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汊河道论文_肖烈兵,贾雨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汊河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河道,河床,模型,赣江,弯曲,河槽,河段。

分汊河道论文文献综述

肖烈兵,贾雨少[1](2019)在《潮汐分汊河道心滩Y形整治建筑物护滩机理和布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潮汐分汊河道心滩Y形整治建筑物的护滩作用机理并形成系统的布置方法,在分析心滩水流特征的基础上,对Y形整治建筑物各部位的功能、作用机理、布置原则和布置方法进行研究。Y形整治建筑物有较好的护滩作用,对调整两汊分流效果较弱。Y形整治建筑物护滩堤主要守护高滩,一般选择就近布置在所需守护的滩体前沿等深线,高程一般略大于落潮流速较大时段的对应水位。头部潜堤守护低滩,一般沿滩脊线布置,根据多年历史地形资料堤身长度布置至滩体稳定等深线附近,堤身高度仅需满足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一般取1~2 m。(本文来源于《港口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邹骥[2](2019)在《非饱和挟沙水流下弯曲分汊河道再造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改变,在来水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径流过程发生改变,下泄泥沙量大幅减少,泥沙细化,形成典型的非饱和输沙。在这一情况下水库下游弯曲分汊河道发生再造,对防洪、航运、岸线利用等方面均会产生影响。因此,开展弯曲分汊河道在非饱和输沙情况下的再造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与概化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了弯曲分汊河段在非饱和输沙情况下的再造过程,以及它与饱和输沙情况下造床过程的差异性与共通点。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概化模型定床试验,研究揭示了不同水流条件下弯曲分汊河道分流区、汊道段与汇流区的水面比降、横断面流速分布、床面切应力、分流比等水力要素的变化规律。说明了在平滩流量下,弯曲分汊河道在不同区域这些水力要素的突变情况。(2)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和概化模型试验,分析揭示了饱和输沙和非饱和输沙情况下弯曲分汊河道总体冲淤变化规律及分流区、汊道段、汇流区的演变规律,及水面纵比降变化情况。(3)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和概化模型试验,分析揭示了饱和输沙和非饱和输沙情况下弯曲分汊河道河床再造过程中的相同点与差异点,分析两种水沙情况下弯曲分汊河道河床再造过程中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期刊2019-05-01)

谢炎[3](2019)在《鹅头型分汊河道冲淤特性对水沙过程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江中下游鹅头型分汊河道是常见的一种分汊河型,在一定水沙条件变化下,主流容易摆动,洲槽冲淤变化剧烈,制约着防洪、航运、岸线利用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开展鹅头型分汊河道冲淤特性对水沙过程的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原型资料分析和概化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鹅头型分汊河道的河道水力特性和河道冲淤特性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长江中游水沙资料分析与概化模型定床试验,研究揭示了不同流量条件下鹅头型分汊河道水面横纵比降、断面平均流速沿程变化及分流比的变化规律。2.通过概化模型动床试验,研究揭示了减沙水流与实际水流条件下鹅头型分汊河道分流区、汊道段与汇流区河势变化、深泓线摆动、冲淤变化特性的演变规律。3.采用输沙率法计算了长江中游汉口至九江河段冲淤量,并结合流量、含沙量年内分布特性,提出了衡量水沙一致性的水沙搭配系数,并结合概化模型动床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验证。(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张玮,吴彦颖,雷潘[4](2019)在《基于局部最优能耗原理的分汊河道河相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局部最优能耗原理从单一河道拓展应用于分汊河型,据此建立分流比与汊道断面面积比和宽深比之间的河相关系,利用长江下游东流水道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验证分析。对所推导的公式进行简化,并与通过其他途径所得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局部最优能耗原理可推广应用于分汊河道,既适用于主河道与汊道情形,也适用于各个汊道之间;基于局部最优能耗原理所推导的分流比与断面面积比和宽深比之间的河相关系,经实测资料验证是正确的;分流前主河道断面面积可采用各汊道断面面积之和来替代,对计算精度几无影响;可对所推导的河相关系进行简化,经验证,简化公式是正确的;经与类似公式比较,说明基于不同物理原理,可得到相近的河相关系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9年04期)

周苏芬,黄志文,唐立模,许新发[5](2019)在《赣江尾闾多级分汊河道分流影响因素及联动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赣江尾闾综合整治模型,分析不同试验条件和工程措施下多级分汊河道分流特点,探讨多级分汊河道联动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上游来流量、分汊口地形、洲头位置、支流进水口门地形及各支流水面比降对分汊口分流特性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影响某一分汊口分流特性的影响因素,除对该分汊口分流比有影响之外,相邻分汊口将会产生联动响应,使得相邻分汊口的分流特点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韶华[6](2019)在《堰闸布置方案对天然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流堰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分流比调节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调节河道分流比的效果。以辽宁社河分流工程为例,对分汊河道水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设计了原址堰闸与新址堰闸两种布置方式,发现当两种方案支汊分流比分别为45%和35%,即堰闸布置在下游时,堰闸调节分流比的能力更强;分汊点处水位分别为17. 01m和18. 12m,即堰闸处于原址支汊位置时,堰闸壅水作用更加明显;原址堰闸综合流量系数为0. 39~0. 52时,堰闸的过流能力较强,不利于支汊过流量的控制,为今后水利工程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1期)

孙志林,高运,许丹[7](2019)在《分汊河道平衡水深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分汊河道的河床演变与航道水深,本文基于水力几何形态关系,得到分汊河道平衡水深计算方法。该方法对于不同断面形态的分汊河道均具有适用性,汊道与单一河道过水断面面积之比为分流比的6/7次方。应用于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计算得出的落成洲分汊河段断面的平均水深与多年平均水深基本一致,表明了平衡水深理论的可靠性。对福姜沙和世业洲分汊河段工程前的最大通航水深计算,亦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工程后的预测结果显示工程整治效果明显,世业洲和福姜沙左汊河段均能满足12. 5 m通航水深的要求,但福北水道仍无法达到12. 5 m通航水深。平衡水深方法提供了一种除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外预测河床演变趋势,计算出航道能维持的平衡水深,丰富了航道整治理论的同时,也为二期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夏禹[8](2018)在《清水冲刷条件下顺直分汊河道河床演变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大量泥沙淤积库内,导致清水下泄。水库下游大量分汊河道河床演变过程也会做出相应的响应,因此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防洪、航运、沿岸的经济发展也要面对随之而来的新变化、新格局。对长江中下游叁种典型分汊河道之一——顺直分汊河道的河床演变规律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概化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了顺直分汊河道水流运动特性以及清水冲刷条件下河床演变规律的调整趋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统计实测资料对长江中下游顺直分汊河道的典型特征,如平面形态特征、边界条件以及整体演变等进行了分析,以界牌河段和东流河段为代表,对其河道概况、历史演变、近期演变以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概括。(2)通过定床模型试验,对顺直分汊河道的水流运动特性,其中包括水面比降、表面流场、典型断面平均流速以及水流动力轴线在不同流量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3)通过动床模型试验,对比顺直分汊河道在减沙系列年与清水系列年中河床变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系列年中顺直分汊河道河床演变规律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河床变形差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期刊2018-05-01)

邓晴[9](2018)在《转流坝对弯曲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弯曲分汊浅滩是西南山区河流中普遍存在的滩险类型,该类型滩险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其治理主要采取整治建筑物结合疏浚的措施开辟直槽通航,但采用传统整治方法可能存在通航汊道表面流速增加形成急流滩的风险。本文提出在弯道中布置转流坝的整治思路,调整凹岸侧下方逆坡段中的底流方向,增加其近底层垂线流速和紊动强度,调整汊道分流比,解决过渡段浅滩淤积问题。本文通过概化长江上游山区河流凸岸类弯道分汊浅滩河道形态,采用Fluent的RNG k-?紊流模型结合VOF两相流模型对70°弯道分汊河道进行叁维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转流坝方案对水流特性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转流坝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坝体的挡水作用,改变分汊段中凹岸侧下方逆坡段底流流向。方案四底流方向较方案前偏转了13.7°,有利于凹岸侧过渡段集中冲刷。(2)转流坝使弯道与逆坡段内流场重新分布,有效增大凹岸下方逆坡段近底层纵向垂线流速大小,双转流坝布置更有利于使凹岸侧主槽内底部泥沙获得更大的动能,满足泥沙起动条件。(3)转流坝可有效调节汊道分流比,方案后凹岸侧汊道分流比增大,较方案前凹岸侧汊道分流比最多增加6.5%。(4)逆坡段垂向紊动强度沿水深呈“L”型分布,横向紊动强度沿水深的分布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从整体上看,横向紊动强度要大于垂向紊动强度值。转流坝可增大逆坡段近底层水流紊动强度,有利于改善过渡段浅滩淤积问题。(5)转流坝的长度与个数对逆坡段水流结构的改变有重要影响,当转流坝长度与数量增大时,纵向垂线流速与紊动强度随之增大。研究发现,L/B=0.3的双转流坝方案最有利改善过渡段泥沙落淤问题。本文转流坝对水流特性的影响的研究成果,除了可以直接应用于长江上游叙渝段航道治理外,还可以用于类似条件的山区河流,在河床演变、江河整治中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4-15)

韩剑桥,张为,袁晶,赵瑾琼[10](2018)在《叁峡水库下游分汊河道滩槽调整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大型水利枢纽影响下分汊河道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根据叁峡水库下游的实测水文和地形资料,基于动态分流比对分汊河道进行了类别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主汊、支汊与洲头心滩的调整规律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1)叁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分汊河道的洲头低滩均呈现萎缩,而汊河则表现为"主长支消"和"主消支长"并存的分异性规律;(2)基于动态分流比的分汊河道类别划分方法,上述演变差异可归纳为枯水倾向汊河发展速率大于洪水倾向汊河的规律,且2008年之后洪水倾向汊河基本表现为淤积特征;(3)水文过程中洪水削减、中水持续时间增长是滩槽调整的驱动因素,汊河冲淤均是向着主支汊格局更加稳定的方向进行,并与流量变差系数减小的水文过程相适应。(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分汊河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峡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改变,在来水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径流过程发生改变,下泄泥沙量大幅减少,泥沙细化,形成典型的非饱和输沙。在这一情况下水库下游弯曲分汊河道发生再造,对防洪、航运、岸线利用等方面均会产生影响。因此,开展弯曲分汊河道在非饱和输沙情况下的再造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与概化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了弯曲分汊河段在非饱和输沙情况下的再造过程,以及它与饱和输沙情况下造床过程的差异性与共通点。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概化模型定床试验,研究揭示了不同水流条件下弯曲分汊河道分流区、汊道段与汇流区的水面比降、横断面流速分布、床面切应力、分流比等水力要素的变化规律。说明了在平滩流量下,弯曲分汊河道在不同区域这些水力要素的突变情况。(2)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和概化模型试验,分析揭示了饱和输沙和非饱和输沙情况下弯曲分汊河道总体冲淤变化规律及分流区、汊道段、汇流区的演变规律,及水面纵比降变化情况。(3)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和概化模型试验,分析揭示了饱和输沙和非饱和输沙情况下弯曲分汊河道河床再造过程中的相同点与差异点,分析两种水沙情况下弯曲分汊河道河床再造过程中的关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汊河道论文参考文献

[1].肖烈兵,贾雨少.潮汐分汊河道心滩Y形整治建筑物护滩机理和布置方法[J].港口科技.2019

[2].邹骥.非饱和挟沙水流下弯曲分汊河道再造过程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9

[3].谢炎.鹅头型分汊河道冲淤特性对水沙过程的响应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9

[4].张玮,吴彦颖,雷潘.基于局部最优能耗原理的分汊河道河相关系[J].中国港湾建设.2019

[5].周苏芬,黄志文,唐立模,许新发.赣江尾闾多级分汊河道分流影响因素及联动响应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刘韶华.堰闸布置方案对天然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J].水利技术监督.2019

[7].孙志林,高运,许丹.分汊河道平衡水深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9

[8].夏禹.清水冲刷条件下顺直分汊河道河床演变规律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8

[9].邓晴.转流坝对弯曲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10].韩剑桥,张为,袁晶,赵瑾琼.叁峡水库下游分汊河道滩槽调整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响应[J].水科学进展.2018

论文知识图

分汊河道平面示意图7 (a)黄河上游河床纵剖面图(自鄂陵湖至...分汊河道水流分离区流线示意图分汊河道示意图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分汊河道)。18世纪以来长江河口分汊河道发...

标签:;  ;  ;  ;  ;  ;  ;  

分汊河道论文_肖烈兵,贾雨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