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沉降论文_张国忠,黄威,潘月鹏,顾梦娜,吕雪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沉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量,大气,臭氧,速率,地形,气溶胶,冬小麦。

干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忠,黄威,潘月鹏,顾梦娜,吕雪梅[1](2019)在《河北典型农田大气重金属干沉降通量及来源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是影响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品质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沉降是农田重金属的来源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观测资料缺乏,对于我国农业区大气重金属的沉降量和来源认识一直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河北典型农田连续1年的外场观测,测试分析了大气气溶胶9个粒径段中2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合干沉降阻抗模型估算了这些金属的干沉降量,并利用PMF模型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该区域25种金属元素在细粒子(DP≤2.1μm, DP为空气动力学直径,下同)、粗粒子(2.1<DP≤9μm)和巨粒子(DP>9μm)中的质量浓度存在较大差异。重金属(如:Zn、Cd和Pb等)主要富集在细粒子,而地壳源的金属(如:Al、Fe和Th等)主要富集在粗粒子。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浓度呈现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的变化特征。Cr是细粒子和粗粒子中质量浓度最高的重金属,其次为As、Zn、Pb、V和Sb。重金属中, Cr的大气干沉降量最高,达350.7 mg·m?2·a?1,其次是As、Sb和V,分别为153.4 mg·m?2·a?1、103.1 mg·m?2·a?1和102.3 mg·m?2·a?1。研究区域大气中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为道路扬尘、工业、矿尘、燃煤和机动车排放。巨粒子中的金属主要来自矿尘源(62.0%),细粒子中的金属主要来自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源(67.7%)。颗粒物的粒径越小,人为排放源的贡献越大,重金属的污染风险(富集因子)也越高。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需要充分考虑大气沉降的输入及来源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8期)

张春龙,邓欧平,李曦,唐锐[2](2019)在《大气磷干沉降采样方法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为监测点,采用大气主动采样法(AA)、大气干表面法(ADS)及大气湿表面法(AWS)3种常用干沉降采集方法做大气磷干沉降通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采样方法获得的大气磷干沉降通量间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及相关性(P<0.05),叁者间可以进行换算统一;AA法适用于较短采样周期的连续性监测研究,ADS法适用于较长采样周期(5 d)的监测研究,而AWS法更适用于在长采样周期(月)内选取一段时间作为干沉降监测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赵雄飞,王体健,黄满堂,杨帆,杨丹丹[3](2019)在《大气污染物干沉降速度和通量的计算方法比较——以南京仙林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不同方法对大气污染物干沉降速度和通量的估计存在差异,开展比较研究。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基于75 m观测塔,对大气中常见的六种污染物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氮(CO)、二氧化氮(NO_2)、臭氧(O_3)、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_(2.5))的浓度和气象要素进行连续观测。利用叁层阻力模型计算大气污染物的干沉降速度,利用浓度法和梯度法计算干沉降通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SO_2、NO、NO_2、O_3、CO、PM_(2.5)的平均干沉降速度分别是0.270、0.019、0.089、0.449、0.038、0.147 cm/s。干沉降速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一般情况下,白天大于夜间,在午后出现最大值。整个观测期间,采用浓度法计算得到的SO_2、NO、NO_2、O_3、CO、PM_(2.5)干沉降通量分别为0.034、0.008、0.037、0.263、0.354、0.049μg/(m~2·s),采用梯度法得到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0.04、0.00193、0.035、0.278、0.192、0.063μg/(m~2·s)。结论对于NO、O_3、PM_(2.5),浓度法和梯度法计算的干沉降通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梯度法估计干沉降通量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气污染物浓度梯度测量的准确性,浓度法估计干沉降通量则更多依赖于干沉降速度计算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魏莉,郑有飞,赵辉[4](2019)在《冬小麦田臭氧干沉降观测及降水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涡度相关系统配合快速、慢速O_3浓度分析仪,对郑州冬小麦田的O_3干沉降过程进行连续观测,探讨了冬小麦田O_3干沉降特征,分析了降水对O_3干沉降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O_3浓度日均值为42.7 nL·L~(-1),主要受太阳辐射和湿度影响,具有明显的逐日变化和昼夜变化特征; O_3通量的日均值为-0.0073μmol·m~(-2)·s~(-1)(负号表示方向向下),受O_3浓度影响较大,日变化规律呈单谷型; O_3沉降速率受大气湍流、植被的生育特征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日均值为0.38 cm·s~(-1),日变化为明显的单峰型;沉降速率的大小主要受大气动力过程控制,而冠层阻力在上午9:30达到了日最低值,是导致O_3沉降速率日最大值出现在上午的主要因素;降水主要通过增加非气孔沉降和降低大气湍流交换来影响冬小麦田的O_3沉降速率,因此在不同背景条件下,降水对O_3干沉降的影响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耿一超,田春艳,陈晓阳,申冲,王雪梅[5](2019)在《珠江叁角洲秋季臭氧干沉降特征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区域化学传输模式WRF-Chem对2014年10月珠江叁角洲臭氧干沉降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臭氧干沉降通量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日间平均沉降通量[0.68μg/(m~2·s)]明显大于夜间[0.21μg/(m~2·s)];同时,珠江叁角洲城区的臭氧沉降通量及日较差均比周边植被覆盖区小.受NO_x和VOCs等前体物以及各气象要素场的综合影响,臭氧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分布特征,在14:00~15:00达到峰值,秋季臭氧浓度高值区位于珠江叁角洲主要排放源下风向区域的广佛交界、江门及中山东部等地区;臭氧的干沉降速率也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从07:00~08:00的0.27cm/s开始迅速增大,10:00~16:00基本保持在0.60cm/s左右,17:00开始平缓减小至午夜的0.21cm/s左右;干沉降速率的变化主要受空气动力学阻抗R_a、粘性副层阻抗R_b以及表面阻抗R_c影响,研究表明夜间的干沉降速率主要受R_a影响,而日间R_c起主要作用.这3种阻抗分别受大气稳定度?摩擦速度和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影响,在珠江叁角洲区域亦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代鹏博,张良波,祝慧娜,张宝忠[6](2019)在《郑州市城区PM_(10)和PM_(2.5)的大气干沉降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郑州作为中西部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大气污染一直是近年郑州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大气颗粒物的污染。在较为系统的汇编2016年郑州PM_(10)和PM_(2.5)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了PM_(10)和PM_(2.5)的沉降通量。结果表明,郑州各城区PM_(10)和PM_(2.5)的大气干沉降值估算分别在0.93×10~6~2.68×10~6 kg和1.77×10~5~4.36×10~5 kg,整个城区1.21×10~7 kg和2.11×10~6 kg。(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舒璐,关勖,祝禄祺,潘峰,仝纪龙[7](2019)在《AERMOD和CALPUFF干沉降在复杂地形下模拟结果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点源为例,选取SO_2,PM_(10)分别作为气态干沉降和颗粒物干沉降的代表污染物来研究污染物气态干沉降和颗粒物干沉降对AERMOD、CALPUFF两种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态干沉降对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影响均较小,颗粒物干沉降对AERMOD影响较大,对CALPUFF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增加,气态干沉降对AERMOD的影响趋势不明显,对CALPUFF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颗粒物干沉降对AERMOD、CALPUFF的影响均呈现下降趋势,AERMOD下降趋势更明显。此外随着离源距离增加,两种模型干沉降通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但是在靠近山脚处,两者浓度及干沉降量均会发生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1期)

舒璐,关勖,杜超[8](2018)在《在复杂地形下干沉降对CALPUFF污染物扩散预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推荐使用的CALPUFF模型在使用中应考虑污染物的干沉降过程。以点源为例,选取SO2和NOx作为气态干沉降的代表污染物,PM10和PM2.5作为颗粒物干沉降的代表污染物,研究在复杂地形下,考虑气态干沉降和颗粒物干沉降前后对CALPUFF污染物扩散预测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气态干沉降,预测的SO2小时浓度最大值的相对误差为7.78%,高端值比值为0.628;NOx小时浓度最大值的相对误差为7.58%,高端值比值为0.627,并且SO2和NOx浓度高值区中网格点相对误差的最大值均超过了50%,分别为65.8%和65.9%,日均最大浓度和期间平均浓度最大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高端值比值与1的差值均在0.05以内,说明考虑气态干沉降对CALPUFF模型模拟预测的小时浓度高值有一定的影响,会造成浓度高值小幅降低,对预测的日均、期间浓度影响不大;对于颗粒物干沉降,预测的PM10和PM2.5小时、日均最大浓度和期间平均浓度最大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浓度高端值比值在0.95~1之间,且PM10和PM2.5小时浓度高值区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5.22%和3.71%,高值区相对误差较小,说明考虑颗粒物干沉降对CALPUFF模拟预测小时、日均浓度和期间平均浓度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8年09期)

林官明,蔡旭晖,胡敏,李惠君[9](2018)在《大气气溶胶干沉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干沉降速度定义出发,综述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在气溶胶干沉降实验技术和理论方面的主要进展.气溶胶粒子从大气向地表沉降的过程决定于颗粒物的粒径、密度和空气粘性系数,同时受空气动力学阻力、粘滞层阻力和表面收集阻力的影响,这些阻力分别与大气层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微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获取干沉降速度的方法主要有示踪法、梯度法和涡流相关法等.风速的叁维瞬时量、动能、摩擦速度、温度和涡旋扩散系数可由超声风速温度仪测定.由于气溶胶具有很宽的粒径谱分布,通常使用几台仪器(如串联式多级采样器、空气动力学粒径谱分布仪和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进行联合测量.干沉降参数化方案中,基于斯托克斯定律的物理模型着重于平衡重力、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半经验方案则进一步考虑了大气湍流、分子运动以及表面捕获机制包括布朗扩散、碰撞、截留、反弹、热泳和扩散泳.然而,参数化方案预测结果在某些粒径段与外场测量数据仍存在显着差异.结合目前干沉降研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气溶胶干沉降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方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宋世杰,黄韬,赵留元,毛潇萱,穆熙[10](2019)在《博斯腾湖流域大气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干沉降通量及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使用大气被动采样器(PAS-PUF)和干沉降被动采样器(PAS-DD),分别于2016年采暖期和2017年非采暖期对新疆博斯腾湖流域及周边地区15种US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大气浓度和干沉降进行了观测,并对其污染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博斯腾湖流域PAHs大气浓度范围分别为6. 38~245. 43 ng·m~(-3)和2. 33~74. 76ng·m~(-3);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均呈现出居民区>湖泊周边>塔中的空间分布.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AHs大气干沉降通量范围分别为0. 45~18. 10μg·(m~2·d)-1和0. 25~8. 15μg·(m~2·d)-1;采暖期居民区PAHs干沉降通量比湖泊周边和塔中采样点高,但在非采暖期塔中采样点高于其它采样点.整体而言,博斯腾湖流域大气及干沉降中PAHs在采暖期显着高于非采暖期,在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均以菲(Phe)、芴(Flu)、荧蒽(Flua)和芘(Pyr)等3~4环PAHs为主.比值法源解析结果显示,博斯腾湖流域大气和干沉降中PAHs主要来源于煤炭和生物质燃烧; HYSPLIT前向和后向轨迹模拟结果表明,非采暖期居民区较高PAHs排放通过大气传输到达博斯腾湖区,经大气干沉降进入水体,可能会对博斯腾湖水生环境造成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干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为监测点,采用大气主动采样法(AA)、大气干表面法(ADS)及大气湿表面法(AWS)3种常用干沉降采集方法做大气磷干沉降通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采样方法获得的大气磷干沉降通量间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及相关性(P<0.05),叁者间可以进行换算统一;AA法适用于较短采样周期的连续性监测研究,ADS法适用于较长采样周期(5 d)的监测研究,而AWS法更适用于在长采样周期(月)内选取一段时间作为干沉降监测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忠,黄威,潘月鹏,顾梦娜,吕雪梅.河北典型农田大气重金属干沉降通量及来源解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2].张春龙,邓欧平,李曦,唐锐.大气磷干沉降采样方法对比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9

[3].赵雄飞,王体健,黄满堂,杨帆,杨丹丹.大气污染物干沉降速度和通量的计算方法比较——以南京仙林地区为例[J].装备环境工程.2019

[4].魏莉,郑有飞,赵辉.冬小麦田臭氧干沉降观测及降水影响机制[J].生态学杂志.2019

[5].耿一超,田春艳,陈晓阳,申冲,王雪梅.珠江叁角洲秋季臭氧干沉降特征的数值模拟[J].中国环境科学.2019

[6].代鹏博,张良波,祝慧娜,张宝忠.郑州市城区PM_(10)和PM_(2.5)的大气干沉降通量[J].广东化工.2019

[7].舒璐,关勖,祝禄祺,潘峰,仝纪龙.AERMOD和CALPUFF干沉降在复杂地形下模拟结果的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8].舒璐,关勖,杜超.在复杂地形下干沉降对CALPUFF污染物扩散预测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18

[9].林官明,蔡旭晖,胡敏,李惠君.大气气溶胶干沉降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18

[10].宋世杰,黄韬,赵留元,毛潇萱,穆熙.博斯腾湖流域大气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干沉降通量及来源[J].环境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大气颗粒物干沉降采集方法对比观测点山谷风对臭氧干沉降的影...广东省及其附近区域干沉降量模拟...臭氧干沉降与大气静力稳定度的...京津冀地区冬季大气颗粒物干沉降北京粒子干沉降中有机酸量与各...

标签:;  ;  ;  ;  ;  ;  ;  

干沉降论文_张国忠,黄威,潘月鹏,顾梦娜,吕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