
        2.4 PPARγ细胞转录活性检测
        2.5 Western Bloting实验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油红O染色检测结果
        3.2 细胞周期阻滞检测结果
        3.3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3.4 PPARγ转录激活实验结果
        3.5 衍生物16g对 PPARγ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4 小结
第六部分 TNBG衍生物的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
    1 TNBG系列衍生物的药效基团模型
        1.1 药效基团模型构建的方法
        1.2 构建药效基团模型的TNBG衍生物的选择
        1.3 药效基团特征元素的选取
        1.4 分子共同特征的药效基团模型的构建
        1.5 基于分子共同特征的药效基团模型的验证
        1.6 小结
    2 分子对接
        2.1 分子对接实验简介
        2.2 衍生物16g的准备
        2.3 受体靶蛋白1NYX的准备
        2.4 分子对接
        2.5 结果分析
    3 小结
全文总结
本文创新点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1 波谱数据和高分辨质谱附图
    2 晶体数据附表
文献综述 抗肿瘤 PPARγ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肝癌及其缺氧微环境
        1.1.1 肝癌现状
        1.1.2 肝癌的治疗方法
        1.1.2.1 手术切除
        1.1.2.2 肿瘤消融
        1.1.2.3 经动脉治疗
        1.1.2.4 化疗
        1.1.3 肿瘤缺氧微环境
        1.1.3.1 实体恶性肿瘤缺氧的病理生理学
        1.1.3.2 HCC缺氧相关机制
        1.1.3.2.1 HIF-1α在 HCC中的作用
        1.1.3.2.2 HIF-2α在 HCC中的作用
        1.1.3.2.3 HMGB1在HCC中的作用
        1.1.3.2.4 Beclin1在HCC中的作用
        1.1.3.3 缺氧对抗肿瘤药物的影响
        1.1.3.4 靶向低氧治疗肿瘤
    1.2 氧化还原平衡紊乱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1.2.1 氧化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2.1.1 氧化胁迫
        1.2.1.2 RO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2.1.3 清除活性氧作为抗癌疗法
        1.2.1.4 增加活性氧作为抗癌疗法
        1.2.2 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2.2.1 还原胁迫
        1.2.2.2 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1.3 肿瘤细胞凋亡与自噬
        1.3.1 肿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1.3.2 肿瘤细胞自噬及其机制
        1.3.3 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关系
        1.3.3.1 自噬抑制凋亡
        1.3.3.2 自噬激活凋亡
        1.3.3.3 自噬与凋亡一样促进细胞死亡
    1.4 分子荧光探针在肿瘤氧化还原研究中的应用
        1.4.1 用于活性氧检测的探针及其应用
        1.4.1.1 检测O_2~(·-)的探针
        1.4.1.2 检测H_2O_2 的探针
        1.4.2 用于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检测的探针及其应用
        1.4.2.1 检测NAD(P)H的探针
        1.4.2.2 检测GSH的探针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借助硒化氢荧光探针研究低氧条件下亚硒酸钠诱导肝癌细胞产生还原胁迫的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细胞培养
        2.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2.2.4 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
        2.2.5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2.2.6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2.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H2O2或H2Se的含量
        2.2.8 移植瘤小鼠模型制作
        2.2.9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实体瘤内H2O2或H2Se的含量
        2.2.10 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内抗氧化酶的表达
        2.2.11 小鼠肿瘤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
        2.2.12 小鼠肿瘤组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
        2.2.13 小鼠肿瘤组织内NADPH/NADPt的测定
        2.2.14 小鼠肿瘤组织内GSH/GSHt的测定
        2.2.15 小鼠实体肿瘤大小的测定
        2.2.16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亚硒酸钠在不同的氧气条件下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2.3.1.1 MTT法检测Na_2SeO_3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3.1.2 LDH释放法检测Na_2SeO_3对HepG2 细胞的毒性
        2.3.1.3 Na_2SeO_3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2.3.2 亚硒酸钠在治疗肝癌过程中氧化胁迫的检测
        2.3.2.1 低氧条件下,Na_2SeO_3对HepG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2.3.2.2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肿瘤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2.3.2.3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组织内抗氧化酶表达水平和活性的影响
        2.3.3 亚硒酸钠治疗肝癌过程中还原胁迫的检测
        2.3.3.1 低氧条件下,Na_2SeO_3 诱导HepG2 细胞死亡过程中H2Se含量变化检测.
        2.3.3.2 Na_2SeO_3 治疗小鼠实体肿瘤过程中肿瘤内H2Se含量变化检测
        2.3.3.3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组织内NAD(P)H和 GSH表达量的影响
        2.3.3.4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大小的影响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硒化氢靶向HMGB1 蛋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细胞培养
        3.2.3 ELISA检测分泌到细胞外的HMGB1
        3.2.4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3.2.5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
        3.2.6 H2Se的制备
        3.2.7 非变性凝胶电泳检测HMGB1 氧化还原性
        3.2.8 质谱法检测溶菌酶的氧化还原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2Se作用靶点探寻
        3.3.2 HMGB1 蛋白氧化还原型分析
        3.3.3 H2Se还原HMGB1 蛋白检测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硒化氢引起的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细胞培养
        4.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4.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的H2Se含量
        4.2.5 Caspase3和Caspase9 活性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2Se与细胞自噬关系研究
        4.3.2 H2Se介导的细胞自噬与凋亡关系研究
        4.3.3 H2Se介导的细胞自噬信号通路检测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借助NAD(P)H荧光探针探究天然抗氧化剂诱导肝癌细胞产生还原胁迫的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细胞培养
        5.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NAD(P)H或 H2O2 的含量
        5.2.4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5.2.5 移植瘤小鼠模型制作
        5.2.6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实体瘤内NAD(P)H或 H2O2 的含量
        5.2.7 小鼠肿瘤大小的测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低氧条件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诱导Hep G2 细胞死亡过程中NAD(P)H含量变化检测
        5.3.2 低氧条件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对HepG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5.3.3 三种天然抗氧化剂治疗肝癌小鼠后,小鼠肿瘤内NAD(P)H含量变化检测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借助转录组学研究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的抗肝癌作用机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仪器
        6.2.2 细胞培养
        6.2.3 实验分组
        6.2.4 总RNA提取
        6.2.5 测序实验流程
        6.2.6 信息分析流程
        6.2.7 数据统计学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本表达量分析
        6.3.2 白藜芦醇处理组和对照组间表达量差异基因分析
        6.3.3 氧化还原相关基因分析
        6.3.4 低氧和常氧下白藜芦醇作用后表达上调和下调相反的基因分析
    6.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5)新型微管蛋白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癌症的危害及治疗手段
        1.1.1 癌症的危害
        1.1.2 癌症的治疗手段
    1.2 微管的结构与功能
        1.2.1 微管的结构
        1.2.2 微管的动力学特性
        1.2.3 微管的功能
    1.3 微管蛋白抑制剂
        1.3.1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
        1.3.2 微管蛋白聚合促进剂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含苯甲酰胺的吲哚接枝苯并咪唑(IBB)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第一节 IBB的设计
        1.1 Discovery Studio分子模拟对接方法
        1.2 设计思路
        1.2.1 活性片段的选择
        1.2.2 目标化合物的确定
    第二节 IBB的化学合成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合成步骤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信息
        2.4 化合物单晶结构信息
    第三节 IBB的生物活性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毒活性和微管蛋白抑制活性
        3.2.2 诱导细胞凋亡活性
        3.2.3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2.4 分子对接分析
        3.2.5 3D-QSAR模型
        3.3 小结
第三章 含苯磺酰胺的吲哚接枝苯并咪唑类(IBBsul)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第一节 IBBsul的设计
    第二节 IBBsul的化学合成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合成步骤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信息
        2.4 化合物单晶结构信息
    第三节 IBBsul的生物活性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毒活性和微管蛋白抑制活性
        3.2.2 诱导细胞凋亡活性
        3.2.3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2.4 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化合物B19对微管蛋白形态的影响
        3.2.5 分子对接
        3.3 小结
第四章 查尔酮肟类(CO)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第一节 CO的设计
    第二节 CO的化学合成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合成步骤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信息
        2.4 化合物单晶结构信息
    第三节 CO的生物活性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毒活性和微管蛋白抑制活性
        3.2.2 诱导细胞凋亡活性
        3.2.3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2.4 分子对接
        3.2.5 3D-QSAR模型
        3.3 小结
第五章 吲哚接枝噻唑腙类(ITH)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第一节 ITH的设计
    第二节 ITH的化学合成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合成步骤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信息
    第三节 ITH的生物活性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微管蛋白抑制活性
        3.2.2 诱导细胞凋亡活性
        3.2.3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2.4 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化合物对微管蛋白的影响
        3.2.5 分子对接分析
        3.3 小结
第六章 含吡唑结构的苯并咪唑接枝磺酰胺类(BBP)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第一节 BBP的设计
    第二节 BBP的化学合成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合成步骤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信息
        2.4 化合物单晶结构信息
    第三节 BBP的生物活性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微管蛋白抑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
        3.2.2 诱导细胞凋亡活性
        3.2.3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2.4 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化合物对微管蛋白形态的影响
        3.2.5 分子对接分析
        3.2.6 化合物对小鼠肝癌模型的治疗效果
        3.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致谢
附录: 代表性化合物氢谱、碳谱和质谱

(6)三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结构及活性分子抗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设计思路以及论文创新点
第1章 DNA损伤研究进展
    1.1 肿瘤的治疗现状
    1.2 治疗中的DNA损伤类型
        1.2.1 化疗导致的DNA损伤
        1.2.2 放疗导致的DNA损伤
    1.3 治疗抗性的产生
        1.3.1 耐药性
        1.3.2 辐射抗性
    1.4 DNA损伤修复机制
        1.4.1 直接修复
        1.4.2 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
        1.4.3 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
        1.4.4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
        1.4.5 DNA单链断裂修复(SSBR)
        1.4.6 DNA双链断裂修复(DSBR)
    1.5 DDR抑制剂
        1.5.1 ATR和 Chk1 抑制剂
        1.5.2 ATM和 Chk2 抑制剂
        1.5.3 DNA依赖性蛋白催化亚单元(DNA-PKcs)抑制剂
        1.5.4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1.5.5 Rad51抑制剂
        1.5.6 MRN抑制剂
        1.5.7 抑制Ku蛋白
        1.5.8 Wee1抑制剂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三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
    2.1 牛角瓜茎叶次生代谢物结构研究
        2.1.1 前言
        2.1.2 化合物结构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小结
        2.1.5 实验部分
    2.2 子楝树次生代谢结构研究
        2.2.1 前言
        2.2.2 化合物结构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小结
        2.2.5 实验部分
    2.3 紫花丹参次生代谢物结构研究
        2.3.1 前言
        2.3.2 化合物结构
        2.3.3 结果与讨论
        2.3.4 小结
        2.3.5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3章 强心苷作为DNA损伤修复抑制剂的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细胞毒活性测试和构效关系研究
        3.3.2 CGN的辐射增敏活性评估
        3.3.3 CGN预处理对DNA损伤的影响
        3.3.4 CGN预处理对肿瘤细胞内ROS的影响
        3.3.5 CGN预处理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3.3.6 CGN预处理后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3.3.7 Nrf2对CGN诱导的辐射增敏的作用
    3.4 实验拓展
        3.4.1 CGN作用后细胞内基因变化概况
        3.4.2 CGN作用后两种细胞差异基因信号通路变化图概括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丹参酮作为Cdc25A/B抑制剂的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Cdc25A磷酸酶抑制活性初步筛选
        4.3.2 从紫花丹参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抑制Cdc25A/B磷酸酶活性分析
        4.3.3 化合物1-5对几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4.3.4 化合物1-3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4.3.5 化合物与Cdc25A/B的分子对接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新化合物的波谱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促氧化策略设计天然产物导向的抗癌试剂及其化学和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活性氧概述
        1.1.1 NADPH氧化酶
        1.1.2 线粒体呼吸链
        1.1.3 内质网
        1.1.4 过氧化物酶体
        1.1.5 巯基氧化酶类
        1.1.6 其他来源
    1.2 活性氧、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与癌症
        1.2.1 谷胱甘肽系统
        1.2.2 硫氧还蛋白系统
        1.2.3 活性氧与癌症
    1.3 促氧化介导的癌预防策略
        1.3.1 离子载体
        1.3.2 亲电体
    1.4 细胞周期阻滞
    1.5 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类黄酮作为Cu(II)载体的结构基础、化学驱动力和生物学效应
    2.1 摘要
    2.2 引言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类黄酮作为Cu(II)载体的鉴定、结构需求及生物学效应
        2.3.2 类黄酮作为Cu(II)载体的化学驱动力
    2.4 小结
    2.5 材料与方法
        2.5.1 实验材料
        2.5.2 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2.5.3 SRB法测定细胞毒性
        2.5.4 胞内铜含量的测定
        2.5.5 细胞凋亡的测定
        2.5.6 细胞内ROS水平的测定
        2.5.7 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测定
        2.5.8 线粒体膜电位的监测
        2.5.9 蛋白免疫印迹法
        2.5.10 胞内Cu(I)含量的可视化监测
        2.5.11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2.5.12 Job’s plot法测定络合比
        2.5.13 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2.5.14 酸度常数p Ka值的测定
        2.5.15 3-HF铜络合物的合成
        2.5.16 单晶结构的测定
        2.5.17 统计学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亲电性的促氧化策略设计荜茇酰胺导向的抗癌试剂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
    3.1 摘要
    3.2 引言
    3.3 结果
        3.3.1 亲电性比较
        3.3.2 细胞毒性及构效关系
        3.3.3 ROS的累积和氧化还原内稳态的失衡
        3.3.4 靶向Trx R产生ROS
        3.3.5 PL-CL以ROS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
        3.3.6 PL-CL以ROS依赖的方式诱导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
        3.3.7 PL-CL诱导细胞S期阻滞的细胞机理
        3.3.8 ROS依赖的JNK及p38的激活
    3.4 讨论
    3.5 小结
    3.6 材料与方法
        3.6.1 实验材料
        3.6.2 化合物的合成
        3.6.3 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3.6.4 亲电性测定
        3.6.5 MTT法测定细胞毒活性
        3.6.6 细胞周期阻滞
        3.6.7 凋亡诱导活性、ROS水平、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3.6.8 蛋白免疫印迹法
        3.6.9 脂质过氧化损伤测定
        3.6.10 荜茇酰胺类似物靶向Trx R测定
        3.6.11 Michael加成受体反应位点及计量比的测定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亲电性的促氧化策略设计姜黄素导向的抗癌试剂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I)
    4.1 摘要
    4.2 引言
    4.3 结果
        4.3.1 亲脂性及稳定性比较
        4.3.2 亲电性比较
        4.3.3 细胞毒性及构效关系
        4.3.4 2a以ROS依赖的方式诱导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
        4.3.5 ROS的累积和氧化还原内稳态的失衡
        4.3.6 靶向Trx R产生ROS
        4.3.7 ROS依赖的MAPK通路的激活
        4.3.8 MAPK通路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4.3.9 2a激活自噬
        4.3.10 2a诱导的Hep G2细胞凋亡和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4.6 材料与方法
        4.6.1 实验材料
        4.6.2 化合物的合成
        4.6.3 亲电性、细胞毒性、凋亡诱导活性、ROS水平、Trx R抑制活性、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亲电性的促氧化策略设计姜黄素导向的抗癌试剂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II)
    5.1 摘要
    5.2 引言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细胞毒活性研究
        5.3.2 BC2诱导凋亡和周期阻滞
        5.3.3 胞内ROS的累积及氧化还原平衡的崩溃
        5.3.4 BC2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的信号通路研究
        5.3.5 BC2诱导ROS的累积通过激活MAPK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5.4 小结
    5.5 材料与方法
        5.5.1 材料
        5.5.2 化合物的合成
        5.5.3 细胞培养
        5.5.4 细胞凋亡、周期及胞内ROS水平的测定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亲电性的促氧化策略设计[6]-姜烯酚导向的抗癌试剂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
    6.1 摘要
    6.2 引言
    6.3 结果
        6.3.1 亲电性比较
        6.3.2 [6]-shogaol及其类似物的细胞毒性评价
        6.3.3 [6]-shogaol及其类似物诱导细胞凋亡活性评价
        6.3.4 [6]-shogaol及其类似物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评价
        6.3.5 ROS的累积和氧化还原内稳态的失衡
        6.3.6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
    6.4 小结
    6.5 材料与方法
        6.5.1 实验材料
        6.5.2 化合物的合成
        6.5.3 亲电性、细胞毒性、凋亡诱导活性、ROS水平、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设计特殊的亲电体促氧化剂—双氯代联萘醌
    7.1 摘要
    7.2 引言
    7.3 结果
        7.3.1 卤代醌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
        7.3.2 氧化还原调节试剂对细胞毒性的影响
        7.3.3 卤代醌类化合物诱导胞内羟基自由基生成
        7.3.4 BQ-DC与H2O2协同诱导A549细胞死亡
        7.3.5 卤代醌类化合物诱导胞内过氧化氢含量的降低
        7.3.6 卤代醌类化合物诱导胞内ROS累积
        7.3.7 卤代醌类化合物与GSH的反应
        7.3.8 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状态的崩溃
        7.3.9 卤代醌类化合物抑制胞内Trx R表达并诱导类NADPH氧化酶活性
        7.3.10 卤代醌可以部分激活NQO1的表达
    7.4 小结
    7.5 材料与方法
        7.5.1 实验材料
        7.5.2 化合物的合成
        7.5.3 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7.5.4 细胞毒活性、亲电性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细胞氧化还原状态、胞内Trx R含量、NADPH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的测定
        7.5.5 胞内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设计考布他汀导向的细胞周期阻滞试剂
    8.1 摘要
    8.2 引言
    8.3 结果
        8.3.1 类似物的细胞毒活性评价
        8.3.2 类似物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
        8.3.3 细胞凋亡活性评价
        8.3.4 抑制微管蛋白活性评价
        8.3.5 类似物与半胱氨酸反应活性的评价
        8.3.6 胞内ROS含量的变化
    8.4 小结
    8.5 材料与方法
        8.5.1 实验材料
        8.5.2 化合物合成
        8.5.3 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8.5.4 细胞毒活性、细胞周期阻滞、ROS含量、凋亡诱导活性评价
        8.5.5 全细胞法检测微管蛋白聚合活性
        8.5.6 化合物稳定性的测定
        8.5.7 与半胱氨酸反应活性的测定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姜黄素类似物靶向氨肽酶N的构效关系研究
    9.1 摘要
    9.2 引言
    9.3 结果与讨论
        9.3.1 姜黄素还原产物类似物的氨肽酶抑制活性结果
        9.3.2 亚甲基消除的长共轭姜黄素类似物的氨肽酶抑制活性结果
        9.3.3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氨肽酶抑制活性结果
        9.3.4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氨肽酶抑制活性结果
    9.4 小结
    9.5 实验材料与方法
        9.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9.5.2 化合物合成
        9.5.3 表面等离子共振法监测APN与小分子药物的相互作用
        9.5.4 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测胞外APN抑制活性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10.1 全文总结
    10.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一系列靶向微管蛋白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恶性肿瘤极大危害人类健康
        1.1.2 肿瘤治疗的常规方法及其特点
    1.2 微管的结构和功能
        1.2.1 微管的结构
        1.2.2 微管的功能
    1.3 微管与肿瘤的关系
    1.4 微管蛋白抑制剂
        1.4.1 作用于紫杉醇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
        1.4.2 作用于长春碱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
        1.4.3 作用于秋水仙碱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
        1.4.4 作用于Laulimalide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抗癌细胞增殖实验
    2.2 微管蛋白抑制活性实验
    2.3 细胞凋亡实验
    2.4 细胞周期实验
    2.5 3D-QSAR模型
    2.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2.7 活性氧检测
    2.8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
    2.9 分子模型和对接
    2.10 药物与秋水仙碱竞争性结合实验
    2.11 检测药物对微管蛋白聚合能力的影响实验
    2.12 检测药物对细胞膜上微管蛋白的影响实验
    2.13 免疫荧光法研究药物处理对细胞内微管的影响
    2.14 动物模型的构建
    2.15 合成实验试剂与仪器
第三章 含哌嗪结构的吲哚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3.1 吲哚-哌嗪母体骨架的确定
    3.2 合成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抗肿瘤细胞增殖和微管蛋白抑制活性
        3.3.2 化合物诱导细胞凋亡
        3.3.3 化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3.4 3D-QSAR模型
        3.3.5 小结
第四章 含酰腙、查尔酮、酰胺桥CA-4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4.1 基于CA-4的微管蛋白抑制剂设计
    4.2 合成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抗肿瘤细胞增殖
        4.3.2 化合物D33诱导细胞凋亡
        4.3.3 化合物D33诱导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的关系
        4.3.4 化合物D33对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
        4.3.5 化合物D33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4.3.6 化合物D33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4.3.7 模拟分析化合物D33同微管蛋白的结合位点
        4.3.8 化合物D33同放射性标记秋水仙碱-微管蛋白竞争结合
        4.3.9 化合物D33在无细胞系统中对微管蛋白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4.3.10 化合物D33对细胞质内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
        4.3.11 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化合物D33对微管蛋白组装的影响
        4.3.12 化合物D33在动物体内的抗肿癌活性研究
        4.3.13 小结
第五章 含咪唑桥CA-4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5.1 化合物设计理念
    5.2 合成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抑制细胞增殖
        5.3.2 化合物E4诱导细胞凋亡
        5.3.3 化合物E4诱导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的关系
        5.3.4 化合物E4对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
        5.3.5 化合物E4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5.3.6 化合物E4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5.3.7 化合物E4同微管蛋白的结合位点
        5.3.8 化合物E4同放射性标记秋水仙碱-微管蛋白竞争结合
        5.3.9 化合物E4在无细胞系统中对微管蛋白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5.3.10 化合物E4对细胞质内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
        5.3.11 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化合物E4对活细胞内微管蛋白组装的影响
        5.3.12 化合物E4在动物体内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5.3.13 小结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目标化合物谱图
发表论文及所获荣誉
致谢

(9)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促凋亡作用及PCNA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促凋亡作用及机制
    0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肝癌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以及PCNA的表达
    0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I3K/Akt/m TOR 通路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1 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
    1.2 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周期运行
    1.3 促进血管形成
    1.4 促进前列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2 PI3K/Akt/m TOR 通路在治疗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2.1 PI3K 抑制剂
    2.2 AKT 抑制剂
    2.3 m TOR 抑制剂
    2.4 新型双重抑制剂
3 与 PI3K/Akt/m TOR 通路相关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
    3.1 与抗雄激素类药物联合用药
    3.2 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用药
4 小结与展望

四、多烯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EITC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估[D]. 黄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2]靶向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D]. 崔英杰. 山东大学, 2020(11)
  • [3]新型抗肿瘤TNBG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甘淋玲.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D]. 潘效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新型微管蛋白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王彦婷. 南京大学, 2017(01)
  • [6]三种植物次生代谢物结构及活性分子抗癌机制研究[D]. 孙萌. 兰州大学, 2017(04)
  • [7]基于促氧化策略设计天然产物导向的抗癌试剂及其化学和生物学机制研究[D]. 闫文静. 兰州大学, 2016(06)
  • [8]一系列靶向微管蛋白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评价[D]. 段勇涛. 南京大学, 2016(08)
  • [9]超声辐照载多西紫杉醇微泡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促凋亡作用及PCNA表达的研究[D]. 常瑞姣.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10]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贾艳菊,季晖.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02)

标签:;  ;  ;  ;  ;  

多西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