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聂春花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中医院四川自贡643200)

【摘要】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88.68%(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有助于缓解胃溃疡患者炎症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溃疡;奥美拉唑;黄芪建中汤;炎症状态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124-02

胃溃疡在临床十分常见,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最常见的治疗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及缓解临床症状[1]。中医认为胃溃疡的发生与胃脾失调相关,黄芪建中汤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作用,现多用于辅助性胃溃疡治疗。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胃溃疡诊断标准,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患者研究事项,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8~69岁,平均(47.92±8.77)岁。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37~70岁,平均(48.68±8.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具体如下: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口服,每日2次,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加入黄芪建中汤治疗,具体如下:黄芪15g,党参15g,白芍10g,桂枝10g,炒白术10g,用水煎煮,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根据治疗后溃疡面变化情况判断治疗效果,包括治愈(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或者呈现疤痕状态)、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溃疡面缩小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溃疡面无变化或者缩小小于50%)三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3.2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炎症因子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意义,血清炎性因子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愈40例,好转12例,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88.68%(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8、TNF-a、IF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TNF-a、IFN-r水平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胃溃疡由胃酸、HP感染、粘膜防御作用削弱等相关,对其治疗目前重点在于消除病因、愈合溃疡面、减轻临床症状。人体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H+主要通过H+-K+-ATP酶产生,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H+-K+-ATP酶活性从而产生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奥美拉唑是典型的质子泵抑制剂,也是最强效的胃酸抑制药物,可以避免胃酸对溃疡面的进一步侵蚀作用,缓解临床症状[2]。

中医学中胃溃疡属于“胃脘痛”范畴,病机在于脾胃内环境破坏、脾气亏虚、气血失畅。中医自古以来重视脾胃调和,认为脾属土,是气血生化之源,胃溃疡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长期脾虚所致气血运化功能失常[3]。疾病长久不治,造成胃络瘀滞、腐熟成痈,继而形成溃疡。黄芪建中汤属于中成药物,方中含黄芪、白芍、甘草、桂枝等,黄芪味苦性温,有固表资脾、补气升阳的功效,白芍具有敛阴柔肝、缓急止痛的功效,甘草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桂枝等具有抑制肠道细菌滋生的功效。本次研究中将黄芪健建中汤用于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治疗有效率均较高,提示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基础上,黄芪健建中汤有助于促进溃疡面愈合并改善临床症状,最终提升治疗效果[4]。

胃黏膜溃疡面的形成与局部及全身高炎症状态密不可分,奥美拉唑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但是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甚微[5]。黄芪建中汤可以调节脾胃平衡,优化患者的全身状态,其在患者炎症水平方面的干预作用研究较少。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a、IFN-r水平均较低,可见黄芪建中汤可以缓解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是其促进胃黏膜溃疡面愈合、临床症状缓解的内在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有助于降低胃溃疡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还待于扩大样本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南南,罗婷,颜幸杰,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疗效观察[J].内科,2014,9(1):18-20.

[2]许军礼.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唆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2015,7(3):74-76.

[3]李媛媛.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对照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9):27-29.

[4]杨翠娥.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9):3862-3864.

[5]程刚.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32例[J].陕西中医,2013,34(1):20-22.

[6]谭簪,曾松林,王迪.加味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胃溃疡4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18-20.

标签:;  ;  ;  

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