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破坏论文_王志,李龙,王朝雅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破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度,进路,玻璃,应变,古建筑,模糊,顶板。

后破坏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李龙,王朝雅[1](2018)在《含裂隙类岩石注浆加固后破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白水泥预埋抽条法制作类岩石试样,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韧的环氧树脂浆液进行注浆,分析加固前后裂尖位置的应变场,揭示加固后多裂隙试样的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前后的裂纹萌生位置相同,未注浆试样的起裂角与原裂纹面垂直,注浆后的试样裂缝由起裂位置竖直向上下贯通整个试样,类似于完整试样的单轴压缩破坏,注浆加固能够将裂尖的应力集中有效抑制,同时增强试样的完整性。未注浆的单裂隙试样裂尖最大主应变在达到临界时出现首条裂缝,随后会发生应力重分布,注浆加固后,主应变增长均匀,破坏是由于裂隙充填物与类岩石材料之间的变形不平衡引起的。未注浆的双裂隙试样,裂纹萌生后,韧带区附近最大主应变增加至临界值出现贯通裂缝,断裂类型为I型断裂,注浆加固后双裂隙试样,裂尖附近拉应变几乎同时达到最大值,注浆加固可避免由于不连续节理或裂缝形成应力重分布,使试样形成较为完整的整体,影响注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注浆材料的强度以及其与基体材料的黏结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陈梁,茅献彪,陈彦龙[2](2018)在《考虑围岩峰后破坏的全锚锚杆受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性点理论,考虑围岩峰后剪胀效应及破坏形式,推导了瞬时稳态下全长锚固锚杆轴向正应力和剪应力表达式,系统性地分析了孔口处锚杆端头轴力和残余黏聚力、剪胀系数和应变软化系数对锚杆杆体轴向正应力、剪应力以及中性点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锚杆轴向正应力沿杆体内端点至外端点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且应力曲线在弹性区与峰后破坏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锚杆剪应力沿杆体内端点至外端点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特征,且在弹塑性交界处的连续与否与围岩剪胀系数和剪切刚度密切相关;锚杆轴向正应力和剪应力均随着残余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剪胀系数与应变软化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锚杆杆体轴向正应力和外端点侧剪应力均随着孔口处锚杆端头轴力的增大而增大,内端点侧剪应力随着端头轴力的增大而减小。中性点位置随着残余黏聚力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当残余黏聚力大于某一临界值时中性点位于弹性区,反之,位于峰后破坏区;此外,中性点位置也随着剪胀系数、应变软化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月福财,陈新,钟文,查道欢,李春生[3](2017)在《进路式开采充填后破坏特征的相似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填体顶板的稳定性及侧帮围岩的质量是决定下向分层胶结充填回采断面尺寸的主要因素。结合武山铜矿工程实际,利用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胶结充填后侧帮矿岩质量不同级别的进路式开采断面的破坏模式、变形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顶板与侧帮的交接处压应力比较集中,较易出现片帮现象。充填体水泥砂浆的配比不影响侧帮的变形规律,水泥砂浆配比高且较致密的侧帮稳定性较高。充填后采用5 m×4 m断面并在其中布置竖筋托盘的形式,适用于充填体顶板稳定侧帮矿岩体质量达到一定级别的进路式开采。(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7年11期)

方韬[4](2017)在《核安全壳预应力施工力学性能及失水事故后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应对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对核能这一清洁能源的利用逐渐重视,核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经历第一代和第二代核电技术的发展,第叁代核电技术因其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第叁代核电站中,部分类型的机组其核岛安全壳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外层安全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层安全壳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本文以某第叁代核电站安全壳为工程背景,基于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安全壳这一类大型复杂预应力罐体结构预应力施工力学性能和失水事故破坏机理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安全壳采用的预应力体系,采用多向叁维空间建模技术和分块建模方法,精确建立了包含270束复杂空间线型预应力筋的预应力安全壳精细化分析模型,再现了预应力筋现场施工方案下大型复杂预应力罐体结构的施工力学性能;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预应力施工模拟方法的有效性;揭示了不同预应力张拉方案对安全壳施工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新的预应力筋张拉方案,可使大型复杂预应力罐体结构张拉过程的力学性能指标得到优化。2、基于GB50010-2010规范、BS EN 1992-1-1:2004规范、A.H.尼尔逊公式,对安全壳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系统地探讨了预应力损失和失效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3、对美国桑迪亚实验室进行的1:4预应力安全壳内压破坏试验进行了模拟,验证了大型复杂预应力罐体结构内压分析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安全壳不考虑温度作用的内压破坏分析,获得了安全壳这一类大型复杂预应力罐体结构在内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揭示了预应力安全壳的内压破坏机理,考虑了预应力筋应力、普通钢筋、钢衬里对结构内压破坏机理的影响。4、掌握了失水事故后安全壳温度场的变化,分析了工作温度40°C和失水事故工况下结构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系统进行了大型复杂预应力罐体结构失水事故的分析,获得了温度和内压耦合作用下结构的力学性能,揭示了结构在失水事故工况下的破坏机理。(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潘毅,李玲娇,姚蕴艺,王慧琴[5](2016)在《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考虑到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的评估涉及众多影响因素,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砖石结构古建筑分为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3个部分,选取11个指标作为评估因子,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类比法构造评判矩阵,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向量,建立叁层次两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以羌寨碉楼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其在汶川地震后的破坏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根据该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该碉楼在震后遭受中等程度破坏,评估等级为B级,评估结果与实际破坏状态相符,较准确地反映了震后砖石结构古建筑的破坏状态,为震后砖石古建筑采取维修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季清,杨健,周岱[6](2016)在《夹胶建筑玻璃板后破坏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玻璃及胶层材料的物理特性,将塑性绞线理论引入到叁阶段模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夹胶玻璃板后破坏强度随着玻璃的胶材厚度增加而增加,随着玻璃板长度的增加而减小;框支式夹胶玻璃板比点支式夹胶玻璃板具有更高的后破坏强度.(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潘毅,李玲娇,王慧琴,姚蕴艺[7](2016)在《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涉及众多影响因子,且各因子间还存在相关性和不确定性.为提高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估方法.首先,将木结构古建筑分为地基、基础、上部结构3个部分,结合其震害特点,选取13个指标作为评估因子;然后,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向量,采用隶属函数和类比法构造评判矩阵,建立叁层次两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最后,以青城山黄帝殿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其在汶川地震后的破坏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合理、较准确地评估震后木结构古建筑的破坏状态,可为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维修措施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滕怀海,陈飞,王书铭,吕利刚[8](2015)在《精密液压伺服产品在运输中受过载荷撞击后破坏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4年发生的一起伺服产品在列车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非正常撞击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理论分析结合试验验证,再现了产品受外力载荷情况.通过伺服产品结构特点分析,并结合试验验证,最终形成了一套检测维修方案.经过检测维修,伺服产品重新交付出厂,使损失降到了最小.同时通过分析总结得出了解决产品受非正常外力撞击的破坏分析方法以及伺服产品的使用性评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季清[9](2015)在《建筑玻璃强度测定标准及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对建筑物视觉效果要求的不断提高,玻璃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类建筑物当中,其优良的透光性能契合了大众对建筑的审美需求。玻璃的安全使用性能是其在设计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极为重要的问题。近年来,由于玻璃破裂所引起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屡见不鲜,其破坏的突然性以及玻璃残渣极易伤人的性质对于结构工程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研究玻璃强度的测定方法以及如何解决玻璃脆性破坏的问题,对实际工程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介绍了各个国家对于玻璃强度测定的实验标准,主要为美国规范ASTM、英国规范BS EN、俄罗斯规范以及中国规范。从实验样本以及加载环境两方面比较了不同国家规范对于玻璃大面强度以及边缘强度测定的差别,为我国补充和完善玻璃强度测定规范做了参考。从平面内受力和平面外受力两个方面综述了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的研究方法和现状。提出了叁阶段模型与塑性铰线法相结合的理论模型来计算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方法简便,针对不同支承方式、不同几何形状的夹胶玻璃均可适用,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运用此模型系统研究了玻璃板厚度,胶层厚度,玻璃板跨度、支承方式以及胶层材料等因素对于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的影响;计算叁角形、矩形以及六边形夹胶玻璃的后破坏强度,比较不同多边形的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的大小;计算菱形夹胶玻璃的后破坏强度,分析相邻边夹角对于菱形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的影响。阐述了夹胶玻璃中玻璃与胶层之间的粘结机理。运用商业软件ABAQUS以及黏聚力单元对玻璃与胶层之间的粘结特性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别比较了黏聚力单元中初始刚度、初始破坏强度以及破坏的断裂能对玻璃和胶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为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玻璃与胶层粘结特性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1-01)

章轲[10](2013)在《地质学者:谨防灾后重建变成灾后破坏》一文中研究指出此次芦山地震灾区,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的一部分。经过上一次的灾后重建,这里又面临新的灾后重建。    地质学者、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原总工程师范晓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芦山灾后重建必须吸取以往的教训,在重建过程中加以改进。(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3-04-25)

后破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中性点理论,考虑围岩峰后剪胀效应及破坏形式,推导了瞬时稳态下全长锚固锚杆轴向正应力和剪应力表达式,系统性地分析了孔口处锚杆端头轴力和残余黏聚力、剪胀系数和应变软化系数对锚杆杆体轴向正应力、剪应力以及中性点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锚杆轴向正应力沿杆体内端点至外端点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且应力曲线在弹性区与峰后破坏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锚杆剪应力沿杆体内端点至外端点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特征,且在弹塑性交界处的连续与否与围岩剪胀系数和剪切刚度密切相关;锚杆轴向正应力和剪应力均随着残余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剪胀系数与应变软化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锚杆杆体轴向正应力和外端点侧剪应力均随着孔口处锚杆端头轴力的增大而增大,内端点侧剪应力随着端头轴力的增大而减小。中性点位置随着残余黏聚力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当残余黏聚力大于某一临界值时中性点位于弹性区,反之,位于峰后破坏区;此外,中性点位置也随着剪胀系数、应变软化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破坏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李龙,王朝雅.含裂隙类岩石注浆加固后破坏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陈梁,茅献彪,陈彦龙.考虑围岩峰后破坏的全锚锚杆受力特性[J].煤炭学报.2018

[3].月福财,陈新,钟文,查道欢,李春生.进路式开采充填后破坏特征的相似模拟试验[J].金属矿山.2017

[4].方韬.核安全壳预应力施工力学性能及失水事故后破坏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5].潘毅,李玲娇,姚蕴艺,王慧琴.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

[6].季清,杨健,周岱.夹胶建筑玻璃板后破坏强度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6

[7].潘毅,李玲娇,王慧琴,姚蕴艺.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滕怀海,陈飞,王书铭,吕利刚.精密液压伺服产品在运输中受过载荷撞击后破坏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9].季清.建筑玻璃强度测定标准及夹胶玻璃后破坏强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10].章轲.地质学者:谨防灾后重建变成灾后破坏[N].第一财经日报.2013

论文知识图

钢筋网应变片布置图手术导航叁个方向上观察进钉位置和...距离注入点200m应力状态分析密封后试件Fig.3.4Samplesetupbetwee...类试件的破坏形状经典的弯曲破坏形态

标签:;  ;  ;  ;  ;  ;  ;  

后破坏论文_王志,李龙,王朝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