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论文_陈璐琳,高向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酶,酶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评分,不良反应,吡唑。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琳,高向波[1](2019)在《某儿童医院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使用情况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存在相互作用的儿科常用药物,提高药物合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方法:通过查阅整理我院480种儿科常用药品说明书及中英文数据库,对涉及与MAOIs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及其结构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并对我院2018年1-3月门诊使用呋喃唑酮片存在配伍禁忌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儿科常用药物中,MAOIs有6种,与MAOIs存在配伍禁忌的有38种,合用需减量的有17种,合用需药学监护的有13种,这些药物大部分具有"芳环-CH_2-CH_2-N-"或类似的结构。在统计的374例门诊处方开具呋喃唑酮片的患儿中,19. 79%存在配伍禁忌。结论:医师开具处方时应尽量避免具有"芳环-CH_2-CH_2-N-"或类似结构的药物与MAOIs合用,药师在调剂时若碰到此类处方需做好用药交代,以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儿科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宿吉英[2](2019)在《新型手性单胺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神经性退变性疾病的发病已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严重的患者会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由于这些疾病带来的危害,甚至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所以精神类疾病的防治成为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在疾病的治疗上已经合成了很多小分子抑制剂,例如叁环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成为主要的被研究对象,MAOIs分为可逆抑制剂与不可逆抑制剂,但是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很多抑制剂都会出现副作用大或者选择性差的缺点,所以研制出具有可逆性、选择性的和副作用小的小分子抑制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在本文中,将进一步研究出具有高选择性可逆性的小分子抑制剂,主要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苯乙胺衍生物结构的手性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和酶的抑制选择性实验。合成方案主要以具有手性结构的苯乙胺为起始原料,溶解在精制的乙腈中,和炔丙基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第一步中间产物2,在碱性条件下,将中间产物2和NaCNBH_3溶解在甲醇中发生还原氨解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叔胺3,随后将叔胺与盐酸溶解在乙醚溶液中生成目标化合物叔胺盐4。本文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以及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CCK-8法对八种目标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性研究,确定合成的八种化合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的增殖是否有影响,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L929细胞表现出了弱的细胞毒性,但是大部分化合物对L929细胞没有毒性。在八种化合物中化合物4b跟8b对L929呈现了一定的毒性,可能是由于氯取代基的影响,经过结构的优化可以改变其毒性。对合成的八种化合物进行MAO的抑制选择性实验,与化合物8b和8c相比化合物4b与4c对MAO-A呈现出高的选择性,可以看出R构型的化合物相对于S构型的化合物更具有酶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a对MAO的两种同工型没有表现出高的抑制选择性,而4b却对MAO-A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所以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也会对酶的活性有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乐华[3](2019)在《叁苯基吡唑甲酮类氯酚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合成及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在治疗抑郁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目前,MAOI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毒性和选择性差,因此,设计合成选择性和可逆的MAOI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组前期获得的高活性卤酚2,4’,5’-叁羟基-5,2’-二溴二苯甲酮(LM49)在心脑血管方面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主要机制是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与神经方面疾病的发病机理高度契合。因此,本论文以LM49为先导化合物,在其结构上引入MAOI的重要药效母核2-吡唑啉,设计合成系列叁苯基吡唑甲酮类氯酚,考察其体外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并探讨其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以期找到高活性、高选择性、可逆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方法:以甲氧基和氯取代的苯乙酮和苯甲醛为原料,经克莱森施密特反应、合环反应、叁溴化硼脱甲基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筛选其对MAO的体外抑制活性及对酶抑制的可逆性;采用MTT法考察其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6-OHDA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ROS水平。结果:共合成了32个目标化合物和32个相应的关键中间体,其中60个未见文献报道,所有化合物均通过IR、ESI-MS、~1H NMR、~(13)C NMR进行了结构确证;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浓度为50μM时,对MAO-A没有显示抑制作用,16个目标化合物对MAO-B有抑制作用,其中6d的活性最高,IC_(50)为12.2±2.3μM,活性低于阳性对照Rasagiline,但是,6d与MAO-B的结合为可逆结合,其选择性高于Rasagiline(不可逆的MAO-B抑制剂);化合物11d、12d、25d、29d、30d、31d、32d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显着保护活性,其EC_(50)分别为1.2±0.7μM、0.5±0.3μM、0.3±0.1μM、0.6±0.3μM、0.6±0.1μM、0.6±0.4μM、0.9±0.5μM,均高于先导物LM49和Rasagiline(EC_(50)=1.1±0.6),并能够显着降低6-OHDA所致的ROS水平升高。结论:(1)共合成了32个目标化合物和32个关键中间体,其中6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2)16个目标化合物对MAO-B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6d对MAO-B的选择性高于阳性药Rasagiline,且与MAO-B为可逆性结合;(3)7个目标化合物11d、12d、25d、29d、30d、31d、32d对6-OHDA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Rasagiline,并能够显着降低ROS的水平。(4)目标化合物对MAO-B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并且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对6-OHDA损伤的神经细胞产生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4-22)

汪瑞辰,赵敏,黄双佳,徐珺燚[4](2019)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氯吉灵抑制结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抑制剂氯吉灵(Clorgyline)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以及其对MAO-A的酶活、MAO-A、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MTS法检测不同浓度Clorgyline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作用;划痕实验研究Clorgyline对SW480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实验研究Clorgyline对SW480细胞侵袭的影响;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Clorgyline对SW480细胞体内增殖的抑制作用;酶活试剂盒检测Clorgyline对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AO-A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lorgyline对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MAO-A、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lorgyline对SW48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Clorgyline 10μmol·L~(-1)和20μmol·L~(-1)浓度均能够抑制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 Clorgyline 20和40 mg·kg~(-1)均能够抑制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抑制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AO-A的酶活(P<0.05),抑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而对MAO-A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结论:Clorgyline抑制SW480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O-A酶活和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杨丽娟,牛晓珊,何晓燕,沙晶,李红燕[5](2018)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治疗早期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治疗早期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帕金森病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普拉克索组(30例)和司来吉兰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美多巴(初始剂量为62.5 mg/次,根据治疗效果逐渐增加至125 mg/次,3次/d)治疗,普拉克索组和司来吉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普拉克索(1.0 mg/d)和司来吉兰(2.5 mg/d)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对患者进行评估,计算患者用药前后的UPDRS得分。结果普拉克索组与司来吉兰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前,普拉克索组、司来吉兰组和对照组的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普拉克索和司来吉兰分别治疗后,患者的UPDRS评分显着下降,而对照组患者UPDRS评分下降不明显,普拉克索组、司来吉兰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拉克索组的PD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多于司来吉兰组(6.7%,P<0.05),但症状均能自行缓解。结论普拉克索和司来吉兰均可有效改善早期帕金森症状,安全性好,但司来吉兰组的不良反应较少。(本文来源于《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1期)

龚大勇[6](2018)在《第二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甲磺酸雷沙吉兰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磺酸雷沙吉兰是第二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由以色列Teva公司和丹麦Lundbeck公司联合研制的帕金森病(PD)治疗药物,于2005年2月获准在欧洲上市,并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雷沙吉兰是一种新颖、有效的第二代MAO-B抑制剂;通过阻滞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解,可有效治疗早期帕金森病,人体耐受性好且药效维持时间长,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安全、有效的药物。甲磺酸盐雷沙吉兰和其他盐型相比较,溶解性优、稳定性好、热稳定性高,即使是做破坏性试验,也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外消旋甲磺酸盐雷沙吉兰比较,B型(MAO-B)有高选择性。本文系统研究甲磺酸雷沙吉兰生产工艺,确定了较好的合成路线:1-茚满酮与硫酸羟胺在氢氧化钠条件下缩合,制得2,3-二氢-1H-茚-1-酮肟(I)、I再经铝镍合金还原并用盐酸成盐得到2,3-二氢-1H-茚-1-胺盐酸盐(II),II再与苯磺酸炔丙酯经N-烃化反应成2,3-二氢-N-2-丙炔基-1H-茚-1-胺(III),III经L-酒石酸拆分出二[(1R)-2,3-二氢-N-2-丙炔基-1H-茚-1-胺]-L-酒石酸盐(IV),IV用甲磺酸交换成盐得到甲磺酸雷沙吉兰粗品(V),通过异丙醇重结晶得到产物。详细讨论了溶剂的选择、物料配比、进料方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晶条件等因素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公斤级放大验证,结果显示本工艺稳定可控、可放大生产。通过元素分析、差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质谱、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测试。确证该产品为甲磺酸雷沙吉兰。与传统工艺相比,该制备工艺没有高温、高压、深冷、高真空等特殊操作,便于参数控制;原料性质稳定,便于存储和购买;整个工艺过程具有反应条件安全、可控、操作简单、叁废量小便于治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12-01)

阚民强,杨润华,时良玺,张龙海[7](2017)在《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APACHE Ⅱ评分和GCS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对急性脑出血(ICH)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影响。方法共纳入ICH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必要时行外科手术;观察组联合应用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5mg·d-1×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GCS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昏迷程度均显着改善,且观察组正常患者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可有效改善ICH患者APACHEⅡ、GCS评分与临床预后。(本文来源于《脑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谢媛媛,黄应益,米治胜[8](2017)在《香豆素类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胺氧化酶(MAO)在维持大脑和哺乳动物组织中神经递质和生物胺的正常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AO-B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一个重要靶点,而MAO-A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第一代、第二代MAO-B不可逆抑制剂毒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寻找一种高效、可逆的MAO-B选择性抑制剂已迫在眉睫.香豆素类物质由于其较强的MAO-B抑制活性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在此回顾近20年香豆素类MAO-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对它们的构效关系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詹丽芬,黄轶群,陈强,马旭东[9](2017)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在体外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及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组蛋白H3K4单甲基化、双甲基化、叁甲基化及组蛋白H3乙酰化状态的变化,以及Wn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可上调Bax、caspase-3、P21蛋白表达,下调Bcl-2,抑制Jeko-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r=0.981);苯乙肼上调Jeko-1细胞组蛋白H3K4me1和H3K4me2水平及H3乙酰化水平,而组蛋白H3K4me3水平无明显改变;苯乙肼处理24 h后Jeko-1细胞的WNT通路蛋白p-GSK-3β、β-catenin、c-myc、cyclin D1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单胺氧化酶抑制苯乙肼能调控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有望成为套细胞淋巴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杨赛成,洪伟勇,夏修远,王金明,王石健[10](2017)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调查本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药品说明书,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对涉及MAOIs的重点记录,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结果有11种常用药品属于MAOIs,近40种药品与MAOIs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结论上述药品应尽可能避免与M AOIs合用,或合用时减少用药剂量,以避免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7年04期)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神经性退变性疾病的发病已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严重的患者会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由于这些疾病带来的危害,甚至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所以精神类疾病的防治成为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在疾病的治疗上已经合成了很多小分子抑制剂,例如叁环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成为主要的被研究对象,MAOIs分为可逆抑制剂与不可逆抑制剂,但是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很多抑制剂都会出现副作用大或者选择性差的缺点,所以研制出具有可逆性、选择性的和副作用小的小分子抑制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在本文中,将进一步研究出具有高选择性可逆性的小分子抑制剂,主要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苯乙胺衍生物结构的手性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和酶的抑制选择性实验。合成方案主要以具有手性结构的苯乙胺为起始原料,溶解在精制的乙腈中,和炔丙基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第一步中间产物2,在碱性条件下,将中间产物2和NaCNBH_3溶解在甲醇中发生还原氨解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叔胺3,随后将叔胺与盐酸溶解在乙醚溶液中生成目标化合物叔胺盐4。本文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以及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CCK-8法对八种目标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性研究,确定合成的八种化合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的增殖是否有影响,测定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L929细胞表现出了弱的细胞毒性,但是大部分化合物对L929细胞没有毒性。在八种化合物中化合物4b跟8b对L929呈现了一定的毒性,可能是由于氯取代基的影响,经过结构的优化可以改变其毒性。对合成的八种化合物进行MAO的抑制选择性实验,与化合物8b和8c相比化合物4b与4c对MAO-A呈现出高的选择性,可以看出R构型的化合物相对于S构型的化合物更具有酶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a对MAO的两种同工型没有表现出高的抑制选择性,而4b却对MAO-A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所以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也会对酶的活性有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论文参考文献

[1].陈璐琳,高向波.某儿童医院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使用情况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调查[J].儿科药学杂志.2019

[2].宿吉英.新型手性单胺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3].张乐华.叁苯基吡唑甲酮类氯酚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合成及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9

[4].汪瑞辰,赵敏,黄双佳,徐珺燚.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氯吉灵抑制结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5].杨丽娟,牛晓珊,何晓燕,沙晶,李红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治疗早期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对比[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8

[6].龚大勇.第二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甲磺酸雷沙吉兰合成工艺研究[D].吉林大学.2018

[7].阚民强,杨润华,时良玺,张龙海.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

[8].谢媛媛,黄应益,米治胜.香豆素类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7

[9].詹丽芬,黄轶群,陈强,马旭东.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

[10].杨赛成,洪伟勇,夏修远,王金明,王石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

论文知识图

香草二乙胺氯美扎酮[非甲]LSD1单体及其复合物结构盐酸司来吉兰的分子结构与试剂抗AD药物ladostigil多靶点导向配体设...氟他唑仑

标签:;  ;  ;  ;  ;  ;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论文_陈璐琳,高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