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法”介绍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名词

“五法”介绍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名词

梅富军(郧阳科技学校湖北十堰442500)

摘要:针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名词”多、难于理解的现象,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总结出教学经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关键词:高中生物名词五联系

高中生物课本中,名词概念很多,这么多名词,怎样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熟练掌握,是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多年来通过探索,现将生物中名词教学的一些做法概括如下:

方法一,讲授名词时,与介绍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物相联系。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并且理解地记忆它,我引导学生从下述四个方面来归纳:1.概念存在或出现在什么地方;2.它的形态、结构、组成成分如何;3.它有什么功能;4.它的生物学意义怎样。例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中心体、蛋白质、核酸、酶、脂类等概念,归纳时,就是采用上述原则。如线粒体的归纳,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中,呈粒状或棒状小体,由双层膜构成,内膜向内褶叠成管状或片状的嵴,嵴上附着许多基粒,嵴与嵴之间存在液态基质,内膜、嵴和基质中存在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组成线粒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少量DNA和RNA,它的主要功能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产生很多高能化合物——ATP,它的生物意义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故有细胞内的“动力工厂”之称,这样归纳就很容易理解记忆它。过去学生对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往往想就简从略、断章取义,故理解不透,考试起来答而不全,失分严重。当然,也不一定每个概念都要包括上述四个内容的各点,但它们的结构与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反复向学生强调归纳生物概念的方法,培养能力,这样,即使遇上新的概念,学生也能基本上抓住要点予以解答了。

方法二,讲授名词时,与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相联系。

例如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自养生物、异养生物,配子生殖、同配、异配、卵生生殖,单性、接合生殖,拟态、保护色等众多概念,基本上在字义上就体现出来了。

例如有氧和无氧呼吸,“有氧”是指有氧气的存在,“无氧”是无氧气存在,关键是掌握“呼吸”,要求学生掌握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推动生命活动。这样学生就很好理解了。在空气中有游离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吸进氧,氧化分解有机物,就是有氧呼吸,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呼吸当然就是无氧呼吸了,概念一经对比就掌握了。又如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从“自养”和“异养”字义上理解,拟态着重在“态”字上,“保护色”则应从“色”字上去理解记忆……凡此种种,只要掌握了方法,就易学易记。

方法三,讲授名词,与概念归类比较相联系。

生物与环境一章有很多相近概念的名词,要引导学生记住基本的,然后逐个进行比较记忆。如:生态学、生物圈、生态系统等概念归纳在一起;将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种群、群落等生物概念归纳在一起。

将群落中的关系,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食物链、食物网等生物概念归纳一起。

将生物量、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次级生产量、总次级生产量、净次级生产量等生物概念归纳在一起。

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等生物概念归纳在一起。

只要讲清了“环境”的概念,生态学的概念就顺水推舟地出来了,生物圈、生态系统也就不难理解了。前一个概念为后面的概念开路,后一个概念是前一个概念的加大或升级。

方法四,讲授名词,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联系。

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于兴趣的产生,美国著名学者夸美纽斯曾说过,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讲,无异于来自其他星球上的怪物,人们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它是人们求知的心理倾向,也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了解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才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设置疑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果设置得好,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动植物种类时,不但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银杉、大熊猫、扬子鳄等,而且向学生描述了在野外生活中如何冒险深入丛林寻找珍稀植物如何在小溪搬螃蟹时却被螃蟹夹伤了手指等亲身经历,引出了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名词。

方法五,介绍名词时,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联系。

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学会寻找学习中的捷径。记好课堂笔记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好的课堂笔记,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利用。另外,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图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生《植物生态与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2.王社光刘强《生物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标签:;  ;  ;  

“五法”介绍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名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