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吡咯论文_任丽磊,刘光仙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氢吡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咯,吲哚,亚胺,乙酸乙酯,自由基,卟啉,抗肿瘤。

二氢吡咯论文文献综述

任丽磊,刘光仙[1](2019)在《新型四氢吡咯并二氢卟吩的合成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氨酸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形成甲亚胺叶立德,再在氮气保护下与5,10,15,20-四(3-氯苯基)卟啉、5,10,15,20-四(4-氯苯基)卟啉和5,10,15,20-四(3-溴苯基)卟啉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四氢吡咯并二氢卟吩。通过UV-Vis,IR,1H NMR和MS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并研究了产物的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齐琪,王瑶琳,史慧颖,詹晓平,毛振民[2](2019)在《(4-氨基)-6-取代苯基-6,7-二氢-5H-吡咯并[3,4-b]吡啶-5-酮的合成及其初步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甲基烟酸乙酯作起始原料,经氧化得2-甲基吡啶-3-甲酸乙酯-N,氧化物,然后经一系列反应得6-取代苯基-6,7-二氢-5H-吡咯并[3,4-b]吡啶-5-酮和4-氨基-6-取代苯基-6,7-二氢-5H-吡咯并[3,4-b]吡啶-5-酮,共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来那度胺类似物,它们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与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筛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这4种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其对TNF-α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和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一样,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无显着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在100μmol/L浓度下6f、10c、10f表现出介于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的TNF-α抑制作用,其中10f活性最好,IC_(50)为57.4μmol/L。(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文婷,康梦,陈战国[3](2019)在《由γ-硝基腈合成4,5-二氢吡咯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由γ-硝基腈合成4,5-二氢吡咯衍生物的新方法.用还原铁粉和浓盐酸混合体系作为还原剂,以甲醇为溶剂,γ-硝基腈在30℃下其硝基被还原成氨基,该氨基与分子内的氰基自发地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和重排反应,形成一系列4,5-二氢吡咯杂环化合物.在优化条件下,不同结构的γ-硝基腈均能以满意的收率转变成4,5-二氢吡咯衍生物,说明该反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孙震[4](2019)在《烯丙基醚的Claisen重排串联反应合成多取代二氢呋喃及二氢吡咯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取代的2,3-二氢呋喃及2,3-二氢吡咯作为五元杂环中的两种常见的骨架,广泛应用于药物分子的合成,并作为许多分子的关键合成前体。烯丙基醚的Claisen重排反应是一种形成C-C键的常用方法。多步串联反应作为一种高效且符合原子经济性和绿色化学理念的合成策略,在近几年也经常被应用于各种环状化合物的合成中。在本论文中,我们发展了一种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烯丙基醚的Claisen重排多步串联反应,简单高效地合成了多取代的2,3-二氢呋喃和2,3-二氢吡咯类化合物。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2,3-二氢呋喃及2,3-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应用与合成;接着阐述了烯丙基醚的Claisen重排在多步串联反应中的应用;最后对氰醇类化合物在合成环状化合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介。第二部分,我们发展了一种以烯丙基氰醇和活化炔烃为原料,在路易斯碱催化下,将氢烷氧基化/Claisen重排/分子内Michael加成多步反应串联起来,以优异的产率合成多取代的2,3-二氢呋喃及2,3-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方法。第叁部分,我们以Claisen重排反应得到的1,3-二羰基化合物为底物,在手性金鸡纳碱衍生的催化剂作用下,对分子内氧杂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2,3-二氢呋喃的对映选择性进行了初步探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芸龙[5](2019)在《铑催化经由烯基碳二酰亚胺中间体一锅法合成二氢吡咯亚胺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合成方法学飞速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成果,改进传统的有机合成路线。同时,过渡金属催化方法学促进医药、化工、药物研发、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特别是在农药新药的创新制备以及合成上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和思路。研究新的合成方法可以促进药物化学、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持续的向前发展,加速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二氢吡咯化合物常见于生物活性化合物、天然产物及应用化学领域中。本文以Rh(I)作为催化剂,烯基迭氮化合物以及异腈化合物为底物,在室温的条件下经由铑氮宾机理,进攻迭氮基团释放一分子的N_2得到烯基碳二酰亚胺中间体,该中间体通过和另一分子异腈经由热环化过程高效的合成了二氢吡咯亚胺类化合物。烯基碳二酰亚胺是这一反应的关键中间体。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之前文章报道的Pd(0)催化两分子相同异腈化合物连续插入肟为底物构建二氢吡咯衍生化合物,而且还实现了两分子不同异腈化合物参与到反应中得到目标化合物。为合成多取代吡咯亚胺类化合物提供新的方法,同时也将为发掘该类化合物的潜在应用价值提供了参考。除此以外,本文还展示了采用流体化学方法烯基碳二酰亚胺这一关键成环中间体的制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27)

谢芳,张振锋,章烨,张万斌[6](2019)在《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6,7-二氢-5H-吡咯并[1,2-a]咪唑的合成——介绍一个大学有机化学综合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个由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综合有机化学实验——一类手性双环咪唑类亲核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该合成实验以咪唑和丙烯醛为原料,在催化量的乙酸存在下,合成手性双环咪唑醇外消旋体。然后利用固定化酶Nov435对该外消旋体进行乙酰化动力学拆分获得光学纯双环咪唑醇酯及醇类化合物。最后通过测定熔点、旋光度、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仪(HR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光学纯双环咪唑醇酯及醇类化合物的光学纯度进行了测定。本实验涵盖了合成、结构表征和光学纯度测定等实验技能训练及动力学拆分及不对称催化酶促反应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本文来源于《大学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刘婷婷,岳静,陈爽,汪军鑫,刘雄利[7](2019)在《新型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无催化剂合成及其抗白血病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取代的3-羧酸活化色酮、靛红与消旋脯氨酸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依次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和脱羧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3a~3h),产率68%~87%,dr值15/1~20/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d,3f, 3g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_(50)=46.3~69.4μmol·L~(-1))。(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徐洋[8](2018)在《吡咯-二氢吲哚-2酮的衍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吲哚类杂环化合物的研究极受关注,因其在抗炎,抗菌及抗肿瘤方面表现出广谱生物活性。癌症,以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而已上市的吲哚类药物的以其毒副作用小和抗选择性强等特点在肿瘤方面效果显着,其中包括:舒尼替尼(Sunitinib)、SU5416、SU6668,长春碱(VLB,Vinblastine)、长春地辛(VDS,Vindesine)、长春新碱(VCR,Vincristine)、长春瑞滨(VBR,Vinorelbine)等。因此,吲哚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医药领域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本论文系统的论述了近些年的吲哚类化合物在医药研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对以吲哚为先导化合物的衍生物的研究情况做了较全面的文献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出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吲哚类化合物。以吲哚酮为先导化合物,采用“活性拼接原理”和“生物电子等排”等方式,将吲哚酮的C-3位引入甲基取代的吡咯,在吲哚酮的N位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苯基、酰胺等结构片段,合成了共计16个结构新颖的吲哚类杂环化合物。论文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1HNMR、~(13)CNMR、MS表征。并通过改变吲哚酮和苯环体系的各种取代来研究不同人癌细胞系中的抗增殖活性。选取了AsPC-1细胞、Hela细胞、HepG2细胞、A549细胞,初步分析表明:浓度在10ug/mL时,其中目标化合物Ⅲ-13、Ⅲ-15对四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达到了80%以上,和阳性对照药舒尼替尼(Sunitinib)相当。(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赵长阔,王先恒,徐浪,曹颖,黄梅[9](2018)在《2,3-二氢-5-甲氧基-螺[1H-茚-1,2'-吡咯烷]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茚的含杂原子五元螺环结构是新药设计与天然产物结构修饰引入的重要活性片段。以3-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Wittig反应延长碳链、催化氢化还原烯键、苯环溴代、克莱森缩合、重排、成环等6步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19.6%。该研究为五元氮杂螺环衍生物的构效研究奠定了合成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8年05期)

张青钊[10](2018)在《自由基环化反应合成二氢吡咯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探讨了利用自由基环化反应合成二氢吡咯的方法学。论文包括以下叁部分内容:第一章对近年来亚胺自由基的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回顾,从亚胺自由基的分子内加成反应、芳环取代反应、分子内氢提取反应和β-断裂反应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亚胺自由基化学研究领域近年来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和第叁章叙述了作者硕士期间科研工作。主要结果有:(1)研究了γ,δ-不饱和有机迭氮化合物在可见光催化下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及N-碘代丁二酰亚胺的自由基卤代/环化反应。发展了合成溴代2,3-二氢吡咯化合物的新方法。(2)研究了可见光照和铜催化条件下γ,δ-不饱和肟的五氟苯甲酸酯的环化反应。以一价铜的邻菲罗啉/双磷配合物作为光催化剂,在室温可见光照下条件下,实现了γ,δ-不饱和肟的五氟苯甲酸酯的氮氧键断裂/亚胺自由基环化过程,为2,3-二氢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反应条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二氢吡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2-甲基烟酸乙酯作起始原料,经氧化得2-甲基吡啶-3-甲酸乙酯-N,氧化物,然后经一系列反应得6-取代苯基-6,7-二氢-5H-吡咯并[3,4-b]吡啶-5-酮和4-氨基-6-取代苯基-6,7-二氢-5H-吡咯并[3,4-b]吡啶-5-酮,共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来那度胺类似物,它们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与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筛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这4种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其对TNF-α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和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一样,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无显着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在100μmol/L浓度下6f、10c、10f表现出介于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的TNF-α抑制作用,其中10f活性最好,IC_(50)为57.4μmol/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氢吡咯论文参考文献

[1].任丽磊,刘光仙.新型四氢吡咯并二氢卟吩的合成及性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齐琪,王瑶琳,史慧颖,詹晓平,毛振民.(4-氨基)-6-取代苯基-6,7-二氢-5H-吡咯并[3,4-b]吡啶-5-酮的合成及其初步抗肿瘤活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3].文婷,康梦,陈战国.由γ-硝基腈合成4,5-二氢吡咯衍生物[J].有机化学.2019

[4].孙震.烯丙基醚的Claisen重排串联反应合成多取代二氢呋喃及二氢吡咯类化合物[D].吉林大学.2019

[5].王芸龙.铑催化经由烯基碳二酰亚胺中间体一锅法合成二氢吡咯亚胺化合物[D].内蒙古大学.2019

[6].谢芳,张振锋,章烨,张万斌.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6,7-二氢-5H-吡咯并[1,2-a]咪唑的合成——介绍一个大学有机化学综合实验[J].大学化学.2019

[7].刘婷婷,岳静,陈爽,汪军鑫,刘雄利.新型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无催化剂合成及其抗白血病活性[J].合成化学.2019

[8].徐洋.吡咯-二氢吲哚-2酮的衍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8

[9].赵长阔,王先恒,徐浪,曹颖,黄梅.2,3-二氢-5-甲氧基-螺[1H-茚-1,2'-吡咯烷]的合成研究[J].化学试剂.2018

[10].张青钊.自由基环化反应合成二氢吡咯化合物[D].兰州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a,b)喷雾干燥后的氧化石墨烯扫描电镜...烟梗提取物热裂解过程中咪唑类化合物...本章设计合成的辅助配体和相应的阳离...2-(3,6,7-叁甲氧基菲-9-基-甲基)-2,5-...附录48,9-二甲氧基-2-(2,4,5-叁甲氧...植物中脯氨酸的代谢途径(谷氨酸途径)...

标签:;  ;  ;  ;  ;  ;  ;  

二氢吡咯论文_任丽磊,刘光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