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类型与话语模式变化分析

言语行为类型与话语模式变化分析

一、言语行为类型及其话语模式变式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俞霄[1](2021)在《现代汉语表情言语行为动词的语用研究》文中提出

盛蕾[2](2021)在《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中包含丰富的语言拷贝现象,有同语式(如“好是好,可是……”)、重动句(如“看书看傻了”)、紧缩复句(如“想去就去”)等,这些结构在汉语研究领域比较常见,但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间区别性特征明显,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类具体结构的微观分析,对拷贝现象的整体性关注不足,因此研究缺乏对不同结构内部共性的发掘,难以打破汉语拷贝现象的研究壁垒。汉语拷贝现象的形式共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实质共性?哪些结构可以被纳入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它们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有怎样的典型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本文以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认知和语用研究视角下,基于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新标记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各类拷贝结构进行了类别划分、形式描写和功能分析,并深入发掘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层面的典型特征。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范畴,该范畴由多种类型的拷贝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就结构性质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是句法层面的拷贝现象,话题与述题部分的语义相关度高,连续性强,且同形部分是语义表达的核心所在,有别于语用拷贝、修辞复用和话题复指等。(2)就结构成分和关系而言,话题部分在语法单位(包括词、短语及小句)、词类构成(包括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包括有定、无定及无指称性)、信息特征(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述题对话题的拷贝程度存在差异(完全拷贝或不完全拷贝),使得述题与话题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亦有不同。(3)就结构位置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单位大小不一(可处于单句之内或小句之间),且话题在表达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可居于“主话题”或“次话题”之位)。2.本文基于新标记理论,发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构成了以原型结构群为核心的连续统。从成员类别看,拷贝式话题结构分布在“X是Ⅹ”、“X就Ⅹ”、“说X就X”等34种格式中,可整合为三大结构群的八个类别,分别是:原型结构群(包括象似结构和紧缩结构)、变异结构群(包括延伸结构、松散结构和限制结构)和毗邻结构群(包括任指结构、固化结构和拷贝式右置句)。从成员关系看,本文根据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等六个标准确定了范畴成员的位置,其中原型结构群居于范畴连续统的核心部分,变异结构群次之,毗邻结构群居于范畴边缘。3.本文探讨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功能方面的典型特征。(1)在表层形式方面,本文依据话题、述题及其关系的7个特征束标准,对形式特征的分布频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谓词性”“非指称性”“已知信息”“可加停顿或语气词”等是话题部分的高频特征,话题的“弱延续性”和述题中拷贝部分的“谓词性”是述题部分的高频特征,“紧密性”是述题与话题关系的高频特征。(2)在语用功能方面,本文探讨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否定”功能,按照“否定量域的大小”将结构的功能特征分为8类,并根据“否定强弱差异”划分出结构功能强度的4个等级。结果表明,“肯定和否定协同表达”是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功能,其中“较强否定,较弱肯定”功能证明了原型结构群与变异结构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而“较弱否定,较强肯定”功能则是拷贝式话题结构与一般话题结构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方面,本文筛选出6个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结构类别、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证明:结构类别和形式特征能够共同预测“否定功能强度”,其中,原型结构群、变异结构群、话题为“谓词性成分”、话题后“不能加或不宜加停顿或语气词”、话题为“已知信息”等对“否定功能强度”具有显着影响。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上构成了无标记匹配。4.本文分析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言语互动功能,对其口语性特征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从说话人视角看,主观性表达是结构的本质特征,结构的主观性主要受到语码形式(包括“话语单位大小”和“格式自由度”)和结构功能(包括“主观视角”“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差异。从互动关系看,该结构传递了“礼貌”的信息,本文阐述了拷贝式话题结构的11种礼貌策略,总结了结构的回应性、程式化和范畴化特征,并探讨了结构在言语互动中的社会和心理动因。综上所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中包含着多种拷贝现象,该范畴从形式层面到功能层面均存在一个连续统,表层拷贝现象对应着话语背后某种程度的“否定”功能,凸显了范畴内部的共性。本文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汉语拷贝现象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这可能是发掘汉语本质特征的一种新的尝试,该过程或许有助于开阔拷贝现象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反哺上位研究,解决话题层面的某些争议。

张佳奇[3](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吴亚军[4](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霍文博[5](2020)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始终都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追求着一种更为简约的表达方式,不论是在具有物理属性的场景语境里,还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同理,对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研究也不会是一个例外。本文所研究的“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就狭义上微博所提供的优选服务产品“热门微博”中的“电竞”版块内容而言的。它是虚拟空间里的交际语言单位,是在微博“热门·电竞”版块中使用着的言语产品。“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的言语行为方式从现实世界的场景语境迁入到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后形成的具象化产物,是一种自然流变的话语存在状态。“电竞”的娱乐性特质能够直接影响到博主所采用的信息编码形式,决定着“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征以及语体特征。在生成性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一种线性材料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连续话语;在信息性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建构体;在功能性上,是言语交际与沟通的符号记录。本文以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交际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发布在微博平台“热门·电竞”版块上的语篇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旨在说明“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是博主(内容作者)发布在“热门微博”中“电竞”版块上的有关“电竞”信息的一系列连续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在信息编码方面,它是一个形式衔接、语义连贯的交际语言单位。其类型主要有结构类型和文体类型。结构类型探究“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构成要素“正文”“标题”“补充信息”“信息来源”“话题分类”的组合方式以及博主与浏览用户的语言互动情形,包括单独型语篇和组合型语篇。文体类型关注博主发布“电竞”信息的文本形式,有告启类、新闻类、评价类和混合类之别。在语篇功能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既是互动式的娱乐媒介,又是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还是共享型的“电竞”营销工具。这其中,娱乐媒介是其基本功能。“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主要是通过语法词、增义词、词语模、汉字谐音词以及字母缩略语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在句法特征方面,被动句和同体过度能够显现出“电竞”赛事活动的竞技色彩。前者是语篇适应“电竞”赛事气氛由主动态转换为被动态的句法表征,后者则是娱乐性、主观情态性在句法上的形象体现。在语篇的组合方式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有回指、时空衔接和逻辑衔接这三种形式。回指包括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时空衔接包括时间衔接和空间衔接。逻辑衔接有的是双向关系,具体指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有的则是单向关系,包括说明关系、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在连贯方面,“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话题链带有“节点”标识,“节点”的分布能够显现语篇的连贯性。主位推进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连贯的手段之一,分为一致型推进模式和派生型推进模式。此外,语篇的连贯性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层递性显现出来。在语用特性方面,互文性、主观情态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基本语用特性,阻拒性则是其特殊属性。在互文性当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内部语篇和内部语篇、内部语篇和外部语篇在互文上的各种关联,得出了显性互文和隐性互文的分类标准。在互文的表现形式方面,主要有“借”“省”“增”“仿”“译”五种。此外,元话语和互文链也是语篇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观情态性的达成手段有语法手段和语义独立片段。语法手段是网络语言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具体体现,主要有同体过度、句末点号使用和副语言表义。在“热门·电竞”微博语篇里,语义独立片段主要有交待式、凸显式、入话式。它们是主观情态性最重要的表达手段。阻拒性是“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编码技巧的体现方式,其重点是“电竞”词语的陌生化以及“电竞”语言表达式的复杂化。通过考察发现,“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是“电竞”语体,是一种专门用于表述“电竞”内容的语体。在语篇中可用于表征“电竞”语体的手段主要是词语的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而作为补充的则是网络语言。“电竞”语体的特征包括“电竞”术语和“电竞”用语的统一、义项动态赋予以及语篇多元派生等。这些特征是语体渗透的产物。在“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上存在着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路径差别,进而区分出外指型渗透与内指型渗透两种类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语体渗透,其过程和结果都能显现“电竞”语体高度的包容性。总之,“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希望实际探究得出的结论既可以清晰地阐释“热门·电竞”微博语篇在语言组织方面的特点,还能够对“电竞”产业的用语规范和普及传播进行理论上的铺陈。

孙可心[6](2020)在《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日常的互动交际中,祝颂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礼仪语言,作为一种形式、功能都在不断丰富的语言形式,祝颂语在现代汉语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目前为止,对于祝颂语的研究还未形成全面的研究成果,学界普遍忽视了对于不符合祝颂语典型特征的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研究。本文首先从汉语本体研究入手,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进行界定与描写,而后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了留学生的习得情况,针对习得现状提出相应的低规约性祝颂语学习策略。论文包括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界定了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也就是研究对象的范围,对相关文献及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概括了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关于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本体研究,主要探讨其特点和功能,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我们结合日常交际中的真实语料,讨论了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在适用语境、语言形式、祝颂对象、祝颂内容、交际意图等方面的特点,总结了研究对象特殊的语用功能。第三章主要探析了低规约性祝颂语的产生原因。在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和功能有了基本认知后,我们从语言自身、主观认知、语境因素和语用策略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全面阐述了研究对象的产生成因。第四章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留学生习得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我们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以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了留学生对于低规约性祝颂语在语法、语义、语用功能、策略的理解和使用情况,对调查、访谈结果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讨论分析,探讨了影响习得的具体因素。第五章为针对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习得情况进行的学习策略研究,为留学生的低规约性祝颂语学习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以及不足之处。

宋晓婷[7](2020)在《肯定应答语“那可不”的多视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那可不”是一个口语化程度较高的语言单位,常在对答中表回应,属于应答语。本文将从“那可不”的构成、话语分布、功能和形成过程等方面对应答语“那可不”展开研究。应答语“那可不”是固化结构,用于答句的开头。其前后句的语义关系有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解释关系和承接关系。应答语“那可不”的功能分析包括对应答功能和话语功能的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应答语“那可不”的应答功能有认同功能、确信功能、夸耀功能、嘲讽功能和附和功能。其中认同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夸耀功能是最具独特性的功能。对话语功能的分析体现在话题发展和话轮衔接上。应答语“那可不”起到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终止话题的作用。在话轮衔接方面,“那可不”有保持话轮、转换话轮和结束话轮的作用。在话轮和话题的关系上,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话轮转换和话题转换并不一定是同时进行的。应答语“那可不”的形成经历了用于假设句中、用于回声语境中和独立使用三个阶段。促使“那可不”发生固化的动因是“那”的隐喻和主观化,固化的机制为语用推理和重新分析。

王莲[8](2020)在《“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口语化构式,线形序列上分为A段“X不/没Y”和B段“疑问代词Y”,内部整齐,形式多样,语用义丰富,具有特定的表达功能,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前贤从构式的角度对此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根据构式语法理论,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构式的认定、形式类型和构成、生成发展和认知解释、语用和篇章及与相关结构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构式的认定、形式类型及构成方面,首先认定“X不/没Y+疑问代词Y”为一个已经成型的半能产的有标记构式,并提炼其构式义为:主观评述的极限肯定义。在语料的基础上考察其形式特征,表现为内部整齐性。其次明确构式的形式类型,分为两类:基本式和基本式的异形同义式。然后深入分析构式内部语块的入构条件,发现常量否定副词“不”“没”呈现不对称性,疑问代词为非疑问用法,以“谁”为主,变量“X”中人称代词自由度高,“Y”以动作动词和动宾短语较为常见,综上说明构式一般在关系亲密的交际双方之间使用,且多对某人实施的某个动作或行为做主观评述的极限肯定。生成发展及认知阐释方面,从历时发展看,构式形式演变大致为“非X(,)谁Y→(若/尚)X不/非Y,谁/何Y→X不Y(,)谁Y→X不/没Y(,)疑问代词Y”;演变过程为固化结构发展至假设复句,再由假设复句紧缩伴随其中。从生成机制及动因看,重新分析、概念整合的内部生成机制及经济与礼貌原则的外部生成动因促使构式的生成;从认知角度看,构式的生成也受“图形—背景”的认知关系、假设复句的语言逻辑关系、典型成员“X”、周遍义及距离象似性原则的影响。语用和篇章方面,构式的语用特征体现在语境适切度、丰富的语用义、快餐化和标题化方面,其话语功能表现在委婉表达功能,双焦点凸显功能及元语增量功能上。在篇章分析上,构式的分布形式为单独使用和并列使用,构式的语篇功能为篇章连接功能和增强语势功能。正因为构式具有独特的表述特点,才被人们广泛使用。与“X1+不+Y+X2+Y+疑问代词”结构的比较方面,两者都属于确指假设反问结构,表示主观评述的极限肯定义,内部语块复杂,且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可互用,但在句法、语义及语用方面发现两者也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为“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为典型构式,唯一确指焦点“X”;“X1+不+Y+X2+Y+疑问代词”为整合度高的非典型构式,但疑问功能尚未消失,唯一确指焦点“X2”。

颜茗彦[9](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课堂话语中意义建构的差异分析 ——以人教版《化学1》“离子反应”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017年新课标修订后,化学新课标凝练出了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素养文化和终身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响应时代号召,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也就意味着要从理论上的课改到实践中的教改,即落实到我国的实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互行为又绝大部分都通过话语进行,但是目前针对理科课堂话语进行的研究还较少,大多数一线化学教师对化学课堂对话也了解甚少,因此研究各职业生涯阶段的化学教师的课堂话语的现状和特征,能帮助一线教师了解有效课堂话语的特点、策略等,从而评估、改进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能力。本研究整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研究重点在于对课堂话语分析量表的选择与优化。首先阅读文献探索理科课堂师生对话分析框架,并进行初期本土化,然后再将A教师、B教师、C教师的“离子反应”(第二课时)常态课视频转录为文本后,将分析量表结合实际课例的话语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第二阶段研究重点在于编码和进行话语特征分析。对转录文本进行编码后,用课堂话语分析量表分析三位不同职业生涯阶段教师的课堂师生对话特征,具体通过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师生互动话语内容维度、师生交往模式维度以及教师反馈类型维度。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新教师有较高的互动积极性,但互动对话中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发散思维,拘泥于传授知识和应试解题;(2)经验丰富的教师话语形式主要以“提问”为主,善于由旧知联系新知和进行启发,以互动发展教学内容;(3)各职业生涯阶段教师对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教学方式的理解大致相同,注重互动教学;(4)学生互动积极性对课堂影响极大,教师应以各种方式增强其积极性以保证课堂效果;(5)教学中应多采用能产生交互作用的话语方式,如“建设性挑战”;(6)不能盲目采用有“意义建构”作用的方式,需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选择。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现阶段国内对理科课堂话语较为全面分析的研究不多,或所用的量表不能很好的贴合理科课堂实际情况,本研究使用相对较为完善的、能够较全面的分析教师课堂话语特征的框架,对3位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的常态课进行分析,反应现在我国理科课堂常态课的真实状态,同时得到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的特征,供各职业生涯阶段的一线教师进行参考。(2)由于本课程中涉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为了更好的分析教师“意义建构”的特点,在“师生互动话语内容”维度,研究者设计了“程序性话语流分析框架”,并根据课堂实际出现的话语情况进行了修改。

刘海洋[10](2019)在《现代汉语存在语义范畴研究》文中指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是能够感知事物的存在,因而有关事物存在性的认知成果也自然成为言语交际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认知经验是如何实现为具体的话语形式、进入表达领域的,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全文共有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为后续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阐释“人如何利用语言表达存在意义”为目标,尝试采用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路线,由人类普遍具有的、有关存在的认知基础和语义构成出发,建构存在语义范畴、明确其语言表征形式并概括出存在事件话语形式的生成机制。第二章对存在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通过梳理以往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此前对存在意义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存在句研究中,由于须满足特定的形式特征才能被纳入到研究视野中,因而对存在意义的考察势必不能完全。因此,对存在意义的研究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从语义范畴出发,穷尽式地搜索其可能的表达形式,讨论它们是如何映射在线性序列上的,从而为存在意义的表达找到一种更系统的解释。第三章尝试摆脱结构形式的桎梏,从事件语义视角出发,将存在看作事物“出现—存在—消失”这个连续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静态事件,构建起存在事件语义范畴。该范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与特定空间依附关系的认知,包含存在主体、存在空间、存在时间及存在方式四个要素。其中,存在主体和存在空间是范畴的必有要素,二者之间稳定的依附关系可以激活人们头脑中关于存在的知识,存在时间和存在方式附属于上述依附关系,共同参与范畴的建构。存在语义范畴是一个以典型成员为核心的原型范畴,具有静态性、持续性及附着性特征,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关于存在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相关表达形式的选择。第四章阐述了论文的核心理论,区分了存在语义范畴的语言形式和话语形式。前者本质上是语言结构的所指,是能够表征整体存在事件的语言形式,语言层面上能够表征存在事件的语言单位是动词;而话语形式则是语言生成的符号系列,产生于语言形式同具体的指称对象的结合,其中典型成员是存在句,但同时也还可以体现为其他类型的话语形式。论文依据表征存在事件的不同方式为动词进行了分类,其中仅表征存在事件而不包含其他要素的是存在事件的一般表征形式;而动词如果在表征整体存在事件的同时蕴含了事件的方式、空间、时间或主体等其他要素,就成为了存在事件的特殊表征形式。此外,这些存在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也各有其表征形式,它们同存在语义范畴的整体表征形式一样,是表达存在事件的“预备单位”,随时等待表达主体的调用。第五章讨论存在语义范畴映射在话语层面时可能形成的符号序列。存在主体和存在空间作为存在事件表达的必有要素必然会获得形式表征,以二者为参照可以将表达形式分为“空间先行”序列和“主体先行”序列两类,这些表达形式并不对应于特定句法结构,可以是存在句,也可以是主谓结构等其他形式;其中包含着一类特殊的定中短语,同样能够反映人们有关事物与空间关系的认知方式和表达规律,因而也是存在范畴在话语层面上的体现,因其结构形式与其他类别差异较大,我们将其列为“定中结构”类,以中心语语义类型为标准进行分类、单独讨论。第六章讨论存在语义范畴的话语生成机制。在现实交际中,话语生成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进程中,表达者会根据自身的交际需要进行“观察—激活—选择—实现”的认知操作,最终选择将特定的语言符号实现在线性序列上。制约话语形式选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事件概括层级、认知可及性差异、突显手段以及语篇建构需求四个条件对表达存在事件的制约效应最为显着。我们结合具体的存在事例讨论了这些制约条件运作的流程,考察了表达者如何在这四个主要生成条件的限定下进行统筹、比较和筛选,最终实现存在事件的表达。最后我们在结语部分梳理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构想。

二、言语行为类型及其话语模式变式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言语行为类型及其话语模式变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提出
        1.2.2 拷贝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1.2.3 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
        1.2.4 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
        1.2.5 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过程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2.1.1“话题”与“主语”及“主位”的区别
        2.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题”特征
    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拷贝”
        2.2.1 “拷贝”的范围
        2.2.2 述题中“拷贝”的特征
    2.3 作为范畴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2.3.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2.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语表现
        2.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成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宏观理论分析
    3.1 象似性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3.1.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数量象似
        3.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顺序象似
        3.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距离象似
    3.2 原型范畴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3.2.1 将“拷贝式话题结构”作为范畴的依据
        3.2.2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的层级性
        3.2.3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核心的原型特征
    3.3 拷贝式话题结构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类别分布及频率
        3.3.1 自建语料库中拷贝式话题结构数量的分布情况
        3.3.2 类别划分及整合
        3.3.3 基于类别划分依据的语料库结构数量观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标记理论视角下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特征的微观考察
    4.1 新标记理论为何适用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研究?
        4.1.1 “相对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内部成员的有机连续性
        4.1.2 “关联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特征
    4.2 如何判定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4.3 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典型范畴特征
        4.3.1 定义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特征束
        4.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束的语料库表现
        4.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的连续统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否定”功能
    5.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特点
    5.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语用功能——“否定”
        5.2.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否定”特征
        5.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实现否定功能的几种手段
        5.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非现实句与否定的关系
        5.2.4 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量域的差别
    5.3 拷贝式话题结构表层形式与“否定”功能的无标记匹配——基于逻辑回归的分析
        5.3.1 假设一: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2 假设二: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3 假设三:拷贝式话题结构非形式特征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4 假设四: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功能表达的综合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互动性功能
    6.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凸显
        6.1.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主观性本质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语码形式表现
        6.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结构功能表现
    6.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交际双方“礼貌”的传递
        6.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礼貌
        6.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几种表现
        6.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表达的特点
        6.2.4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及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7.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对汉语研究及其发展的推动意义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的部分格式示例及语料库例句
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期刊
    外文着作期刊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网络语言研究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取向
        (二)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一)学界相关分析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一)序列的类型
        (二)序列的特征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一)话轮上的异同
        (二)序列上的异同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一)人际隐喻
        (二)即时转喻
        (三)指称与互文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二)伦理对策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二、现实应用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二、不足与期待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5)“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界说
    2.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内涵
        2.1.1 “微博”和“语篇”
        2.1.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
    2.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类型
        2.2.1 结构类型
        2.2.2 文体类型
    2.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功能
        2.3.1 互动式的娱乐媒介
        2.3.2 多模态的“电竞”信息载体
        2.3.3 共享型的“电竞”商务营销工具
第三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与句法特征
    3.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词语特征
        3.1.1 语法词
        3.1.2 增义词
        3.1.3 词语模
        3.1.4 谐音词
        3.1.5 字母缩略语
    3.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句法特征
        3.2.1 被动句
        3.2.2 同体过度
第四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4.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衔接
        4.1.1 回指
        4.1.2 时空衔接
        4.1.3 逻辑衔接
    4.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连贯
        4.2.1 话题与连贯
        4.2.2 主位推进与连贯
        4.2.3 语气与连贯
第五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用特性
    5.1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互文性
        5.1.1 互文性表征
        5.1.2 互文的表现形式
        5.1.3 互文的特殊形式
    5.2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主观情态性
        5.2.1 达成主观情态性的语法手段
        5.2.2 语义独立片段
    5.3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阻拒性
        5.3.1 “电竞”词语陌生化
        5.3.2 “电竞”信息表达式复杂化
第六章 “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的语体特征与渗透
    6.1 “电竞”语体特征
        6.1.1 “电竞”术语与“电竞”用语的统一
        6.1.2 义项动态赋予
        6.1.3 语篇多元派生
    6.2 “电竞”语体的渗透
        6.2.1 “电竞”语体渗透的指向
        6.2.2 “电竞”语体渗透的类型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一)祝颂语的本体研究
        (二)祝颂语的对外汉语研究
        (三)总结
    四、研究方法
        (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二)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三)问卷与访谈相结合
    注释
第二章 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及功能
    一、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特点
        (一)适用语境网络化
        (二)语言形式丰富多变
        (三)祝颂对象、内容泛化
        (四)交际意图多样化
        (五)主观化及主观性增强
        (六)祝颂功能虚化或偏离
    二、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语用功能
        (一)礼貌交际功能
        (二)委婉含蓄功能
        (三)凸显焦点功能
    注释
第三章 低规约性祝颂语产生成因探析
    一、语言自身因素
        (一)词义演变
        (二)经济性原则
    二、主观认知因素
        (一)关联原则
        (二)仿拟思维
        (三)隐喻、转喻思维
    三、语境因素
        (一)社会文化语境
        (二)客观主体语境
    四、语用策略因素
        (一)直接语用策略
        (二)间接语用策略
    注释
第四章 低规约性祝颂语留学生习得情况考察分析
    一、基于问卷的习得情况考察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
    二、基于访谈的习得情况考察
        (一)访谈设计
        (二)语用策略掌握情况
        (三)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三、习得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一)总体习得水平
        (二)影响习得的因素
    注释
第五章 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的学习策略研究
    一、直接策略研究
        (一)记忆策略
        (二)认知策略
        (三)补偿策略
    二、间接策略
        (一)元认知策略
        (二)情感策略
        (三)社交策略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肯定应答语“那可不”的多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语料来源
第一章 应答语“那可不”的界定与构成
    第一节 应答语“那可不”的界定
        一 “那可不1”
        二 “那可不2”
        三 “那可不3”
    第二节 应答语“那可不”的构成分析
        一 “那”
        二 “可不”
    第三节 相关变式
        一 变式“可不”
        二 变式“可不是”
        三 变式“那可不是”
        四 其他变式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应答语“那可不”的话语分布与共现语气词
    第一节 应答语“那可不”的话语分布
        一 应答语“那可不”的引发句
        二 应答语“那可不”的后续句
        三 应答语“那可不”前后句的语义关系
    第二节 应答语“那可不”与语气词的共现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应答语“那可不”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应答功能
        一 认同功能
        二 确信功能
        三 夸耀功能
        四 嘲讽功能
        五 附和功能
    第二节 话语功能
        一 话轮转换和话题延续
        二 话轮转换和话题转换
        三 话轮结束和话题终止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应答语“那可不”的形成及固化动因和机制
    第一节 应答语“那可不”的形成
        一 用于假设条件句的“那可不”
        二 用于回声语境的“那可不”
        三 独立使用的“那可不”
    第二节 “那可不”固化的动因和机制
        一 “那可不”固化的动因
        二 “那可不”固化的机制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五、语料来源及说明
第一章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认定、形式类型及构成
    第一节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认定
        一、“X不/没Y+疑问代词Y”是一个构式
        二、“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构式义
        三、“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形式特点
    第二节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形式类型
        一、构式的基本式
        二、基本式的异形同义式
    第三节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构成
        一、构式中的常量
        二、构式中的变量
第二章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生成发展及认知解释
    第一节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历时演变
        一、产生阶段
        二、初步发展阶段
        三、正式形成阶段
        四、发展成熟阶段
    第二节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生成机制及动因
        一、构式的内部生成机制
        二、构式的外部生成动因
    第三节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认知解释
        一、“图形—背景”的认知基础
        二、构式与语言逻辑
        三、“X”为典型成员
        四、周遍义的认知原则
        五、距离象似性的认知原则
第三章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语用及篇章分析
    第一节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语用分析
        一、构式的语境适切度
        二、具体构式的语用义
        三、快餐化与标题化
        四、构式的话语功能
    第二节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的篇章分析
        一、分布形式
        二、语篇功能
第四章 “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与相关结构的比较
    第一节 句法上的异同
        一、疑问代词后置式的结构属性
        二、内部语块选择的比较
        三、句法功能
    第二节 语义上的异同
        一、构式义侧重点的差异
        二、内部语义的互动比较
        三、结构整体语义功能
    第三节 语用上的异同
        一、语境适切度的差异
        二、焦点凸显的差异
        三、互换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高中化学教师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课堂话语中意义建构的差异分析 ——以人教版《化学1》“离子反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核心概念
        2.1.1 话语的内涵界定及发展
        2.1.2 话语分析的内涵界定及发展
        2.1.3 课堂话语的内涵界定及发展
        2.1.4 课堂话语分析的内涵界定及发展
        2.1.5 意义建构的概念界定及发展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会话分析理论
        2.2.2 符号互动理论
    2.3 国内外有关课堂话语分析的研究
        2.3.1 国外关于课堂话语分析研究的发展
        2.3.2 国内关于课堂话语分析研究的发展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
        3.3.1 研究对象选取
        3.3.2 教学内容选取
    3.4 研究工具选择与改进
        3.4.1 课堂话语分析总框架
        3.4.2 课堂话语分析维度
    3.5 研究过程
        3.5.1 转录及编码说明
        3.5.2 分析框架解构说明
4 化学课堂话语的意义建构特征分析
    4.1 A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4.1.1 A教师课堂话语内容分析
        4.1.2 A教师课堂交往模式分析
        4.1.3 A教师课堂中教师反馈类型分析
    4.2 B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4.2.1 B教师课堂话语内容分析
        4.2.2 B教师课堂交往模式分析
        4.2.3 B教师课堂中教师反馈类型分析
    4.3 C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4.3.1 C教师课堂话语内容分析
        4.3.2 C教师课堂交往模式分析
        4.3.3 C教师课堂中教师反馈类型分析
    4.4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教师课堂话语对比分析
        4.4.1 三位教师课堂话语内容比较
        4.4.2 三位教师课堂交往模式比较
        4.4.3 三位教师课堂中教师反馈类型比较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1.1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教师课堂中的话语特点
        5.1.2 课堂师生话语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5.2 研究的创新
    5.3 研究的不足
    5.4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位教师课堂话语分析量表
附录2 A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案例文本
附录3 B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案例文本
附录4 C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案例文本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现代汉语存在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 语料来源
第2章 存在语义范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1 存在句研究的历史脉络及主要领域
        2.1.1 存在句研究的历史脉络
        2.1.2 存在句研究的主要领域
    2.2 存在句研究评述
第3章 存在语义范畴的建构
    3.1 存在语义范畴构建的理论依据
    3.2 存在语义范畴及其范围
        3.2.1 存在事件语义范畴及其界定
        3.2.2 存在事件语义范畴的类别
        3.2.3 存在语义范畴与其他范畴的边界
    3.3 存在语义范畴的特征
        3.3.1 静态性
        3.3.2 持续性
        3.3.3 附着性
    3.4 存在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
        3.4.1 存在主体
        3.4.2 存在空间
        3.4.3 存在时间
        3.4.4 存在方式
        3.4.5 存在语义范畴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存在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
    4.1 语言形式和话语形式
    4.2 存在语义范畴的整体表征形式
        4.2.1 存在语义范畴的一般表征形式
        4.2.2 存在语义范畴的特殊表征形式
        4.2.3 存在语义范畴整体表征形式的语义属性
        4.2.4 存在语义范畴整体表征形式小结
    4.3 存在语义范畴构成要素的表征形式
        4.3.1 存在空间的表征形式
        4.3.2 存在时间的表征形式
        4.3.3 存在主体的表征形式
        4.3.4 存在方式的表征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存在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
    5.1 存在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类别
        5.1.1 空间先行序列类
        5.1.2 主体先行序列类
        5.1.3 定中结构类
    5.2 复合事件范畴中的“存在”及其表达
        5.2.1 存在事件与存在事件的复合
        5.2.2 存在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复合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存在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的生成
    6.1 存在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的生成机制
        6.1.1 事件概括层级
        6.1.2 表达形式的认知可及性差异
        6.1.3 突显及突显手段
        6.1.4 “语篇建构需要”小结
    6.2 存在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生成机制的一般工作程序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四、言语行为类型及其话语模式变式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表情言语行为动词的语用研究[D]. 俞霄.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盛蕾. 山东大学, 2021(11)
  • [3]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5]“热门·电竞”微博语篇研究[D]. 霍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1)
  • [6]新兴低规约性祝颂语及其留学生习得研究[D]. 孙可心.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肯定应答语“那可不”的多视角研究[D]. 宋晓婷. 郑州大学, 2020(02)
  • [8]“X不/没Y+疑问代词Y”构式研究[D]. 王莲. 扬州大学, 2020(02)
  • [9]高中化学教师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课堂话语中意义建构的差异分析 ——以人教版《化学1》“离子反应”为例[D]. 颜茗彦.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现代汉语存在语义范畴研究[D]. 刘海洋.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言语行为类型与话语模式变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