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四部曲论文_谌盼

兔子四部曲论文_谌盼

导读:本文包含了兔子四部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兔子,四部曲,约翰,伦理,哈利,父权,两性关系。

兔子四部曲论文文献综述

谌盼[1](2018)在《“兔子四部曲”成长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兔子”系列小说是其代表作品,长期以来都被看作是美国传统和主流文化的文本化写照。对“兔子四部曲”的研究历来主要集中在对其深厚的思想主题层面的分析,其中尤以宗教思想研究、婚姻两性关系及女性研究、历史与伦理研究等角度为多。虽然人们对厄普代克的道德观念和小说创作都存在争议,但他对美国小城中产阶层生活全景的精巧构思和真实反映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厄普代克对该群体的深入剖析令作者看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成长意义。本论文的写作基于对作品反复的细读,同时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文化研究、主题学等研究方法来进行。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整体介绍了厄普代克和“兔子四部曲”的大致情节,并简单切入了“成长主题”概念,然后根据国内外对作家作品的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文献综述;在梳理介绍了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概况之后,第二部分试图发掘“兔子四部曲”与成长小说之间的整体关联,并说明用此视角解读文本的合理性;之后的两个部分是本文写作的重点,第叁部分进一步分析“兔子四部曲”的成长主题,以主人公哈里为主要描述对象,结合其他人物作为对照,从成长的表现、引路人、成长仪式的角度分析;第四部分则具体阐释“兔子四部曲”的叙事特征,突出其对现实主义小说的贡献以及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过渡性意义,最后在结语中对全文写作思路和主旨做了一个大致总结。(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郭丽英[2](2016)在《“兔子四部曲”中简妮丝“逃跑”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自1960年以来,厄普代克以"兔子"哈利·安斯特朗为主角,陆续创作了"兔子四部曲",内容涉及广泛,有人称之为"美国断代史"。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其第二部《兔子归来》中,作家一反常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哈利之妻,即简妮丝。本文力图聚焦在对哈利之妻简妮丝的"逃跑"分析上,主要就其逃跑的原因、逃跑背后的心路历程、逃跑的意义等叁方面进行阐释,以期能对她的逃跑行为做出较为清晰的分析和评判,从而挖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26期)

刘鑫[3](2016)在《谈从《兔子四部曲》所看到的信仰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厄普代克创作的《兔子四部曲》,反射出的社会历史意义深刻。他以这部作品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美国的社会文化以及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问题。他的写作手法细腻生动,对边缘人、信仰危机和宗教的世俗化方面进行研究,将美国中产阶级社会的生活图景展示了出来,深刻探析了包括宗教、家庭以及婚姻等社会问题,真实再现了当代美国的社会问题。(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6年23期)

张慧[4](2016)在《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两性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兔子四部曲”描绘了主人公哈里·安斯特朗在不同时期与几位女性的关系,揭示了当代美国社会中的两性关系状况。并通过对两性关系中性爱情节的露骨描绘,使读者在产生厌恶心理的同时,对作品中的两性关系进行反思,并企图寻找通往和谐两性关系的道路。本论文共分叁章来研究“兔子四部曲”中的两性关系问题。第一章主要介绍作品中两性关系不和谐的表现。作品中主要叙写了两种不和谐的两性关系模式:男性主导下的两性关系和女性觉醒后的两性关系。哈里骨子里有着大男子主义思想,在《兔子跑吧》中极力想要维护自己在两性关系中的主导地位。面对妻子贾尼丝对其男性权威的挑战,他想方设法地去征服鲁思,以体现自己作为男性的优越性。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渐渐提升。由于性革命的开展,女性的性观念得到极大的解放。但是,这种变化不但没有形成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反而使两性关系更加混乱。第二章分析作品中两性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在漫长的历史中以男权为中心的两性观念已根深蒂固,女性一直被看作第二性,女性自己也默认了之于男性的从属身份。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让女性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并积极地寻找自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女性运动也带来了女性性观念的极大开放,女性不再耻于谈性,开始勇敢、恣意地追求性欲的满足,造成了有性无爱的两性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逐渐流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盛行。人们不再约束自己的身体,一时间吸毒、换妻等现象比比皆是,两性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作为忠于历史的现实主义作家,厄普代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并在作品中细腻地展现了出来。第叁章探讨实现和谐两性关系理想的途径。首先,梳理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对两性关系的反思。一方面,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积极主动地反抗原本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另一方面是男性面对女性的变化,被动地做出改变。但是作者认为,仅仅依靠两性的自我反思和改变并不能使两性关系达到和谐的状态。厄普代克在作品中通过种种鲜活的、发人深省的案例,引发读者对建构和谐两性关系的思考,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要实现和谐的两性关系理想,除了自我反省之外,人们还要重新建构价值体系,通过“爱”获得救赎,既要爱自己、爱家人,也要爱上帝。(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2)

华继玉[5](2016)在《论“兔子四部曲”的主题概念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是美国当代着名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及欧·亨利奖等共12次,而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该系列小说由《兔子,跑吧》(1960)、《兔子归来》(1971)、《兔子富了》(1981)和《兔子歇了》(1990)构成,讲述男主人公兔子·安斯特朗从26岁到56岁跌宕起伏的短暂人生。本文基于国内外对约翰·厄普代克和"兔子四部曲"的研究现状,运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兔子四部曲"中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概念隐喻进行探讨,主要从意象和小说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认知分析,揭示其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首先,本文选取"篮球"、"汽车"和"路"叁个意象,分别从兔子本人、妻子詹妮丝和儿子纳尔逊的角度出发,讨论各意象所承载的隐喻意义。对文本的认知分析表明,篮球(始源域)的特征被映射到荣誉、爱和死亡(目标域)上,汽车(始源域)的特征被映射到自由、成功、愤怒(目标域)上,路(始源域)的特征被映射到流浪、蜕变和自我救赎(目标域)上。通过对以上意象的概念隐喻研究,揭示了近半个世纪美国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变迁。其次,"兔子四部曲"的叙事结构呈现出叁种形态,即时间性结构、空间性结构和"叁明治"式结构。在时间上,"四部曲"的创作从第一部到第二、叁、四部,依次相隔10年,从20世纪50年AI写作到80年代,叙述完兔子短暂的一生。在空间上,"四部曲"的情节所发生的场景依人物居住地的变更而变化。而从整体上看,第一部《兔子,跑吧》以主人公打篮球开篇,最后一部《兔子歇了》又以他打篮球导致心脏病复发而亡结束,因而呈现出一种"叁明治"式结构,并将时间和空间结构包裹其中,表明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的受限性。综上所述,在"兔子四部曲"中,约翰·厄普代克从兔子一家的日常生活切入,描绘了一幅美国中产阶级沉浮起伏的历史画卷,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意象成为重要的概念隐喻,被赋予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而它们与时间性结构、空间性结构、尤其是"叁明治"式结构的糅合,则充分说明在社会历史潮流的变迁和裹挟中,作为个体和人及其家庭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来的受限性和有限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6-04-11)

吴晓晖[6](2016)在《无义的救赎——评《兔子四部曲》中与死亡赛跑的兔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是贯穿《兔子四部曲》的重要线索。主角哈利像兔子一样胆小敏感,当面对生活的压力时,他总是因为畏惧死亡而逃跑。然而他非但没有成功逃脱,反而越陷越深,离死亡越来越近,最终败给死亡,由此展示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存困境,也为现代人如何探寻生存意义与自我实现敲醒了警钟。(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05期)

王成峰[7](2015)在《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之文学伦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兔子四部曲"是厄普代克最具影响力的着作,小说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人文关怀意识和重构美国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期望。借助文学伦理学这一文学赏析和批判方法论工具,通过还原"兔子四部曲"中的各种伦理环境,真实地再现小说中人物的伦理意识,客观地、历史地分析主要人物的伦理选择、伦理混乱等伦理现象,重塑兔子哈里这一美国社会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深化了对"兔子四部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再次证明了文学伦理学在文学批评中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李彬[8](2015)在《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的创作风格和人物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着名作家,"兔子"四部曲代表了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小说之所以能够获得美国文学界和众多读者的普遍赞誉,与其精巧的构思、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独具个性的写作风格密不可分。本文从创作风格和人物形象塑造两方面浅析小说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5年26期)

王晗[9](2015)在《《兔子四部曲》中主人公哈利的男性气概》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塑造了主人公哈利·安斯特朗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哈利的逃离和回归的循环往复使其男性气概陷入螺旋式下降当中,其男性气概从与生俱来沦落为"软汉子",再到最终的死亡,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最终构成螺旋式下降的特点。哈利作为美国一代人的形象代表,是美国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映射出男性的生存危机。(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赵诚[10](2015)在《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国内外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厄普代克的扛鼎之作,"兔子四部曲"向广大读者展示了美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为文学评论家提供了不胜枚举的素材,从问世至今,自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宠儿。本文梳理了近叁十年国内外"兔子四部曲"研究的历史脉络,总结了主要观点,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5年03期)

兔子四部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自1960年以来,厄普代克以"兔子"哈利·安斯特朗为主角,陆续创作了"兔子四部曲",内容涉及广泛,有人称之为"美国断代史"。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其第二部《兔子归来》中,作家一反常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哈利之妻,即简妮丝。本文力图聚焦在对哈利之妻简妮丝的"逃跑"分析上,主要就其逃跑的原因、逃跑背后的心路历程、逃跑的意义等叁方面进行阐释,以期能对她的逃跑行为做出较为清晰的分析和评判,从而挖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兔子四部曲论文参考文献

[1].谌盼.“兔子四部曲”成长叙事研究[D].云南大学.2018

[2].郭丽英.“兔子四部曲”中简妮丝“逃跑”之探析[J].名作欣赏.2016

[3].刘鑫.谈从《兔子四部曲》所看到的信仰危机[J].教师.2016

[4].张慧.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两性关系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5].华继玉.论“兔子四部曲”的主题概念隐喻[D].湖北大学.2016

[6].吴晓晖.无义的救赎——评《兔子四部曲》中与死亡赛跑的兔子[J].长江丛刊.2016

[7].王成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之文学伦理学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5

[8].李彬.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的创作风格和人物形象塑造[J].名作欣赏.2015

[9].王晗.《兔子四部曲》中主人公哈利的男性气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赵诚.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国内外研究述评[J].名作欣赏.2015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兔子四部曲论文_谌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