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

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

郑永乐[1]2004年在《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通过对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舞蹈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探究这一时期舞蹈发展的更多微观与宏观内容、舞蹈与文学的关系、舞蹈的文化角色等。全文共分叁章,第一章认为《诗经·颂》中不仅有《大武舞》辞,也有未曾被人发现的其他周朝雅舞的舞辞;“国风”中则有部分描述类舞蹈文学作品,封建时期历代文人学者对这些作品的注解反映了封建时期舞蹈的文化地位的低下;对楚辞《九歌》所反映的祭祀活动中歌舞的具体表演方式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与阐释。第二章对汉代流传下来但已不可解达一千多年的两部诗、乐、舞共录的文本作品作了进一步解读,认为其中的巾舞《公莫舞》标志着汉代舞蹈叙事性增强,既是汉代舞蹈繁荣的结果也汉代叙事诗发达的结果;分析了舞赋中的舞蹈思想以及汉代人的即兴歌舞习惯的情境特征。第叁章通过对魏晋南北朝二十多种舞蹈的舞辞的分析研究,探究了各个舞蹈的产生、流变和舞容舞态,以及舞蹈文学对独立的文学创作的影响等。

刘慧明[2]2010年在《论魏晋六朝时期的舞蹈审美特征》文中认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而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从曹魏建安时期(公元196年)到南陈灭亡(公元589年)叁百九十余年间,在社会动荡与各种文化思潮中,魏晋六朝时期的舞蹈呈现出这个时代独特的审美面貌。本文通过对这个时代的舞蹈史料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探究这一时期舞蹈(主要是表演性舞蹈)的审美特征。全文共分叁章,第一章将对魏晋六朝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舞蹈状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第二章通过对这一时期舞蹈的文史资料以及前辈们在舞蹈史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解读,概括出魏晋六朝时期舞蹈在思想、风格以及形式各方面的审美特征。第叁章将魏晋六朝的舞蹈划分为叁个发展阶段,探讨各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彭洁波[3]2009年在《宋前袖舞流变考》文中认为本文以先秦至唐、五代时的袖舞为研究对象,从源流与演变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全文根据中国古代袖舞发展的规律,从舞蹈的传承关系和舞蹈形态学的分析出发,以舞蹈的形态特征来决定历史分期,将本文依历史时期分为叁章。第一章为先秦时期的袖舞。探寻袖舞的源起,袖舞服饰、动态以及袖舞的承载者。第二章为秦、汉、魏、晋时期的袖舞。主要对袖舞的服饰、舞姿、风格,袖舞的作用、表演形式、表演场所,着名袖舞舞人及袖舞作品进行研究。第叁章为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袖舞。针对袖舞的服饰,着名袖舞和舞人进行研究。每一章依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和图像资料,站在每个时代的背景之下,从袖舞的服饰、舞容、舞态、表演场地、作用以及着名舞人等方面着眼进行对照比较。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把握宋前袖舞的流变情况。文章末尾余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袖舞在五代以后的发展。最后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勾勒出中国古代袖舞的大致发展脉络。

张茜[4]2013年在《明清舞蹈诗初探》文中指出明清的舞蹈艺术虽不似汉唐时期气势恢宏、辉煌灿烂;亦不如宋元两朝严谨规整、颇具典范,然而,作为舞蹈发展史上的新变阶段,明清的舞蹈艺术并没有因为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走向衰落,相反,而是呈现出了一些新变。描写舞蹈艺术的的诗歌作品在明清两代数量不少,前代学人一般将这类诗歌归为乐舞诗一类,笔者认为,“舞蹈诗”这个名称应该更为合适。笔者将明清舞蹈诗分为叁大类:“纯”舞蹈诗、咏剧舞蹈诗作以及舞蹈竹枝词,分别来对应明清时期叁大舞蹈类型:上流社会独立的表演性舞蹈、戏曲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第一类“纯”舞蹈诗歌数量较少,基本上继承前代咏舞诗,尤其是唐代咏舞诗的艺术手法;第二类为咏剧诗中涉及舞蹈艺术的部分诗作,因为中国戏曲的本质是以“歌舞演故事”,故咏剧诗里有很多都描写了舞蹈艺术;第叁类为舞蹈竹枝词,是叁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内容主要吟咏明清时期的民族民间舞蹈,少量作品描绘了海外一些国家的舞蹈。在分别论述叁类舞蹈诗的过程中,笔者亦会探讨舞蹈诗的价值意义,主要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两个方面入手。本文创新点在于运用跨学科视野,具体结合舞蹈学、方志学、民俗学等知识和理论探讨明清舞蹈诗的特点、功能和意义。

谢百惠[5]2016年在《南朝舞蹈文化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朝舞蹈作为我国古代舞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历史延续性和地域相关性。从历史延续性看,它的历史渊源十分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南朝所在的南方地域的舞蹈起源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舞蹈图像——1985年广东曲江县马坝镇石峡遗址出土的一片青铜时代的拍印舞蹈纹陶片便为最可靠的证据。从地域相关性上看,南朝的南迁使得南方地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而随着儒家文化对南朝人们的影响减弱,佛教和道教日益兴盛起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各种舞蹈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多元发展的盛况。正是由于南朝舞蹈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导致南朝舞蹈呈现出享乐之风盛行、雅俗共呈于庭的盛况,人们的艺术修养不断得到提升,追求婉转柔曼的风格,最终为隋唐舞蹈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彭洁波[6]2009年在《汉代袖舞研究叁题》文中研究说明汉代是中国古代袖舞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笔者站在这时期袖舞发展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全面的收集图像资料,并将其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着重分析了袖舞的服饰、舞姿与风格,以图最大限度的恢复袖舞的样貌。

杨名[7]2014年在《唐代舞蹈诗研究》文中提出唐代舞蹈诗指唐代诗歌中对舞蹈、舞人、舞境作相关描写的诗歌以及流行于唐代并以诗歌形式被保存下来的舞曲歌辞,因此可以将其分为咏舞诗、舞曲歌辞、咏舞姬诗及涉及舞蹈情境的诗歌四类。在对唐代舞蹈诗的研究中,整体创作特征的分析、诗歌的分类研究以及诗歌作者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论文即从这叁个方面入手,在归纳评论、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对唐代舞蹈诗的整体研究包括历史渊源、创作背景、创作概况、文化内涵及艺术成就五个方面。第一章追溯了唐代舞蹈文化及舞蹈诗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舞蹈及舞蹈诗创作对唐代的影响。先秦礼乐文化是唐代礼乐制度的来源,《诗经》、“楚辞”中描写舞蹈、舞人的诗歌,为唐代舞蹈诗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代确立的以楚舞为范式的中国传统舞蹈审美标准直接影响到唐代的舞蹈审美,汉魏乐府及雅舞歌辞、杂舞曲辞是唐代舞曲歌辞的创作典范。魏晋风流是唐代舞蹈精神气质的来源,而南朝宫体诗中的咏舞、咏妓诗直接促使了唐代咏舞诗、咏舞姬诗的兴盛。隋代雅乐的制定使得唐代能完全继承已有的雅乐系统,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俗乐舞的发展上,隋代舞蹈诗是唐代舞蹈诗的先声。第二章系统分析了唐代各时期统治者的乐舞观,并阐述了其对唐代舞蹈诗创作的影响。本文认为朝廷对雅乐的重视奠定了乐舞的重要社会地位,而对宫廷燕乐、民间俗乐的鼓励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具有浓重的艺术氛围,这种社会环境极有利于舞蹈诗的创作与繁荣。第叁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创作概况及繁荣原因。有唐一代,舞蹈诗创作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艺术技巧也逐渐成熟:初唐时期舞蹈诗多是对宴饮中舞蹈场面的偶一涉及;盛唐时期舞蹈诗描写的内容逐渐丰富;中唐是舞蹈诗创作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名篇;晚唐舞蹈诗创作技巧更为成熟,内蕴更为深厚。在对唐代舞蹈诗创作繁荣原因的分析上,本文认为发达的舞蹈艺术、宴游活动的盛行以及士人与妓女的亲密关系皆促进了舞蹈诗的创作与流传,宠大的诗歌创作群体更为舞蹈诗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可能。第四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分析了舞蹈诗中体现出的唐代乐舞与诗、酒的紧密联系,并详细归纳了诗歌中的各类女性形象。第五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艺术成就。以诗之体式描写舞之律动,这是唐代舞蹈诗最大的艺术成就。舞蹈诗善于抓住最富于特征性的动作来描述舞蹈,表现出舞蹈带给人的审美感受。融贯其中的浪漫气质是唐代舞蹈诗的又一艺术特征。浓重的抒情意味使诗歌蕴有深刻的内涵。诗中高超的写人艺术更是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舞者形象。本文对唐代舞蹈诗研究还包括对具体舞蹈及相关诗歌的研究,对着名舞曲歌辞的研究以及对重要舞蹈诗作者的研究。第六章是对唐代两支着名舞蹈及其相关诗歌的研究。本文首次对霓裳羽衣舞诗、柘枝舞诗的主题内容、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霓裳羽衣舞诗中多寄托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昔日繁华的留恋,流露出浓郁的兴亡之叹,而柘枝舞诗则主要描写舞妓的容色,几乎没有寄托,诗中具有明显的崇尚声色倾向,是中晚唐社会注重享乐、追求艳情的表现。第七章是对几种并非以舞曲命名的“类舞”及其诗歌的研究。这些舞蹈是某一类舞的统称,其名称来源于舞蹈的动作特征或表演形式,研究者们对它们有较多的关注,但对其相关诗歌的研究却十分缺乏。本文分析了这些舞蹈诗,认为胡旋舞诗、胡腾舞诗包含着大量与舞蹈相关的信息,多以讽喻为主旨,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关注;踏歌诗描写的内容由舞妓容色逐渐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晚唐至宋代,诗中的情感色彩更浓,踏歌也由舞蹈实景转化为虚构的意象,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剑舞诗中亦有对剑舞舞容的描写,但更注重对唐人豪情的艺术表达;与舞马相关的诗歌虽然不多,但其中对唐代舞马的舞容描写十分细致。第八章研究了唐代的叁种重要舞曲歌辞及以《铜雀台》为代表的咏舞姬诗。唐代《白纻词》的发展具有一定特殊性,由于其舞蹈逐渐消亡,最终成为清唱的歌词,因此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杨柳枝》是唐代的流行舞曲,诗中多怀古之思、兴亡之感,也有部分描写艳情的内容。《竹枝词》多咏风土人情,包含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舞容简单,多为踏歌之类。本文在对唐代咏舞姬诗的研究上,选取创作数量最多的《铜雀台》系列诗歌作为代表,概括出《铜雀台》的几类主题,并分析了其主要的艺术成就。第九章、第十章是对唐代重要舞蹈诗作者的研究。本文首次对白居易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舞蹈诗进行了整理,认为其创作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白居易乐舞美学观与传统的儒学思想大体是一致的,但他更注重舞蹈的怡情作用和娱乐性,其乐舞美学观中对乐舞政治功用的强调仅体现在早期的“新乐府”创作上,在其大多数舞蹈诗中,诗人更强调舞蹈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元稹的舞蹈诗创作基本与白居易同步,但也有自身的创作特点,其中描写、叙述较多,善用比兴,篇末则以议论点睛,部分诗作有“轻艳”的特点。张祜舞蹈诗对唐代着名乐舞皆有涉及,其中记载了不少大型乐舞活动及趣事,对舞蹈动作、服饰及舞蹈家的名字多有记载,是研究唐代舞蹈的重要资料。王建舞蹈诗皆以宫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宫人命运的关注,蕴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叹,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诗中多用“赋”的手法,对宫廷生活有较详实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彭洁波[8]2009年在《秦、汉、魏、晋时期的袖舞》文中指出秦、汉、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袖舞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笔者分析这时期袖舞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全面的收集图像资料,并将其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着重分析了袖舞的服饰、舞姿与风格,以期人们最大限度的了解历史上袖舞。

杨立立[9]2016年在《论《琴音清谈》与六朝古琴的诗乐舞精神的再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六朝时期玄学清谈对诗、乐、舞的影响及其流变特点进行梳理,对六朝古琴文化中诗的"超然真意"、乐的"琴音清谈"、舞的"主情思仙"进行分析,并结合作者原创舞台作品——琴歌乐舞《琴音清谈》对六朝时期"左琴右书""乐舞思仙"的诗乐舞精神统一进行创新探索式的再现。

任艳花[10]2013年在《汉代武舞研究》文中认为西汉之初的“文景之治”和“昭宣中兴”开创了中华文明继秦朝以后的又一个中央集权的空前繁茂的历史时期,在此经济基础之上的汉武大帝开疆拓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历史舞台。汉代是中国武舞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对后世舞蹈和其他身体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借鉴了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知识,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与文化的深层,挖整了汉代武舞文化遗产,拓宽了汉代武舞文化的研究层面,掘深了汉代武舞文化的研究深度。汉代武舞不仅有雅、俗之分,还以泱泱大国的气度,积极吸纳边境民族以及外来民族的乐舞文化,共同汇集成了汉代武舞的空前繁荣:宫廷雅乐武舞的传承、俗乐武舞的繁荣以及四夷武舞的风靡等等。汉代武舞多样的形式、博杂的内容、高难度的技巧、阴阳的理论、朴素的审美、进取的精神等等特征,集中体现出汉代艺术的运动与力量、气势与古拙的审美风尚。汉代武舞不仅对后世舞蹈和武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戏曲、盘鼓、杂技等相关艺术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D]. 郑永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4

[2]. 论魏晋六朝时期的舞蹈审美特征[D]. 刘慧明. 上海戏剧学院. 2010

[3]. 宋前袖舞流变考[D]. 彭洁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4]. 明清舞蹈诗初探[D]. 张茜. 安徽大学. 2013

[5]. 南朝舞蹈文化初探[D]. 谢百惠.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6]. 汉代袖舞研究叁题[J]. 彭洁波.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

[7]. 唐代舞蹈诗研究[D]. 杨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8]. 秦、汉、魏、晋时期的袖舞[J]. 彭洁波.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9

[9]. 论《琴音清谈》与六朝古琴的诗乐舞精神的再现[J]. 杨立立.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6

[10]. 汉代武舞研究[D]. 任艳花.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