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校论文_汤晏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竞技体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校,竞技,运动员,动机,曲靖市,田径,情境。

竞技体校论文文献综述

汤晏颖[1](2019)在《针对专业运动员构建基础教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以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其运动成绩的高低,也关系其个人修养、职业选择以及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解决文化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效地进行文化教育,提升运动员文化素质,亟待各有关方面配合解决。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之一。政策支持、行政监督、教材整合、师资水平及学生主体需求,成为构建运动员基础教育高效课堂的必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30期)

黄腊梅[2](2019)在《对竞技体校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竞技体校从名字上看就可以知道其重点是在竞技体育上,一般来说,体育生属于特长生,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要低很多,这是由于体育生走的是特长体育之路,大多数的时间都献给了体育运动,考虑到竞技体校学生精力和能力的有限也就对他们的文化成绩没有太强硬的要求。但是,竞技体校的学生其本质还是学生,肩上依旧担负着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对竞技体校的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还是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竞技体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然后说明了竞技体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竞技体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朱秋雅[3](2019)在《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在于多个方面,体育实力与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竞技体育竞争愈加猛烈的当今社会,后备力量已成为衡量各国体育实力的关键。也是推动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有力动机。后备力量不仅仅在于选材与训练上,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充足有力的后备军。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国家竞技体育学校。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成立于1979年9月,设立初中和高中部分,在全国招收学生,并自行组织文化测试与学习和训练。在建校初期,为了招收学生,更重视体育表现。以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为宗旨,在看重体育成就的同时,也更注重个人的素质培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进步,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力求找寻更适合的人才训练学习培养模式。本文采用多种方法,以北体大附属竞技体校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访问,总结了竞技体校优秀运动员的成绩以及对竞技体校的看法,学校基本情况,学生运动员对训练模式的认知和态度分析。深入分析竞技体育学校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时分析和讨论田径项目,提出改善和发展竞技体育学校优势的措施和对策。积极推动我国体育学校体制改革发展,推陈出新,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模式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综合研究。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后备力量的进步,为其培育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王雪萌[4](2019)在《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已不满足于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心理问题的干预和应对,而是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出发,致力于激发和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意志品质、智慧、自信、乐观等,促进其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研究目的: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设计一套针对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提高的团体心理干预方案,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辅助参考资料。通过对在校青少年运动员实施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活动,验证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加追踪测的实验设计。为期两个半月,包括8次以提高实验组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为目的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其中实验组10人,平均年龄15.30±1.34岁,实施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多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包括主题活动、课后家庭作业和由微信公众号制作的课后读本);控制组12人,平均年龄16.08±0.79岁,不进行实验组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采用殷小川和刘皓编制的《青少年意志品质问卷》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青少年运动员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干预后及追踪测试时进行意志品质的测量,并结合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结果、过程性评估结果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观察记录作为评估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1)前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青少年运动员的意志品质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即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青少年运动员具有同质性。(2)后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的青少年运动员在坚韧性、自制力、独立性和自觉性维度得分显着高于控制组(p<0.05)。(3)实验组的青少年运动员干预前后在《青少年意志品质问卷》的各维度及总量表得分上有了显着的提高(p<0.05),仅在独立性维度上没有显着变化(p>0.05)。(4)控制组的青少年运动员干预前后,在意志品质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着性提高(p>0.05)。(5)追踪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的青少年运动员在坚韧性维度、自制力维度和总量表得分上前、后及追踪测叁次测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研究设计开发的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适用于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提高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内容涉及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应对、积极行为等方面。该方案设计合理,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水平提高的操作文本。(2)实验组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部分维度水平持续效果比较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具有一定的保持效果。(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期刊2019-05-01)

包艳丽[5](2019)在《竞技体校新生运动情境动机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竞技体校对于培养优秀运动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培养运动员又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运动员的运动情境动机则是影响能否顺利接受此漫长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连续2年对竞技体校新生运动情境动机的调查,从性别及运动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对不同年度入学学生的运动情境动机对比分析找出其共性及差异性,提出重视新入学运动员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新入学者对其运动项目的认同感;为新入学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计划,促进差异性培养;学校管理应更加人性化,为学生提供硬件和软件上的便利。(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03期)

包艳丽[6](2019)在《基于运动情境动机谈竞技体校学生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机是个体成就的重要心理基础,是个体行为的起点。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运动动机是激起一个人从事体育运动的原因和动力,它对运动员技术的发挥、运动成绩的取得有很大影响。竞技体校往往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场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后备人才?可否利用测量运动动机能够为研究提供依据?运动情境动机量表(the sport situational motivation scale,SSIMS),以"为什么您当前从事这项运动?"为主题,包(本文来源于《校园心理》期刊2019年02期)

乔明,邹帅君,赵炜,谭戈[7](2019)在《兵团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兵团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是兵团唯一一所体育专科学校,承担着为兵团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任务。兵团竞技体校的运动员大多数处于青少年时期(年龄为12~18岁),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物质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很高。同时,青少年时期是发展运动竞技能力的身体素质敏感期,需要进行大量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专项竞技的训(本文来源于《青少年体育》期刊2019年01期)

陈健[8](2018)在《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运动员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备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因此他们的文化课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对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数学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数学基础薄弱,集训、比赛与数学学习的冲突,班风、学风有影响,家长、教练的重视程度,文化课的考核方式,教材的选用及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都有影响。并针对这些因素探讨数学学习的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8年33期)

梁璇[9](2018)在《一道难解但并非无解的常识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跑圈、力量训练、完成10公里的竞走,这是高二学生杨婉琪在4年前给自己选择的“课外生活”。杨婉琪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这个在云南地图上不太显眼的小县城却在中国竞走界赫赫有名——我国第一位获世界冠军的男子田径运动员黎则文,以及张俊、朱国文、陈瑞(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8-11-12)

梁璇[10](2018)在《社会力量让竞技体育走出体校的喜与忧》一文中研究指出“杭州亚运会的筹备工作主要分5个阶段加以推进,确定了近400项重大活动节点,细化了约4000项具体任务。毫无疑问,这些环节都会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今天,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郑瑶在总结温州市成为国家“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一周年的经验时表示,温州试点希望(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8-09-11)

竞技体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竞技体校从名字上看就可以知道其重点是在竞技体育上,一般来说,体育生属于特长生,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要低很多,这是由于体育生走的是特长体育之路,大多数的时间都献给了体育运动,考虑到竞技体校学生精力和能力的有限也就对他们的文化成绩没有太强硬的要求。但是,竞技体校的学生其本质还是学生,肩上依旧担负着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对竞技体校的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还是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竞技体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然后说明了竞技体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竞技体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竞技体校论文参考文献

[1].汤晏颖.针对专业运动员构建基础教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以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为例[J].教育观察.2019

[2].黄腊梅.对竞技体校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3].朱秋雅.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4].王雪萌.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干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

[5].包艳丽.竞技体校新生运动情境动机调查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6].包艳丽.基于运动情境动机谈竞技体校学生培养[J].校园心理.2019

[7].乔明,邹帅君,赵炜,谭戈.兵团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

[8].陈健.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

[9].梁璇.一道难解但并非无解的常识题[N].中国青年报.2018

[10].梁璇.社会力量让竞技体育走出体校的喜与忧[N].中国青年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是对榆林、安康、汉中、渭南、延安五市...竞技体校200卜2004年向上输送情况...影响竞技体校学生参与训练的因素...文化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要求的严格程...为61名竞技体校学生文化课学习状...为61名竞技体校生源参加排球训练...

标签:;  ;  ;  ;  ;  ;  ;  

竞技体校论文_汤晏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