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硬度论文_索忠源,王鑫,王文革,张志浩,王毅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火硬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硬度,奥氏体,组织,温度,铸铁,金相,马氏体。

回火硬度论文文献综述

索忠源,王鑫,王文革,张志浩,王毅坚[1](2019)在《回火工艺对ZG5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200~600℃回火温度对ZG5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组织转变及硬度的影响,讨论了二次回火对其组织及硬度的改变。结果表明,在500℃以下回火,组织由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莱氏体+新淬马氏体组成,硬度呈马鞍状分布,在500℃时硬度(HRC)达到最大值(50)进一步提高回火温度至600℃时,马氏体分解,转变为回火索氏体,硬度(HRC)快速降至36。在500℃二次回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减少,二次碳化物析出增多,硬度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9年11期)

贾寓真,吴懿萍,刘国跃[2](2019)在《新型粉末冶金高速钢ASP2051淬回火后的硬度及碳化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硬度测试和金相观察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回火温度对ASP2051粉末高速钢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对不同工艺处理后的碳化物尺寸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从1503 K升至1523 K,ASP2051钢淬火后硬度下降,平均晶粒尺寸增加。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随着回火温度从898 K升至913 K,ASP2051钢回火后硬度下降,这与回火后<1μm碳化物数量减少有关。(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9期)

刘向艳,崔鸿,李刚,董树权,杨建华[3](2019)在《回火温度对渗碳钢18Cr2Ni4WA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用户加工HBW硬度值≤269的需要,降低18Cr2Ni4WA钢Φ60 mm材硬度,利用连轧厂实际辊底式退火炉进行了630~750℃5 h炉冷至500℃空冷的回火试验,并借助金相显微镜对18Cr2Ni4WA钢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回火温度。结果表明,18Cr2Ni4WA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下降后上升,当温度为670℃时,钢材平均HBW硬度值最低(HBW238左右),回火组织为均匀的回火珠光体组织。(本文来源于《特殊钢》期刊2019年05期)

王敬忠,丁凯伦,李科元,刘阿娇,杜忠泽[4](2019)在《过冷奥氏体变形和回火处理对40CrNiMo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40CrNiMo钢经650~700℃过冷奥氏体区变形以及350~550℃回火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和硬度变化。结果表明:40CrNiMo钢在650℃和700℃过冷奥氏体区经30%变形后,其淬火组织为单一的板条马氏体; 40%变形淬火后,板条组织不明显,出现部分颗粒状的渗碳体组织。回火温度对过冷奥氏体变形淬火组织和硬度有显着的影响,随着回火温度升高颗粒尺寸逐渐变大,硬度随之降低;相同变形量条件下,过冷奥氏体变形温度降低,经相同制度回火,钢的硬度呈现不同程度升高。450℃下随回火时间延长,碳化物颗粒尺寸和硬度值变化均不明显。通过650℃过冷奥氏体变形,可使40CrNiMo钢的硬度达到717 HV0. 2,相当于2300 MPa的抗拉强度。(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8期)

马志钧,杨志强,王佳明[5](2019)在《影响40Mn钢链片淬回火硬度的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相显微镜、洛氏和显微硬度计对40Mn钢链片淬火硬度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淬回火试样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因素。结果表明,40Mn钢链片淬回火后表面脱碳300μm左右时,表面洛氏硬度只有HRC 16.8;脱碳66~84μm时,表面洛氏硬度约为HRC 30,表面洛氏硬度随脱碳层的增加而急剧降低。较高的淬火加热温度能促进马氏体转变,回火组织更粗大,从而提高淬火硬度。40Mn钢热轧状态容易形成带状组织,带状组织在热处理时增加奥氏体化难度,从而影响淬硬性。理论计算40Mn钢的Ac_3点为795℃,6 mm厚度的试样淬火所需最小保温时间约为7 min。(本文来源于《宽厚板》期刊2019年03期)

王学成,闫献国,董良[6](2019)在《深冷回火处理对掘进机截齿齿尖硬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YG8硬质合金作为掘进机截齿齿尖材料,以提高YG8硬质合金维氏硬度为目的,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深冷回火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不同的深冷温度、深冷速度、深冷时间、回火温度和回火次数对YG8硬质合金维氏硬度的影响,采用极差法得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深冷回火处理对YG8硬质合金的显微维氏硬度的影响范围是-15.96~53.02 HV1,最大增幅为4.35%。深冷回火处理工艺参数对YG8硬质合金维氏硬度影响的顺序是深冷速度>回火次数>深冷温度>深冷时间>回火温度,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深冷速度3℃/min、深冷温度-160℃、深冷时间12 h、回火温度150℃、回火次数4次。深冷处理可促使黏结相致密收缩,这对YG8硬质合金硬度的提高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李贵茂,柳艳,石为喜,马壮[7](2018)在《回火工艺对高镍铬钼铸铁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镍铬钼铸铁合金进行了回火处理实验,研究了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碳化物形成网状结构,二次碳化物弥散析出,残余奥氏体减少,下贝氏体转变充分,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硬度均匀性;随着回火温度继续升高,碳化物粗化、二次碳化物减少以及贝氏体粗化又导致了合金硬度的下降;随着一次和二次回火保温时间的增加,碳化物变得更加连续,二次碳化物颗粒弥散分布,提高了合金硬度和硬度均匀性,但是随着保温时间延长,碳化物和贝氏体都变得粗化,导致了合金硬度又下降。(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24期)

张瑞娜,王毅坚,索忠源,付立铭,单爱党[8](2018)在《高碳高铬铸铁淬回火工艺对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等方法,研究了淬回火工艺对3.4wt%C高碳高铬铸铁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在960~1100℃逐步升高,基体由铸态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一次碳化物及共晶碳化物未发生转变,二次碳化物逐渐减少,残余奥氏体逐渐增多;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淬火温度为1050℃时,硬度达到最高值64 HRC。随回火温度在450~650℃升高,基体组织由回火马氏体逐渐转变为回火索氏体,二次碳化物增多粗化,硬度逐步降低;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50℃/1 h空淬+510℃/1 h空冷回火,试样综合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8期)

杨丽霞,马龙腾,陈正宗,李小佳[9](2018)在《回火温度对9Cr-3W-3Co马氏体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9Cr-3W-3Co马氏体钢进行正火及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维氏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演变及其对硬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值出现先缓慢下降再显着上升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各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组织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并对各回火温度下析出相尺寸及马氏体板条宽度的统计分析,可知试验钢在760~790℃回火时硬度值的缓慢下降与马氏体板条宽化、位错回复有关;而790~840℃回火时硬度值的显着升高与合金元素固溶强化及淬火马氏体组织含量的升高有关。(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06期)

李超群,赵千水,张群[10](2018)在《回火温度对锅炉炉顶吊挂吊杆用42CrMo5-6钢硬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正火处理后回火温度对锅炉炉顶吊挂吊杆用42CrMo5-6钢硬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四种退火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60℃正火后在520℃、570℃、620℃、670℃下进行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硬度逐渐降低,620℃回火后硬度符合标准要求。通过生产实践,确定最佳回火温度为590~610℃,硬度检验结果为248~277HBW。(本文来源于《本钢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回火硬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硬度测试和金相观察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回火温度对ASP2051粉末高速钢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对不同工艺处理后的碳化物尺寸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从1503 K升至1523 K,ASP2051钢淬火后硬度下降,平均晶粒尺寸增加。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随着回火温度从898 K升至913 K,ASP2051钢回火后硬度下降,这与回火后<1μm碳化物数量减少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火硬度论文参考文献

[1].索忠源,王鑫,王文革,张志浩,王毅坚.回火工艺对ZG5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9

[2].贾寓真,吴懿萍,刘国跃.新型粉末冶金高速钢ASP2051淬回火后的硬度及碳化物分析[J].金属热处理.2019

[3].刘向艳,崔鸿,李刚,董树权,杨建华.回火温度对渗碳钢18Cr2Ni4WA组织和硬度的影响[J].特殊钢.2019

[4].王敬忠,丁凯伦,李科元,刘阿娇,杜忠泽.过冷奥氏体变形和回火处理对40CrNiMo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5].马志钧,杨志强,王佳明.影响40Mn钢链片淬回火硬度的原因分析[J].宽厚板.2019

[6].王学成,闫献国,董良.深冷回火处理对掘进机截齿齿尖硬度的影响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

[7].李贵茂,柳艳,石为喜,马壮.回火工艺对高镍铬钼铸铁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8

[8].张瑞娜,王毅坚,索忠源,付立铭,单爱党.高碳高铬铸铁淬回火工艺对组织及硬度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8

[9].杨丽霞,马龙腾,陈正宗,李小佳.回火温度对9Cr-3W-3Co马氏体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8

[10].李超群,赵千水,张群.回火温度对锅炉炉顶吊挂吊杆用42CrMo5-6钢硬度的影响[J].本钢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和H13钢在620℃保温条件下的热稳...淬火和回火态试样的硬度随中间热处理...和SDH3-3钢热疲劳循环3000次后...试样Nb5磨损表面形貌:(a)低倍形貌;...(T,i V)C钢结硬质合金回火硬度...回火温度回火硬度神经网络预测系...

标签:;  ;  ;  ;  ;  ;  ;  

回火硬度论文_索忠源,王鑫,王文革,张志浩,王毅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