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岱论文_陈芝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梁宗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儒家,诗学,诗歌,意象,胡适,保罗,象征。

梁宗岱论文文献综述

陈芝国[1](2019)在《从梁宗岱到吴兴华:“新”古典主义的诗学策略与文化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黄、梁"诗界革命"始,至胡适新诗运动,中国诗歌在革命话语的激荡之下,发生了众所周知的颠覆性古今之变。在"求解放争自由"的时代精神蛊惑之下,以自由诗这一西方现代诗大潮之支流为主要模仿对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极其殊异的自由体白话诗,在新诗运动中迅即成为中国诗歌的主流。"五四"之后,虽有新月诸子极力尝试格律体,试图将自由诗之外的其他西方格律诗体引进汉语诗界,不独读者以"豆腐干"(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仁香[2](2019)在《从“尚用”“顾美”转向“求真”——梁宗岱诗学对古典诗学的批判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宗岱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诗人、诗批评家。他的代表作《诗与真·诗与真二集》,正如其诗论集名称一样:"求真"是探讨诗作秘籍的唯一途径。这其中体现出独有的诗学品格,不仅受欧洲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影响,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而且其内在精神以及外在语义表达,颇有中国古典诗学的意味。梁宗岱对待古典诗学并非一股脑地传承而是批判地创造:去儒家诗学的"尚用"功利观念,取诗美的意象品评,追求中西交融的诗学意境。(本文来源于《肇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3](2019)在《刘志侠、卢岚着《梁宗岱文踪》》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书两位作者是梁宗岱的学生,十多年来敬仰先师风范与文学造诣,搜集梁氏着作,编辑出版了《梁宗岱文集》四卷、六卷单行本"梁宗岱着译精华"以及《梁宗岱早期译着》,并着有传记《青年梁宗岱》。本书是他们十多年来追忆先师、编着先师着作过程中陆续写下的文章结集。(本文来源于《新文学史料》期刊2019年04期)

周永涛[4](2019)在《墙里开花墙外香——梁宗岱自译诗歌《晚祷(二)》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宗岱与法国文豪保罗·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的亲密交往,是中法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两国人民一直津津乐道。那么,梁宗岱是如何得到两位大师认可的?随着新史料的发掘,一首小诗的作用凸显出来,这就是他翻译的自己的诗歌《晚祷(二)》,这首译诗同时得到两位大师的高度赞扬。国内对梁宗岱的外译汉研究颇多,却忽视了他的汉译外,特别是他的自译,比如这首诗。他其实是第一个从事自译的现代诗人,而且还是译为英、法两种语言。通过详细考辨该诗的翻译、发表情况,并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探析他自译的动机、策略及文化背景,以及该诗获得成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高竞闻[5](2019)在《穿越时空的诗之镣铐——读梁宗岱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宗岱通过中国古代诗词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对话,寻到"纯诗"这一创作理想,借以大胆面对现代诗、白话文的浅陋弊病。他的目的不仅在于改造新诗,还在努力解决中国语言文字发展至新文化运动后的转变断层问题,为建设"中国诗"的本体出谋划策。他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字的音乐性、文学与思想、文学与生活乃至与抗战之间的紧密关系,呼唤创作的精思、新格律和新的语言工具。(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9期)

张仁香[6](2019)在《从“尚用”“顾美”转向“求真”——梁宗岱诗学对古典诗学批判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宗岱是20世纪20年代着名的诗人、诗评家。正如他的代表作《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的名字,"求真"是他探讨诗作秘籍的唯一途径。该着作体现出其独有的诗学品格,梁宗岱的诗学思想不仅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影响,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其内在精神以及外在语义表达,也颇有中国古典诗学的意味。梁宗岱对待古典诗学并非全盘接受,而是进行批判性创造:去儒家诗学的"尚用"功利观念,取诗美的意象品评,追求中西交融的诗学意境。(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9期)

李荣合[7](2019)在《梁宗岱20世纪30年代离婚案及与胡适交恶之辨》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20世纪30年代梁宗岱与何瑞琼离婚案及与胡适交恶的始末,一些有关梁宗岱的生平资料均有记述,特别是黄建华、赵守仁着的《宗岱的世界·生平》一书记述得最为详细。但其记述多本于梁宗岱本人的回忆及其夫人甘少苏的描述,与《北京晨报》对梁何离婚案的报道及胡适日记中的记载出入很大,有"为尊者讳"之嫌。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辨析,可以还原其历史真相。(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永涛[8](2019)在《梁宗岱留学欧洲时期的翻译和创作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史料的陆续发现,梁宗岱留学欧洲时期的文学活动逐渐浮出水面,他这一时期的翻译和创作复杂而重要,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对此加以详细梳理,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原因,尤其是梁宗岱和法国文坛大家如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等的交往,对其翻译和创作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在这一时期的成就以翻译为主,尤以翻译陶渊明诗文和自己的诗歌为亮点,在今天看来尤其难能可贵,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对当下的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翻译》期刊2019年03期)

董子凌[9](2019)在《在译者主体性视角下探讨梁宗岱的德语诗歌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梁宗岱的部分德语诗歌汉译作品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比梁宗岱的译文和郭沫若、钱春琦的译文,发现梁宗岱的德国诗歌汉译特点在于:作为文学翻译者,梁宗岱在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使用上展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作为诗歌创作者,梁宗岱非常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和色彩感。梁宗岱的翻译以诗歌创作的经验和学术研究的理性为基础,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身份是保证他诗歌翻译质量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9年04期)

魏国岩[10](2019)在《茶会活动对梁宗岱诗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30年代初,我国文学艺术活动呈现出了复兴之势,因着特殊时代背景和学术交流的需求,"茶会"应运而生,繁盛一时。这种以茶为媒、学者汇聚、品茗论道,畅谈学术的社交活动,很自然地就成为了文人学者交流思想,探讨学术的理想方式。梁宗岱活跃于多个茶会中,在这样自由言说的氛围中,塑造了学术品格,建构了诗学理论,促进诗歌创作,更为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3期)

梁宗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梁宗岱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诗人、诗批评家。他的代表作《诗与真·诗与真二集》,正如其诗论集名称一样:"求真"是探讨诗作秘籍的唯一途径。这其中体现出独有的诗学品格,不仅受欧洲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影响,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而且其内在精神以及外在语义表达,颇有中国古典诗学的意味。梁宗岱对待古典诗学并非一股脑地传承而是批判地创造:去儒家诗学的"尚用"功利观念,取诗美的意象品评,追求中西交融的诗学意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梁宗岱论文参考文献

[1].陈芝国.从梁宗岱到吴兴华:“新”古典主义的诗学策略与文化意义[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

[2].张仁香.从“尚用”“顾美”转向“求真”——梁宗岱诗学对古典诗学的批判与传承[J].肇庆学院学报.2019

[3]..刘志侠、卢岚着《梁宗岱文踪》[J].新文学史料.2019

[4].周永涛.墙里开花墙外香——梁宗岱自译诗歌《晚祷(二)》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

[5].高竞闻.穿越时空的诗之镣铐——读梁宗岱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J].美与时代(下).2019

[6].张仁香.从“尚用”“顾美”转向“求真”——梁宗岱诗学对古典诗学批判与传承[J].美与时代(下).2019

[7].李荣合.梁宗岱20世纪30年代离婚案及与胡适交恶之辨[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周永涛.梁宗岱留学欧洲时期的翻译和创作探微[J].中国翻译.2019

[9].董子凌.在译者主体性视角下探讨梁宗岱的德语诗歌汉译[J].文学教育(下).2019

[10].魏国岩.茶会活动对梁宗岱诗论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9

论文知识图

梁宗岱--图1梁宗岱--图2一梁宗岱故居来源,自摄《陶潜诗集》1930年水彩作为一个自幼...山东省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3)山东省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4)

标签:;  ;  ;  ;  ;  ;  ;  

梁宗岱论文_陈芝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