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论文_陈影,肖艳杰,温有锋,刘莹莹,郑雨潇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蛋白,藏族,电针,羧基,绝经期。

骨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影,肖艳杰,温有锋,刘莹莹,郑雨潇[1](2019)在《吸烟减低西藏藏族男性骨密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吸烟对西藏藏族男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选取拉萨地区20~60岁藏族男性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低年龄组(20~39岁)和高年龄组(40~60岁)。利用问卷对其吸烟情况进行调查,再利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研究对象的T值、骨强度指数和骨折风险进行测定。共获得有效样本378例,其中低年龄组共172例(吸烟107例,非吸烟65例)、高年龄组共206例(吸烟94例,非吸烟112例)。结果 :低年龄组中吸烟组与非吸烟组T值、骨强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年龄组中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的T值、骨强度指数、骨折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烟对人体骨密度的含量有影响,会使骨密度的含量降低,骨折风险增加。(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余雪莲,杜光红,钟海花[2](2019)在《长期华法林治疗对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长期华法林治疗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影响。方法对长期服用华法林的42名患者和28名对照组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测量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配体(RANKL)总可溶性受体激活剂的血清水平,并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评估受试者股骨颈和腰椎BM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华法林患者的OC浓度显着降低[(4.94±2.22) vs (10.68±4.5),P<0.001)]。OPG、sRANKL对数(log)、sRANKL/OPG对数比和BMD的水平相当。在女性华法林使用者中,发现OC和RANKL对数之间以及OC和RANKL/OPG对数比之间呈正相关(分别为P=0.017;P=0.005)、OC和OPG之间呈负相关(P=0.027)。结论长期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着降低OC水平,但不影响其它骨代谢指标或BMD。此次研究结果还表明,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可能会减轻绝经后妇女的骨吸收。(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鲍小刚,刘佳,牛东阳,郭超,侯春林[3](2019)在《高龄、跌倒、骨密度对老年脊柱骨折预测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龄、跌倒、骨密度等对老年脊柱骨折的预测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就诊的212名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两年后是否发生脊柱骨折分为骨折组79例和未骨折组1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高龄、跌倒、骨密度等因素的危险指数,采用SPSS 22.0和STATA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折组患者较未骨折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年龄和跌倒倾向,而两组的骨密度无显着差异(P=0.0614),骨密度对老年脊柱骨折的预测价值有限,高龄和跌倒对老年脊柱骨折的预测有重要价值。结论通过骨密度检测评估是否干预老年人脊柱骨折意义有限,高龄和跌倒是老年人脊柱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何鹏,陈玉,高峰,张衡,张贤平[4](2019)在《失神经及制动后兔肱骨骨密度与生物力学性能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失神经和制动后兔肱骨生物力学特性及骨密度的改变。方法将5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失神经组和制动组,每组设置4周、8周和12周叁个取材时间点。每组18只兔子,每个时间点6只兔子。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失神经组兔子完全离断右侧上肢臂丛神经,制动组采用石膏与石膏托对右上肢进行牢靠的固定。主要检测指标:在造模后4周、8周和12周时取出兔右侧肱骨进行检测,称量肱骨的湿重,叁点弯曲试验测定骨力学特性,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HE染色观察骨组织细微结构。结果失神经和制动组的骨密度在造模后均低于同时间的正常组(P<0.05)。失神经组肱骨骨密度与制动组相比虽有所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神经组与制动组相比,失神经组的最大负荷、弯曲强度在造模后各个时间点都低于制动组,但只有到第12周时差异才具有显着性(P<0.05)。失神经和制动组的右侧肱骨湿重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但失神经组肱骨湿重与制动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骨组织形态学相比,失神经组和制动组均出现骨小梁变细,小梁之间出现明显断裂,出现大量空泡状结构。结论失神经和制动均可造成严重的骨质疏松。就两者造成的骨质疏松程度上来说,失神经对骨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制动更为严重。力学载荷的降低在导致骨质疏松的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鲁芙爱,赵思萌,刘媛,王永福[5](201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髋部骨密度特点分析及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sw erythematosus, SLE)患者骨密度的特点和骨折风险性,并分析其骨量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确诊的SLE患者49例,体检的健康对照人群52名,收集受试者病史及与骨折风险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人群股骨的3D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二维骨密度,探讨SLE骨量降低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髋部骨小梁的体积骨密度明显降低(t=-0.47,P<0.05),股骨颈前节段、股骨转子侧面、股骨干前节段的皮质厚度均明显降低(t分别为-2.34、-2.10、-2.36,P均<0.05);②与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髋部二维骨密度明显降低(t=-2.64,P<0.05),且SLE患者骨折风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3.54,P<0.01);③SLE组患者疾病活动相关的SLE-DAI积分与髋部骨小梁体积骨密度及股骨颈皮质厚度的减低呈正相关(B分别为1 203.32、1.94,P均<0.05),而与BMD的改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存在明显的骨量流失和骨折风险性增加,骨密度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骨小梁体积骨密度和二维骨密度的减低,且SLE病情活动度越高,骨小梁体积骨密度越低。积极控制原发病对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月辉,姜虹,矫亚男,栾树礼[6](2019)在《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骨代谢指标与中年女性骨密度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 2,LCN2)、骨代谢指标与中年女性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53名汉族女性资料,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其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测量LCN2、I型胶原的羧基末端交联端肽(type I collage cross-linked-telopeptide, CTX)、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和肌酸酐(screatinine,Scr)的血清水平。结果 LCN2与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呈负相关。LCN2和CTX、OCN、年龄、Scr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调整年龄和Scr后,LCN2、BMDs和OCN之间的相关性消失,但LCN2仍与CTX呈正相关。LCN2的血清浓度在有和没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受试者之间没有显示出显着差异。在多变量回归分析中,LCN2是血清CTX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结论在中年女性中,血清LCN2水平、BMD和OCN之间的关系受到年龄和Scr的干扰。虽然LCN2与CTX呈正相关,但相关性非常小。(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敏,张敏,余晓霞[7](2019)在《骨硬化蛋白水平与绝经后妇女体脂含量及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体脂含量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30名年龄在50~75岁之间健康的绝经后妇女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仪测量受试者全身、腰椎、左侧股骨BMD及全身脂肪和肌肉含量。通过定量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受试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症的女性相比,骨质疏松女性血清硬化蛋白水平显着降低(P<0.05)。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体重和脂肪量呈正相关(P<0.05)。即使在校正年龄、绝经年龄、身高和体重之后,骨硬化蛋白水平与全身及各个部位的BMD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年龄、绝经年龄、脂肪量和肌肉量相比,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是全身和腰椎BMD最重要的决定因素(P<0.05)。年龄与血清硬化蛋白对髋部BMD的影响相似。结论在绝经后妇女中,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硬化蛋白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硬化蛋白与全身、腰椎、髋部的BMD和体脂含量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李灿,谢杨丽,苏楠,谭乔燕,罗凤涛[8](2019)在《重庆地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身体成分相关指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重庆地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5~10年)骨密度及相关身体成分指标,分析身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线索。方法①选取2017年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45岁的妇女956名(排除相关原发疾病),其中围绝经期510名,绝经后446名,并分别记录身高、体重,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②使用美国GE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1~4、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全髋的骨密度以及全身脂肪、肌肉含量与骨矿含量。结果一般情况分析发现,重庆地区围绝经期妇女身高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分别为(156.81±5.27) cm、(153.32±5.51) cm],而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差异。绝经后妇女肌肉含量(37.91±6.42) kg、脂肪含量(17.84±2.16) kg、骨矿含量(1.58±0.41) kg均较围绝经期妇女[(37.88±6.15) kg、(19.21±2.07) kg、(1.75±0.20) kg]降低。绝经后妇女诊断骨质疏松与低骨量的比例分别为28.92%、41.03%,高于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的发生率(28.63%)。围绝经期妇女腰椎1~4和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及全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分别是(1.0 959±0.1 603) g/m~2和(0.8 410±0.1 606) g/m~2,(0.8 178±0.1 577) g/m~2和(0.7 872±0.1 585) g/m~2,(0.6 946±0.1 252) g/m~2和(0.6 728±0.1 274) g/m~2,(1.0 329±0.1 712) g/m~2和(1.0 030±0.1 737) g/m~2,(0.8 773±0.1 448) g/m~2和(0.8 495±0.1 478) g/m~2]。结论绝经后妇女髋部、腰椎等部位BMD均较围绝经期妇女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及低骨量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显着升高;和围绝经期妇女相比,绝经后妇女全身脂肪含量偏低;BMD与全身肌肉含量呈正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董志伟,刘秋霞,耿的玉,柳丽娟[9](2019)在《脂肪肝患者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和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维生素D水平对脂肪肝患者代谢综合征(MetS)的影响,为MetS和低骨密度(BMD)的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肥胖指数和血液指标分析了150名诊断为脂肪肝的成年人的MetS比率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收集了有关人口统计学因素,营养摄入量,生活习惯的数据以及髋部和腰椎(L_1-L_4)骨密度。结果所有受试者的平均25(OH)D水平为14 ng/mL,不足和缺乏率分别为36.0%和31.3%。MetS的比例为38.0%,MetS组的平均25(OH)D水平为12.1 ng/mL。MetS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叁酰甘油和血糖均高于正常组,男性腰围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清25(OH)D下降,骨密度下降。MetS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非MetS患者(P<0.05)。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越低,MetS风险越高,骨密度越低。结论血清25(OH)D水平可能是脂肪肝患者MetS和低骨密度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潘科,漆伟,李伟,谭一,徐贞杰[10](2019)在《电针足少阳胆经穴对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足少阳胆经穴对脊髓损伤(SCI)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例S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电针足少阳胆经穴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8周。2组治疗前后比较股骨颈、大转子、Wards叁角区的骨密度及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CP)、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股骨颈、大转子、Wards叁角区骨密度值有上升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GP、ALP、PⅠCP均升高(P<0.05),对照组BGP、ALP、PⅠCP均高于治疗组(P<0.05)。2组治疗前后25-(OH)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少阳胆经穴可改善SCI患者骨代谢,但疗效没有低频脉冲电磁场确切。(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9年10期)

骨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长期华法林治疗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影响。方法对长期服用华法林的42名患者和28名对照组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测量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配体(RANKL)总可溶性受体激活剂的血清水平,并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评估受试者股骨颈和腰椎BM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华法林患者的OC浓度显着降低[(4.94±2.22) vs (10.68±4.5),P<0.001)]。OPG、sRANKL对数(log)、sRANKL/OPG对数比和BMD的水平相当。在女性华法林使用者中,发现OC和RANKL对数之间以及OC和RANKL/OPG对数比之间呈正相关(分别为P=0.017;P=0.005)、OC和OPG之间呈负相关(P=0.027)。结论长期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着降低OC水平,但不影响其它骨代谢指标或BMD。此次研究结果还表明,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可能会减轻绝经后妇女的骨吸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1].陈影,肖艳杰,温有锋,刘莹莹,郑雨潇.吸烟减低西藏藏族男性骨密度[J].解剖学杂志.2019

[2].余雪莲,杜光红,钟海花.长期华法林治疗对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3].鲍小刚,刘佳,牛东阳,郭超,侯春林.高龄、跌倒、骨密度对老年脊柱骨折预测的价值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4].何鹏,陈玉,高峰,张衡,张贤平.失神经及制动后兔肱骨骨密度与生物力学性能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5].鲁芙爱,赵思萌,刘媛,王永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髋部骨密度特点分析及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6].张月辉,姜虹,矫亚男,栾树礼.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骨代谢指标与中年女性骨密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7].张敏,张敏,余晓霞.骨硬化蛋白水平与绝经后妇女体脂含量及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8].李灿,谢杨丽,苏楠,谭乔燕,罗凤涛.重庆地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身体成分相关指标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9].董志伟,刘秋霞,耿的玉,柳丽娟.脂肪肝患者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和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10].潘科,漆伟,李伟,谭一,徐贞杰.电针足少阳胆经穴对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9

论文知识图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结构示意图工作原理示意种植体根尖部的诱导成骨腺病毒的包装和扩增(100×)冠状面骨隧道内口可见T2加权高信号影,...矢状面骨隧道内口可见T2加权高信号影,...

标签:;  ;  ;  ;  ;  ;  ;  

骨密度论文_陈影,肖艳杰,温有锋,刘莹莹,郑雨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