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观念论文_罗翔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宗法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宗法,观念,宗族,制度,浙西,中国古代,徽州。

宗法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罗翔宇[1](2018)在《论宗法观念在古徽州宗族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徽州家谱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法观念与徽州宗族社会的关系密切。作为徽州宗族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宗法观念在徽州的传承与发展的内容显见于大量徽州家谱之中,从徽州谱牒史料中可知,宗法观念在徽州宗族社会中得以持续传承的原因是由徽州的环境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宗法观念在徽州宗族社会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并在此过程中,宗法观念的发展对于徽州宗族孝道传承、宗族控制、宗族边界划分等社会性功能实现也具有直接的影响意义。(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郝一畅,崔育斌[2](2018)在《论宗法伦理作为中国古代设计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法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核心,中国古代设计深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从两周至元明清,宗法制的存在形态多次变化,宗法伦理设计观念却一直保持其内核且不断延续,并在形成和发展中展现出独特的规律:第一,宗法伦理设计观念指导下的造物以血缘亲疏为核心,体现人的等级身份和地位关系。第二,宗法伦理设计观念贯穿中国古代设计的始终,不曾衰微与断绝。第叁,宗法伦理设计观念的发展引导了中国古代造物样式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8年13期)

夏旭光[3](2015)在《宗法观念的悲剧:论《白鹿原》系列人物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诸多出身的人们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宗法观念、血缘感情和地域关系的影响与渗透,他们或力求改良或拼命叛逆或坚定革命,但未能摆脱传统宗法观念的制约,一幕幕可圈可点之悲剧最终催生。这一系列人物尽管是在空间差异性和时间变异性中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姿态,所走的"道路"绝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悲剧命运,作品藉此发出了深沉的思索和拷问:突破悲剧命运,真正的出路在何方?(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5年10期)

孙以栋,王骝[4](2013)在《宗法制度观念下浙西古民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以淳安县芹川古村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法制度对浙西古村落的影响是深刻而又广泛的。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室内空间格局,抑或是营造规格、建筑装饰、室内陈设都无不折射出宗法伦理观念和礼制等级思想的气息。本文以浙西淳安芹川古村落为例,通过村落所透射出的宗法制度观念,对民居室内空间设计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从而找出文化、人与空间环境叁者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包装世界》期刊2013年01期)

钱乐制[5](2012)在《浅谈宗法制度与宗族观念对社会的影响——以刘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法制度与宗族观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与血缘关系相联系,历史悠久,对国家事务、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具有地域性阶级性时代性,是一种阶级剥削与压迫,是愚弄麻醉被统治阶级广大宗族成员和人民群众的工具与手段,对个人与宗族集团很重要。(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2年15期)

余国庆,陈治[6](2012)在《宗法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爱国主义观念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国家具有典型的宗法文化特征。在宗法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以忠君爱民为基本内涵,具有民族主义倾向,以大一统为重要历史主题。宗法文化赋予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同时,也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保守性。(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2年02期)

王珊[7](2010)在《《诗经》中的周代祭祀及其反映出的宗法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于超自然能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周代的祭祀制度打破了殷商一元神的崇拜,代之以先祖与天地既分立又配合的观念,而连接祖与天的中介便是"德"。周人理性思想的发展使其诸如祭祀这样的宗教活动更多地成为团结凝聚宗族的纽带,《诗经》对周人思想的这种变化作了多方面记录。(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0年10期)

陈俊荣[8](2009)在《儒家宗法、孝悌的道统观念及其生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道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法和孝悌是儒家道统的两个重要命题。自周朝以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皆利用由上古原始血缘氏族制演化而来的宗法家族制度统治臣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法家族制度在唐宋时又演化为家族家长制。(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邹远志[9](2009)在《魏晋养子现象的合礼化进程——晋人宗法观念当代性转换的一个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晋代礼秩重整中,传统宗法观念的当代性转换表现得较为突出。作为其中的一个向度,养子中养同姓子为后现象的合礼化经过了一个较复杂的过程。由于宗法制度长期以来遭到严重破坏,小宗养子现象频频发生。这使得民间对于传统宗法中"为人后"概念有了泛化的理解。统治阶层正视了这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论证了小宗有不可绝之义,继而通过议礼的形式将养子现象视为"为人后",最终实现其合礼化。(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09年01期)

邓小娟[10](2007)在《当代封建政治意识的反思——关于封建宗法观念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法制在中国已存在两千多年,其宗法观念已根深蒂固并严重阻碍了当代政治文明的建设,肃清封建宗法观念对我国当代政治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阐述宗法制的产生、历史演变及对传统政治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封建宗法观念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并从经济建设、更新政治观念、制度建设及依法治国四个方面对如何肃清封建宗法观念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S2期)

宗法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宗法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核心,中国古代设计深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从两周至元明清,宗法制的存在形态多次变化,宗法伦理设计观念却一直保持其内核且不断延续,并在形成和发展中展现出独特的规律:第一,宗法伦理设计观念指导下的造物以血缘亲疏为核心,体现人的等级身份和地位关系。第二,宗法伦理设计观念贯穿中国古代设计的始终,不曾衰微与断绝。第叁,宗法伦理设计观念的发展引导了中国古代造物样式的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法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罗翔宇.论宗法观念在古徽州宗族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徽州家谱为中心[J].皖西学院学报.2018

[2].郝一畅,崔育斌.论宗法伦理作为中国古代设计观念的形成和发展[J].艺术教育.2018

[3].夏旭光.宗法观念的悲剧:论《白鹿原》系列人物形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

[4].孙以栋,王骝.宗法制度观念下浙西古民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以淳安县芹川古村落为例[J].包装世界.2013

[5].钱乐制.浅谈宗法制度与宗族观念对社会的影响——以刘备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2

[6].余国庆,陈治.宗法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爱国主义观念初探[J].云梦学刊.2012

[7].王珊.《诗经》中的周代祭祀及其反映出的宗法观念[J].文教资料.2010

[8].陈俊荣.儒家宗法、孝悌的道统观念及其生演[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邹远志.魏晋养子现象的合礼化进程——晋人宗法观念当代性转换的一个向度[J].南都学坛.2009

[10].邓小娟.当代封建政治意识的反思——关于封建宗法观念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论文知识图

甘熙故居15号院正落空间始建于清嘉庆...一3马头墙韵律简化,接近觉张力,突的构...山西师家沟村落景观计家大院内窗子Fig.4-7Thebigproject...西部大别山区村庄形态查济爱日堂成轴对称的水景3.4实用功利...

标签:;  ;  ;  ;  ;  ;  ;  

宗法观念论文_罗翔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