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抽搐治疗论文_孔维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抽搐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哌啶,半胱氨酸,线粒体,记忆,脑电图。

电抽搐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孔维星[1](2019)在《电抽搐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线粒体自噬及炎症小体相关基因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重度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炎症小体相关基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初步探讨抑郁症部分发病机制。进一步比较重度抑郁症组在改良电抽搐治疗前后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炎症小体相关基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初步探讨改良电抽搐抗抑郁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ICD-10)重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7项版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24分,年龄在30~65岁之间,且符合改良电抽搐治疗指征者共32人纳入研究作为重度抑郁症组;纳入健康志愿者19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在行改良电抽搐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7天内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资料收集、量表评估并采集外周血;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比较重度抑郁症组、正常对照组之间以及重度抑郁症组患者接受改良电抽搐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炎症小体相关基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2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重度抑郁症组,并且32例重度抑郁症患者均完成改良电抽搐满疗程(6~12次)的治疗。重度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抽烟饮酒史、体重指数、受教育年限等资料均未见明显差异。改良电抽搐治疗后HAMD量表(t=23.317,P=0.00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t=5.867,P=0.000)及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uicide Ideation Scale,SSI)(t=5.553,P=0.000)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重度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炎症小体相关基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1)按照2~(-△△CT)法分析基因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的循环数(Cycle threshold,C_T),正常对照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基因(PINK1)、BECN-1及炎症小体相关基因NLRP3、含CARD的凋亡相关微粒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基因(ASC)mRNA相对表达水平中位数均为1,重度抑郁症组PINK1、BECN-1、NLRP3及ASC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378、0.464、4.503及2.903,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重度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重度抑郁症组PINK1、BECN-1 mRN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值=85.500,P<0.001;Mann-Whitney U检验值=126,P=0.001);NLRP3及ASC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值=23,P<0.001;Mann-Whitney U检验值=126,P<0.001)。(2)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位数依次是110.700ng/L、722.900ng/L、40.110ng/L及53.700ug/L,重度抑郁症组IL-1、TNF-α、IL-6及CRP中位数依次是234.900ng/L、569.900ng/L、23.950ng/L及46.270ug/L,其中IL-6、TNF-α及CR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值=192,P=0.054;Mann-Whitney U检验值=259,P=0.565;Mann-Whitney U检验值=261.500,P=0.599);重度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IL-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值=138,P=0.001)。(3)重度抑郁症组PINK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IL-1水平(r_s=-0.845;P<0.001)呈负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BECN-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IL-1水平(r_s=-0.565;P<0.001)呈负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3.重度抑郁症组改良电抽搐治疗前后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炎症小体相关基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1)按照2~(-△△CT)法分析基因C_T值,改良电抽搐治疗之前重度抑郁症患者组作为参照组(绘图时表示为Pre-MECT),PINK1、BECN-1、NLRP3及ASC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中位数均为1,改良电抽搐治疗后重度抑郁症组(绘图时表示为Post-MECT)PINK1、BECN-1、NLRP3及ASC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321、3.095、0.829及0.196。改良电抽搐前与改良电抽搐后配对的两组之间采用两相关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重度抑郁症组改良电抽搐治疗后PINK1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BECN-1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ASC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NLR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改良电抽搐治疗前后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705)。(2)重度抑郁症组改良电抽搐治疗后IL-1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6、TNF-α及CRP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P=0.859,P=0.385)。结论:1.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有线粒体自噬水平抑制及炎症小体活化的参与,线粒体自噬与炎症小体活化关系密切。2.改良电抽搐治疗抗抑郁疗效肯定,抗抑郁疗效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自噬及减轻机体炎症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济宁医学院》期刊2019-05-16)

逄乃培[2](2019)在《基于脑电图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预测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疗效,从不同疗效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脑电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预测指标,为改良电抽搐精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ICD-10中规定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妄想症状突出,妄想特征评定量表中文版(C-CDRS中文版)评分≥60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妄想症状即条目P1(PANSS-P1)评分≥3分,共69人。分别在治疗前3天、治疗结束后1周末、治疗结束后6周末对受试者进行PANSS、C-CDRS量表评测,同时进行脑电数据的采集。通过治疗后受试者量表的评分来判定改良电抽搐疗效。根据疗效对受试者进行分组:以C-CDRS总分减分率及PANSS量表中妄想症状条目评分判定临床疗效,C-CDRS总分减分率≥25%且PANSS-P1<3分为有效,C-CDRS总分减分率<25%且PANSS-P1≥3分为无效,其中C-CDRS总分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着进步,25%~49%为进步。从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脑电数据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同疗效受试者有差异的单因素指标,将这些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期找出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短期及中期预测指标。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改良电抽搐治疗,治疗1周后C-CDRS量表(p=0.000)、PANSS量表(p=0.000)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治疗1周后对69例受试者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组47例,无效组22例,有效率为68.1%。两组之间行单因素比较发现:性别(p=0.002)、婚姻状况(p=0.027)、起病前有无诱因(p=0.031)、家族史(p=0.023)、怪异性因子分值(p=0.002)、FP1-θ绝对功率(p=0.002)、F4-δ绝对功率(p=0.029)、F4-θ绝对功率(p=0.012)、C4-δ绝对功率(p=0.031)、C4-θ绝对功率(p=0.004)、P4-δ绝对功率(p=0.038)、P4-θ绝对功率(p=0.015)、F8-δ绝对功率(p=0.006)、F8-θ绝对功率(p=0.042)、FP2-α相对功率(p=0.03)、F4-θ相对功率(p=0.02)、F4-α相对功率(p=0.002)、C4-θ相对功率(p=0.002)、C4-β相对功率(p=0.049)、F8-α相对功率(p=0.027)、T4-β相对功率(p=0.022),不同疗效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以上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指标作为自变量,临床疗效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OR=32.103,p=0.041)、性别(OR=17.625,p=0.04)及F8导联的α波段的相对功率(OR=0,p=0.048)是预测1周末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3.在治疗6周后对69例受试者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组44例,无效组25例,有效率为63.8%。两组之间行单因素比较发现:性别(p=0.002)、婚姻状况(p=0.03)、起病前有无诱因(p=0.016)、FP1-θ绝对功率(p=0.026)、F4-θ绝对功率(p=0.005)、C4-θ绝对功率(p=0.028)、P4-δ绝对功率(p=0.041)、F8-θ绝对功率(p=0.005)、FP1-θ相对功率(p=0.025)、FP2-θ相对功率(p=0.031)、F4-θ相对功率(p=0.003)、F4-α相对功率(p=0.042)、C4-θ相对功率(p=0.005)、C4-β相对功率(p=0.048)、F8-α相对功率(p=0.009)、P4-θ相对功率(p=0.044)、T4-θ相对功率(p=0.028)、T4-β相对功率(p=0.035)。不同疗效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以上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指标作为自变量,临床疗效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18.959,p=0.023)、F8导联的θ波段的绝对功率(OR=1.118,p=0.021)是预测6周后末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1.婚姻状况、性别、F8导联α波的相对功率可能是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短期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2.性别、F8导联θ波的绝对功率可能是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中期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3.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部分病人有效。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预测指标,为改良电抽搐精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状提供客观依据,可进一步提高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有效率,改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济宁医学院》期刊2019-04-10)

李月华[3](2019)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EC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病情程度变化情况、认知功能、体质量指数及腹围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量表分、阳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测查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齐拉西酮相比,MECT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明显更优,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其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陈彦超,刘帮杉,李昊伦,李凌江[4](2018)在《电抽搐治疗所致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抽搐治疗对有严重自杀观念,或极度兴奋,或有紧张症症状的患者疗效显着,而该治疗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却成为其在临床推广的限制之一。关于患者在电抽搐治疗中有哪些认知损害,损害的持续时间以及哪些因素与损害有关的研究很多,但结果并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电抽搐治疗相关变量及患者因素有关,同时亦可受评估方法影响。本文就近10年国内外有关电抽搐治疗所致认知损害的研究作一综述,重点探讨评估时点和评估工具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吴进传[5](2018)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与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记忆与执行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记忆能力与执行功能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促进患者记忆与执行功能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96期)

周新芳,李明超,苏邹,戢秋明[6](2018)在《现代电抽搐治疗和氟哌啶醇治疗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现代电抽搐治疗(MECT)和氟哌啶醇治疗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联合现代电抽搐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统计两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TESS量表)。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PANSS量表总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52%,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及扭转痉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电抽搐治疗对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着优于氟哌啶醇。(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8年20期)

陶桂凤[7](2018)在《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经改良电抽搐治疗后对其机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抑郁症患者均接受改良电抽搐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改良电抽搐治疗后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之前显着下降(P<0.05),但两组下降幅度对比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病情及疗效均具有显着相关性,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后均可显着降低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65期)

姜海涛,施忠英,贾玉萍,于伟文[8](2018)在《健康教育路径在行改良电抽搐治疗的门诊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行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的门诊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MECT治疗的门诊患者家属80名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预约登记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路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健康教育路径可明显改善行MECT治疗的门诊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和提高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宣教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8年13期)

苏亮,施慎逊,陆峥,贾玉萍,梁世桥[9](2018)在《电抽搐治疗老年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抽搐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中国期刊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以随机临床试验报告的声明为参照标准进行入组和评价文献,采用Rev Man和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文献纳入系统评价,分别对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n=5)及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n=3)的研究进行抑郁症状疗效的汇总分析。治疗前、后的样本量分别为306例和290例,结果显示无论使用何种抑郁症状评估工具,老年抑郁症经过电抽搐治疗后,抑郁症状均显示有所改善(HAMD:Z=6.39,SMD=3.64,P=0.000;MADRS:Z=15.47,SMD=2.12,P=0.000)。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7,P=0.140)。发生率大于5%的不良反应有头痛、意识模糊、嗜睡、恶心呕吐等。结论·电抽搐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后,其抑郁症状改善显着,整体认知功能损害不明显,但易发生头痛、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徐改生[10](2017)在《舒适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改良电抽搐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改良电抽搐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100例行改良电抽搐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被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总有效率82.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4.0%(P<0.05);治疗后舒适组的BP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0%(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提升精神病患者改良电抽搐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7年23期)

电抽搐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观察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疗效,从不同疗效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脑电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预测指标,为改良电抽搐精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ICD-10中规定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妄想症状突出,妄想特征评定量表中文版(C-CDRS中文版)评分≥60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妄想症状即条目P1(PANSS-P1)评分≥3分,共69人。分别在治疗前3天、治疗结束后1周末、治疗结束后6周末对受试者进行PANSS、C-CDRS量表评测,同时进行脑电数据的采集。通过治疗后受试者量表的评分来判定改良电抽搐疗效。根据疗效对受试者进行分组:以C-CDRS总分减分率及PANSS量表中妄想症状条目评分判定临床疗效,C-CDRS总分减分率≥25%且PANSS-P1<3分为有效,C-CDRS总分减分率<25%且PANSS-P1≥3分为无效,其中C-CDRS总分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着进步,25%~49%为进步。从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脑电数据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同疗效受试者有差异的单因素指标,将这些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期找出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短期及中期预测指标。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改良电抽搐治疗,治疗1周后C-CDRS量表(p=0.000)、PANSS量表(p=0.000)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治疗1周后对69例受试者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组47例,无效组22例,有效率为68.1%。两组之间行单因素比较发现:性别(p=0.002)、婚姻状况(p=0.027)、起病前有无诱因(p=0.031)、家族史(p=0.023)、怪异性因子分值(p=0.002)、FP1-θ绝对功率(p=0.002)、F4-δ绝对功率(p=0.029)、F4-θ绝对功率(p=0.012)、C4-δ绝对功率(p=0.031)、C4-θ绝对功率(p=0.004)、P4-δ绝对功率(p=0.038)、P4-θ绝对功率(p=0.015)、F8-δ绝对功率(p=0.006)、F8-θ绝对功率(p=0.042)、FP2-α相对功率(p=0.03)、F4-θ相对功率(p=0.02)、F4-α相对功率(p=0.002)、C4-θ相对功率(p=0.002)、C4-β相对功率(p=0.049)、F8-α相对功率(p=0.027)、T4-β相对功率(p=0.022),不同疗效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以上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指标作为自变量,临床疗效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OR=32.103,p=0.041)、性别(OR=17.625,p=0.04)及F8导联的α波段的相对功率(OR=0,p=0.048)是预测1周末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3.在治疗6周后对69例受试者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组44例,无效组25例,有效率为63.8%。两组之间行单因素比较发现:性别(p=0.002)、婚姻状况(p=0.03)、起病前有无诱因(p=0.016)、FP1-θ绝对功率(p=0.026)、F4-θ绝对功率(p=0.005)、C4-θ绝对功率(p=0.028)、P4-δ绝对功率(p=0.041)、F8-θ绝对功率(p=0.005)、FP1-θ相对功率(p=0.025)、FP2-θ相对功率(p=0.031)、F4-θ相对功率(p=0.003)、F4-α相对功率(p=0.042)、C4-θ相对功率(p=0.005)、C4-β相对功率(p=0.048)、F8-α相对功率(p=0.009)、P4-θ相对功率(p=0.044)、T4-θ相对功率(p=0.028)、T4-β相对功率(p=0.035)。不同疗效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以上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指标作为自变量,临床疗效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18.959,p=0.023)、F8导联的θ波段的绝对功率(OR=1.118,p=0.021)是预测6周后末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1.婚姻状况、性别、F8导联α波的相对功率可能是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短期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2.性别、F8导联θ波的绝对功率可能是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中期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3.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部分病人有效。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的预测指标,为改良电抽搐精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状提供客观依据,可进一步提高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有效率,改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抽搐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孔维星.电抽搐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线粒体自噬及炎症小体相关基因的变化[D].济宁医学院.2019

[2].逄乃培.基于脑电图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疗效预测的初步研究[D].济宁医学院.2019

[3].李月华.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

[4].陈彦超,刘帮杉,李昊伦,李凌江.电抽搐治疗所致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与评估[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

[5].吴进传.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6].周新芳,李明超,苏邹,戢秋明.现代电抽搐治疗和氟哌啶醇治疗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8

[7].陶桂凤.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8].姜海涛,施忠英,贾玉萍,于伟文.健康教育路径在行改良电抽搐治疗的门诊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8

[9].苏亮,施慎逊,陆峥,贾玉萍,梁世桥.电抽搐治疗老年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10].徐改生.舒适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改良电抽搐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

论文知识图

重度抑郁症患者改良电抽搐治疗前...ECT工作原画图第叁节 精神疾病优化治疗指南第叁节 精神疾病优化治疗指南第叁节 精神疾病优化治疗指南-5000QMECT治疗仪工作流程

标签:;  ;  ;  ;  ;  ;  ;  

电抽搐治疗论文_孔维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