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内陆架论文_张辉,刘季花,朱爱美,高晶晶,李小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海内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陆架,东海,粒度,季风,磁学,质体,低氧。

东海内陆架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刘季花,朱爱美,高晶晶,李小艳[1](2019)在《8000 a以来东海内陆架化学风化过程及其对气候事件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边缘海陆架泥质体是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形成的重要沉积单元,沉积速率高和连续性好的特征使其成为研究高分辨率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通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浅钻岩芯MZ02孔进行粒度、常量与微量元素、AMS~(14)C分析,获得粒度和常微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演化序列。结果表明,全新世早期沉积物为较粗颗粒的粉砂为主,且粒度参数变化明显,指示了沿岸流、潮流、波浪综合作用下的前滨-近滨沉积环境;8 000 a以来陆架区沉积物以细颗粒黏土质粉砂为主,沉积环境稳定,以沿岸流控制的浅海沉积为主。沉积物化学蚀变指数(CIA),w_(CaO)/w_(K_2O),w_(CaO)/w_(MgO)和w_(Ba)/w_(Sr)比值反映8 000 a以来化学风化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包括8000~6000 a B.P.的缓慢减弱期、6000~2200 a B.P.的频繁波动期、2200~1050 a B.P.的迅速减弱期及1050 a B.P.以来的逐渐增强期。地球化学指标同时指示的9次极值揭示东亚季风驱动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于7200 a B.P.,6000 a B.P.,4200 a B.P.,3600 a B.P.,2300 a B.P.,800~120 a B.P.时期。相应的降温证据亦存在于其他区域的不同介质中,揭示气候变化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联系;频谱分析结果显示所选择地球化学指标存在79~200 a周期变化规律,指示太阳活动对中国东部区域沉积物化学风化及气候变化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解兴伟[2](2019)在《东海内陆架季节性低氧海区柱状沉积物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环境变化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解氧含量作为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化学参数,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海洋环境溶解氧状况的研究意义重大。海水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s,RSE)如V、Cr、Mo、U等通常在氧化条件下呈溶解态,在还原性沉积环境中被还原成低价态转移至沉积物中富集积累,因此可以利用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情况反演底层海水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况。本文对2017年9月采自东海内陆架季节性低氧海区Zb7(29.0167°N,122.2750°E)沉积柱状样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V、Cr、Ni、Cu、Zn、Mo、U的垂直分布、富集特征以及比值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粒度、有机碳TOC、总氮TN、碳稳定同位素δ~(13)C等环境参数,探究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Zb7沉积柱中不同层次RSE富集系数、RSE比值、RSE形态分析以及RSE/Al与Fe/Al、Mn/Al的相关性分析均指示该站底层海水呈氧化的沉积环境。Zb7沉积柱RSE所反映出的氧化沉积环境与该区域溶解氧历史数据反映的季节性低氧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夏季季节性低氧时在沉积物中富集的RSE由于秋冬季溶氧水平恢复再次向水体释放,使RSE富集程度降低有关。Zb7沉积柱各层RSE富集系数均小于3,未见明显富集,RSE比值V/Cr<2、Ni/Co<5、U/Th<0.75、0.25<(Cu+Mo)/Zn<0.55以及Mo_(EF)/U_(EF)比值主要分布在0.08~0.3倍海水Mo/U比之间,均指示氧化的沉积环境。RSE/Al与Fe/Al、Mn/Al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表明RSE在剔除陆源碎屑输入后,主要通过与Fe/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结合进入沉积物,也指示氧化的沉积环境。RSE各形态分析表明V、Cu、Ni在沉积物中主要以可还原态F2存在,说明这些RSE主要以与Fe/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结合的形式在沉积物中富集,反映氧化的沉积环境,这与RSE/Al与Fe/Al、Mn/Al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RSE最终指示氧化的沉积环境这一结果与该区域溶解氧历史数据反映的季节性低氧结果不一致,可能与秋冬季溶解氧水平恢复造成RSE在沉积物中的富集信号缺失有关。2、RSE富集程度与通过δ~(13)C值和海源碳C_m所反映的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变化趋势一致。RSE富集程度、δ~(13)C值和海源碳C_m自20世纪90年代的增加以及2009年后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后季节性低氧程度加重,2009年后又有所缓解的变化趋势,也进一步说明了富营养化导致初级生产力和底层有机质矿化耗氧的增加是Zb7海域季节性低氧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尽管RSE不能有效指示东海季节性低氧环境,但RSE指标在垂直方向的波动趋势,可反映沉积环境最终呈现的氧化还原信号的强弱,进而估测对应年份区间的季节性低氧强度的变化趋势。Zb7沉积柱RSE/Al和RSE富集系数在1978年之前变化不明显,自1978年后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值主要出现在3.5 cm(2009)、8.5 cm(2000)、12.5 cm(1995),但2009年后则呈现下降趋势。δ~(13)C值和海源碳C_m的变动趋势可以反映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发现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δ~(13)C值、海源碳C_m的变化趋势与RSE/Al、RSE富集系数变化一致,均呈现上升趋势,可能与沿岸海域富营养化,赤潮频发有关,通常富营养化和底层水体低氧并发,也反映了由富营养化导致的季节性低氧程度加剧。2009年至今,δ~(13)C值、海源碳C_m与RSE/Al、RSE富集系数又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近几年富营养化引发的赤潮生态问题及季节性低氧有所缓解。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富营养化导致初级生产力提高和底层有机质矿化耗氧的增加是Zb7所在海域季节性低氧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董江[3](2018)在《末次盛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来源及环境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全球最宽广和平坦的陆架之一,末次盛冰期以来东海陆架沉积了大量来自河流的物质,使其成为研究“源与汇”过程和海陆相互作用等关键地球表层动力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本论文利用取自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的ECMZ和EC2005两根钻孔岩心沉积物和长江及浙江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为研究材料,以年代学、矿物学和陆源碎屑的粒度等分析为基础,通过物源示踪和沉积环境分析等,揭示末次盛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体成因模式及其对区域或全球环境演化的指示。作为一个受到河流影响的边缘海,东海沉积过程和地形地貌等都受到长江的明显影响。但是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主导的东海沉积物质分布模式研究程度仍然较低。本文从矿物学的角度,追踪末次盛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来源。尽管末次盛冰期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很大,然而重矿物和粘土矿物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研究区附近的小型河流贡献很小。对沉积环境和特征矿物(如聚片状云母、磁铁矿和白云石)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末次盛冰期,古长江物质可通过其古分支河道(刻蚀谷)被向南搬运大约400 km。之后,随着末次冰消期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东海内陆架演化为潮间带环境。因此,在末次冰消期晚期(12.5-9.0 kyr BP),研究区沉积过程受到潮汐作用的强烈影响。自7.5 kyr BP至今,长江入海泥沙在沿岸流的作用下向南搬运,导致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的形成。我们的研究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物质一直是东海内陆架的主要沉积物源,并且不同时期,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受到分支河道、潮汐和沿岸流的影响。末次冰消期的海平面变化以两次快速海平面上升(Meltwater Pulses 1A和1B)和一次相对慢速的海平面上升为特征。然而,新仙女木时期(12.85-11.65 kyr BP)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以及快速融冰期1B(11.45-11.1 kyr BP)是否存在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根据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东海陆架上6根钻孔岩心碳同位素年代控制点和相关的潮间带沉积记录,重建了14.0-10.0 kyr BP时期的高分辨率海平面变化历史。尽管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此时期海平面连续上升,其速率为10.6±0.6mm/yr(r=-0.87,p(a)<0.01,n=95),但是,海平面变化模式在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前、中和后期表现显着不同。14.0-12.85 kyr BP时期发生快速海平面上升,其平均上升速率为30.5±4.9 mm/yr(r=-0.79,p(a)<0.05,n=25)。然后,在新仙女木时期,海平面上升速率显着降低,之后在11.65-10.0 kyr BP期间,海平面上升速率重新加速上升到12.0±1.4 mm/yr(r=-0.86,p(a)<0.01,n=29),表明快速融冰期1B在东海大陆架上缺失。并且,根据与全球其他不同纬度的高分辨率海平面或海拔高度变化曲线的对比,我们发现在末次冰消期,由于冰盖均衡效应,造成高低纬度的海平面不同,而海水通过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的迁移使得全球海平面高度趋于一致,特别是在海平面上升速率缓慢的新仙女木时期。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中心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根据沉积中心周围多根岩心的沉积记录,并结合现今研究区域海流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泥质沉积中心形成模式。东海内陆架南部泥质沉积中心主要是由浙闽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黑潮入侵流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水动力学屏障圈闭大量来自长江的悬浮体而形成。其次,泥质沉积中心的形成还受到长江入海通量的影响。我们强调不同阶段亚洲季风气候背景下海洋环流圈闭对泥质沉积中心的约束作用。作为热带太平洋异常的海洋-大气现象,现代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可以影响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同样东亚冬季风也可以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然而全新世时期两者之间的相互演化关系仍不明确。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东海内陆架泥质体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重建了7.0 kyr BP以来冬季风的演化历史。在明确物源和输运机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粒度分析揭示出7.0 kyr BP以来东亚冬季风经历了数次百年尺度的震荡,且5.8 kyr BP以来,其强度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呈现出高置信度的反相相关关系。此结果与现代观测结果和现代气候模拟结果相一致,表明在中晚全新世时期,增强的东亚冬季风可以促使紧随其后的高频率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的产生,而高频率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又可以反过来抑制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并且,我们从粒度数据中分辨出的1500 yr周期与全新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周期很好的对应,说明全新世东亚冬季风是联通高低纬度气候系统之间的关键通道。赤道与极地气候系统之间的能量交换可导致1500 yr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因此,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中晚全新世时期地球气候系统内部的互反馈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12-01)

常凤鸣,赵松,李铁刚[4](2018)在《东海内陆架的末次冰消期冰融水脉冲事件记录:底栖有孔虫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末次冰消期约1.8 kaBP以来,高纬冰盖大面积消融,巨量的淡水倾泻进入北大西洋以及南极附近海域,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近120~140m。众多记录显示末次冰消期海平面并非平稳的上升,而存在多次脉冲式的快速上升事件(Melt Water Pulse,MWP)。东海北部内陆架DC1钻孔中,底栖有孔虫组合和沉积物特征的变化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末次冰消期海平面变化控制的叁段式沉积体系演变序列:冰消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7-20)

徐军[5](2018)在《晚全新世东海内陆架泥质区高分辨率古季风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架泥质沉积体是在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沉积速率高、沉积体连续性好的特点使其保存了丰富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成为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的MZ05孔浅钻岩心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重建其高分辨率沉积序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古季风演化历史。MZ05孔岩心岩性特征和粒度组成表明其垂向分布大致可以划分为滨岸沉积、滨岸向浅海过渡沉积、浅海沉积叁个沉积相。本文选择MZ05孔上部20m的海洋沉积物进行综合研究,高精度AMS~(14)C年代框架揭示其沉积时间介于2.90ka B.P.-1.80ka B.P.之间。考虑到东亚季风系统控制下的海流流向、降雨强度等指标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长江入海物质对东海陆架泥质体的控制作用,选择对环境反映敏感的沉积物粒级含量及其平均粒径来反映冬季沿岸流强度,进而恢复东亚冬季风演化历史;选择沉积物化学侵蚀变指数(CIA)、Rb/Sr比值、SiO_2/Al_2O_3比值来反映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强度,进而恢复东亚冬夏季风演化历史。古季风重建结果显示,2.90 ka B.P.-1.80ka B.P.东国东部地区东亚冬季风的演化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叁个阶段,分别为2.90ka B.P.-2.60ka B.P.的强盛期、2.60ka B.P.-2.37ka B.P.的波动期、2.37ka B.P.-1.80ka B.P.的较弱期。东亚夏季风也可以划分为叁个阶段,分别为2.90ka B.P.-2.60ka B.P.的较强期、2.60ka B.P.-2.16ka B.P.的波动减弱期、2.16ka B.P.-1.80ka B.P.的较弱期。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夏季风的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强度变化幅度、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即表明两者并非简单的相互消长的关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另外,本文季风演化恢复结果可在南黄海气候指标、金川泥炭气候指标、莲花洞石笋δ~(18)O值气候指标中找到相应的证据,揭示了大尺度环境和气候变化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良好响应。(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05-22)

张国藩[6](2018)在《4.7ka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沉积学特征及物源环境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沉积速率非常高,沉积记录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是研究全球气候演化区域性响应的重要载体。本文以AMS~(14)C高精度测年为基础,对S05-3柱状样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粘土矿物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分析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的物质源区,探讨4.7ka以来的研究区东亚冬季风演化。通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S05-3沉积物与不同潜在源区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长江、黄河、台湾物质都对沉积物的物源有所贡献,但不同时期不同源区对沉积物物源的影响不一样。4.7-4.2ka期间,长江入海物质和台湾河流物质为泥质区南部沉积物的主要来源。4.2-3.2ka,长江和黄河物质向内陆架南部输送占据主导地位。3.2ka至今,台湾、长江以及黄河碎屑物质对岩芯沉积物的物源起混合作用。以S05-3沉积物的粒度敏感组分分析、Rb/Sr、蒙脱石/高岭石为替代性指标推断4.7ka以来的泥质区南部东亚冬季风演化,结合格陵兰冰芯和董哥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以及其他区域不同材料的降温证据,在沉积记录中识别出9处可能由东亚冬季风引起降温事件,分别为4600a BP(C1),4200a BP(C2),3650a BP(C3),2800a BP(C4),2300a BP(C5),1900a BP(C6),1000a BP(C7),500a BP(C8),300a BP(C9),部分事件与全球冷事件对应较好,并将东亚冬季风的演化分为4个阶段:4.7-4.2ka BP东亚冬季风处于较弱稳定期;4.2-3.2ka BP东亚冬季风为增强开始波动期;3.2-2.0ka BP东亚冬季风较弱高波动期。2.0-0ka BP东亚冬季风较弱,强度略增,波动减弱。(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郭倩影[7](2018)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球系统中,陆源物质会在风力和水动力等作用下由陆地搬运至海洋,这个从“源”到“汇”的过程是地球表生过程、物质循环和大陆边缘沉积演化等研究的基础,其中,入海河流及边缘海沉积物是现代源汇问题研究的重点。东海是西太平洋地区陆架最宽广的边缘海,每年接收大量来自陆地的沉积物。前人研究表明,东海陆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但沉积物在海洋中的分布模式并未开展系统研究。不同粒级的沉积物可以反映源区的不同物理化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反映沉积物源区的特征。因此,本论文对国家基金委东海多科学考察联合航次所采集的东海表层沉积物开展全岩样品和分粒级样品的多参数磁学测量,综合分析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来源及搬运模式。基于Stocks沉降定律,用离心法将东海表层沉积物分为不同粒级(<2 μm,2-10 μm,10-63 μm,>63 μm)。样品回收率在94%左右,最高可达97%以上,离心分离效果较好,样品的损失量与沉积物中的细颗粒含量呈明显正相关。进一步与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对比发现,激光粒度仪对<10 μm颗粒物区分度较差。因此,在利用激光粒度仪进行沉积物粒度分析时,建议采用<10 μm、10-63 μm和>63μm叁部分,分别代表粘土、粉砂和砂组分。全岩样品磁学结果表明,长江口和东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都以单畴磁铁矿为主,并含有少量赤铁矿。泥质区西部的磁性矿物含量高,向外陆架逐渐降低,靠陆一侧磁性颗粒的粒径偏细,向外陆架逐渐变粗。分粒级样品的磁学特征表明,磁性矿物主要富集在<10μm粒级中。<2μm和2-10μ 粒级中磁性矿物的从岸边向海洋,从北向南逐渐减弱的模式指示出东海陆架区环流模式。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与周边入海河流沉积物的磁学结果表明,东海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其它河流的贡献量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徐军,石学法,刘升发,刘建兴,单新[8](2018)在《晚全新世东亚季风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来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MZ05孔浅钻岩芯进行粒度、常微量元素、AMS~(14)C测年分析,获得2.90-1.80ka B.P.期间粒度和常微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综合分析MZ05孔地球化学元素比值(CIA,Rb/Sr)曲线发现沉积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2.90-2.70ka B.P.的增强期,2.64-2.35ka B.P.的减弱期和2.35-1.80ka B.P.的较弱期,反映该段时间内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MZ05孔的沉积物敏感粒级(1.2~22.1μm)平均粒径指示晚全新世东亚冬季风波动频繁,呈现出3个各具特点的阶段:2.90-2.65ka B.P.属于中等频率波动的冬季风强盛期;2.64ka B.P.左右东亚冬季风由强转弱,2.60-2.35ka B.P.冬季风先减弱后增强;2.35-1.82ka B.P.为相对稳定的冬季风弱期。东亚冬季风的演化趋势在其他气候记录中也发现相应的降温证据,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响应。研究同时发现晚全新世研究区东亚冬、夏季风在百年尺度上呈现反相位关系。(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刘世东,乔璐璐,李广雪,高飞,姚志刚[9](2018)在《东海内陆架悬浮体输运、通量及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6年夏季和2007年冬季实测温盐数据和悬浮体浓度数据,分析东海内陆架悬浮体水平和垂直分布季节性特征,并结合MIKE3数值模拟海流结果,定量估算东海关键断面悬浮体运移通量,探讨悬浮体输运与泥质区形成和演化的关系。研究表明:东海内陆架悬浮体分布主要受流系控制,且季节变化明显;一般天气条件下,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海域输入悬浮体净通量约为2.24×108t/a,其中夏半年悬浮体向泥质区海域输入净通量约为52.19×106t,贡献约为23.29%,冬半年净通量约为171.87×106t,贡献约为76.71%,浙闽沿岸悬浮体输运净通量均有利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发育。本研究将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物质来源和发育演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1期)

葛灿[10](2017)在《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系统作为世界河流主导的典型边缘海,是开展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在流域来沙减少的背景下,河口叁角洲-内陆架沉积物的沉积/侵蚀过程,不仅影响到地貌变化,还对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因此,这一区域沉积物的组成及其时空变化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磁性矿物对沉积环境灵敏响应的特点,结合粒度、210Pb和137Cs放射性测年、地球化学、电镜分析等手段,分析了长江口水下叁角洲及邻近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磁学参数对叁角洲地貌变化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环境指示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口-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空间分布表明,该区沉积物主要由现代长江入海泥沙和晚更新世残留砂组成。现代粗颗粒沉积物(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主要堆积在河口河槽、浅滩(10 m以浅),细颗粒沉积物(粘土质粉砂)则主要在水下叁角洲30 m等深线以浅和毗邻的内陆架沉积。2、210Pb和137Cs放射性测年表明,研究区北部及前叁角洲一些柱样沉积物年龄较老,无法应用210Pb和137Cs检测年代。沉积速率的空间分布表明,南槽口外至30 m等深线区域是水下叁角洲现代沉积中心,50 m以深则很少有现代泥沙堆积。另外,210Pb和137Cs放射性测年结果受沉积环境影响较大,研究区域动力条件复杂,再悬浮再沉积频繁,测年结果需谨慎采用。3、研究区沉积物磁性矿物主要在<16 μm和>63 μm粒级中富集,动力分选导致的粒度差异是影响表层沉积物磁学参数变化的重要因素。根据磁学和粒度的分布特征,研究区沉积物在空间上显示叁个分区,分别反映了现代粗颗粒、现代细颗粒、侵蚀出露的老沉积物以及残留砂的影响。χARM/SIRM可以指示细颗粒沉积物的搬运路径,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χARM/SIRM增大,其空间变化表明长江口入海泥沙绝大部分向南和东南方向搬运,在夏季由于长江更大的水沙通量,更多的细颗粒沉积物被搬运得更远。同时,夏季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部分细颗粒出口门后向东北方向运移。4、沉积物埋藏后的成岩作用会溶解磁性矿物,改变沉积物原有磁性特征。成岩过程中铁还原带和硫酸盐还原带之间的转换边界(FSB)埋深受到有机碳的影响,有机碳含量和活性越高,FSB深度越浅。在河流主导的陆架边缘海中,由于较高的沉积速率和陆源有机质的惰性,硫酸盐还原程度较弱,与典型海洋环境相比FSB更深,且随沉积速率增大而增加。5、受成岩改造的沉积物,在χARM与<16 μm粒级组分关系图上,由于还原溶解导致较低的χARM值,可用来区分现代(>100年)和历史(<100年)沉积物,进而判断侵蚀/堆积状态;基于磁性矿物成岩分带的完整性,可以定性地指示沉积物侵蚀与否,以及沉积年代的新旧,对动力地貌学研究有积极意义。SIRM/Fe可被用来追踪被侵蚀的埋藏沉积物。6、磁性方法指示的侵蚀,可以部分解释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老有机碳的存在,为陆架海碳循环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磁学方法还为判断有机碳降解路径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即铁还原带与硫酸盐还原带转换深度越深,说明硫酸盐还原相对越弱。(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12-01)

东海内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溶解氧含量作为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化学参数,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海洋环境溶解氧状况的研究意义重大。海水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s,RSE)如V、Cr、Mo、U等通常在氧化条件下呈溶解态,在还原性沉积环境中被还原成低价态转移至沉积物中富集积累,因此可以利用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情况反演底层海水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况。本文对2017年9月采自东海内陆架季节性低氧海区Zb7(29.0167°N,122.2750°E)沉积柱状样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V、Cr、Ni、Cu、Zn、Mo、U的垂直分布、富集特征以及比值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粒度、有机碳TOC、总氮TN、碳稳定同位素δ~(13)C等环境参数,探究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Zb7沉积柱中不同层次RSE富集系数、RSE比值、RSE形态分析以及RSE/Al与Fe/Al、Mn/Al的相关性分析均指示该站底层海水呈氧化的沉积环境。Zb7沉积柱RSE所反映出的氧化沉积环境与该区域溶解氧历史数据反映的季节性低氧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夏季季节性低氧时在沉积物中富集的RSE由于秋冬季溶氧水平恢复再次向水体释放,使RSE富集程度降低有关。Zb7沉积柱各层RSE富集系数均小于3,未见明显富集,RSE比值V/Cr<2、Ni/Co<5、U/Th<0.75、0.25<(Cu+Mo)/Zn<0.55以及Mo_(EF)/U_(EF)比值主要分布在0.08~0.3倍海水Mo/U比之间,均指示氧化的沉积环境。RSE/Al与Fe/Al、Mn/Al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表明RSE在剔除陆源碎屑输入后,主要通过与Fe/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结合进入沉积物,也指示氧化的沉积环境。RSE各形态分析表明V、Cu、Ni在沉积物中主要以可还原态F2存在,说明这些RSE主要以与Fe/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结合的形式在沉积物中富集,反映氧化的沉积环境,这与RSE/Al与Fe/Al、Mn/Al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RSE最终指示氧化的沉积环境这一结果与该区域溶解氧历史数据反映的季节性低氧结果不一致,可能与秋冬季溶解氧水平恢复造成RSE在沉积物中的富集信号缺失有关。2、RSE富集程度与通过δ~(13)C值和海源碳C_m所反映的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变化趋势一致。RSE富集程度、δ~(13)C值和海源碳C_m自20世纪90年代的增加以及2009年后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后季节性低氧程度加重,2009年后又有所缓解的变化趋势,也进一步说明了富营养化导致初级生产力和底层有机质矿化耗氧的增加是Zb7海域季节性低氧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尽管RSE不能有效指示东海季节性低氧环境,但RSE指标在垂直方向的波动趋势,可反映沉积环境最终呈现的氧化还原信号的强弱,进而估测对应年份区间的季节性低氧强度的变化趋势。Zb7沉积柱RSE/Al和RSE富集系数在1978年之前变化不明显,自1978年后呈波动上升趋势,高值主要出现在3.5 cm(2009)、8.5 cm(2000)、12.5 cm(1995),但2009年后则呈现下降趋势。δ~(13)C值和海源碳C_m的变动趋势可以反映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发现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δ~(13)C值、海源碳C_m的变化趋势与RSE/Al、RSE富集系数变化一致,均呈现上升趋势,可能与沿岸海域富营养化,赤潮频发有关,通常富营养化和底层水体低氧并发,也反映了由富营养化导致的季节性低氧程度加剧。2009年至今,δ~(13)C值、海源碳C_m与RSE/Al、RSE富集系数又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近几年富营养化引发的赤潮生态问题及季节性低氧有所缓解。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富营养化导致初级生产力提高和底层有机质矿化耗氧的增加是Zb7所在海域季节性低氧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海内陆架论文参考文献

[1].张辉,刘季花,朱爱美,高晶晶,李小艳.8000a以来东海内陆架化学风化过程及其对气候事件的响应[J].海洋科学进展.2019

[2].解兴伟.东海内陆架季节性低氧海区柱状沉积物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环境变化的指示[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3].董江.末次盛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来源及环境记录[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

[4].常凤鸣,赵松,李铁刚.东海内陆架的末次冰消期冰融水脉冲事件记录:底栖有孔虫证据[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徐军.晚全新世东海内陆架泥质区高分辨率古季风沉积记录[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8

[6].张国藩.4.7ka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沉积学特征及物源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7].郭倩影.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8].徐军,石学法,刘升发,刘建兴,单新.晚全新世东亚季风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来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证据[J].海洋科学进展.2018

[9].刘世东,乔璐璐,李广雪,高飞,姚志刚.东海内陆架悬浮体输运、通量及季节变化[J].海洋与湖沼.2018

[10].葛灿.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模式输出的月均的冬季(1月份)和...东海内陆架泥质区MD06-3040孔采...东海内陆架底质类型(a)和海流示意...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调查测线...3东海内陆架MZ01孔年代-深度...东海内陆架柱状样站位分布

标签:;  ;  ;  ;  ;  ;  ;  

东海内陆架论文_张辉,刘季花,朱爱美,高晶晶,李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