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逻辑与科学方法——笛卡尔哲学思想透视

理性逻辑与科学方法——笛卡尔哲学思想透视

王秋梅[1]2004年在《理性逻辑与科学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古希腊罗马哲学时期,从巴曼尼德、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注重的是万物“从其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的始基问题。在以自然哲学为主导的哲学中,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一和多、一般和个别的问题,而其他问题则从属于它。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中世纪仍然继续着,但是讨论并无结果。后来哲学家们发现,对“始基”问题的追寻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由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肇始的西方近代哲学将哲学引向了认识论。笛卡尔反对中世纪的宗教信条和经院哲学,主张人类理性的解放,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哲学体系。他把自己的哲学比作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从树干上长出的树枝是其他所有的科学。因而笛卡尔认为只有哲学建立起来,才能为具体科学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指导原则。笛卡尔形成他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的。17世纪的法国,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趋于瓦解,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大大加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进展,这对当时的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宗教神学在思想领域中仍然处于统治地位。笛卡尔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代表,他的哲学既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要求发展科学的进取精神,又反映了同封建贵族、天主教会相妥协的倾向。从理论来源上说,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思想和自我意识给了笛卡尔哲学原始的启发,中世纪哲学理性精神的继续酝酿和文艺复兴人文思想的有力冲击,都给笛卡尔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来源。笛卡尔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为:主体性哲学方法论;唯理主义认识论;身心二元论;关于自然学说的物理学。笛卡尔哲学思想极其丰富,几百年来,西方学者对笛卡尔的褒贬臧否,正反映出笛卡尔哲学多元发展的特色。首先,影响和培育了整个近代欧洲哲学。其次,确立了主体性原则,给现代哲学以有益的启发。第叁,普遍怀疑思想在当代仍有其现实意义。第四,理性主义精神引起西方哲学界极大关注,其现代价值不容忽视。最后,笛卡尔哲学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理论的建构。探讨笛卡尔在西方思想界留下的不绝回音,重估其哲学思想的价值,分析西方哲学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对笛卡尔进行的反思和扬弃,对我们了解西方近现代乃至当代哲学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由于笛卡尔哲学是在一定时代条件下形成的,它既展现出新时代思想萌芽的勃勃生机,却又保留了传统观念的深深烙印。我们必须把笛卡尔这个人和他的哲学思想放在辩证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公正地分析和评价笛卡尔哲学思想。

李霞[2]2006年在《笛卡尔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探讨真理时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在他的着作《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中提出了他独特的方法——直观和演绎。本论文正是通过对笛卡尔认识论思想的认识,来试图探讨在理性主义过度张扬的背景下如何达到真理。 笛卡尔认为直观和演绎二者都是认识的来源和方法,两种方法,缺一不可,只有在直观和演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才是笛卡尔所说的真知。只是在次第上,直观是更为根本的方法,是演绎的来源,演绎是直观的保证。那么为什么说笛卡尔的方法尤其是作为基础的直观方法是更为根本的认识来源和方法呢?这正是本文论证的重点,笛卡尔之所以提出直观的基础方法,乃是因为传统单一逻辑推演方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缺陷。但是笛卡尔并不排斥逻辑演绎作为认识的来源方法,相反,二者融合运用正是笛卡尔方法论的独特之处。 如果站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背景下来看笛卡尔方法论的影响,笛卡尔的这种独特方法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提出了直观的方法,而是在于在传统“逻各斯”理性主义被狭隘化为单一的逻辑推演的背景下,甚至走向极端,在活生生的人被抽象为空洞的逻辑概念符号的背景下,为哲学的研究提出了“思”的新方向。

郑艳[3]2012年在《结构主义视域下的序列主义音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哲学界开始将数理逻辑作为哲学的基础、将逻辑分析作为哲学研究的方法这场革命性的变革,结构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它以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现代结构语言学中的“系统性”观念为起点,逐渐波及至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符号学、绘画、音乐等领域。序列音乐的诞生及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本论文选取来自不同地域且音乐风格迥异的两位序列作曲家密尔顿·巴比特与路易吉·达拉皮科拉不同时期的序列作品,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展开具体的研究与分析,力求通过对9部序列音乐文本的深入剖析,阐释序列音乐作品建构过程中的结构主义思维,解读音乐文本自身和内在组成元素所呈现出的整体性、封闭性、逻辑与秩序、转化性、过程性等相关特征,进一步论及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对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影响。本论文共包括六章。第一、二章基于史料文献的整合与梳理,对结构主义及其两位序列作曲家进行了基础性研究。第一章通过梳理结构主义的发展脉络,探讨了结构主义思维与序列主义音乐的共性以及可能引起的互动,指出了结构主义作为方法论运用于序列音乐创作与分析的可行性。第二章追溯了巴比特音乐形式观与结构思维观的形成背景和达拉皮科拉将序列因素融入其创作的渊源,概述了他们的音乐创作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他们序列作品在表现出不同风格的外在形态下共同的逻辑性思维根基。第叁、四、五章从音乐分析的视角展开对巴比特与达拉皮科拉不同时期序列作品的深入剖析,探究这些作品在建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结构主义思维特征。第叁章论述丁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自身形态建构,如音高组织中呈现的六音组“结缘”、序列“分割”,节奏形态中运用的复节拍、时间节点序列等等,提出了音乐元素结构形态的“自治性”与“封闭性”观点。第四章通过分析构建作品主线的贯穿式手法、对称原则与非对称原则的共时性特征、结构对位手法,阐述了序列音乐中不同音乐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建构,指出挖掘这些“关系”是序列音乐分析的新视角,且与结构主义思维相吻合。第五章通过论述序列作品中各音乐元素的转换调节之不同形态、整体结构的封闭性形态及内在逻辑秩序,审视了序列主义音乐作品在建构过程中以转化、推理、结构搭建叁种方式所展现出的“过程的思维”。第六章将文学、绘画、符号学中的结构主义与序列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思维相联系,进而从宏观上阐述结构主义视域下序列音乐创作与分析的路径与逻辑性关联规律,即整体性与封闭性、逻辑与秩序、自调性与转化性。论文最后对结构主义视域下的音乐创作进行反思,指出了以结构主义的思维模式展开序列音乐的创作与分析,能够把音乐作品框定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系统之内,厘清音乐建构过程的来龙去脉,参透内在音乐元素的自身形态与组合关系,明确各种音乐发展手法贯穿于作品的线索脉络,追寻封闭性系统之下的内在动力,从而赋予作品一定的确定性、统一性以及逻辑秩序。此外,笔者进一步将“结构”与“解构”相联系,提出了“解构”是“结构”的异样展现,“结构”与“解构”均是在不同层面、不同情形之下的形式之体现的看法。

韦永琼[4]2019年在《教育评价能否关照人的内在性?——巴塔耶内在体验哲学的视角》文中提出目前的教育评价无外乎叁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此叁维,似乎人的内在性可从第叁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一定程度的关照,同时第二个维度“过程与方法”亦是注重对学习者认知内在过程的动态发展而设计出来的评价维度,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评价活动中,因为这是基于一种外在结果显现的评价思维方式,我们始终无法得到确定的判断,是否学生真的从内部获得了以上叁个维度的素质与能力及其情感的改变。鉴于此,文章重点考察了“何谓人的内在性”“人的内在性可以评价吗?”“如果可以,如何评价人的内在性?”或至少“人的内在性应如何得到教育评价的关照?”等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以期能够为现行教育评价触及不到的“盲区”困惑探寻些答案,找到教育评价真正的本质意义所在,以促成教育评价“为学生的发展、人的发展”本真使命的实现。

胡骄键[5]2019年在《儒学现代转型的情理进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统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儒家哲学也必然发生现代转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新儒家的哲学。现代新儒学最典型的两条转型进路是熊十力所开创的道德心性进路和冯友兰所开创的情理进路。冯友兰所开创的其实并非“理性”的进路,而是情感—理性的进路。从“新理学”经“情感儒学”到“生活儒学”,其中一以贯之的致思中心乃是“情理”,由此形成了儒学现代转型的情理进路。

参考文献:

[1]. 理性逻辑与科学方法[D]. 王秋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04

[2]. 笛卡尔方法论研究[D]. 李霞. 贵州大学. 2006

[3]. 结构主义视域下的序列主义音乐研究[D]. 郑艳. 上海音乐学院. 2012

[4]. 教育评价能否关照人的内在性?——巴塔耶内在体验哲学的视角[J]. 韦永琼.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 儒学现代转型的情理进路[J]. 胡骄键. 学习与实践. 2019

标签:;  ;  ;  ;  ;  ;  ;  ;  ;  

理性逻辑与科学方法——笛卡尔哲学思想透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