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脲论文_刘庆平,杨岷,侯相伶,周金红,冯桂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对称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胆酸,分子,不对称,联苯,手性,阴离子,裂缝。

不对称脲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平,杨岷,侯相伶,周金红,冯桂荣[1](2017)在《不对称脲的合成及其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芳香胺为原料,1,2-二氯乙烷作溶剂,采用固体光气法合成了不同的芳香异氰酸酯;芳香异氰酸酯再和不同的芳香胺反应生成4种不同的不对称脲。分别对芳香脲进行了物理常数、UV及IR的测定,并对其波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来确定目标化合物;研究了芳香脲对丝瓜的调节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均有较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7年11期)

朱涛,曾碧涛,周黎军,赵志刚[2](2014)在《微波合成具有手性不对称脲单元的脱氧胆酸分子钳人工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脱氧胆酸甲酯为隔离基,通过叁光气分别桥连取代间硝基苯胺和手性不对称脲为手臂,以良好的产率合成了6个新型标题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I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利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滴定法初步测试了主体化合物对阴离子和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主体对阴离子和D型氨基酸甲酯有良好的识别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4年09期)

赵志刚,刘敏,刘亦飞,王晓红[3](2014)在《以4-硝基苯甲酰肼和手性不对称脲结构单元为手臂的脱氧胆酸类分子钳的微波合成与阴离子识别性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高效、高产率地合成了新的以2-硝基苯甲酰肼和手性不对称脲结构单元为手臂的脱氧胆酸类分子钳人工受体.其化学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这类钳形人工受体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受体对醋酸根阴离子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马学骥[4](2011)在《硒催化羰基化合成不对称脲类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脲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多数具有生物活性。它们作为医药、医药中间体、除草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脲类化合物的合成也是有机合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不对称脲类的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有光气法及光气衍生物法、过渡金属(钯、钌、铑等)及其配合物催化法和非金属元素如硫、硒、碲等的催化合成法。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但是第一种方法涉及剧毒的光气,会给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而过渡金属虽然有很重要广泛的用途(如催化偶联反应),但是用于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则因其价格昂贵,催化剂回收分离不方便等缺点而不利于工业化生成。氧族非金属,尤其是硒因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得到了研究利用。在CO/Se催化体系下,用“一锅法”可将硝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羰基化或氧化羰基化合成不对称脲类化合物。这是代替剧毒的光气法和通过复杂的异氰酸酯合成脲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它具有高的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硒催化多应用于硝基化合物和胺类的氧化还原羰基化反应,虽然不必加入其他的还原剂,但是羰基化试剂CO的利用率大大降低(CO作为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剂)。大量CO被氧化成废物CO2给工业生产带来不小的浪费。所以我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系统地研究了2-氨基吡啶与苯胺的氧化羰基化反应(用廉价的氧气做氧化剂),并制备了一系列非对称吡啶脲类化合物,扩展了硒催化羰基化合成吡啶脲的方法。并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包括CO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硒的用量、碱性助催化剂的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各种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循环回收使用。这种氧化羰基化就可以解决CO利用率低的缺点,在工业上有一定的意义。过去的硒催化氧化还原羰基化合成脲类化合物大多以硝基苯类化合物为底物。本人认为其他的由硝基化合物合成不对称脲类的反应也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果。因此我们用硒做催化剂、CO做羰基化试剂,在叁乙胺的助催化作用下将1-硝基萘与各种仲胺(如二甲胺,二丙胺和环状仲胺吗啉等)经羰基化反应高效高选择性地转化为不对称的叁取代脲类产物,产率良好。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原料比和助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理论推测,对反应提出了合理的机理。然后将这一反应应用到多种硝基化合物(如取代的硝基苯苯类、硝基咪唑、硝基苯并噻唑等)和一系列仲胺的羰基化成脲的合成中,并得到了一些新颖的叁取代非对称脲类,扩展了此类化合物的种类。本文拓展了硒催化羰基化反应的适用范围,合成了多种新颖的脲类化合物,完成了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分离,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1HNMR和13CNMR确证。同时考察各种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这对研究CO/Se催化机理也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本文应用硒催化羰基化合成了有潜在生物活性的非对称脲类化合物丰富了CO/Se催化体系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和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赵志刚,刘兴利,李晖,唐晓丽[5](2008)在《新型脱氧胆酸类手性不对称脲分子钳的设计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刚性的脱氧胆酸甲酯为隔离基,在其3位连接苯甲酰基,12位连接手性不对称脲,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手性分子钳.其结构均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且考察了其对中性分子和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人工受体不仅对中性有机小分子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而且对D/L-氨基酸甲酯亦具有优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8年07期)

石云,赵志刚,陈静,唐晓丽[6](2008)在《手性不对称脲联苯二甲酸分子钳对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分子钳1~5对苯胺、对甲氧基苯胺、对氨基苯乙酮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ΔG°).结果表明,分子钳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杨学军,钟熠,谭炯,赵志刚[7](2007)在《手性不对称脲氨基醇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L-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与叁光气和苯胺反应合成了手性不对称脲氨基酸甲酯(2),2经NaBH4还原得到8个手性不对称脲氨基醇,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07年03期)

周彩娥,赵志刚,唐晓丽[8](2007)在《新型手性不对称脲石胆酸分子裂缝的设计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刚性的石胆酸甲酯为骨架,手性不对称脲为侧链,通过叁光气桥连,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手性分子裂缝.7个分子裂缝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且考察了其对卤素阴离子Cl-,Br-,I-的识别性能.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分子裂缝不仅可与所考察的卤素阴离子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而且对卤素阴离子具有良好的识别选择性.(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7年04期)

刘兴利,赵志刚,周彩娥[9](2007)在《手性不对称脲石胆酸分子裂缝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胆酸为spacer,手性不对称脲为侧链,通过叁光气桥连,合成了新的手性不对称脲分子裂缝4 a-4d。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所证实。利用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其与卤素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分子裂缝4a-4d对所考察的卤素阴离子均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主客体之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07年04期)

唐晓丽,赵志刚,曾碧涛[10](2007)在《手性不对称脲联苯二甲酸分子钳的设计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联苯二甲酸为隔离基,手性不对称脲为手臂,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手性分子钳。4个分子钳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所确证,并且考察了其对卤素阴离子Cl-、Br-、I-的识别性能。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不仅可与所考察的卤素阴离子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而且对卤素阴离子具有良好的识别选择性,识别选择性为I->>C l->B r-。(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07年01期)

不对称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脱氧胆酸甲酯为隔离基,通过叁光气分别桥连取代间硝基苯胺和手性不对称脲为手臂,以良好的产率合成了6个新型标题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I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利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滴定法初步测试了主体化合物对阴离子和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主体对阴离子和D型氨基酸甲酯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对称脲论文参考文献

[1].刘庆平,杨岷,侯相伶,周金红,冯桂荣.不对称脲的合成及其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测定[J].煤炭与化工.2017

[2].朱涛,曾碧涛,周黎军,赵志刚.微波合成具有手性不对称脲单元的脱氧胆酸分子钳人工受体[J].化学试剂.2014

[3].赵志刚,刘敏,刘亦飞,王晓红.以4-硝基苯甲酰肼和手性不对称脲结构单元为手臂的脱氧胆酸类分子钳的微波合成与阴离子识别性能研究(英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马学骥.硒催化羰基化合成不对称脲类化合物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5].赵志刚,刘兴利,李晖,唐晓丽.新型脱氧胆酸类手性不对称脲分子钳的设计合成[J].有机化学.2008

[6].石云,赵志刚,陈静,唐晓丽.手性不对称脲联苯二甲酸分子钳对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杨学军,钟熠,谭炯,赵志刚.手性不对称脲氨基醇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7

[8].周彩娥,赵志刚,唐晓丽.新型手性不对称脲石胆酸分子裂缝的设计合成[J].有机化学.2007

[9].刘兴利,赵志刚,周彩娥.手性不对称脲石胆酸分子裂缝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

[10].唐晓丽,赵志刚,曾碧涛.手性不对称脲联苯二甲酸分子钳的设计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

论文知识图

附图手性双取代不对称脲合成路线分子裂缝4b(4·81×10-5mol·L-1)中加...甲基脲、尿嘧啶以及溶液法和共研磨法...13 探针 58、60 和 63 的作用机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理想低聚物...

标签:;  ;  ;  ;  ;  ;  ;  

不对称脲论文_刘庆平,杨岷,侯相伶,周金红,冯桂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