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经验探讨王毅

凤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经验探讨王毅

凤县水利工作管理站陕西凤县721700

摘要:农村饮水供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是农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建筑工程之一。因此,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利工程的重点,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饮水工作的核心。为了适应农村饮水需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和饮水工程管理工作,改善农村饮水供水条件,提高饮用水质量,必须对农村饮水工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建后管理。对此,本文将详细探究农村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建后管理。

关键词:凤县;农村饮水;建设;管理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不仅能够保障农田灌溉、防洪、发电,还能够满足农村用水要求,保证农民饮水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视建后管理工作。尽量避免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1、凤县农村饮水工程现状

凤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地处秦岭分水南麓,嘉陵江源头。东与太白县接壤,西与甘肃省两当县毗连,南与留坝县、勉县交界,北与宝鸡县、渭滨区相邻。南北长80.5km,东西宽70.9km,版图总面积3187k㎡,宝成铁路及川陕公路横穿全境。区内地处秦岭褶皱带,南北纵跨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中秦岭印支褶皱带,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西延部分和徽—凤中断凹带四个地质构造单元。全境皆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境内峰峦叠障,山势陡峭,海拔约在905~2739m之间,隶属宝鸡市管辖。全县辖9镇66个行政村,人口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6万人。

凤县属暖温带秦岭南侧川道半湿润气候区,气候垂直差异大,夏季不酷热,冬季不严寒,气候适宜,雨量充裕,水资源丰富,为农、林、副、渔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凤县境内有较大河流9条,以夫子岭为界分属嘉陵江流域和汉江流域、河流沟道纵横,水流落差大。凤县水资源总量14.9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12.73亿m3,地下水总量2.21亿m3,地表水资源较丰沛。

从20世纪90年代起,凤县实施了“甘露工程”、“饮水解困工程”等项目,缓解了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自2006起,国家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作为“民生八大工程”之一。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该县加快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和饮水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到2018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866余万元,建设资金主要以中省专项资金为主,全县已建成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96处,分散供水工程2处,共解决了7682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的卫生健康水平得到了有力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已成为公共财政支农惠农最广泛的民生水利工程,为全县新农村的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建设及管理的主要经验及作法

2.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

遵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负总责的要求,我县及时落实了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由县长担任农村饮水工作组织实施政府第一责任人,主管县长为分管责任人,县水利局长为水利部门组织实施及技术保障责任人。县发改、财政、水利、卫生计生、环境保护等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这一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2.2、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按照省市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要求,我县及时组建了县农村小水工程项目办公室,作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法人,对工程建设全面负责。

首先,提早谋划,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对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我们提早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村组,现场勘察,详细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地形地貌、水源情况、并测定高差,划定线路,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水源进行取样化验,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后方可实施。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取水形式,确定出省工、省钱、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积极开工建设当年计划任务的同时,我们及早入手,做好下年度的项目建议计划和项目储备。

其次,精心部署,落实责任。我县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在项目计划下达后,及时安排部署,汇同镇、村、组三级,以市、县批复的工程初步设计为根据,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并将项目计划下达至涉及的乡镇,明确各级责任人。

第三、落实“四制”管理。按照上级项目建设管理要求,我县严格落实建设管理责任,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把招标采购关、设备进场关、质量抽检关、施工工序关和竣工验收关,特别要做好管材管件、隐蔽工程和分部工程等中间环节的质量监管,决不会因为强调进度而放松质量管理。

第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制定了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工程廉政预防制度》、《工程技术交流会商制度》、《工程风险评估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层层落实项目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及业主现场代表的监管责任,切实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及廉政建设。施工单位进场前,除签订《施工合同》外,必须同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廉政合同》方可进场开工建设。

第五,严把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办理了项目划分、质量监督手续,落实了第三方检测。

2.3、从严控制时间节点,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首先锁定当年的饮水安全任务目标,按照省、市、县确定的时间节点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进度计划,狠抓节点控制,倒排工期,增加施工工作面,多点同时施工,以日保旬、以旬保月,努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2.4、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办法、维修基金等情况

近年来,凤县水利局按照省市水利部门的安排部署,以小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对全县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确权登记,向供水工程受益村委会颁发了小水工程产权证,签订了管护协议,落实了管理人员。为了巩固我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成果,确保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对于已经竣工验收工程,项目法人和受益村组签订了《凤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书》,将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移交给工程受益单位,要求受益单位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及水源保护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根据省市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变“重建轻管”的不良现象,加强设施管护工作,我县及时落实了“三个一”制度。县政府分别于2011年、2014年、2016年印发了《凤县农村供水水费征收管理办法》(凤政发〔2011〕19号)、《凤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凤政发〔2014〕15号)及《凤县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凤政发〔2016〕72号)等文件;组建了凤县农村供水管理站,与县水利工作管理站合署办公。

3、农村供水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农村供水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使居民饮水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但由于受地域特点的影响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水源保证率无法保证

虽然我县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山区,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加之部分群众居住偏僻,交通路况差,工程施工难度大,往往是一个村、一个组因为群众居住分散,就会出现多个水源供水的现象,部分沟水、泉水水源受气候和季节变化影响,出现少流、断流现象,饮水保证率不高,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农村供水中。

3.2、运行管理经费不足

当前国家只提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未有效落实运行管理经费,不利于工程整体效益的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对水作为商品的属性认识不到位,同时一些集中供水工程忽视了供水成本核算,导致水价不够合理,水费计收率不高,账目管理混乱,资金积累不充足。此外,也缺乏足够的维护与维修费用,不能保证农村供水工程的顺利运行。

3.3、水质优化改良不全面

单村(组)供水由于受资金和建设规模的限制,水质净化、消毒灭菌设施不能设置到位,更不能提及生活用水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因而很难保证水质安全。全县工程因收缴水费不规范,不正常,致使部分村镇供水工程消毒极不正规。如部分村、组供水工程,因没有收水费,无法消毒,供水管网只能引用原水,水质问题堪忧。

3.4未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在经济条件、技术方法、技术人员等因素影响下,农村供水水质监测不及时,很多工程只在建设初期进行了水源水质分析,工程建设结束后未开展水质化验工作,也缺乏了相应的消毒设施。

3.5、工程管理脱节

以村组为主的供水设施中,由于规模小,水源条件多样,这无形中造成了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成本加大,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在供水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后,通常将饮水工程以固定资产移交的形式移交给受益村组进行管理,由他们负责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水费征收及维修养护等,由于供水管理单位管护意识不强,水费征收也只是采用动力供水的供水工程能收回成本,自流供水的流于形式,无法按时足额征收,导致人饮工程还还未形成以水养水的管理模式。

4、解决问题思路

我县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安全饮水设施分散,规模较小,运行管理不到位、水源保证率低、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城乡供水发展后劲不足。鉴于以上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经过我们深入了解,反复论证,探索出下一步解决思路:

4.1、充分发挥现有标准化供水设施效能,扩大城镇供水覆盖面,辐射县城周边村组,减少不安全饮水人口。

4.2、加强集中供水建设力度,缩小城乡居民供水差别。在以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建立集中供水系统,按照自来水供给标准,增加集中供水人口。

4.3、建设联村供水工程

对于有条件的村组在现有供水系统的基础上确定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水源,建设标准水厂,完善水质改良系统,增加水质净化设备,提高村民安全饮水保证率,保证供水水质合格达标。

4.4、注重农村安全供水管理,建立饮水安全管理体系

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千家万户,是群众安居乐业、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的基础条件,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管理应纳入政府管理工作中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设定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专项经费,建好管好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工程任重道远。

5结语

总之,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工作,能够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并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方法,确保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为维护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柳鑫.临潼区供水工程管理现状摸底调研[J]陕西水利2011年科技专刊,106-107.

[2]曹琼.横山县白于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经验探讨[J]陕西水利,2011(2),151-152.

标签:;  ;  ;  

凤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经验探讨王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