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

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

宋洪亮(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卫生院133702)

【摘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血栓闭塞性血管炎。是一种动、静脉均被侵犯,进行缓慢,周期性加剧,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脱疽”范畴。自2000年,我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治疗本病4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药治疗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下者22例,41-48岁12例,50岁以上者6例。职业以农民为多。病程在一年以内者10例,2-5年20例,6-10年8例,11年以上者2例。发病部位在右下肢者25例,左下肢10例,双下肢5例。其发病有受寒冻和潮湿者16例,吸烟者18例,烟酒均嗜好者6例,所治40例,均为住院病人。

治疗:

一、辨证分型

1、阴寒型:多表现患肢喜暖怕冷、冰凉,皮肤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迟。为寒凝血淤,经络淤阻。

2、血淤型:多表现患肢固定性疼痛,呈紫色或青紫色,或有淤斑,苔薄白,舌质红绛或有淤斑,脉沉细涩。为气滞血淤,淤阻为重。

3、热毒型:见肢体溃烂,坏疽,红肿热痛,发热,喜凉怕热,舌苔黄燥,质红绛,脉洪数。为寒湿郁久化热。

4、气血两虚型:患者身体虚弱,面色萎黄,消瘦无力或创口久不愈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久病亏虚,正气不足,气血两亏。

本组40例中阴寒型17例,血淤型10例,热毒型8例,气血两虚型5例。

二、治疗方法

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法为基本治则,自拟温经活血汤(炮附子15g,干姜6g,当归15g,赤芍30g,地龙12g,鸡血藤30g,牛膝15g,丹参30g,甘草6g,水煎服。另以蜈蚣1条(研细粉冲)为主方,属阴寒型者加麻黄8g,重用炮附子30g(并先煎60分钟)。血淤型者加桃仁15g,重用当归、蜈蚣。热毒型者加双花、地丁、赤小豆、玄参、去炮附子、干姜。气血两虚型者加黄芪、党参。肿胀加薏苡仁,痛重加细辛、元胡。根据需要少数病例给一般止痛药。

根据全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会议制定之疗效标准,临床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

病案举例:

例1:冯某,男,50岁,2008年4月10日住院。患者2000年冬天在俄罗斯从事伐木作业时,两下肢冻伤,经治疗痊愈。后经常下肢怕冷,3年前开始出现左下肢疼痛怕凉,曾去延吉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先后去长春诊治无效。逐渐加重,左足呈红紫色,大拇趾皮肤呈褐色,疼痛剧烈半年。入院时检查:左下肢发凉,皮肤颜色发紫,趾甲厚而不新生,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未触及,贝尔格氏征阳性。查: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此有明显冻伤史,为寒伤肢络、寒凝气滞,则脉道闭阻,气血壅滞经络,阳气不达,血流不畅而为病。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法。药用炮附子15g(先煎30分钟),干姜6g,麻黄4g,当归30g,赤芍30g,丹参30g,地龙12g,鸡血藤30g,怀牛膝15g,蜈蚣1条(研末冲服),甘草12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20天疼痛消失,余证同前。用上方继服10天,下肢开始转温,皮色趋于正常,但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仍触及微弱,脉细弦。上方加白芍10g,桑寄生30g,以养血、利血脉、疏筋络。服用40天后,无下肢寒冷感,皮肤温度恢复正常,行走自如,临床治愈。共住院40天,出院后继续服上方两个月,随诊至今未见复发。

例2:刘某,男,35岁,2009年2月入院。患者一年前发现左下肢发凉,足大拇趾微痛,当时未加重视,失于治疗,后疼痛逐渐加重,左足大拇趾红紫疼痛,来我院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收入院。现下肢怕凉,肢冷掣痛,行走不便。查:左足大拇趾汗毛脱落,并有1×1cm溃疡面,脓液不多,足背皮色暗红,足背阳蹻脉消失,贝尔格氏征阳性,舌质暗有淤点,苔薄白,脉弦细,为寒凝气滞,血淤脉络,气血流行不畅,脉道不通而为病。治宜温阳散寒祛淤,益血通络定痛为主。方用:温阳活血汤。炮附子15g(先煎30分钟),干姜6g,细辛3g,地龙12g,鸡血藤30g,怀牛膝12g,当归15g,丹参30g,红花10g,黄芪20g,甘草6g,蜈蚣1条(研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15天后疼痛大减,皮肤转温,但颜色未变,溃疡面同前。原方黄芪增至30g继服30天后,溃疡面缩小,皮色好转,疼痛极微。45天后疮口开始愈合,下肢温度正常。出院后继续服上方3个月,随诊未复发。

讨论:

本病的发生其内因是情志内伤、肝肾不足,外因为寒邪外袭,致脉络不通、气血滞阻而成。《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主收引,经脉受寒则挛收,血遇寒则凝。因四肢属脏腑支干,为诸阳之未,得阳气而温,温则通。气血相辅而行,血液循环不止,全赖阳气。当受寒后,阳气不能通达四肢,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致经脉淤滞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在治疗中用温经散寒之剂取其“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意为主。辅以活血化淤通络药,能使血液循环障碍改善纠正,以解除全身或局部的血行不畅,增加血流量,有利于血管扩张,从而达到“脉道以通”的目的。

使用活血化淤药应注意有针对性地选择。活血化瘀药物不能使闭塞的血管疏通,只能起到有利于血管扩张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作用,寒性病当先用温性的药物,例如:当归、红花,鸡血藤,蜈蚣等散寒通滞,加强逐淤益血的作用,使其相须为用,相得益彰。

同时,应注意巩固治疗,重视防护,严禁吸烟,注意避免寒凉冻伤,以防止愈后复发。

标签:;  ;  ;  

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